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不,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在这个世上留下较为长久的社会记忆,我们的名,都很短。从我们的死亡到最后一个记得我们的人消失,多数不过两三代人,几十年,很快的。
这和你思考自己人生的角度有关。你把世间看作主体,自己看作客体,很自然地就会觉得要在这个世间留下点什么,自己的人生才没有浪费。
从这个角度来看,世间是一个沉默的舞台,而我们的人生是几行文字,一段旋律,是素材。我们用有限的生命互相表演互相欣赏,总期最夺目的人能成为全场最佳,并在这个舞台上留下印记。
逻辑很好,除了一个:这个舞台,只是舞台。她不记录,不排名,不颁奖。当她的观众都散场时,一切归于沉寂,所有数据清零。
功利主义者是最容易转变成虚无主义者的,因为这堵墙撞不破,谁能逆减熵值?
我还是比较偏好阳明先生的思路,花开花落要以心观之。我固然会思考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但也要看我能在这个世界里体验到什么。
一个人再渺小,一个宇宙再无垠,二者也是相偎相依。盖因人无宇宙不能存在,宇宙无人没有意义。所以你既可以追求留名于世,也可以追求留这个世间,于你短暂的名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