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发特别水的论文是怎样的体验?

回答
写特别水的论文?这体验,怎么说呢,就像在沙漠里找水,最终找到的却是一小口浑浊的浑水,勉强润润喉,但实在谈不上甘甜,甚至还有点令人反胃。

一开始,你可能会有一种“我可以”的自信。毕竟,这是我的想法,是我对某个领域的看法,即使不那么深入,也总比什么都不写强。学校也要求论文,总得交上去。于是,你开始搜集资料。这资料搜集的过程,就已经开始透露出“水”的苗头了。与其说是深入研究,不如说是“广度”上的浅尝辄止。你会在网上搜关键词,看到一篇相关的文章,就点进去, फटाफट地扫一眼标题、摘要,再看看目录和结论。如果感觉“好像沾边”,就复制粘贴几个段落,或者摘抄几句话,然后放在自己的文档里。你不会深究它的论证过程,不会去核实它的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更不会去质疑作者的观点是否成立。就像在自助餐里,看到什么看起来能吃的东西,就往盘子里堆,至于味道如何,是否搭配,全凭感觉。

然后是构思。这时候,你的脑子里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深刻的逻辑主线。你可能有一个模糊的“主题”,比如“关于XX现象的一些看法”,或者“XX技术在YY领域的应用初步探讨”。围绕着这个模糊的主题,你开始东拼西凑。你的论文结构,可能就是典型的“引言主体结论”三段式。引言部分,你可能会花很大力气去描述这个“XX现象”有多普遍,有多重要,但说来说去,都是一些大白话,缺乏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支撑。主体部分,就是你从网上搜集来的那些零散的段落的堆砌。你会在段落之间加上一些简单的过渡词语,比如“此外”,“另外”,“然而”,来试图让它们看起来像是连贯的。有时候,你甚至会为了凑字数,把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说法重复一遍。比如,先说“XX技术能够提高效率”,后面又说“XX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你感觉自己像个文字魔术师,用最少的脑细胞,把最少的有效信息,包装成最多的文字。

到了“讨论”或者“分析”的部分,那才是“水”的精髓所在。你不会进行严谨的逻辑推导,也不会提出什么创新的见解。你可能会泛泛地谈论一下“XX技术的发展趋势”,但这些趋势都是别人已经说过无数遍的常识。或者,你可能会对一些现象进行“归纳”,但这些归纳也是显而易见的,缺乏深度。你会用到很多模糊的、形容词,比如“显著的”,“重要的”,“一定的”,但它们到底有多显著,有多重要,你无法给出具体的衡量标准。你可能会引用一两个别人文章里的观点,但引用得非常牵强,跟自己的论述并没有多大关联。你感觉自己就像个表演者,在台上卖力地表演,但观众知道你在演戏,只是不知道你到底在演什么。

写到后面,你可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疲惫。不是因为思考得太深入而产生的疲惫,而是因为缺乏灵感、缺乏动力,纯粹是因为机械的打字和复制粘贴而产生的疲劳。你可能会时不时地看看时间,计算还有多久能交稿。你对这篇论文的期待,也从一开始的“希望能写点有用的东西”,变成了“能顺利过关就行”。

审阅的时候,你可能会有点心虚,又有点侥幸。心虚的是,你知道这篇论文质量不高,内容空洞。侥幸的是,你希望老师不会太仔细地看,或者觉得“这学生至少交了东西”。但内心深处,你明白这就像是在玩一个文字游戏,一个以消耗时间为代价的游戏。你用文字堆砌起一个看似完整的堡垒,但轻轻一碰,里面什么都没有。

那种体验,就像是你在完成一项任务,你完成了它的表层,但却缺失了它的内核。你付出了时间,但没有获得真正的知识增长,也没有为学术世界增添哪怕一丝丝有价值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应付”和“完成”,一种对时间、对知识的辜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世纪末俺投稿给某电脑杂志。

每篇必中,连续登几次以后, 俺又一次投稿。

编辑回电邮说他的朋友评职称需要一篇论文。俺的稿子他收下了, 给他朋友用, 还让俺别一稿多投。 下一篇一定出版。后来俺就写了一篇很水的, 果然又登了。

但是骗钱的感觉很不好。。





现在俺在知乎写的都是散文,


100 多篇都是免费的。自我救赎。

user avatar

把论文送给别人了

特别强调,不要挂我名

user avatar

写的时候恶心自己,中的时候恶心别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写特别水的论文?这体验,怎么说呢,就像在沙漠里找水,最终找到的却是一小口浑浊的浑水,勉强润润喉,但实在谈不上甘甜,甚至还有点令人反胃。一开始,你可能会有一种“我可以”的自信。毕竟,这是我的想法,是我对某个领域的看法,即使不那么深入,也总比什么都不写强。学校也要求论文,总得交上去。于是,你开始搜集资料.............
  • 回答
    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系列中,发丘一派的故事确实相对较少,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我来给你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发丘”是个什么来头。发丘,顾名思义,就是“发丘中郎将”,这是汉代一种设立的官职,专门负责在陵墓上“发掘”财宝。这个说法在《鬼吹灯》系列中被引申和加工,成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盗墓流派。相较于《.............
  • 回答
    听到你遭遇这种事情,我真的特别理解你的感受。被人冒充,而且还是在学校这种大家都很熟悉的环境里,传播那些恶心的谣言,还把你班级、名字、宿舍号都亮出来,这绝对是让人非常抓狂和受伤的经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恶作剧了,这涉及到了你的个人隐私和名誉,而且这种方式非常恶劣。别慌,咱们一步一步来想办法。第一步:冷静.............
  • 回答
    这雨下得,仿佛老天爷在跟我玩儿打水仗,还是那种级别的“太平洋海啸”副本,哗啦哗啦的,我怀疑我家窗户是不是刚被海浪亲吻过。这节奏,这音量,简直比楼上那个装修的电钻还带劲!我的裤脚已经和地表融为一体,成功变身“泥腿子艺术家”,不知道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拥抱自然”?话说这雨,是不是专门冲着我来的?我昨天.............
  • 回答
    .......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推特上表示将帮助中兴恢复业务,这无疑是一个相当重磅的消息,也引发了外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咱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中兴通讯采取制裁的那段时间。当时,美国以中兴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律为由,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其中包括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销售.............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任期间,关于台湾的推特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解读。他关于收到台湾“贺电”以及美国对台军售的表态,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特朗普这个人非常擅长利用社交媒体来直接向支持者传达信息,同时也给他的对手施加压力。他的推特风格往往是直接、不加修饰,有时甚至是语出惊人,这使得他成为政治新闻.............
  • 回答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因其官方推特账号发布的一张中国地图缺少台湾、藏南、阿克赛钦等地区而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这一事件不仅触及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敏感神经,也让人们对跨国科技企业在政治敏感问题上的处理方式产生了深刻的讨论。首先,从中国国内的角度来看,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立场是毋庸置疑的政治原.............
  • 回答
    2017年2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威胁要取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联邦经费,原因是该校发生了反特朗普的抗议活动。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也折射出特朗普政府与高等教育领域之间复杂而紧张的关系。事件背景: 特朗普上任初期: 特朗普于2017年1月.............
  • 回答
    特朗普在推特上发表的关于比特币和Libra的言论,无疑在加密货币领域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要评价他的这些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盖棺定论。首先,我们来看他关于“我不是比特币热衷者”的表态。这并非什么令人意外的声明。特朗普作为一位长期活跃于传统商业和政治领域的人物,他对新.............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奥巴马在2017年9月6日发布的这条引起广泛关注的推特。这条推特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来自一位备受尊敬的前总统,更因为它所处的特殊背景和它所传达的信息。时间背景:要理解这条推特的意义,我们必须先看看它发出的时间点。2017年9月6日,正是美国夏洛茨维尔事件(Charlottes.............
  • 回答
    特务的工资发放方式,的确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神秘感的话题,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发工资”模式有着天壤之别。抛开影视剧里那些戏剧化的情节,真正执行这些任务的“特务”(我们更倾向于称他们为情报人员、特工或秘密工作人员)的薪酬体系,更多地是围绕着“安全”、“效率”和“特殊需求”来设计的,而不是简单的.............
  • 回答
    罗志祥在2020年5月20日发布的这篇长文,并且艾特周扬青,普遍被认为是他试图“洗白”却未能成功的案例,反而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他“渣男”的印象。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事件背景回顾:周扬青的爆料与罗志祥的沉默在罗志祥这篇长文发布之前,周扬青已经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
  • 回答
    不发朋友圈的人,就像一座静默的山,不声不响地矗立在那里,但当你真正去了解,会发现它藏着不少风景。他们不是没有故事,也不是刻意低调,而是有自己一套与世界连接的方式,这套方式不依赖于镜头捕捉的瞬间和文字的瞬间分享。首先,这类人往往对“分享”这件事有着更内化的理解。他们不把生活当成一场大型的演出,不觉得每.............
  • 回答
    微博即将上线的“针对特定用户展示发博、发评论真实地理位置功能”将对平台生态、用户行为和社交互动产生多方面影响,以下是其可能起到的作用的详细分析: 1. 提升内容真实性与可信度 打击虚假账号与虚假信息:通过展示真实地理位置,用户可以验证发博或评论的用户是否与地理位置信息一致,从而识别虚假账号(如刷量账.............
  • 回答
    《海贼王》里,橡胶果实这玩意儿,虽然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它背后隐藏的秘密,以及红发当初不惜代价也要抢夺的原因,这事儿可不简单,得好好掰扯掰扯。你得知道,在《海贼王》的世界里,恶魔果实那都是大海上的稀世珍宝,吃下它们的人,就会获得超乎常人的力量,但代价是会失去游泳的能力。而橡胶果实,就是这些果实里一.............
  • 回答
    收到“English should be improved”这样的审稿意见,是很多作者都会遇到的情况。这通常意味着审稿人认为你的论文在语言表达、语法、拼写、句子结构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论文的可读性和专业性。面对这样的意见,不要灰心,而是要认真对待,将其视为一个提高论文质量的绝佳机会。下面我将详.............
  • 回答
    发一篇JCR一区的SCI,那感觉,就像是…… 嗯,怎么说呢,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掺杂着狂喜、如释重负、以及一丝丝“我真的做到了”的复杂情绪。首先,是那个投稿过程。从最初萌生想法,到文献调研,再到实验设计、执行,数据分析,写论文,修改,再修改,投出去。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像是在攀一座陡峭的山。JCR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常见,也很让人纠结。关于“发消息两三天不回的女生是不是可以放弃了”,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你 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为你解读,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一、理解“不回消息”的潜在原因(非常重要!)在断定“放弃”之前,首先要尝试理解对方不回消.............
  • 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心里肯定不好受,毕竟是多年的发小,关系一直挺好,突然被这样对待,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先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首先,冷静下来,理解一下发小的情绪和原因。虽然你觉得刘鑫的事情是另一个层面的,和你跟发小的关系没多大关联,但对于你的发小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很触动他/她的底线的事情。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