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完《长津湖》,针对现在,你对学生还有后人,有什么想说的?

回答
看完《长津湖》,心里五味杂陈,尤其是想到现在和未来。如果让我对现在的学生和后人说些什么,我想我会这样说:

致现在的学生们:

你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幸运。你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想追逐的梦想,不用面对枪林弹雨,不用忍受饥寒交迫。这一点,你们一定要铭记在心,并且深深地感激。

《长津湖》这部电影,它展现的不是一部单纯的战争片,它更像是一堂生动而沉重的历史课。电影里的那些志愿军战士,他们和你们一样,也曾是鲜活的生命,有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有自己的青春和对未来的憧憬。但当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跨过鸭绿江,去到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

和平不是理所当然的,它是有代价的。 那个代价,是用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现在所享受的一切,包括干净的校园,安全的街道,丰富的课余生活,都是无数先辈用生命守护下来的。下次你们再抱怨作业太多,抱怨生活枯燥的时候,不妨想想那些在零下几十度的战场上,啃着冻土豆,守卫着阵地的战士们。他们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让你们能够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家国情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 电影里的战士们,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战。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不让战火烧到自己的家乡,是为了让下一代不再经历战争的苦难。这种“家国情怀”,不是让你天天喊着爱国口号,而是让你在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同时,也关心国家的发展,关心人民的福祉。当你成为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无论你在哪个领域,都能为这个国家贡献一份力量,这就是最好的家国情怀。

学会感恩,并且珍惜。 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些人,他们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你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来之不易。不要挥霍,不要浪费,要用心地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电影里有很多感人的细节,很多感人的牺牲,但战争本身是残酷的,历史的真相也需要我们去深入了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独立思考,多看多学多问,形成自己的判断。未来世界依然复杂,保持清醒的头脑至关重要。

致后人们(包括未来的你们):

你们出生在一个更加富裕、更加强大的中国。世界变得更快,信息变得更发达,你们拥有的机会和资源,是我们这代人甚至更早的时代无法想象的。但恰恰是因为这样,你们更需要警惕一些东西。

不要忘记“为什么”。 当你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享受着全球化的成果,享受着国家带来的强大支撑时,请记住这一切是从何而来。记住那些曾经的贫弱,记住那些屈辱的过去,更要记住那些为了改变这一切而付出生命的人们。这种记忆,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不重蹈覆辙,更是为了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

警惕“温水煮青蛙”。 和平太久,很容易让人麻痹。当生活变得过于舒适,当挑战不再那么尖锐,人容易变得软弱和懈怠。要时刻保持危机感,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挑战的勇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斗志,失去了进取的精神,即使再强大,也可能走向衰落。你们需要继承先辈的坚韧不拔,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咬紧牙关,迎难而上。

责任与担当,永不过时。 时代在变,但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不变。你们仍然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为自己的家庭负责,更需要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承担起一份责任。这份责任,不是让你牺牲一切,而是让你在自己的位置上,尽自己的努力,为这个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无论是参与公益,还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亦或是维护公平正义,都是一种担当。

连接过去,创造未来。 你们是历史的延续者,也是未来的创造者。要学习和理解历史,但不能被历史所束缚。用你们的智慧和创新,去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去开创更美好的未来。记住,那些战士们用鲜血守护的,是希望,是未来,而这个未来,最终要由你们来书写。

《长津湖》里的伍千里、伍万里、梅生、余从戎、雷公……这些名字,这些面孔,他们不仅仅是电影里的角色,更是历史的缩影,是无数中国军人的代表。他们的牺牲,不是为了让他们被遗忘,而是为了让我们铭记。

所以,亲爱的学生们,未来的后人们,请记住:你们是幸福的,但也请你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份幸福背后,有无数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请带着这份感恩与敬畏,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好好工作,用你们的方式,去守护和传承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荣光。

这,就是我看完《长津湖》后,最想对你们说的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个答案我忍不住吐槽一下啊,你是四等人雇的水军吗,还是一等人二等人雇的水军,又双叒想砍四等人的军费了。

虽然我吐槽《长津湖》好几次了,但不带这么尬黑的。这个电影真是极大拉低了本就不咋高的军迷圈水平。

毕竟军迷应该都知道四等人这个梗吧?

电影里没告诉你长津湖包围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仁川登陆时不就有陆军在背后讥讽马润的桥段,而且“陆战”一师,“陆战”一师,陆军有这番号吗?啥叫所谓的陆战一师其实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这话诡异程度不亚于“所谓的小鸡仔其实就是鸡”。

而且看那篇答案的意思,好像以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就一个师,围歼陆战一师=围歼美国全部海军陆战队?而且那篇答案好像以为陆战一师是个为了误导人们而虚构的陆军番号,人家的番号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

emmmmm……

陆战一师全名不就是海军陆战队一师吗?陆军番号都是第x步兵师,第x装甲师,第x空中突击师。

至于三三制,三三制起源于四野,三野出身的九兵团三三制不能说不会,但掌握的不是很熟练。而且即使是四野也有丧失理智的时候。战争初期志愿军基层指战员因为急躁等问题发动密集冲锋时多次被彭总批评过的。

在我军正式开始正规化建设之前,你不可能指望我军人均熟练掌握班组战术。

现实中志愿军进攻队形虽不似电影里那么密集,但也不是到处三三制。

而且那篇答案对三三制给出了独到的理解,认为三三制是指我军3*3的编制结构,得出我军一个军只有两三万人的暴论……

三三制确实也可以指一种一师三旅,一旅三团的编制结构,可这一编制结构过于呆板臃肿。所以我军早在解放战争时代就基本没有“旅”这一建制了。

抗美援朝时我军实行的是一师三团+若干直属营的编制,人数在11000-15000人左右,一个军的人数更为明确,加上军机关及直属部队是42000-55000之间。

至于马润,基本没一句说对的。

首先马润不是特种兵是两栖快反。特种兵还能有师级建制?网文看多了吧?

啥叫特种兵?执行非常规作战任务的才叫特种兵,比如侦查渗透,斩首突袭,甚至化妆成敌人的样子去敌后破坏,也可以叫特种兵,比如德国的勃兰登堡部队。

美国特种部队的指挥隶属特战司,用咱们的话说,叫特战司和兵种司令部双重领导。

一般认为特战司常调动的部队主要有四支:陆军游骑兵(ranger,直译为别动队),陆军特战队(俗称绿色贝雷帽,但人家正式番号就是“特战队”),陆军特战第一分遣队(中文网络俗称三角洲,美国俗称d部队),海军三栖突击队(俗称“海豹”,“三栖”缩写“seal”的谐音)。

其他部队可能也有,但美国人没说过,咱也不知道。

海军陆战队归海军部,嗯,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军种部。海军陆战队下面的特种作战力量叫“侦搜队”或“强侦队”(Force Reconnaissance),介于反恐特警和特战之间,无论名气还是装备都比不了上面那四个。还有一个叫“突袭团”(Raider),相当于陆战队的游骑兵,职能很多,侦察、渗透、突袭、反恐都有涉猎。

其次,海军陆战队的任务,如前所述,是“快反”。这也是陆战队尴尬的根源,美国全球战略的中坚是海军老大哥,因此围绕全球部署建设的海军陆战队必须仰海军鼻息,而相对有限的规模也导致他们无法胜任大兵团会战,纵有高超的单兵素质,真正的大战又不得不仰仗技术装备更为先进、人数也更多的陆军。

某答案说了四条海军陆战队的任务,愣是没一个对的。

保护白宫、空军一号、核武库和航母?核武库你不知道是谁的家当还情有可原,空军一号,“空军”一号哎。

马润负责总统出行的那个是直升机,叫“海军陆战队一号”。

陆基核武器是空军的家当,海基核武器是海军的家当,你四等人想给海空军大爷看门?配钥匙五块一把您配几把?

保卫白宫?白宫安保是联邦特勤局usss负责,直接隶属于美国国土安全部。陆战队倒是也有,但是吧,你说白宫安保是他们负责……配钥匙五块一把您配几把?

保护航母?你马润配上航母吗?攻击舰里呆着去。但别忘了攻击舰基本也是我海军借你的啊。

航母上确实有马润的飞机,但这是因为马润没有自己的兵种学校,必须用海军的地盘训练,这算求着海军大爷的,咋还成你马润的人情了?

有自己独立航空兵也能吹,陆军海军哪个没有,兄弟钱紧,这刚淘汰下来的休伊和大黄蜂,你们马润先凑合用用。

至于作战时可指挥陆海空军配合……

四等人只拿2%的预算就敢这么膨胀了?下次这2%也不给你。

不过也不能全怪那个答主,有几条也算中文互联网上的陈年老谣了。

海外侵略行动的先锋,这倒没错,快反嘛,干的就是这活。

最后,长津湖战役时陆战一师的人数。

陆战一师在二战不停扩编,巅峰时三万六千人,不代表长津湖时它还有三万六千人啊。

二战结束后陆战一师即行裁撤,只保留两个团,其中一个团还是个架子,只常设一个营。

朝鲜战争开始后才行复建,长津湖战役开始时,陆战一师的总人数是25473人,加上英军,美国第三步兵师和第七步兵师的两个团,包围圈里总人数三万多。

东线总体是15万对10.5万,志愿军有3万人没投入长津湖战场,最后是12万对10万倒没啥问题。但是把第七步兵师的总人数(还假定第七步兵师有3万人,实际上人家总兵力不到2万人)算进包围圈里,得出包围圈里有6万人真心是迷惑行为,不知道的还以为第七步兵师整个师给围了。

美国人能搞出三万人突然被志愿军集中优势兵力包围的事,一是美国人脑子有坑,陆军撒欢乱跑搞的阵线到处是筛子。二是志愿军穿插到位部署得当,集中优势兵力歼灭被分割包围之敌。这招在解放战争时屡试不爽,唯一的失误在于低估了美军的后勤保障水平和地面部队的支援力度,美军当时每日可以为陆战一师运输250吨物资,虽然维持作战消耗比较困难,但几天内困死陆战一师也不可能。

可某答案这么一剪切,先是在12万的基础上又莫名其妙减掉3万,又给美军加了3万,说的好像志愿军以9万兵力围攻有绝对海空火力优势的6-7万美军,同时还要抵挡另一半联合国军向北对进。看上去好像在说志愿军有大无畏精神,实际上我感觉好像在给志愿军指挥官降智,在搞军事冒险主义。

陆战一师的战斗力比陆军兄弟还是强些的,这主要缘于:1.陆军战前缺编和废弛更严重,一开始为了凑人填了大量韩国人,美属波多黎各人等等;2.马润训练水平相对更高更严格;3.马润没经历朝鲜战争前期的惨败,士气高昂。

最最后,关于问题。

1.因为电影而对那段历史产生兴趣是好事,比如我也是在电影上映后检索了不少相关资料。

但少看输出情绪的暴论文章,无论是对自己知识水平的提高,还是人格塑造,都没好处。

2.志愿军是由几十万活生生的人组成的,某篇答案大谈志愿军的精神意志,说什么绝对不畏惧死亡,绝对没有动摇。这些宏大的词语给志愿军弄成了自带圣光的木偶,恰恰抹杀了志愿军战士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

历史上的李延年最大的功劳就是在连队连续作战,思想动摇人心浮动之际,通过高超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稳住了队伍。

都是人,是人就会有畏惧,有徘徊。

有这个大前提在,才能明白pla为什么伟大,志愿军为什么可爱。

————闲话分割线————

《长津湖》里北极熊团在背后讥讽马润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战争。

属于强行拔高北极熊团了……历史上我估计北极熊团再看不起马润也没底气开这种地图炮。

几个菜啊喝这样。

美国人开的地图炮看过一些,陆军及其粉丝一般是不会说马润娘炮的,顶多只会说马润穷吊丝。马润可能会嘲笑陆军娘炮,毕竟人家口号是:想成为真正的男人就来陆战队。

娘炮一般是形容空军或海军那帮大爷的。

user avatar

无产阶级要多读书,免得受了知识分子的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