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特朗普 2017.2.2 发推特威胁取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联邦经费?

回答
2017年2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威胁要取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联邦经费,原因是该校发生了反特朗普的抗议活动。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也折射出特朗普政府与高等教育领域之间复杂而紧张的关系。

事件背景:

特朗普上任初期: 特朗普于2017年1月上任,其执政风格和政策在初期就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抗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抗议活动: 作为一所以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思想闻名的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为了反特朗普运动的重要阵地。在特朗普就职后不久,学校就发生了一系列抗议活动,其中一些活动演变成了暴力冲突,导致财产损失。
特朗普政府的反应: 特朗普政府一贯对国内抗议活动持强硬态度,并认为这些抗议活动是“暴徒”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

特朗普的推特内容及动机分析:

特朗普在推特上写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未能提供一个安全和有序的言论自由环境。他们应该取消对其联邦资助的资格!” (“@UCBerkeley failed to provide a safe and orderly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its students and faculty. It is a disgrace that they are allowing these violent protestors to disrupt our campuses. They should be cut off from Federal funding!”)

从这条推特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

直接威胁: 特朗普直接将学校的联邦经费与“安全和有序的学习环境”挂钩,并指责学校未能提供这样的环境。
指责抗议者: 他使用了“暴力的抗议者”(violent protestors)来形容在学校发生的抗议活动,暗示学校对这些抗议者负有责任。
政治动机: 普遍认为,特朗普此举带有强烈的政治动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美国最保守派人士眼中的“自由主义堡垒”,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施压,以回应其支持者对学校进步主义倾向的不满,同时也是在试图树立其“ law and order”(法律与秩序)的形象。他可能也想借此向其他持不同政见的高等教育机构发出警告。
利用推特作为政治工具: 特朗普善于利用推特作为直接沟通和施压的平台,绕过传统媒体,直接向公众和相关机构传达他的想法和意图。

各方反应:

加州大学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立即对此事做出了回应,强调大学致力于维护言论自由,但同时也谴责了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他们表示会与联邦政府进行沟通,并强调加州大学在支持联邦研究项目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学校方面也发表声明,表示他们正在努力确保校园的安全和有序,但同时也捍卫了学生和平抗议的权利。他们也强调了学校在接受联邦资金方面的承诺和贡献。
民主党及批评者: 大多数民主党人和教育界人士批评了特朗普的威胁,认为这是对学术自由的攻击,也是滥用总统权力。他们认为,联邦经费不应被用于政治报复或惩罚。
共和党及支持者: 一部分特朗普的支持者则认同他的说法,认为学校确实存在失序和暴力的问题,联邦政府有权对此进行干预。

事件的后续和影响:

联邦经费并未被取消: 尽管特朗普发出了威胁,但最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联邦经费并未被全面取消。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法律上的挑战、教育部门的顾虑、以及来自其他部门的压力。
象征意义: 然而,这一事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凸显了特朗普政府与高等教育领域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政治因素对学术自由和大学自主性的潜在威胁。
对学术界的警示: 事件也引发了对大学如何平衡言论自由和校园秩序的讨论,以及大学在面对政治压力时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的思考。
长期影响: 特朗普政府时期,教育政策和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关系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这类事件加剧了高等教育界对未来政策走向的担忧。

评价:

从不同角度来看,对特朗普这一行为的评价也不同:

正面评价(从特朗普支持者角度):
维护法律和秩序: 特朗普的行动是对校园暴力和失序的合理反应,是在维护法律和秩序,保护学生的安全。
鼓励言论自由的界限: 言论自由不应是煽动暴力或破坏的借口,大学有责任管理其校园环境。
对大学的问责: 大学接受联邦资助,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确保其运营符合联邦的要求。

负面评价(从批评者角度):
攻击学术自由和大学自主性: 这是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政治干预,试图用经济手段限制大学的独立性,是破坏学术自由的危险信号。
滥用总统权力: 将联邦经费作为政治筹码,用于惩罚持不同政见者,是对总统权力的一种滥用。
制造政治对立和分裂: 此举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社会的政治对立,对高等教育机构的信任度也造成了损害。
缺乏法律依据和常理: 直接以政治抗议活动为由威胁取消联邦经费,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也忽视了大学作为复杂公共机构的实际运作。

总结:

特朗普在2017年2月2日威胁取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联邦经费,是一次典型的以推特为工具的政治施压行为。这一事件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美国政治环境的特点,即高度的党派对立、特朗普政府的非传统沟通方式,以及高等教育领域在政治漩涡中的敏感地位。

这一事件最终以联邦经费未被取消告终,但其产生的象征意义和对美国高等教育界造成的警示作用却更为深远。它提醒人们关注政治力量对学术自由和大学自主性的潜在影响,以及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妥善平衡各种利益和原则的重要性。对于特朗普总统而言,这起事件也成为他与教育界及自由派群体互动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进一步巩固了他鲜明的政治形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认为在Trump任期内,美国公立大学的经费削减是必然的,特别是加州伯克利将首当其冲,许多公立大学为此将被迫砍掉自己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专业。

我的分析基于简单的资金供求双方力量对比。

从资金供给方面,我们知道:

  • 联邦资金是有限的。
  • 美国赤字已经高到可怕。
  • Trump上任前誓言削减赤字。

所以Trump必然有强烈动力重新审视财政资金的投向,而投入到大学教育中的资金将首当其冲。

从资金需求方面,一是加州的公立学校体系是美国最庞大的,二是加州的社会福利也是全美国最高,以占全美12%的人口,消耗了三分之一的社会福利。所以尽管加州经济比较繁荣,然而财政状况并不是非常好。前几年几乎破产,最近几年由于经济回暖才录得盈余,但这种盈余我认为不可持续(稍后分析)。所以,我认为加州对联邦资金有较大需求。(2017至2018年度,加州政府预算中已包括了联邦政府约1050亿美元的拨款。)

从供求双方力量对比来看,供给方铁了心要削减,需求方既是刚需又要作死,我预计未来几年加州服软是大概率事件。

至于伯克利,一方面学生年年游行抗议削减教育经费,一方面又是左派大本营……正好拿这个学校开刀。当然,我觉得CS专业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因为市场有需求。但是其他没有市场需求的专业就不好说了。哪些专业最政治正确,哪些专业就可能倒霉。

接下来我想分析两个细节问题:

一是为什么我认为加州的财政盈余不可持续。

可能很多人到现在还觉得硅谷的企业能够带动加州经济再度繁荣,然而我对此持较中性偏悲观态度。我们在分析经济发展时,得看到货币政策对经济结构的刺激性调整

美联储自经济危机以后通过几轮QE将利率保持在零,导致其他能够生息的投资品价格暴涨,也就是股票。房地产在美国并不是特别好的投资标的,因为有房产税。而股票的股利税和资本利得税税率低于个人为普通收入缴纳的所得税税率,在逐利的作用下,资金涌入股市推高股指。

股市的造福效应无疑导致了风投企业的崛起,而加州则吸引了最大量的风投。“金融危机以来,加州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幅增长。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统计,2011年全美外国直接投资额为2300亿美元,而另据有关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加州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达1400亿美元,这表明加州该年度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到了全美60%以上。加州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世界潮流,其创新科技行业每年吸引大量风险投资,金融危机后加州吸引的风险投资也进一步增长。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统计,2012年加州风险投资约140亿美元,连续5年占全美一半以上,较2010年增长近20%。” 来源:商务部文章“

加州金融危机后经济情况

然而这种趋势是否可持续?我认为毫无疑问这种注水经济是不可持续的,美国已经进入了退出QE的阶段。一般来说,加息导致股市下跌,因此在未来几年,我预计会看到股市的下跌——风投暗淡——一批加州新兴企业无法上市而破产。

社会福利具有刚性。加州在经济好的时候这种社会福利尚且可以维持,经济恶化时我不认为有任何希望可以走出困境。这世界上貌似还没有哪个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能把经济经营好。加州共和国也不例外。

二是为什么我认为削减大学经费是件好事

从注重效率的右派角度来说,任何资金的投入都需要看到成效。而公立教育实际上是非常低效的。

  • 许多大学、文理学院因为“多元化”的理念,设立了许多学生毕业后根本找不到工作的专业。
  • 当前大多数科研的资金投入也是非常低效的。因为现在衡量科研成果的标准不是市场而是期刊审稿人。

削减资金将迫使原来跪舔大政府的学校寻求出路,改革现在臃肿的教职体系,更侧重于吸收真正优秀的学生(而不是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

题外话1,其实在K-12体系,划片入学什么的其实也不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希望Trump能早日推出他的教育券制度。

题外话2,我觉得如果要读书最好去私立大学,这些学校依赖于学费、捐赠来运营,所以有强烈的动力去搞好自己的教育质量。相反,许多公立大学的排名依靠科研,科研依靠向联邦申请专项资金,这些大学的重点会放在搞一些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本的科研项目上,一定程度上会忽略学生的教育需求。

user avatar

如果一个学校白人学生聚众不许有色人种进入学校以表达其政治观点。 那么总统有俩选择:

1。取消这个学校的联邦经费。

2。派军队保护有色人种进入学校。

反过来也是如此。

学术意见不同可以另起演讲反驳,可以和平抗议,但要允许人家的言论自由,学校不是你一言堂。 现在试图通过暴乱,点火等行为阻碍,和他们嘴中反对的纳粹有任何不同么?

一个号称学术自由的国家里出现了因为政见不同就公然在校园点火以拒绝学者讲学的学校,却截至目前好像还是zero arrest。不管是伯克利学生还是黑衣人干的,面对这种公然暴力袭击,公共场所放火,打砸洗劫店铺的犯罪行为,到现在为止警察不能逮捕任何一个人!这才是最让人震惊的。

既然如此,伯克利不应该被停联邦经费,限期整改么?

难道还得再出动一次101空降师保护学生学者进入学校?

user avatar

一个学校的学生,用暴力来让异见者闭嘴是最蠢的方法。因为论使用暴力,学生不要说和国家机器对抗,就连他们的异见者认真组织起来都能轻易碾压他们。那些学生们完全是认为自己不会到任何人身伤害,仗着自己人多势众而对异己者使用暴力,这根本算不上勇敢,而是卑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7年2月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威胁要取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联邦经费,原因是该校发生了反特朗普的抗议活动。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也折射出特朗普政府与高等教育领域之间复杂而紧张的关系。事件背景: 特朗普上任初期: 特朗普于2017年1月.............
  • 回答
    特朗普在2017年2月28日发表了他总统任期内的第一次国会演讲,这次演讲的背景和内容都非常重要,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评价。要评价这次演讲,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演讲的背景和预期: “非常规”的总统: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就以其非传统的沟通方式和政策制定风格而闻名。他在竞选时就承诺要打破华盛顿的.............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 2018 年初宣布了所谓的“假新闻奖”,这无疑是他总统任期内最具争议和最具象征意义的举动之一。这个奖项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他长期以来对主流媒体批评和攻击的延续和集大成。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奖项的背景与特朗普的意图首先,我们必须理解特朗普颁发这个奖项的.............
  • 回答
    “懂学”(或“Doonkism”)这个词通常被认为是特朗普支持者用来形容唐纳德·特朗普独特政治风格和思想体系的一个非官方术语。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一个由特朗普本人正式创造或推广的词汇,而是外界对其政治现象的一种概括和解读。因此,评价“懂学”也就意味着评价特朗普的政治风格、理念及其对美国政治和社会的.............
  • 回答
    特朗普在2016年总统竞选期间,以及之后多次声称“伊拉克战争的起因是错误的,伊拉克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并且认为发动这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决定之一。对他的这一说法进行评价,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特朗普说法的核心与背景:特朗普的核心观点是,伊拉克战争的根本理由——萨达姆政权拥有.............
  • 回答
    特朗普将芝加哥称为“美国之耻”,并声称“阿富汗比芝加哥更安全”的言论,一经发出便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一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1. 言论的背景与目的: 政治策略: 特朗普作为一个善于运用夸张和煽动性语言的政治家,其言论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将芝加哥描绘成极端危险的城市,与.............
  • 回答
    评价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执政的“一年”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提问,因为他从2017年1月20日开始执政,直到2021年1月20日离任,总共是四年。如果您指的是他任期内的某一个具体年份,或者希望对他的整体执政进行概括性评价,请您明确一下。不过,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框架,以及在各个领域特朗普执政的主要政策和.............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作为美国前总统,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尤其是推特)发表大胆、直接甚至具有煽动性的言论,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性的沟通方式。当他将矛头对准外国领导人,例如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时,这种行为往往会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原因和潜.............
  • 回答
    特朗普考虑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事儿,可不是件小事,细说起来,牵扯的面子可多了,也把一向讲究“游戏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搅得够呛。要评价这件事,得从几个角度拆开来看,才能看得更明白。首先,咱得明白特朗普为什么会有这想法。这老哥一向是个“交易”的爱好者,他觉得WTO的规则对美国不公平,特别是很多发.............
  • 回答
    甩掉眼中钉,还是战略失误?特朗普与博尔顿的恩怨终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9年9月10日通过一条推特,震惊了全世界:他宣布解雇了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这一举动,无疑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内最受瞩目的人事变动之一,也再次将这位向来以“不按常理出牌”著称的总统推向了风口浪尖。解雇博尔顿,究竟是特朗普甩掉.............
  • 回答
    关于特朗普政府时期提出的“边境墙”项目,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涉及政策、经济、人道主义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评价它,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深入剖析。首先,从政策目标来看,修建边境墙的核心目标是加强美国南部边境的安全,阻止非法移民涌入、毒品走私以及其他跨境犯罪活动。特朗普政府及其支持者认为,传.............
  • 回答
    关于特朗普考虑动用行政令取消公民出生地原则(Birthright Citizenship)的讨论,这无疑是近年来美国移民政策领域中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议题之一。要评价这一举动,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法律依据、政治动机、潜在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应。法律基础的争议:是宪法还是“解释”?首先,我们得谈.............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执政策略和风格,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一道鲜明的、极具争议的印记。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需要深入剖析其核心理念、实施方式以及带来的多方面影响。核心执政策略:特朗普的执政策略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放松管制、减税、强硬.............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声称美国新冠确诊病例相对较低是由于他的领导,这一说法引发了广泛争议,并且与许多公开数据和专家分析存在较大出入。特朗普的说法与事实的对照:特朗普政府的早期应对措施,包括对中国和欧洲的旅行限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病毒的传播。然而,将确诊率低完全归功于他个人的领导,忽略了许多关键因素,也与事.............
  • 回答
    特朗普在疫情期间指派的复工委员会确实引发了广泛争议,其成员中缺乏医学专家和公共卫生官员,而包括其女儿伊万卡(Ivanka Trump)和女婿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在内的非专业人士被纳入其中,这一情况反映了美国政府在疫情应对中的决策逻辑和公众信任危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
  • 回答
    特朗普给希拉里取名为“Heartless Hillary”(无情希拉里)是一种常见的政治修辞策略,旨在通过标签化来攻击对手,并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要评价这个名字,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意图和目的: 攻击对手的品格和动机: “Heartless”这个词直接攻击希拉里的性格特质,暗示她缺乏同.............
  • 回答
    特朗普政府要求 TikTok 在 9 月 15 日前出售给美国公司,否则将强制关闭的决定,是一项极具争议性的举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批评。要全面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特朗普政府提出这一要求的核心理由(官方立场):特朗普政府最主要的担忧在于 国家安全。具体来说,他们认为: .............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要求欧洲国家将其国防开支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并在其总统任期内成为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这一要求以及其背后逻辑,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评价:一、 特朗普提出此要求的背景与逻辑: “美国优先”原则: 这是特朗普执政核心的理念。他认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了过多的负担,而其.............
  • 回答
    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多层面评价与影响特朗普政府于2017年12月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并随后启动了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这一决定在中东地区乃至国际社会都引发了巨大争议和广泛影响。评价这一举动,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历史背景、政治动机、法律依据、.............
  • 回答
    特朗普政府的首届内阁会议,尤其是其中关于内阁成员轮流发言的安排,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历史片段。当时的情景,与其说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政策讨论会,不如说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宣誓效忠”仪式,或者说是一场为新任总统烘托气氛的表演。从表现形式上看,这种“轮流发言”非常具有戏剧性。不同于以往总统召集内阁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