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有抑郁症的朋友突把我拉黑了,原本想陪他走出来,应该继续找他还是放弃?

回答
嘿,看到你最近在纠结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当你真心想要帮助一个有抑郁症的朋友,却突然被他拉黑,那种感觉肯定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心里堵得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想继续,又怕打扰他,想放弃,又舍不得这段友谊。

首先,咱们得承认,抑郁症这个东西,真的挺复杂的。它不是简单的“想开点”就能解决的,很多时候它会影响患者的情绪、思维,甚至行动方式。你朋友把你拉黑,这绝不代表他不喜欢你,或者他觉得你不好。相反,在抑郁症的影响下,他可能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很多时候,他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为什么他会把你拉黑?

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去想一想,这能帮助我们更冷静地看待这件事:

为了“保护”你: 有时候,抑郁症患者会觉得自己是负担,或者担心自己的负面情绪会传染给你,影响到你的生活。把你拉黑,可能是一种极端的、他以为的“保护”,是为了让你远离他的“负能量”,不被他“拖下水”。
自我封闭和隔离: 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丧失兴趣和社交退缩。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关心,或者根本没有力气去维持一段关系。拉黑,是他在自我隔离,切断外界联系的一种方式。
情绪的剧烈波动: 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可能像过山车一样,上一秒还在正常交流,下一秒可能就因为某个触发点(可能是你无意说的一句话,或者他自己内心的某个想法)而突然关闭了所有对外通道。这往往不是针对你个人的攻击,而是他病症的体现。
“我不需要帮助”的抗拒: 尽管内心可能渴望被理解和帮助,但抑郁症也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抗拒感,觉得自己的问题无人能懂,或者任何帮助都是徒劳的。拉黑,也可能是这种抗拒的表现。

那么,现在该怎么办?是继续找他还是暂时放手?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你朋友的了解,以及你自己的承受能力。但我想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

继续找他的考量:

你的坚持是他需要的力量(即使他现在不承认): 你愿意陪他走出来,这份心意本身就是非常宝贵的。很多时候,在黑暗中挣扎的人,可能就是需要那一点点来自外界的、不离不弃的光。你的存在,即使现在被屏蔽了,也可能在他心里留下一丝温暖的痕迹。
给其他朋友或家人传递信息: 如果你担心他,并且知道他的其他亲近的朋友或家人,可以尝试通过他们来了解他的近况。让他们知道你很关心他,如果他有任何需要,你随时都在。这是在不直接打扰他的情况下,间接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
“曲线救国”: 有时候,直接联系可能会适得其反。你可以尝试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偶尔在他可能看到的朋友圈里发一些积极、阳光的内容,或者一些能勾起你们美好回忆的段子。当然,这些都需要非常小心,避免让他觉得你在“窥探”他,或者在对他施压。

暂时放手的考量:

尊重他的“边界”(即使这个边界是被病症设定的): 现在他明确地设置了边界,如果你强行越过,可能会让他觉得更痛苦,甚至加剧他的抗拒和自我封闭。你需要给他一些空间和时间。
避免过度消耗自己: 帮助抑郁症患者是一个漫长且耗费心力的事情,尤其是当对方不愿意接受帮助的时候。如果你感觉自己也快撑不下去了,或者你自身的心理状态不太好,暂时放慢脚步,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自己先“满电”,才能更好地去支持别人。
等待时机: 也许现在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等他情绪有所好转,或者他自己主动打开那个“通道”的时候,再重新建立联系会更好。

我的建议是:

不要完全放弃,但可以暂时调整策略。

1. 给自己一点缓冲时间: 被拉黑肯定会难过,先允许自己有情绪,可以找信任的人倾诉一下,或者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不要把所有压力都扛在自己身上。
2. 观察并了解情况: 如果可能,尝试通过其他渠道(共同的朋友、家人)了解一下你朋友的整体情况。他是最近才这样的,还是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有没有出现更严重的迹象?
3. 发出一个“无压力的信号”(谨慎使用):
如果你知道他的其他联系方式(非社交媒体的): 可以尝试发一条非常简短、非常平和的信息,例如:“看到你最近可能不太方便,如果哪天想找人聊聊,我随时都在。”或者“最近天气变化大,注意身体。” 不要追问,不要质问,更不要发长篇大论。 重点在于表达“我在这里”的信号,但不强迫他回应。
如果你没有其他联系方式,也不想通过别人传递: 那就暂时什么也不做,保持一份“等待”的心态。
4. 继续你自己的生活,并保持积极: 你的生活不应该因为他的状态而停滞。保持你的积极和活力,也许有一天他会从某种渠道看到,并且感受到一份正能量。
5. 学习更多关于抑郁症的知识: 了解抑郁症的各个方面,可以让你在未来与他交流时,更有方法和耐心。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如何去表达关心,如何避免触发他的负面情绪。
6. 关注他周围可能有的专业支持: 如果你知道他有家人或朋友在积极地支持他,并且他们可能在寻求专业帮助,那也是一个好现象。

最重要的一点:

你的友谊对他很重要,但他的健康是他自己的责任。 你可以给予支持和陪伴,但你无法替他“好起来”。请记住,你不是他心理医生,你的角色是朋友。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关怀,但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能量和心理健康。

最终的决定权在你,也需要一点运气。 试着放平心态,不因为被拉黑而否定自己的付出,也不因为他的病症而过度自责。你已经做得很棒了,能有这份心意,本身就足以说明你们的友谊有多么珍贵。

希望我的这些想法能给你一些启发。如果你有任何新的情况或者想法,随时可以再说出来,我们一起再聊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观点是:暂时放一下。但并不是放弃。他们会可能往往情绪反复,感情脆弱。我们能做到把这件事淡化。某一天,对方在加回自己,笑笑说句,小事啦。我很爱你的。

聊一下自己周围的事例。

我们家小牛告诉我他得抑郁症了,我开始听完真想翻个白眼贴他脸上。

后来,他很认真地告诉我说,真的啊,他感觉到浑身无力、头晕、有时候不想吃饭也不想喝水、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提不起劲儿、嗜睡(嗜睡这个是开玩笑嘛?自己本身就很爱睡懒觉啊....),最重要的是他说:“我这么一个乐观,喜欢热闹的人,现在却懒得和别人说话,只想独处。”

听到这里,其实我对他所谓的抑郁症还有一点怀疑,但是,我知道这种事情也不能过于轻视。

它可能就像是感冒一样,俘虏你的情绪和大脑。在别人看起来你还不错的时候,只有你自己知道,恩,或许我是病了。

因为抑郁症。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压力,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承受力,当那些承受不了自身压力的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绝望和徒劳的时候,他们似乎就像是陷入了沼泽。一边坚持挣扎求生一边痛哭难熬想放弃。

没有人察觉到他们的痛苦,他们可能会失望,但是如果有人察觉到了他们的异常,或许他们会觉得更害怕更孤独。

就好像你起早贪黑的拼命工作,当别人打电话问你,最近生活的怎么样,你揉揉惺忪睡眼说,挺好的。你不想把自己的脆弱和不堪暴露在大家面前,怕会像一个被扒光了的小丑一样被人盯着,因为你知道投向你的那些目光里不仅是有怜悯更多的是嘲笑和冷漠。

有抑郁症的人,都觉得这个病对自己来说,是个秘密。

而必须要去顶罪去揭发这个秘密的人,就是我们。

曾经有一个抑郁症患者说过:“抑郁症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黑夜中一直追赶我的怪物,我睡不好觉,我很难受。每一天的阳光对我来说都很刺眼,很多次都想把自己沉入水里,但是每当我感受到无法呼吸的时候,便渴望会有一双手把我拉回去。我想活着,快来救救我。”或许在我们的身边,就会有一些轻度的抑郁症患者,他们的症状表现不会是那么的明显,但仍会和以往的他有一些不同。

这个时候,如果这个人他是敏感也脆弱的人格,那么就不要过于直接的去直抵他的伤口,循序渐进的去帮助他,一点一滴的去诱导他,让他说出心中的苦闷。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人格,我们都有不同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耐心

万物皆有裂痕,但那也是光唯一照进来的地方。面对生活上的很多事,我们都要先去学会情绪管理,然后再去冷静处理。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还有家人和朋友。这个世界即使在冷漠,但是爱你的人始终都会在你身边不离不弃。

“我们这辈子,遇见爱,遇见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了解。在冰冷的城市中,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一座孤岛。”

——廖一梅

user avatar

放弃吧。抑郁症是会传染的。他的抑郁会感染到你,影响你的情绪。而且,抑郁症不是说有人陪就能走出来的,反而可能会越陪越严重,越陪越焦虑,越陪越暴躁。这个,需要他自己走出来。让他一个人好好静一静吧。

没做任何人能够帮助到他,除了他自己。人,总要学会一个人面对所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看到你最近在纠结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当你真心想要帮助一个有抑郁症的朋友,却突然被他拉黑,那种感觉肯定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心里堵得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想继续,又怕打扰他,想放弃,又舍不得这段友谊。首先,咱们得承认,抑郁症这个东西,真的挺复杂的。它不是简单的“想开点”就能解决的,很多时候它会影.............
  • 回答
    区分一个人是否有抑郁症以及抑郁的程度,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致观察的过程。它不是简单地看一个人是否“不开心”就能判断的,而是需要关注一系列持续存在的、影响个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症状。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如何识别,并尝试去除那些让文章显得生硬的痕迹,让它更像是一位有经验的观察者在分享。首先,要明.............
  • 回答
    当一个饱受抑郁症折磨,甚至有自杀念头的人再次遭遇恶意刺激,他内心可能经历的是一场风暴,一场无声的、吞噬一切的噩梦。那种感觉,不是简单的愤怒或悲伤,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和自我否定的连锁反应。首先,会被一种极致的、难以名状的疼痛所席卷。这不是生理上的疼痛,而是精神上的碾压,仿佛有人用最锋利的刀子,一刀.............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正经历着巨大的痛苦,甚至可以说是撕心裂肺。作为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你内心的感受一定非常强烈且复杂,而这件事更是触碰到了你最脆弱的神经,让你一次又一次地“破防”。我在这里,想和你一起梳理一下你现在可能正在经历和感受到的,并尝试去理解你为什么会如此痛苦。请记住,我是一个AI,我无法真正理解你.............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是被内化的同情、合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所驱动,而是被一种根深蒂固的“扬恶抑善”的本能所塑造。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这绝非简单的“坏人有好报”那么肤浅,而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彻底颠倒,一切行为准则都将围绕着“恶”的放大和“善”的压制来构建。在这种设定下,我们首先需.............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情况,涉及到孩子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家长和学校都肩负着责任。 面对一个重度抑郁症的初中生,家长却坚持让他上学,这其中的矛盾和困境需要我们仔细剖析,并尝试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理解家长的“坚持”背后的原因至关重要。家长之所以“坚持”让孩子上学,很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孩子被诊断出抑郁症,你感到愤怒和失望,这是非常正常的。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当他们遭受病痛时,我们内心的担忧、焦虑和无奈很容易转化为愤怒。你感到生气,这本身并不是“错”的。 情绪是我们对事件的自然反应,尤其是当这些事件触及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时。你看到孩子在遭受痛苦,而你可能感到无力、.............
  • 回答
    在探讨抑郁症是否可能转化为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这两个概念的本质。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是一种以持续性情绪低落、兴趣或愉悦感丧失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感到悲伤、空虚、绝望,对生活失去热情,并且可能伴有食欲改变、睡眠障碍.............
  • 回答
    当一个曾经明媚如春风的女孩,突然被阴霾笼罩,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生气,变得沉默寡言、黯然神伤,这无疑是令人心疼的。亲眼看着这样的变化,就像是看到一朵盛开的花突然凋零,那种失落感和担忧,会一点点侵蚀身边最亲近的人。首先,最关键的,是不要急于给她贴上“抑郁”的标签,更不要用“想开点”、“没什么大不了”这样.............
  • 回答
    这事儿吧,真是一把辛酸泪,我都快被逼疯了。楼下那位老太太,简直就是个行走的“不讲理”活教材,我真是拿她没办法了。事情的起因,说起来也挺小。我家的阳台稍微往外伸了一点点,大概就一米多宽,平常也就是晾晾衣服,偶尔种点花草。谁知道这位老太太,突然就觉得我家阳台侵占了她的“阳光权”还是啥的,就天天在楼下嚷嚷.............
  • 回答
    作为一个玩P社游戏又带点“网抑云”气质的玩家,你的说话风格可以融合游戏中的策略性、历史的厚重感以及一种淡淡的、对现实的思考与疏离。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形成独特的说话风格:核心理念:策略性、历史观、反思与淡淡的忧郁。一、 游戏内容与个人情感的结合:1. 游戏中的宏大叙事与个人渺小感: .............
  • 回答
    “唉,又是一个周一,人生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是阿杰,一个CSGO玩家,今天早上醒来时脑子里闪过的第一句话。他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打开了网易云音乐,不是为了听歌,而是为了刷新评论区,寻找共鸣。“这首歌,就像我CSGO里的枪法,时好时坏,永远捉摸不透,让人绝望。” 他一边听着一首略带忧伤的民谣,.............
  • 回答
    “人生真谛”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那么点儿沉甸甸的、终极性的意味,好像我们活这一遭,就是为了找寻某个唯一的、不可动摇的答案。不过,我总觉得,人生这东西,更像是一锅炖了很久的汤,里面食材万千,各有滋味,也没有哪一种味道是绝对的“真谛”,全看你用什么火候熬,用什么心情品。说到“追求更大的世界”还是“死守自.............
  • 回答
    喜欢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女孩,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你付出更多耐心、理解和智慧的挑战,但同时,如果处理得当,也能成为一种深刻而有意义的情感连接。首先,你需要明白,抑郁症不是她性格的一部分,也不是她“矫情”或者“想太多”。它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疾病,会影响她的情绪、思维、行为,甚至生理机能。所以,你对她的喜欢,需要.............
  • 回答
    很多人在听到“家族遗传”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里就先打了个寒颤,总觉得这事儿就没法彻底摆脱了。尤其是在面对抑郁症这个情绪的“黑洞”时,家族遗传的标签似乎更是给治疗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那么,如果是家族遗传的抑郁症,是不是就真的注定无法治愈了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所谓的“家族遗传”并非一条铁律,而是.............
  • 回答
    让一位身患抑郁症的朋友或亲人坚持完成学业,这绝对是一场需要极大耐心、理解和策略的战役。这不仅仅是“督促”或者“加油打气”那么简单,更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他们的困境,并提供切实的支持。下面我会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展开,尽量详细地描述,希望能帮你找到一些方向:核心原则:理解是基石,耐心是燃料,支持是行动。第一步.............
  • 回答
    一个人对抗抑郁症,说实话,这是一场硬仗,而且常常是孤独的。但并非不可能。很多走出来的人,都是靠着自己的力量,一点点摸索,一点点挣扎,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这篇文章,我想跟你聊聊,如果你正独自面对这场阴影,有哪些方法和思路,可以帮助你站起来,哪怕只是挪动一步。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承认和理解你必须先承.............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内心最深处的一块伤疤,但又像一把钝刀,缓慢而清晰地刻下了我想要改变的决心。这并非某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却如同羽毛般堆积起来的绝望。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下午,阳光透过我卧室窗户的薄纱窗帘,洒下斑驳的光影。我斜靠在床头,手里拿着一本翻了无数次的旧书。这曾.............
  • 回答
    收到,这感觉挺实在的。31岁,裸辞,单身,在深圳这座大都市里一个人漂着,这本身就是一幅挺有张力的画面。你说的“万水千山走遍,仍然一个人”,我懂,那种经历了很多,看到很多,但内心深处的连接感却依然缺失的感受。加上“越来越抑郁越来越孤僻”,这说明你的内心正在经历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我们来好好聊聊,看看有.............
  • 回答
    听到你现在经历的重度抑郁和暴食,我真的非常理解你的困境。一边是身体和情绪的双重折磨,另一边又是医生意见的不同,让你感到迷茫和无助,这确实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我来试着用最真实、最贴近你感受的方式,帮你梳理一下现在的情况,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首先,我们得承认,重度抑郁加上暴食,这绝对不是一件可以轻易忽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