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9 年发生了哪些国际大事让你觉得「见证了历史」?

回答
说实话,2019年让我觉得“见证了历史”的事情,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而是很多看似零散,但却在悄悄改变世界格局、触及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小事”,只不过是发生在2019年这个时间点上,才显得格外有分量。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场席卷全球的气候变化抗议潮。记得那会儿,街头巷尾突然多了很多年轻人,举着牌子,呼喊着口号,主题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再等了!”。最开始,我可能觉得这只是学生们的一时冲动,但随着媒体报道越来越多,我才意识到这不是几百几千人的事,而是全球性的、联动性的。从欧洲到亚洲,从澳大利亚到北美,无数城市都在同一天出现了大规模的游行。我看到一些八九十岁的老奶奶也拄着拐杖走在队伍里,还有那些平常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现在却在为自己的未来发声。那种群体性的、跨越国界的、对未来命运的集体焦虑和抗争,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环保问题,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自身生存方式的深刻反思和集体觉醒。当时,我看着那些眼神里燃烧着坚定和希望的年轻人,再看看他们背后那些触目惊心的气候变化数据,真的有种“历史正在被改写”的感觉。他们不再是等待政府或者科学家来拯救,而是自己站出来,用行动去逼迫改变。

紧接着,另一个让我觉得是历史性转折点的,就是围绕着科技巨头和数据隐私的争论日益白热化。2019年,我们对“大数据”、“算法”这些词汇的认知已经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但与此同时,关于个人隐私如何被收集、被利用,以及这些科技巨头到底拥有多大的权力,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讨论。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国家都在研究或出台新的数据保护法规,比如欧洲的GDPR已经开始显现其影响力,而美国也开始严肃讨论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问题。当我看到那些曾经被视为科技奇迹的平台,因为数据泄露或者不当使用而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和监管风险时,我意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发展与伦理、法律规范之间激烈碰撞的时代。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于未来社会结构、权力分配和个体自由的根本性探讨。我们正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迈入一个需要对信息和科技进行深度反思和重塑的时代。

还有一件事情,虽然它更多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在2019年却似乎达到了一个临界点,那就是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微妙调整和不确定性加剧。我不是政治专家,但我能感觉到,过去那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正在受到挑战。贸易摩擦、区域冲突的阴影、以及大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化,让世界仿佛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我记得当时的新闻里,总会充斥着各种关于贸易战的讨论,关于某个地区局势的不稳定,以及一些曾经稳固的联盟关系也开始出现裂痕。这让我感觉,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和平”或者“全球化”的叙事,正在被更复杂的现实所取代。这种不确定性不是一天形成的,但2019年仿佛是一个节点,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这种变化的趋势,也开始思考它对我们每个人未来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说,2019年给我的“见证历史”感,并非来自某一个单一事件的爆炸性冲击,而是那种细微却深刻的改变,它们像暗流一样涌动,在科技、环保、社会认知等各个层面悄悄地重塑着我们的世界。我感到,我们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充满变数的时代,而2019年,正是这个巨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9让我感觉见证历史的大事实在是太多了

恕我得罪一下,在真正的世界命运的大转折这个历史面前,具体的事件都显得微不足道,更何提一些其实是常规事件。

目前全球面临着至少三个危机:全球化体系的逐渐崩解民粹主义的重兴大国对抗的回归

我们会惊奇的发现,竟然在同一个的时间段内,全球会出现:日韩贸易战、俄罗斯游行、乡岗の乱、印巴冲突、欧盟瑞典贸易战、中美贸易战、鲍里斯上台等事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按下阿三浮起法国(法国人又又又上街了)(辱法实锤,精法震怒)

若是穿越到七十多年前,楚团长丁炸桥肯定会说一句:这全球阿,打成了一锅粥!乱了,全乱了!

鲍里斯的上台寓意着全球化体系的挫折,这里引用知乎用户 @Luke FENG 的回答:实际上全球化是存在着其致命漏洞的,Dani Rodrik在2000年就指出,尽管全球化(在当时看来)势不可挡,但内在地蕴含着危机,根源在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全球政治上层建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Rodrik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全球化三元悖论”,即经济一体化(或者说全球化)、民主政治和民族国家难以同时兼得,最多保证其二

简而言之,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采取削减贸易壁垒,统一税制与监管,开放资本流动等一体化措施,这会对国家主权造成威胁;如果要在保证各国主权完整的情况下强行推进全球化,当国内部分群体利益受损时,只能牺牲这部分人的利益,而这又违背了民主原则;保证民主与主权完整必然会使全球化放缓

默克尔的江山也很可能坍塌,以德国目前的政坛而言,默克尔下台很可能意味着长时间的混乱无序,若德国不稳,欧盟稳定的基石还剩几个?


大国竞争时代的重现

首先,从2019后半年的几个令人恶心的法案说起



2019最后几个月,有几件事闹的特别火,就是美国众参院统一通过HK法案,(还有前两天刚刚众院通过的XJ法案)。当然,美国这样做当然是它别有用心。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一点是,它居然是全票通过的。



美国众议院全票通过,美国参议院也全票通过


很多人不理解着这意味着什么。要知道,对于美国这样的体制来说,即使是面对苏联的提案,也会吵的天翻地覆,一半人反对也不反常。即使是当年珍珠港事件后对日宣战,也有一人投下反对票。


这意味着,在对华的议题上,即使是珍珠港时的共识也不过如此美国精英阶层完全完成了对华总动员。(实际上美国体制下这严重依赖于依附的民意,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军事领域,备战对象从全球治安战老老实实重回大国交战



另:

2019版白皮书《新时代的Z国国防》:

火箭军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保障部队等,下辖导弹基地等。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建设,增强战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

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建设增强战略制衡能力,新的核战略是核常兼备、全域慑战。

五常之兔国拥核以来的核战略一直是最低限度核威慑,如果没记错,这是Z国有核以来第一次宣布要扩核。

当然,怎么少的了其他冤家

此外可能改变地区地缘战略的热点事件还有伊郎、朝鲜、委内瑞达等等,放在往年可能这已经是年度事件,可是今年却显得“泯然众人矣”。限于篇幅不列了

增量的减少甚至停滞,意味着进入存量博弈的时代。残酷、无情,准备好了吗?



在这样的大时代面前,种种的乱象都会浮现,这里以思想上的变化为切入点,视角放到当今世界最强国——美国。试着阐述猜测一下,为什么说今年加剧了美国的分裂,这将是历史上的大事

今年美国思想文化界有一个热事,就是对堕胎法案的讨论。当时讨论的很火,但我注意到有一个可能性几乎没聊到:就是这可能是个信号。这是“生活行为政治化”。

这是将政治拉向了生活行为。

将政治拉向了生活行为,将生活行为政治化。


这样的威力是很大的。生活行为浸润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人们每时每刻都得面对它。这就相当于随时随地将你的政治标语贴在了每个人日常的点点滴滴中——而且是以他不得不面对的形式出现。


这样你根本躲不开、不可避免的一定会卷入到政客所需要的政治斗争中——因为生活行为涉及到日常生活,这样的影响是立刻会出现且根本无法躲开的,重要性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可谓非常之高。


国际竞争上,除了传统的大国地缘政治,今年还有一个重新被提的热门理论:文明的冲突理论。这里有一个概念,“共同想象”。即宗教、国家、金钱、公司这些都不是实体,而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但这种虚构不是一个人的臆想,而是一群人的“共同想象”。就像学校,它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大家都相信有这么一个东西,它就有了。


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规模变得更大、更复杂,而维系社会秩序的虚构故事也更为精细和完整,大家想象出了主权,想象出了国王,想象出了国家。按霍布斯的说法,人类就是在想象中把自己的权利完全交给了这个主权者,也就是在想象下形成了彼此的契约。



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守特定的规范。就这样,让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这种人造的直觉就是“文化”。



国家也是“想象共合体”,它并非实际存在的,而是“想象”出来的。


所以,其实以“国家”为政治实体进行活动,并非人类历史不变的传统。曾经我们也以“部落”“氏族”为政治实体,到了中世纪,虽然有了国家,但其实只是一个个贵族拼凑起来的集合。人们对于贵族的认同远高于对国家的认同。到了民族主义爆发的现代,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才诞生。


纵观历史线,就会发现,一路走来,政治实体的体量是越来越大的。这也和我们前面所述的抱团影响有关——抱的团总是越来越大的。


这也是因为人类技术的发展使得管理的极限不断增加,同时体量虽不是唯一决定因素,但其在同一层次下是很重要的。


比如进入工业革命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当时,150万人口)发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美、德主导(当时,1880年左右,两三千万人口),


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苏、美(当时两亿人口左右)主导。


每一次真正崛起的后发国家中的佼佼者,都比前一次人口高一个数量级,这真的是巧合吗?



随着不断发展,工业门类越来越多,种类也细分,代表着工业产业链的人口越来越多,逐渐只有更多的人才能拥有完全的产业链了。


此时发现没,截至目前,现在世界被称为只有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


21世纪也被他们说是中印的未来.....


同理的,政治实体只会越来越大,而冲突只会加速这个过程


其实如果只在国家层面,中国同体量的对手只有印度。但如果在文明层面,同体量的文明却有五六个...


尤其是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美国的特殊性


美国的特殊性也带来了全球化崩解体系下的新的大危机。

那就是以往大国的崩解带来的是局部秩序的崩溃,美国是世界帝国,带来的会是全球秩序的崩溃。

当今的全球化体系其实是依附于美国的国际体系。很多人对当今国际关系的误解就是其实很多国家,只不过是美国的自治领,或者说,换个国人更熟悉的比喻,藩属国罢了


美利坚号称新罗马帝国,君临天下七十年,更在苏联解体后独霸全球三十年。是什么概念?新罗马新罗马,怎能没有自己的自治领?


很多国人受限于和平年代的视角,把和平年代的商业思维代入对抗的时代,这是行不通的


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这些美国盟国是主权国家吗?是又不是。


明面上是主权国,其实不过就是美国的自治领罢了,不过就是美国拥有独立的法律、货币、汇率、军队的自治领罢了,和罗马直属领土与叙利亚的关系没有太大的差别。


一旦对抗,这些地方其实都是美国可以调动的实力和资源。什么叫长臂管辖?


当今的世界,大家应该听说过一句话,叫美国是国际体系的制定者,当今国际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体系。


这是什么意思呢?换个国人容易理解的角度:其实就是类似当年以中国为核心建立的东亚天朝-藩属朝贡国际体系。



中央是天朝,第一外围是核心汉化藩属(朝鲜、越南)再外围是熟藩、再外围是生藩,再再再外围的是不通王化的蛮子,然后还有踢出体系不与朝贡互市贸易的贼蛮。

所以重温一下:以往大国的崩解带来的是局部秩序的崩溃,美国是世界帝国,带来的会是全球秩序的崩溃。

“如果美国在下一个国家能接手世界秩序之前崩解,或者双方斗到谁也控制不住局面的程度。那么在美国统治下掩盖了大半个世纪的各种矛盾,将在短短几年内如核爆一般一起释放出来。


到那时候,一切国家、民族、宗教间被压制了近百年的矛盾与仇恨,将染红这个星球。ISIS的野蛮,只会被当成一个时代微不足道的序曲。”


同理,美国一旦对外进行输出,因为它是全球性帝国,它的输出也将作用到全世界。


尤其是当今世界不稳定因素很大。

举个例子,仅仅非洲,就有多达上亿人在面临着基本的生存危机。


“当这么多人为生存而战的时候,史上任何一次灾难都得甘拜下风,火烧赤壁的惨剧怕是要发生100次,再加上几十次长平之战级别的屠杀,才能让贫民窟的人口回到“合理状态”。在此之前,怕是外面的上亿人早已身处人间地狱。



对于70亿人口的世界来说,仍有天文数字的人口无法应付经济波动。一旦美国等大国不再输出廉价粮食,或者他们连粮食运费都凑不出来的时候……



这个地球还没见过十亿人口在一年内死去的情况。但我觉得人类应该有点心理准备,毕竟美帝国主义已经嫌维持世界秩序太麻烦了。”



在政治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和物理学上一样,对一个东西施加压力之后,会促使它们抱紧、团结。也就是说原本不怎么凝聚的民族如果你针对他们强行区分他们对他们打击(比如专门划出来、建立集中营等等)。他们的民族主义反而会越来越强,且过程不可逆。即越激烈的冲突,会越使人们抱团,诞生越强大的政治实体出现。

同理作用于“文明”。现在“文明”这个政治单位还没有出现,但是在这样一场大冲突之后,世界上的人们抱团起来的那个前所未有的政治单位...会是什么呢?



而且,恐怖的是,比如黑非洲那场假想的冲突,规模将是数亿人甚至十数亿人之间的冲突!我们刚刚设想的那个冲突的体量级远远超过一二战,那么同样,这样量级的冲突“刺激”出来的政治实体也会空前强大...


而这,只是全球文明冲突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甚至谈不上主流。


二战诞生了超级大国


这次会诞生什么呢?



上次是亿级的政治实体的冲突(苏联2亿、美国2乙、纳粹接近1亿)


这次是10亿级很合理(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南亚文明、西方文明等),毕竟科学发展这么久了不是嘛。



因为这代表着未来前进的方向。


普天之下,人人皆不独善其身了。这次冲突的体量之大将是前所未有,其冲突之激烈,很可能有超过十亿级别的人丧生。


身为世界主要玩家中华文明的一员,我们绝无可能有人独善其身。


绝无可能。


而且要注意,其实如果被拖到文明的冲突的世界框架下,对中国是极其不利的。


因为如果只在国家层面,中国同体量的对手只有印度。但如果在文明层面,同体量的文明却有五六个(南亚、西方、伊斯兰均是超过十亿级的文明)...


接下来,将从传统大国对抗的角度和全球化崩溃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今天先到这儿,下次更新


时代的滔天巨浪滚滚而来,个人的命运在其中微不足道的用尘埃来形容都显得有些多余。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见证历史。毕竟谁可置身事外?


毕竟毕竟,我们现在(2019开始)面临的,可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阿(过去百年可是包括了二战、抗战(单独拎出来列一下)、冷战、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2019年让我觉得“见证了历史”的事情,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而是很多看似零散,但却在悄悄改变世界格局、触及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小事”,只不过是发生在2019年这个时间点上,才显得格外有分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场席卷全球的气候变化抗议潮。记得那会儿,街头巷尾突然多了很多年轻人,举着牌.............
  • 回答
    2009年,我还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带着一点懵懂的孩子。那时的我,生活简单而规律,每天都在教室里度过,课本和老师的话语是我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我的世界很小,家、学校、附近的公园,就是我活动的全部。那时候,我最大的烦恼可能是考试成绩,或者和小伙伴们争论谁是动画片里的英雄。然而,时间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
  • 回答
    说实话,从2012年到2019年这七年,我的生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就像是经历了几个人生阶段。2012年:懵懵懂懂,充满憧憬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不久。说实话,那时候我对未来既充满憧憬,又感到一丝迷茫。大学时光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毕业就意味着要走进社会的大.............
  • 回答
    2019 年,那是一个充满探索欲的年份,我在知乎的海洋里畅游,也确实挖到了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宝藏回答者”。说实话,当时并没有做系统的记录,但有些回答和他们的风格至今仍历历在目,仿佛昨天才看完。如果要说谁的回答让我觉得“挖到宝了”,脑海里首先闪过的是那些在专业领域深度耕耘,同时又能把复杂问题讲得清晰.............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库克那封信,以及它背后到底反映出了些啥。这事儿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财报调整,里面门道挺多的。首先,这事儿最直接、最核心的问题,当然是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遭遇了瓶颈,甚至出现了下滑。库克在信里也点明了,“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未达预期”,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想想苹果在中国市场过去几年的风.............
  • 回答
    2019 年,互联网世界的风起云涌,一系列大事件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熟悉的数字生活。那些曾经的新鲜事物,开始步入成熟,但也伴随着新的挑战和争论。人工智能(AI)的野蛮生长与审慎思考2019 年,AI 的触角可以说是伸向了前所未有的领域。我们惊叹于各种 AI 应用的进步,比如: AI 在内容创作上的.............
  • 回答
    2019 年,作为一名导师,我与我的学生们之间确实发生了一些令人难忘且充满趣味的互动。以下是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1. “迷失在文档海洋”的学术探险者与“代码精灵”的诞生有一位学生,小李,他当时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机器学习模型的项目。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但是当需要动手编写代码实现时,他总是会陷.............
  • 回答
    2019年,一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年份,也恰恰在这跌宕起伏中,涌现出许多看似悲伤,实则蕴藏着暖流的故事。它们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穿透寒冷,照亮人心。一、 那些“失去”中的“拥有”记得那一年,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次突如其来的意外中失去了她的丈夫。刹那间,整个世界都塌了,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她独自一.............
  • 回答
    说到 2019 年 12 月 5 日的支付宝“崩溃”,确实是个挺让人印象深刻的插曲。我记得那天很多人都发现支付宝好像不太对劲,各种操作都卡住或者报错,感觉就像是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准备用支付宝付个早餐钱,结果点了半天都没反应。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手机网络不好,就切换了WiFi,又.............
  • 回答
    截至2019年底,人类累计发射的人造卫星数量,这是一个数字庞大、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长的庞大工程。想要给出一个精确到个位的数字,同时又兼具“不像是AI写的”的那种自然、有些许个人色彩的讲述,确实需要我们一起拨开历史的迷雾,感受一下这个时代的脉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人造卫星”的定义。通常我们指的.............
  • 回答
    2019年的春节,对我来说,年终奖这件事,说起来还真是挺有意思的。那时候我还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运营,公司不大不小,属于那种你可能听过名字,但不会特别熟悉的类型。每到年底,大家最关心的自然就是年终奖了,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数着日子过”的味道。其实在春节前大概一两周,公司里就会有风声传出来。有人说今.............
  • 回答
    2019年10月23日,华为发布全球首款商用5G工业模组,定价999元,并且“一块也买”。这个消息在当时无疑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全球首款商用5G工业模组”的意义:首先,我们得明确“全球首款商用”的含金量。这意味着华为不是.............
  • 回答
    2019 年,C 这门语言的生命力依然旺盛,并且在持续进化中,展现出了扎实的根基和面向未来的决心。微软对 C 的投入从未停歇,一年一度的 .NET 平台更新,也就是 .NET Core 3.0 的发布,为 C 带来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新特性和改进。开发者们感受最深切的,莫过于 C 8.0 的到来。这次更.............
  • 回答
    2019年12月1日,孟晚舟女士在温哥华发表了一封饱含深情的公开信,回顾了过去不平凡的一年。这封信,不仅是对她个人艰难处境的写照,更是华为在全球舞台上经历的风风雨雨的缩影。回首望去,2019年对于华为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但也展现出强大韧性的一年。风暴的开端:逮捕与信任危机故事的起点,是2018年1.............
  • 回答
    关于意大利在2019年12月发现的新冠病毒(SARSCoV2)口咽拭子样本,与武汉病毒序列100%相同这一情况,它确实为我们理解新冠病毒的起源、传播路径以及早期疫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要详细解读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病毒序列的“100%相同”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理解“100.............
  • 回答
    2019年,瑞典发生上百起爆炸案,这一现象无疑给这个一直以来以和平、安全和高福利著称的北欧国家蒙上了一层阴影。要评价这一时期的瑞典社会,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数字。爆炸案的性质与规模:首先,要明确这些“爆炸案”并非都是大规模、有预谋的恐怖袭击。大部分案件属于小型爆炸,通常涉及简.............
  • 回答
    2019年,就像大多数年份一样,是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一年。它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有些至今仍在回响,有些则开始被时间稀释。回望那一年,我们能看到全球范围内的复杂性、挑战与机遇,以及普通人在这些宏大叙事中的悲欢离合。全球政治舞台上的暗流涌动与格局重塑: 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与波及: 2019年,中美贸.............
  • 回答
    2019年8月3日,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的一场沃尔玛超市的枪击事件,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悲剧,至今仍回荡在许多人的记忆中。那天下午,当人们像往常一样在超市里购物、陪伴家人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力打破了所有平静,夺走了20条鲜活的生命,还造成数十人受伤。这起事件的发生地,埃尔帕索,是一个位于美墨边境的城市,拥.............
  • 回答
    2019年啊……说实话,要我说一个“最”高光时刻,还真有点难。因为那一年,对我来说,很多东西都在悄悄地、但也相当深刻地发生着。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我想我会说,那是某个初秋的傍晚,窗外阳光正好,我刚写完一篇我个人觉得非常满意的东西,那种感觉,至今仍让我回味。那时候,我还在专注于学习和理解人类世界的方.............
  • 回答
    2019年3月15日,新西兰基督城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清真寺枪击事件。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个下午,当新闻画面中血腥的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时,内心的震惊、悲痛和愤怒交织在一起。那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袭击,它像一把尖刀,狠狠地刺穿了我们对于和平、包容和安全的认知,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极端主义和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