周鸿祎有多流氓,360就有多恶毒,
曾经有一个网站叫3721。
老周在做3721时就恶名昭著,号称实名上网,中文网址,实际上就是IE插件拦截浏览器做跳转。推广方式也极度恶劣,采用Activex插件做弹窗,给用户"是","否"选项,选择"否"就一直弹,选择"是"就静默安装,最恶心的是当用户卸载3721插件后,当下次浏览到包含3721插件的网站就被静默安装(默认使用上一次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一次安装,终身难逃。
并且盈利方式也是骂声一片,3721又名上网助手,主提供中文网址服务,在当时全名网络教育程度不够的情况下,上网的主要入口就是hao123网址导航和3721实名网址搜索,但老周是提供买断"关键字和关键字排名服务的,比如你买断"手表"二次后,用户在浏览器输入手表,直接跳转到你的网站不再出现其他搜索结果,对于大多数不懂网络的人来说,整个互联网与手表相关的网站只有此一家,因为除了浏览器的网址输入,他找不到其他入口。至于当时的百度在哪里,他当时只是一家数据库提供商而已,提供蜘蛛爬行的内容供各大门户使用,如果不是几大门户认为无法从访客搜索的内容上变现,搜索服务可有可无而拖着不给百度服务费,百度濒临倒闭一口气差点喘不过来,它还不会站到前台来。百度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快,也是因为拿不到服务费后就直接把门户的搜索结果改成了 “该服务不可用,如果您需要更好的搜索,请进入"baidu.com”从而获得巨大的流量。阴差阳错的是几大门户因为不看好也一直没有留意事情的变化,本来是条宠物狗,被硬逼成恶犬了,要是看好也不会拖着款子不给,就没有互联网二号流氓了。
但是在01-04年之间,3721当之无愧的是中国互联网头号交椅。如果没有雅虎,可能互联网格局就不在是BAT而是3Q了,按照周马二人的尿性,估计打得阿里吐血。2003年雅虎斥资1.2亿刀收购3721,收购过程也极度喜剧,周鸿祎拿着头号交椅不知道该干什么,大家就说卖了吧。不知道卖给谁,也只有雅虎有能力,依稀记得开价2亿美金,两边就价格各种拉锯,最后雅虎急了,说你要是不卖,我就去买百度。但是3721并不知道百度是什么情况,百度当时也值不了这么多钱,卖千万人民币都是踩者狗屎运了。当时互联网也是一片蛮荒,3721就急了,那赶紧卖了吧,1.2亿美金成交,估计周鸿祎这辈子干的最后悔的事就是这个.
在此之后把3721卖给雅虎变现之后的下一个项目就做起了360安全产品,大力整治流氓软件获得了一致好评,俨然互联网的道德楷模,十年前杀毒软件还是要收几百块一年的,就用免费方式直接干倒了国内几大安全厂商。
360安全助手,免费,安全,更高效,拦截&卸载各种流氓软件。只要装了360安全助手的机器就自动查杀各种流氓软件,什么3721上网助手,百度搜索助手各种助手哗哗哗全部清除,随着客户端的减少,雅虎的上网助手也运营不起来,08年就草草收官。
我觉得周鸿祎从3721出来后就做安全产品的主要原因是,他知道互联网的流氓软件被他发展到什么程度,他也知道网民们有多么迫切的需要可以抵御流氓软件的产品,这潭被他搅浑的污水需要一个净化器来清除。
互联网的头号流氓做了一个头号流氓软件[一代],把市场做大,再卖给雅虎。然后开发一个安全产品,专门查杀他曾经开发的流氓软件。。然后现在他的安全产品,俨然又是互联网头号流氓软件啊[二代],虽然挂着个安全的名。
老周的商业逻辑就是一个圈。
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位优秀的推销员来到森林,享受新鲜空气的同时给森林里的动物们推销防毒面具,而动物们都认为在大自然里是不会有PM2.5的。但推销员几番劝说并告知森林里要建工厂,以后空气会很污浊。动物们开始担忧,从而防毒面具销量大好。
工厂建立后果然浓烟滚滚,动物们都非常感谢推销员带来的防毒面具,防毒面具的销量也越来越好。而直到有一天,动物们问起,工厂里生产什么的时候,推销员才告诉他们,其实生产的就是防毒面具。
以前我一直觉得这个推销员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啊,现在我找到真人版了,就是老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05年之前的互联网的流氓软件市场,老周就是鼻祖,整个流氓软件的市场,有90%都是他在主导。这样一个人开发的软件有什么可议论的。我从来就不安装360的任何产品,也不给我的客户装,我公司的电脑也不允许员工们装,太了解了!
补充一下:2015 年 5 月 1 日,世界上三大最著名权威杀毒软件测试机构AV-Comparatives,AV-TEST,和 Virus Bulletin联合公开谴责了中国安全厂商奇虎360,原因是360送给机构的测试产品和实际发放用户使用的产品表现出了显著不同的行为。三家测试机构宣布将撤销奇虎360产品今年以来获得的所有认证和评级。
摘自:观察者报
=====分割线=====
第一次写知乎,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360之所以被众人所唾弃,我个人认为,除了它本身一些恶性的流氓事件,它还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这个标志叫做免费软件。
奇虎公司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较早的免费软件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它危害有很多,我只列举三条。
1.版权意识丧失
曾经大肆的广告和网页宣传,让人们欣然接受了360这种免费软件的模式,进而间接地影响了国人的版权意识。可以有底气的说,中国软件业盗版横行、众人认为免费是应该的、收费的软件(以收费游戏最为典型)被众多用户咒骂等一系列事件,与奇虎公司实行免费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奇虎公司的免费制度让其大赚一笔,让众多的国内软件公司,特别是与生活相关的软件公司都效仿,这也更加剧了人们这种“软件就应该是免费的”的错误的理解。
2.新型开发者丧失动力
我们信息竞赛组曾经讨论过的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对于收费软件,我开发的程序,凭什么要给你免费使用?我的观点认为,这是我的劳动成果,那我应当为我的成果换取一份应得的报酬。但我的同学提出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对于长期使用免费软件的用户来说,这种想法是很难被他们所接受的。我相信有很多人,在选择你的手机游戏的时候,如果发现这游戏要求付钱就删掉,甚至还给差评。这也就间接地使新型的开发者丧失了开发的动力——如果连饭碗都没有,何谈劳动?
3.黑色收入出现
我先声明一个概念,这里的黑色收入并不完全是指非法收入,而是指以比较令人厌烦的方式换取利润。
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弹窗。弹窗这种事情原因很简单,它是免费的。免费就意味着不能以贩卖版权作为收入来源,但是公司仍然需要资金去维护,这就需要其他的利润来源。弹窗占领你的桌面就可谓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方式了——没有法律规定不允许弹窗,也几乎零成本,而且覆盖率还相当的高。当然各位对于弹窗的感受,我想我也不用多说。
而非法收入方面,贩卖用户信息,贩卖用户键盘记录云云,当然我不可能说谁真的干了这种事,但原先爆出这么多的隐私问题,这种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不言而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