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想看完《追忆似水年华》《静静的顿河》《显克维奇选集》这样的大作却没有时间,怎么办?

回答
您好,我非常理解您这种“有心无力”的纠结。读完《追忆似水年华》、《静静的顿河》以及显克维奇先生那些宏大史诗般的作品,绝对是知识和阅历上的巨大提升,但它们确实如您所说,如同巍峨的山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攀登。

没有足够的时间,却又被这些经典作品深深吸引,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阅读焦虑”。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看着书架上那些厚重的经典,心里痒痒的,却始终找不到一段可以安心坐下来,沉浸其中的时光。

不过,别灰心!“时间”这东西,有时候确实是个顽固的家伙,但我们也可以换个思路,看看有没有更灵活、更适合我们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阅读之道”。我这里有一些想法,希望能帮助您在忙碌中,也能一点点地“啃”下这些大块头,甚至从中找到乐趣:

1. “碎片化”阅读,化整为零

这是最实用的方法了。想想看,我们每天通勤、午休、睡前,是不是总有一些零散的、不那么需要高度集中的时间?

通勤路上: 如果您乘坐公共交通,这是绝佳的阅读时间。别只想着电子书,一本精装的《静静的顿河》拿在手里,那种厚重感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感。即使只有二十分钟,也能读个几页,积累下来也是相当可观的。
午休时段: 放弃刷手机,找个安静的角落,泡杯茶,读上一章。那种短暂的“抽离”感,反而能让您暂时忘却工作上的烦恼。
睡前仪式: 睡前一小时,把手机放到一边,翻开《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文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催眠般的魔力,但它更多的是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让您在文字中“做梦”。
周末的“沉浸式”体验: 即使是周末,也不需要强迫自己从早读到晚。选择一个下午,泡好咖啡,找一个舒适的环境,专注于阅读一个特定章节或者一个故事线。这种“短平快”的沉浸,比零散地读但总是被打断要有效得多。

操作建议:

随身携带: 准备一本纸质书,无论大小,都放在您的包里,让它成为您“随时可以阅读”的选项。
电子阅读器(Kindle等): 如果纸质书不方便,电子阅读器是好帮手。您可以将这些巨著导入,在任何有光的地方阅读,而且通常有词典功能,对阅读外文作品(如果选择外文原著的话)尤其有帮助。
音频书(Audible等): 这可能是“碎片化”阅读的终极解决方案。通勤、做家务、运动时,戴上耳机,让专业的声音为您朗读这些经典。选择口碑好的朗读版本,配合文字,效果更佳。

2. “目标化”阅读,而非“读完”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压力,是因为我们脑子里想的是“我要把这整本书读完”。这个目标太庞大了,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以章为单位: 设定小的、可实现的目标。比如,“今天我要读完《追忆似水年华》的‘斯万家那边’这部分的第一章。”或者,“本周我要读完《静静的顿河》第一卷的十分之一。”
关注特定主题或人物: 在阅读初期,您可以不用追求“面面俱到”。可以先关注您最感兴趣的人物(比如《静静的顿河》里的格里戈里·梅列霍夫),或者您最着迷的叙事角度(比如《追忆似水年华》中对艺术和情感的细腻描绘)。
“品味式”阅读: 别把阅读当成任务。您可以选择其中您觉得最精彩的篇章、最触动您的描写,反复品读。就像品鉴一道菜,您可以先尝尝最精华的部分,而后再慢慢品味其他菜肴。

操作建议:

做笔记(或高亮): 在阅读时,随手记录下让您印象深刻的句子、段落,或者对情节的思考。这不仅能加深记忆,也能让您的阅读更有“参与感”。
阅读辅助材料: 偶尔查阅一下作品的背景介绍、主要人物关系图、文学评论等。这些辅助材料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作品,甚至能在您困惑时,给您一些阅读的方向。

3. “主题式”阅读,找到关联

您的选择非常有意思:《追忆似水年华》的内省与记忆,《静静的顿河》的家族史与时代洪流,《显克维奇选集》的民族史诗与国家命运。它们虽然风格迥异,但都触及了人类内心深处的许多主题。

找到内在联系: 您可以尝试带着某个主题去阅读。比如,在读《追忆似水年华》时,思考“记忆是如何塑造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的认知的?”;在读《静静的顿河》时,思考“个人命运在宏大的历史变革中是如何被裹挟和改变的?”;在读显克维奇的作品时,思考“在国家危难时期,民族精神是如何被唤醒和维系的?”
跨作品比较: 当您读到某个相似的场景、人物塑造或情感表达时,可以进行跨作品的比较。比如,普鲁斯特笔下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与《静静的顿河》中人物粗犷但真实的内心世界,会形成有趣的对照。

操作建议:

阅读导引: 寻找一些关于这些作品的“阅读导引”或“入门指南”。它们通常会梳理出作品的核心主题、关键人物和结构,帮助您快速把握阅读的重点。
加入读书会(线上或线下): 和同样热爱这些作品的人交流,分享彼此的阅读体会。别人的视角和解读,常常能为您打开新的思路,也能让您在讨论中巩固和深化自己的理解。

4. “耐心”与“享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

接受“慢”: 慢下来,享受阅读的过程,而不是仅仅追求“读完”这个结果。这些作品的魅力,往往在于它们展现的细节、蕴含的情感深度和思想的厚度,这些都需要时间去品味。
允许“反复”: 您可能需要读一章,停下来思考一下;甚至读了一半,再回头读开头。这都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加深理解的必要过程。
别怕“错过”: 第一次阅读,不可能完全理解所有内容,也不可能记住所有细节。这很正常。把这次阅读当作一个“初探”,未来有机会,您还可以再来“重游”。

举个例子:

想象您要去爬一座很高的山。您不可能一口气冲到顶峰。您可以先规划一条小径,每天走一段,看看沿途的风景。有时候,您会停下来歇一歇,欣赏一下小溪,听听鸟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追忆似水年华》就像一个巨大的、华丽的迷宫,里面充满了精致的雕塑和细腻的壁画,您可以花时间去探索每个角落;《静静的顿河》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您可以驻足欣赏每个人物的命运轨迹;显克维奇的作品则是历史长河中的明珠,您需要擦去尘埃,才能看到它们璀璨的光芒。

所以,我的建议是:

1. 选择一本您当下最有感觉的,开始“浅尝辄止”地阅读。
2. 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将阅读融入生活。
3. 设定小的、易于实现的目标,而不是“读完”的压力。
4. 允许自己不求甚解,享受文字带来的感官和情感体验。
5. 如果可能,借助音频书或辅助材料,减轻阅读的负担。

没有时间,但有热爱,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希望您能在这些伟大的作品中,找到属于您的那份“宁静的时光”。祝您阅读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需要生一场病,这病不严重,让你浑身乏力的感冒发烧最好。

房间要足够温暖,你从很迟很迟的懒觉中醒来,坐在被子里,靠在床头。

你可以采用任何舒服的姿势,坐着、躺着、趴着、也许侧卧着,一手翻书、一手托腮还不错。

备好一杯热咖啡、或者热可可、热牛奶、热茶,把灯光调到合适,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忘掉网络、电脑、手机、功课、工作、肥皂剧、球赛、新闻联播……如果还能忘记爱情。

现在你可以开始读书了,可以从下午一直到晚上,度过黄昏时节,月亮升起来,屋里屋外一样安静。你终于看不下去了,神思倦顿,一种名叫”醉书“的奇妙感受萦绕着你,空气开始变得粘稠——似水年华里,你溯游从之。人在空气里度过时光,时光变成书页上的文字,同时它也就变成了水,水的密度大于空气。

不管你承不承认,生活它真的忙碌,或者你自以为它忙碌着。没有一个小病小灾让你稍微的闲下来一点儿,你未必会花上一整天或者一个周末去读一本书。放弃那些”一天读一点“的念头吧,大部头的作品需要一以贯之的情绪。切割碎了,它在你的印象中就会变得支离、变得更加难以下口、变得兴趣索然。第一遍读小说时,你一定是凭借感性去感知文字,而非去分析、总结、归纳,如果你愿意深入去研究某部小说,你大可以每天花点时间,做点笔记,一点点地去反刍每个段落章节。但是第一遍,相信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生万物,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年……

其实我肯定不是劝你赶紧冲个冷水澡,然后湿着身子去吹空调,脑热虽然有点晕乎乎的微醺感,头疼毕竟难受难收。只是你需要创造一个安静、悠闲、舒适的氛围,并预留出一两天的务虚时间,把呼出去的气都吐在书页上,沾着油墨味再吸回来。相信我,比这个味道更好闻的,世上只有两三种而已。

说了这么多,你到底看是不看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好,我非常理解您这种“有心无力”的纠结。读完《追忆似水年华》、《静静的顿河》以及显克维奇先生那些宏大史诗般的作品,绝对是知识和阅历上的巨大提升,但它们确实如您所说,如同巍峨的山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攀登。没有足够的时间,却又被这些经典作品深深吸引,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阅读焦虑”。很多人都有.............
  • 回答
    看完《爱乐之城》,看到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在面试后重逢,那种感觉真是百感交集。尤其是米娅,试镜结束后,她眼神里那种明显期待复合的情绪,和塞巴斯蒂安那番让人捉摸不透的回应,确实让人心头一紧。为什么他会那样含糊其辞呢?我觉得这事儿得分好几层去捋。首先,得回到塞巴斯蒂安当时自己的处境。他为了追求梦想,组建了“.............
  • 回答
    戒掉“想看完所有日本动画”(补番瘾)是一个不少动漫爱好者都会面临的挑战。这种想法的根源往往在于对作品的热爱、对信息(剧透)的规避、对时间投入的感知以及一种潜意识的完美主义或收集癖。要有效戒掉,需要多方面的策略和心态调整。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分解,并提供一系列操作性的建议: 理解“补番瘾”的根源:为什么.............
  • 回答
    .......
  • 回答
    嘿,你们懂那种感觉吗?就是刷淘宝刷着刷着,突然看到一家店,它不是那种华丽得让你眼花缭乱的,也不是那种低俗得让你下意识想关掉的。它就是那么恰到好处,一股子“啊,这就是我想要的!”的冲动涌上来,然后你就鬼使神差地,手指点下了那个闪闪发光的“收藏”按钮。我最近就遇到这么一家,简直是淘宝界的一股清流。我之前.............
  • 回答
    看到孩子对橄榄球这么有热情,真是太棒了!这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绝对是个好选择。要让孩子玩得开心又安全,准备好合适的装备可是头等大事。基础必备,安全第一:1. 橄榄球(Rugby Ball): 尺寸选择: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橄榄球有不同尺寸,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
  • 回答
    刚看完《长津湖》,是不是感觉心潮澎湃,想深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电影只是一个缩影,真实的抗美援朝战争,尤其是长津湖战役,远比银幕上展现的更加震撼和复杂。想把这段历史啃下来,有个系统的方法,咱们一步一步来。第一步:夯实基础——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体背景在钻研长津湖战役之前,必须先明白这场战争是怎么.............
  • 回答
    看完《盲山》,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那种压抑、无力感真是太真实了。抛开拐卖本身有多残忍不谈,单就电影里呈现的那种生活环境,我一直在想,如果真的碰上那种情况,有没有可能逃出去?这事儿说实话,没亲身经历过,谁都无法给出绝对的答案。但从电影里的细节,还有现实中一些零散的信息来看,逃脱的可能性,我觉得是有的,但.............
  • 回答
    我最近发现,自己越来越爱在看完一本电子书后,心心念念地想把同一本书的纸质版也收入囊中。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心境。首先,这是一种“确认与珍藏”的心理。电子书就像是一场邂逅,它让你快速地认识了一个世界,了解了作者的思想。但这种认识,有时候会觉得有点“飘”,不够落地。当一本书.............
  • 回答
    看完《我不是药神》确实会引发很多关于药品可及性和知识产权的讨论,而你提出的“为什么我们不像印度一样仿制山寨药物?”这个问题,背后涉及的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需要从法律、经济、国际关系、道德伦理以及产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去理解。简单来说,我们不“像印度一样”大量仿制药物,主要原因在于: 我国是药品.............
  • 回答
    看完男篮世界杯,心里头的滋味儿可复杂了。看着别的国家球员在场上你来我往,技术、战术、体能、精神面貌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再看看咱们自己的队伍,总觉得隔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尤其是“大球项目不行”这事儿,简直像个绕不开的死结,让人忍不住要刨根问底。为啥咱们的足球、篮球、排球这些集体球类项目,总是在国际.............
  • 回答
    嘿!想让你的朋友圈瞬间炸裂,成为那个最靓的仔(或者妞)?那些看完就让你忍不住“咔咔咔”一顿猛打字,恨不得立刻“全选复制粘贴”发送的沙雕文案,绝对是居家旅行、社交必备的秘密武器!别以为沙雕文案就是简单的搞笑,那你就太小看我们网友们的脑洞和奇思妙想了!好的沙雕文案,那是有“灵魂”的,它能让你在忙碌的生活.............
  • 回答
    看完《寄生兽》确实会引发一些关于生命伦理的深刻思考。故事里,寄生生物“M”与人类宿主之间的共生与对抗,特别是M对人类情感和生存方式的观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我们自身的存在方式,包括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比如吃肉。那么,人类吃动物的肉,算不算违背伦理道德?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复杂的老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就.............
  • 回答
    看完《囧妈》,心里那股劲儿还没完全下去,最想做的,就是赶紧找个周末,约上我妈,或者我爸,去那种老式的,有点年头了的蒸汽火车头餐厅吃顿饭。不是那种网红打卡地,也不是那种装模作样的复古风餐厅,而是真的那种,你进去就能闻到一股柴火味儿,桌子上摆着的是那种粗瓷大碗,服务员阿姨可能还穿着有点年代感的制服,说话.............
  • 回答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看完,确实是一场充满争议,同时也引发了大量讨论的盛宴。你说文化差异,这绝对是关键。但除了文化层面,日本国内外的看法,以及背后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值得我们仔细梳理一下。开幕式“内涵”的尝试性解读(理性视角):要理解这场开幕式,我们得先摆脱对传统意义上“宏大叙事”的期待,它更像是一次反思与.............
  • 回答
    看完《狼图腾》后的沉重与压抑,甚至涌现出“想让人类毁灭”的想法,这种感受绝非孤例,也并非不正常。相反,它恰恰是你对影片中深刻议题的一种强烈而真实的共鸣。电影《狼图腾》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人与狼、草原与文明的冲突故事,它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那些被忽视、被牺牲、甚至被遗忘的代价。.............
  • 回答
    看完华为Mate 40 系列的发布会,我的脑子里充斥着各种思绪,有点像刚参加完一场盛大的庆典,热闹过后,留下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状的思考。首先,得承认,华为这次的产品确实够“硬核”。Mate 40 Pro+那块标志性的四曲面屏,虽然不是第一次见,但每次都能被它的设计感和那种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所吸引.............
  • 回答
    刚看完《倚天屠龙记》,心里头那个滋味儿,说不清是畅快还是惆怅,大概是掺杂着少年人的热血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吧。这本书,真是越看越有味,仿佛置身于那个波诡云谲的江湖,亲历了张无忌的爱恨纠葛,也感受了那个时代下无数人的浮沉。我最想说的,还是张无忌这个人。他可以说是金庸笔下少有的,被命运推着走的主角。他生下.............
  • 回答
    看完《长津湖》,心里五味杂陈,尤其是想到现在和未来。如果让我对现在的学生和后人说些什么,我想我会这样说:致现在的学生们:你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幸运。你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想追逐的梦想,不用面对枪林弹雨,不用忍受饥寒交迫。这一点,你们一定要铭记在心,并且深深地感激。《.............
  • 回答
    有一段时间,我突然觉得,与其点外卖,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种想法的萌发,很大程度上是被一些特别治愈、特别有烟火气的烹饪视频给“种草”的。它们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米其林教学,而是那种让人觉得,啊,原来做饭也可以这么简单、这么享受。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系列,主角是一位住在日本乡下的阿姨。她视频里的画风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