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海关总署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中国海关总署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这一政策调整将对国内农业、经济、国际贸易、全球粮食市场以及国际关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对国内小麦市场的影响
1. 价格竞争与市场冲击
价格压力:俄罗斯小麦作为全球主要出口国之一,其产量大、成本低,可能压低中国国内市场的小麦价格。若进口量激增,可能导致国内小麦价格下降,影响农民收入和粮食企业的利润空间。
替代效应:国内小麦种植者可能因价格竞争而减少种植面积,转向其他作物(如玉米、水稻)或转向饲料、工业用途,导致国内农业结构调整。

2. 国内粮食安全的挑战
供需平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之一,若俄罗斯小麦进口量增加,可能加剧国内粮食供应链的波动,尤其是在粮食储备和应急储备不足的情况下。
质量与安全问题:俄罗斯小麦可能因土壤污染、农药残留或运输过程中的储存问题,导致质量不达标,需加强进口检验和监管,增加成本。

3. 国内农业政策调整
补贴与保护政策:政府可能需要通过补贴、价格保护政策或支持农民转向高附加值作物来缓解市场冲击。
技术升级:为提升竞争力,国内农业企业可能加速研发高产、抗病品种,或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以应对国际竞争。



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 贸易结构优化
进口多元化:俄罗斯小麦进口可能缓解中国对传统小麦进口国(如加拿大、美国)的依赖,增强贸易自主性。
外汇收入:俄罗斯小麦进口可能增加中国外汇收入,但需考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口成本的影响。

2. 产业链调整
饲料与食品行业:小麦是饲料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进口增加可能推动饲料企业优化采购渠道,降低原料成本。
加工与出口:中国可能利用进口小麦加工成面粉、面包等产品,或通过加工贸易出口,提升附加值。

3. 经济与贸易平衡
贸易逆差风险:若进口量远超国内需求,可能扩大贸易逆差,影响外汇储备和经济平衡。
产业链协同效应:进口小麦可能带动粮食加工、物流、仓储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活力。



三、对国际贸易与全球市场的影响
1. 全球小麦价格波动
供需调整:俄罗斯小麦进口可能改变全球小麦供需格局,导致价格下降,影响全球粮食安全。
市场连锁反应:其他小麦出口国(如美国、加拿大)可能调整出口政策,或因竞争加剧而减少出口量。

2. 贸易壁垒与地缘政治博弈
国际竞争:俄罗斯小麦可能成为国际市场的“低价竞争者”,迫使其他国家调整贸易政策,甚至可能引发贸易保护主义。
地缘政治影响:中俄贸易合作可能进一步强化,但可能引发美国、欧盟等国家的担忧,导致对俄罗斯小麦进口的限制或反补贴调查。

3. recourse to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WTO与贸易规则:中国可能需遵守WTO规则,确保进口政策透明和公平,避免被指控为“非关税壁垒”。
国际粮食安全合作:俄罗斯小麦进口可能被视作全球粮食安全合作的一部分,促进国际粮食供应链的多元化。



四、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 运输与碳排放
运输成本与碳排放:俄罗斯小麦需通过海运或陆路运输至中国,可能增加碳排放,但俄罗斯的农业可能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影响。
绿色贸易政策:中国可能需加强进口商品的环保标准,推动绿色贸易发展。

2. 农业生态影响
土壤与水资源:俄罗斯小麦种植可能依赖灌溉或化肥,需关注其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生物多样性:大规模进口可能影响中国本土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五、对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的影响
1. 中俄关系深化
经济合作:俄罗斯小麦进口可能成为中俄经济合作的新亮点,增强两国在粮食领域的合作。
能源与农业联动:中俄可能在能源(如石油、天然气)和农业(如粮食)领域形成互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2. 对美国与欧盟的冲击
美国农业利益受损:美国小麦出口商可能因俄罗斯进口而面临竞争压力,导致政策调整或反补贴措施。
欧盟市场压力:欧盟可能因俄罗斯小麦进口而调整自身的粮食安全政策,甚至考虑限制进口。



六、长期趋势与政策调整
1. 国内农业结构调整
从“粮”到“农”转型:中国可能推动农业从单纯粮食生产向高附加值作物(如生物燃料、有机食品)转型,减少对进口小麦的依赖。
科技与资本投入:政府可能加大对农业科研和资本投入,提升国内农业竞争力。

2. 进口政策的灵活性
动态调整机制:中国可能建立动态进口评估机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俄罗斯小麦进口量,避免市场失衡。
质量与安全标准:加强进口小麦的检验检疫,确保符合中国食品安全标准。



七、潜在风险与挑战
1. 市场波动风险
价格剧烈波动:若俄罗斯小麦进口量突然增加,可能导致国内小麦价格剧烈波动,影响市场稳定。
供应链中断:若俄罗斯因政治或经济原因暂停出口,可能引发市场恐慌,导致国内粮食储备压力增大。

2. 国际政策不确定性
贸易摩擦:若其他国家对俄罗斯小麦进口采取反制措施,可能引发贸易摩擦。
地缘政治风险:俄乌冲突等事件可能影响俄罗斯小麦出口,导致市场不可预测。



总结
中国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将对国内农业、经济、国际贸易和全球粮食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短期内可能带来价格竞争、市场冲击和贸易结构调整,长期则可能推动农业技术升级、贸易多元化和地缘政治合作。然而,这一政策需在保障粮食安全、环境可持续性和国际关系平衡之间寻求最优解,避免因市场波动或地缘政治风险引发连锁反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时候知道全世界抢购小麦的才是真的负责任的政府。

中国在法国和加拿大下了巨额的小麦订单,要知道商品粮的主要成本就是能源价格与化肥价格。

就去年和今年的能源与化肥优势,以及预计俄罗斯搞乌克兰导致的小麦缺口,你们觉得今年小麦价格是个什么走势。

俄罗斯小麦我估计会因欧美制裁只能卖中国,靠这个bug,国内粮食价格还能压的住。其他主要粮食进口国自求多福,别政治正确上脑,现在大唱我们(和中国)不一样!

到时候,你才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做我们不一样。

user avatar

很多人担心进口俄国的小麦,会不会带来小麦矮腥黑穗病菌。

这个担心确实有必要的。

只不过这个担心有点晚了吧?


2021年中国小麦进口主要来源国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这五个国家总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97.94%

请问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这五个国家中哪个国家没有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呢?

公布答案,每个国家都有。


海关总署公告2022年第21号(关于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的公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农业部关于〈俄罗斯输华小麦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补充条款》的规定,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俄罗斯小麦,是指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且未发生小麦矮腥黑穗病的地区种植的,仅限于加工用途的春小麦。
二、俄方应按照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和相关国际标准,在小麦出口产区和储存场所对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实施监测,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应中方要求,俄方应提供上述所有监测结果和采取的防控措施等信息。俄方应提供小麦矮腥黑穗病年度监测结果。
  三、在小麦出口前和运输期间,俄方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降低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随输华小麦传入中国的风险。
  如发现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俄方应立即通知中方并提供小麦矮腥黑穗病疫区的有关信息,并暂停相关区域的小麦输华。
  四、在小麦出口前和运输期间,俄方应采取过筛清杂措施,以去除土壤、植物残体、危险性杂草种子及其他杂质。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输华小麦不得与冬小麦或小麦矮腥黑穗病疫区小麦混合。
  五、散装出口小麦,应当使用专用于粮食运输的交通工具,可采用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等方式运输。输华袋装小麦不限运载工具。运输期间,应避免粮食途中撒漏和受潮。运输工具应符合国家有关植物检疫的规定。
  六、完成出口检验检疫后,俄方出具符合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的植物检疫证书,并在附加声明中注明: “The consignment of wheat complies with the requirements specified in the Protocol of phytosanitary requirements for wheat exported from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s free from dwarf bunt of wheat Tilletia controversa J.G. Kuhn”(该批小麦符合俄罗斯小麦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要求,不带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同时标明来源产区、出口存放地点、出口存放企业名称等信息。
七、其他植物检疫要求按原质检总局2018年第25号公告执行。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22年2月23日

如果担心中国检疫能力不足,不能应对从俄国进口的小麦检疫,这个担心确实有点道理。

但要是中国检疫能力不足,就能应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进口的小麦检疫吗?

user avatar

终于轮到我的专业领域了,作为国际小麦研究员这个冷门行业也有春天,哈哈哈哈。

先给结论,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这次允许进口的是春小麦。。这是个最关键的点,可能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

1、俄罗斯的小麦产量是有8000万吨(正常气候条件单产下),但是其中只有2200万吨左右是春小麦,出口的绝大多数也是冬小麦,而且春小麦分布在哪里呢?远离黑海和亚速海港口(所以和乌克兰打仗国际农产品中涨的最多的是国际小麦)的伏尔加区东部,乌拉尔区,西伯利亚区。所以正常的俄罗斯春小麦每年出口在500万吨以内,而且主要是运往中亚国家(首要是哈萨克斯坦),因为陆运不方便,而且在这个政策公布之前,之前东部的西伯利亚区本来就可以出口到中国的,实际上中国历史上进口俄罗斯春小麦也非常少。

2、铁路运力有限,从俄罗斯春麦产区运到中国,铁路运力有限,线路很少。

3、从成本来说,进口澳大利亚小麦成本最低....过去几个月,中国进口成交的基本是澳大利亚和法国小麦就是这个原因。

有知友私信和评论区问了我问题,我在下方一并说明解答供参考,如果不同看法可以评论区留言:

A、有关担心矮腥黑穗病TCK传染我国小麦的事情:据我了解,这个病只是在冬小麦之间传播,我推测这也是国家一开始批准只在俄罗斯春小麦产区进口春小麦,现在允许从既种春小麦也种冬小麦的区域进口春小麦的原因。其次,进口之前肯定都有质量评估,检疫,熏蒸等程序,俄罗斯的冬麦占了全球小麦贸易的15%,主要小麦出口国出口的18%,可以说是畅销全球...真的哪天进口俄罗斯冬麦,我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B、有关其他小麦出口国矮腥黑穗病TCK:美国和黑海最明显,澳大利亚其次,但这可以通过熏蒸技术处理解决的,相当于成本增加大概2美金。国家有专门的人员评估和防控,大家不用担心....

C、有关乌克兰小麦出口到中国:面临的问题和俄罗斯冬麦一样,质量和俄罗斯差不多。

D、有关制裁俄罗斯,可能导致俄罗斯小麦不能出口的可能性和影响:定性来说全世界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同样离不开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这两个国家出口总计5500万吨小麦,没有地方能再每年提供这个量级的小麦,价格暴涨是一方面,真有这么大的缺口,有钱也买不到,会导致很多进口国和贫穷国家的人民饿死。

附:俄罗斯春小麦分布图:

user avatar

这题我会,而且确实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我一个同班同学,毕业进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现在已经被合并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旗下。注:这个表述有误,请参见文末说明),长期对接北方某大国的动植物检疫问题。前几年国内非洲猪瘟肆虐的时候,他和我发牢骚,大意是:

非洲猪瘟从非洲进发,经西亚进入俄土边境,大约是2007年,车臣地区发现过野猪死亡病例,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向西进入南欧西欧,一路向北从格鲁吉亚进入俄罗斯。

非洲猪瘟有个特点,就是发作前基本看不出来,一旦发作后就意味着已经出现传播了。因而危害性极大、隐蔽性极强。全面扑杀消毒才是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

话说,非洲猪瘟向西的线路被各国严防死守,坑杀处理了几乎所有待出栏的生猪,以差不多中断两年养殖业的代价扑灭这场危机。

而向北的线路就没这么被坚决防御了:

俄罗斯经济状况不佳、组织能力也不行,国家无力为农民的主动扑杀提供相应的补贴,所以无法痛下杀手,彻底解决问题。

于是,俄罗斯在2007年首次报告了非洲猪瘟(ASF)疫情后,到2018年就有超过1300个案例。

但被动的防御措施无法根治非洲猪瘟,后来俄罗斯全境都存在这玩意儿。

然鹅,在2016年非洲猪瘟肆虐的高峰期,俄罗斯专家与官员在国家杜马、电视台里解释:

同样的病毒曾被美国用于攻击古巴……尽管俄罗斯境内的病毒来源仍不确定,但众所周知,最近的美国生物实验室正位于格鲁吉亚紧邻俄罗斯边境的一侧。

不管非洲猪瘟在俄罗斯的传播是不是“境外势力”的阴谋,反正很长时期内,我国是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生猪及肉制品的。

在这个背景之下,我的同学,就经常出差内蒙某口岸城市,亲临严防死守的第一线。

用他的话说:

工作压力真的很大,而且工作过程中也确实有过激措施。但我祖祖辈辈都是农村的,家里靠着养猪挣点“活钱”,才送我念大学。这个病毒得高度警惕!

然而,在某个特殊时期,由于特殊原因……

(听从小管家建议,此处省略181字。有兴趣的自行查找资料吧)

国内猪瘟最惨烈的时候,我和这位同学偶遇,喝酒的时候,他是红着眼睛和我说的:

今年过年,我都不敢回老家。

我都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是啊,虽然和他的老家相距800多公里,我老家也是养殖大省呢。中间发生了什么,我虽未亲见,但亦有所耳闻!

很多年过去了,到2022年,俄罗斯出口的小麦被检查出铅污染。但这其实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真正值得注意的是:

俄罗斯境内长期存在小麦矮腥黑穗病。

这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检疫性病害,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极难防治的检疫性病害之一。该病害于2007年被列入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的271号检疫性有害生物。 感染这种病害的小麦,严重时可损失75%~90%,甚至绝产。
未经处理的带病小麦,可导致人畜呕吐中毒。该病原菌可种传及土传,而且病菌抗逆性强,可在土壤中“潜伏”存活长达10年

此前,我国对俄小麦进口政策是谨慎的。为了达到科学检疫、有效控制的目的,长期以来我国只分别审批检疫俄罗斯单个联邦主体的进口。

这一次,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农业部关于〈俄罗斯输华小麦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补充条款》的规定,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

有理由相信,海关(例如我同学所在的动植检)都会严防死守、奋战在第一线。

但这一次,最终结果会如何?

说明:

这个答复是我昨晚凭印象写就的,表述上有重大的不严谨。因为毕业后我去了另外的城市,与某同学见面聊天次数渐少,所以印象中还停留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这个印象非常深,因为当时大家都提醒他注意安全——以为他今后要负责埃博拉之类的检疫了,结果他费力巴拉解释是做动植物方面的检疫,没那么严重)。然后在2018年4月,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自2018年4月20日起以海关名义对外开展工作。所以这是我的疏忽,我把检疫错误地划入市监总局,是想当然地把检疫归于食药监、质检同类的存在了,在此致歉。错了要承认,挨打要立正。

但是,要不要据此咬定我就是编的,这事儿是不是真的…你不会去搜索一下么?海关的公告、知网的学术论文,一搜一个准。帽子扣得飞起,你开心就好。

另外,留言区有情绪过于激动的网友出没,另有网友奉劝他主动撤留言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一方面,辱骂不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确实没必要给自己账号找麻烦。本来我是想折叠这些留言的,但这似乎又不合规矩,所以在此提个醒,也希望大家留言更谨慎吧。

最后,还是那句话:科学的事情是客观的,做重大决策之前多思索一下;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轻飘飘的代价。


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左走天堂,右走金盆,弓开弦断,一往无前。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user avatar

能有什么影响?当年非洲猪瘟造成的损失能找他们赔吗?

18年允许俄罗斯猪肉进口,然后就是:

基因测试显示,中国的非洲猪瘟疫情的病毒株部分基因序列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2017株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但是,即便基因追踪能确认在中国沈阳最先发现的非洲猪瘟与俄罗斯的非洲猪瘟有渊源关系,但它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却一直是一个谜。

………………………………………………………………………………………………

上述内容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集中回答下评论区一些朋友的问题,我绝不认为存在俄罗斯什么蓄意投毒之类的情况。

我相信有理智和常识的朋友都不会认为我们的北方邻邦会干这种事,俄罗斯联邦自己本身就饱受非洲猪瘟之苦,自爆发以来截至目前仍然在折磨着俄罗斯的农业部门。

没错,截止到今天,俄罗斯人仍然在和非洲猪瘟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们真的没有坏心眼,他们只是缺乏控制的能力。

同样的,目前俄罗斯境内小麦矮黑腥穗病问题依旧严重,此次海关总署也反复强调了非小麦矮黑腥穗病产地……

我不是对我国海关没信心,我实在是对俄国朋友们的治理能力没信心。

去年即便在天灾的影响下,我国小麦产量13434万吨,进口量仅为971万吨,其中主要来自美、加、澳、法这些西方国家,以上五国的进口量加在一起占全部的96%,俄罗斯只占1%,全年只有十万吨,乌克兰更是排不上号。

河南一个省的产量,在受洪灾影响下也有3800万吨,是个这进口量的四倍多。

评论区有朋友说乌克兰小麦进不来的缺口我有没有办法填补,说实话,你给我钱我肯定能补得上。

因为乌克兰在这个盘子里的总量跟没有差不多。

要是美国加拿大小麦进不来,那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上面的话意思很简单,为了这么点的一个进口小盘子,一旦影响了我们自己粮食的大盘子,河南哪怕一个县因此产生了影响,这都是得不偿失。

河南人民真的是了不起的人民。

为了这么点小钱,增加这么多风险,特别是今年一号文件的大环境背景下,有点疑问才正常吧?

至于我为啥知道……

可能只是因为我是个靠圣农发展和牧原赚到钱的韭菜吧。

为了解决非洲猪瘟,行业内付出了多少努力,我至少去查了,去看了。

我知道为了控制非洲猪瘟,我的河北老乡们以后再也不能在自家养猪了,我知道为了控制非洲猪瘟已经建立了严格的控制,坚决不许厨余垃圾喂猪,我知道在肉猪养殖产业工作的产业工人们付出了什么样的辛苦和代价。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控制住了非洲猪瘟疫情。

我不认为俄国人有这个能力。

俄国人不是坏人,他们是没有这个现代治理能力。

同样考虑到他们那点产量在整个小麦进口量里的整体比重。

所以我对扩大进口持怀疑态度。

真没有必要坏了我们这一锅好汤不是吗?

考虑到别的问题下有朋友的疑惑,我多说一句,本人工作在东八区,之所以回答这么晚是因为白天工作忙,下班要多陪家人,周末也是一样,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是凌晨到睡前这么一会……

谨祝诸位安好。

至于司法行业和高校里出反华分子的认知……

我只能说新中国司法事业的缔造者,党的创始人,一大代表,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董老,他亲手建立的武汉党组织是革命胜利前最强大的地方党组织之一。

他还有个身份,是民国时期享誉华中华东的大律师,武汉党组织就是在他创建的律师事务所里建立起来的。

二七罢工的领导人施洋烈士,就是位律师,当他被北洋军阀残忍杀害的时候,恐怕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恨国党的代表吧?

董老有诗如下: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萧贻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土俦。

今天的中国司法事业当然不是尽善尽美,但是一棍子打翻一船人……

也确实是让人为之奈何。

user avatar

你猜当年全国灭猪的非洲猪瘟从哪里进入中国的?

你猜为什么之前没有允许俄罗斯小麦全境进口?

user avatar

1990年代,由于谷物污染问题,国内禁止从俄罗斯等国进口谷物。

2022年1月,俄罗斯小麦刚刚在伊朗被检查出铅污染。

1个月之后,国内首次向俄罗斯小麦敞开大门。

user avatar

以前的对俄小麦进口政策是分别审批检疫单个联邦主体(州、边疆区、自治共和国、联邦直辖市等等)的小麦,然后再单独开放该联邦主体的小麦进口,这种政策可以视为是一种基于科学检疫结果基础上的慎重对策。

据我所知之前仅允许进口俄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和库尔班州出产的小麦。(当然,我的资料很可能不全,望补充)

本次扩大许可出口地至全境的85个联邦主体(产粮区半数左右),检疫进展未免过快,似难做完全准备,个人只能从政治角度理解了。

user avatar

这次军事行动,俄罗斯保密措施得当,对兔子留有后手。兔子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能够提前撤侨,利比亚,阿富汗。但这次没有提前撤侨。很可能,兔子问毛熊,打不打?打,我就提前撤侨。回,不打,不用撤侨。

另外,毛熊这次拉兔子挡枪一次。中俄小麦进口协议,签字。之前肯定是多轮会谈,敲定好了。然后毛熊说11.24签字挺好。兔子同意了。

11.24早晨毛熊打二毛。然后上午中俄签署商贸协议。给外界传递信息是,中俄默契配合,你们悠着点。配合的太默契了,不太正常。在中国就算是两个部门,没有上级领导挂帅,都不能配合的这么默契。

中国起码不想公开选边站。不愿意得罪二毛,欧洲和俄罗斯。现在被摆了一道,不能承认,也不能反驳。

就和当年赫鲁晓夫访问中国,然后同一天,中国大陆炮轰金门。摆了苏联一道。

中俄两国未结盟,俄罗斯犯事,不能牵连中国。欧美制裁俄罗斯,但不能制裁中国。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资源以及火力吸引。俄罗斯犯事,中国不能制裁俄罗斯。被欧美制裁,不被中国制裁的俄罗斯,真的不会伤筋动骨,被逼急了只会和中国抱团取暖。

俄罗斯的诉求有限,意志坚决,不能改变。欧美只能默认,中欧小国会瑟瑟发抖的。

上兵伐谋,俄罗斯现在出兵,说明安全环境恶劣,不得不出,别无良策。

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能评论了

第二次过500了,惊喜。

上次刚过500就被封杀

这次俄乌战争,俄罗斯是攻方。从欧美对俄罗斯的大局看,俄罗斯是守方。乌克兰不能成为攻击俄罗斯的前沿阵地。这是俄罗斯的底线。

俄罗斯不会吞并乌克兰。俄罗斯自身没有实力,外界也不允许。

乌克兰不会与俄罗斯签署城下之盟。乌克兰内部民族主义不允许割地赔款,美国需要消耗俄罗斯,拖死俄罗斯,给俄罗斯放血,不允许停战。欧洲要教训俄罗斯,不允许俄罗斯西扩。乌克兰就是天然的缓冲地。类似于蒙古对中俄。

俄罗斯战略目的是分裂乌克兰。界线会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东面的那条水道或基辅附近的交通线。复制几年前乌克兰东部地区的独立,扶植乌克兰东部小弟。这样欧美小弟和俄罗斯小弟互打。小弟互打,老大提供支援。老大相互制裁,不撕破脸,武斗改文斗。

俄乌战争会在俄罗斯占领基辅东侧水道或基辅南北交通线的后结束。具体哪一天不好说,现在情报虚虚实实。估计大规模战斗应该在开战后两三周结束。少于两周,俄罗斯拔不下钉子。超过三周,欧美大规模介入。三月中旬,乌克兰气温会在逐渐超过零度线,春天道路泥泞,双方不利于大规模战斗。

这次俄乌战争类似于中越自卫反击战雨季前结束。大规模战斗会在三月中旬结束,此后是代理人战争,文斗为主。

欧美扶持乌克兰西部,俄罗斯扶持乌克兰东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动态。

兔子会默许毛熊的上述行为。毛熊有了兔子的默许,谁都不怕。欧美看到兔子默许毛熊,只能默许毛熊的上述行为。大家还是你来我往热热闹闹。

我劝大家别操心,呆在国内挺好,扎实工作,默默奉献,在退休附近能够收复台湾。

前几天的评论内容深刻被屏蔽了,也不知道这次会怎样?不能多说。

over

user avatar

阿富汗和埃及的粮价有望进一步上涨。

user avatar

额,咱就是说,知乎就没有哪个大卡的人在吗?

我看看了,一堆编故事的,难怪朋友给我发了这个链接。

出入境检疫局在2018年机构改革中明明是并入海关,您的这个同班同学是怎么去的市场监督局?又是什么时候国检是按国家划分工作范围的?

(更新:这位答主说是因为自己凭记忆回答导致的错误,有可能,但整个故事仍然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有个简单的办法,你说你朋友去了北方某口岸城市负责检疫,你问下是哪个城市。)

这个,2018年允许进口的是俄罗斯禽类,根本没有放开对猪肉的进口,即便是副食,也是国内出现病例以后的事,您是从哪里获得的消息是从货物进口带来的?

另外,这个回答属于大水冲了龙王庙,"非洲猪瘟通过野猪从俄罗斯传播到中国"是当时对俄罗斯观感不怎么样的人提出的说法,当时基因测序,国内非洲猪瘟同属在俄罗斯、波兰、格鲁吉亚流行的基因二型,具体有白山野猪毒株和家猪毒株。所以有人提出,有可能是俄罗斯野猪跨境到中国导致的传播,要求东北的海关实施一定程度的封关,这条路径理论上确实可能,但无法验证,专家们并不倾向这种说法。

非洲猪瘟究竟如何传播到中国,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是从俄罗斯传入的,可以基本确定,目前有两种说法:1.走私犯从俄罗斯走私了未经检疫的猪肉。2.世界杯期间,前往俄罗斯观看比赛旅游的人购买的半熟猪肉带入国内。

后一种说法更可信些,因为如果是走私,非洲猪瘟首先应该在黑龙江出现。一般而言,货物进口比旅客行李物品监管更可靠,同在非洲猪瘟疫区的德国,就是中国猪肉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国,非洲猪瘟严重时,国家反而加大了对猪肉的进口,以平抑价格。货检渠道的猪肉进中国要检疫两次,出口国检疫一次提交单据,中国海关再检疫一次,然后再进入市场。

2018年,海关总署下达命令,对旅检渠道的猪肉及猪肉制品实施一刀切,凡是境外的全部截留。之后就天天听旅检的同事们抱怨,骂人的,吵架的,报警的,以至于我去支援时,看到猪肉制品就头疼。

就植物检疫病来说,小麦矮腥黑穗病其实并不是海关最关注的,最让海关头疼是地中海果蝇,所以各位回国时,不要带水果了,都检出十几次了。

user avatar

与其担心毛子的小麦,不如担心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他们这两年检疫不合格可不少啊。

今年以来,中国海关连续从进口澳大利亚大麦中检出硬雀麦bromus rigidus、法国野燕麦avena ludoviciana、具节山羊草aegilops cylindrica、北美刺龙葵solanum carolinense、南方三棘果emex australis、地中海白蜗牛cernuella virgata、小麦线条花叶病毒wheat streak mosaic virus等检疫性有害生物。为防止有害生物传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海关总署已撤销违规情况严重的澳大利亚cbh grain pty ltd企业的注册登记,暂停其大麦进口,并向澳大利亚主管部门通报了有关情况。
此外,近日上海海关截获了一批未获得输华检疫准入的小黑麦,依法对该批货物作退回处理。
为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根据《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规定》,现发布加强进口澳大利亚大麦小麦检疫的警示通报:
一、各海关暂停受理澳大利亚cbh grain pty ltd企业2020年9月1日(含)后启运的大麦报关。
二、要加强对进口澳大利亚大麦小麦检疫,重点关注杂草籽、植物病害、软体动物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查验和实验室检测鉴定,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总署。总署将对各海关有害生物检出情况进行风险评估,适时调整预警措施。
三、要加强对进口澳大利亚小麦植物检疫证书的验核,审核植物检疫证书上的产品名称和植物学名,必要时开展实验室鉴定,确认为未获得输华检疫准入的产品,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四、要及时将上述情况通知辖区内进口企业。
五、本警示通报在解除前一直有效。


相关文件还是很好查的。

2月24日,质检总局发布2018年第25号公告,允许从包括阿穆尔州在内的俄罗斯6个地区进口小麦。公告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在风险分析和实地考察基础上,经与俄罗斯检验检疫部门协商,质检总局对外签署了《关于俄罗斯联邦小麦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

根据公告,被认为未发生中方关注的小麦矮腥黑穗病和印度腥黑穗病的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和阿穆尔州6个地区用于加工的春小麦籽可以输往中国,但不作种植用途。

公告同时指出,质检总局2016年第8号公告中“进口俄罗斯小麦植物检验检疫要求”作废。

公告明确了装运前要求和进境要求。如:俄方应按国际植物保护公约有关标准对中方关注的黑斑皮蠹、花斑皮蠹、小麦叶疫病菌等23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实施监测,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应中方要求,俄方应向中方提供监测结果和防治信息。俄方应采取一切降低风险的措施,防止中方关注的有害生物随输华小麦传入中国。如果发现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俄方应立即通知中方,并暂停生产小麦的州(区)小麦输华。输华小麦储存、运输或出口前,应采取适当的过筛清杂等措施,以去除土壤、植物残体、杂草种子及其他外来物质。小麦完成出口检验检疫后,俄方主管机构出具符合国际植物保护组织的植物检疫证书,并在附加声明中注明:“该批小麦符合《俄罗斯联邦小麦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的要求。”同时标明来源产区(州和或边疆区)、出口存放地点、出口存放企业名称等信息。中国检验检疫部门将依据俄方提供的植物检疫证书统一填写样本实施严格核查。

公告指出,中国小麦进口商在签订贸易合同前,应向质检总局申请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并从符合相关条件的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入境,在经检验检疫部门考核合格的加工厂生产加工。检验检疫部门将严格核查进境小麦是否附有质检总局颁发的《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报为转基因产品的,核查是否附有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2018年第25号

质检总局关于进口俄罗斯小麦和匈牙利玉米植物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在风险分析和实地考察基础上,经与俄罗斯、匈牙利检验检疫部门协商,我局对外分别签署了《关于俄罗斯联邦小麦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和《关于匈牙利玉米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即日起,允许符合我国进口检验检疫要求(附件1、2)的俄罗斯小麦和匈牙利玉米输往中国,质检总局2016年第8号公告中“进口俄罗斯小麦植物检验检疫要求”作废。

附件:1. 进口俄罗斯小麦植物检验检疫要求

2. 进口匈牙利玉米植物检验检疫要求

质检总局

2018年2月13日

相关附件:公告25号附件.doc

user avatar

关于非洲猪瘟,2018年9月《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非洲猪瘟肆虐,竟是俄罗斯惹的祸? (baidu.com)》:

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看,此次在中国发生的非洲猪瘟很可能来自俄罗斯。
……
最大的可能是贸易。

2019年4月,《新京报》报道《非洲猪瘟疫情受控制,全国解除封锁超百起》:

但他强调,我国没有从俄罗斯等疫情国家进口过猪肉,希望大家不要听信谣言。记者了解到,非洲疫情发生后,网上一度传言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猪肉导致疫情。

众多忧国忧民的知乎ID拿非洲猪瘟说事,反对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小麦。

恰好2020年知乎有个问题如何看待海关总署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美国大麦进口? - 知乎 (zhihu.com),而美国大麦也存在传播病害的危险,中方为此提出了检疫要求。忧国忧民的众多知乎ID并未反对中国从美国进口大麦。

知乎上这些爱国者到底爱的哪国?

user avatar

反对前面所有不顾科学事实渲染和夸大从俄罗斯引入“小麦矮腥黑穗病(TCK smut)”风险的答主。

22/2/28更新:我才发现海关本次允许进口的是 春小麦 ,不是冬小麦!那大家不用往下看了。TCK仅感染冬小麦[1],我没有检索到有关TCK感染春小麦的任何论文或报道。

以下是原回答。

在批驳前,先看看另一个TCK重灾区——美国。[2]

然而我国对于美国小麦的进口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我国在1974-1999年间禁止进口来自美国PNW(西北沿海地区)货船的小麦,当时我国对TCK孢子持零宽容态度。
1996年6月,我国拒绝所有来自美国货船能检出痕量TCK的小麦。
1999年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签署解除了这一禁令。我国开始进口来自美国PNW的小麦,但规定每50g小麦中TCK孢子含量不得超过30,000。[3]

概括:同样有TCK疫情的美国,小麦我们还是照样进口。这样,前面某位答主的话:

由于在提供的粮食中发现小麦印度腥与矮腥黑穗病,中国农业部1997年禁止从俄罗斯等一系列国家进口粮食。

是有严重纰漏的:1999年的协议表明我们还是进口了存在TCK疫情的美国的粮食。

TCK真的像前面某些答主说的那样恐怖吗?

前面某位答主的话:

首先,一上来就是科学错误。TCK自由孢子在土壤中的平均寿命为1-5年。[4]

其次,TCK孢子传入真的就会有他所说的那样“轻则减产千万,重则无粮可收”吗?我们来看看现代蒙特卡洛法进行的风险评估模拟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5]

先不说传入孢子能不能大规模感染,我国冬小麦种植地区绝大部分甚至都不符合TCK孢子的发芽条件。TCK孢子的萌发对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首先需要保证土壤有较高的湿度,其次温度需要保持在-2~10℃持续3至8周。温度超过10℃就会抑制其萌发。为了达到这一条件,一般需要潮湿土壤上长时间的积雪覆盖。[1]

那么我国能够提供这样优越条件的地区有哪些呢?见下图。

而我国冬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呢?见下图

好多地方都完美错过了......对了,不要提东北春小麦,春小麦不是TCK的宿主。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请TCK来TCK都不一定愿意待。

那么,就在我们仅剩下的一点能够满足TCK孢子萌发的地区上,就一定会因为进口爆发TCK疫情吗?蒙特卡洛模拟会告诉我们答案。算法很简单,模拟出环境适宜地区每公顷的TCK孢子数,与产生疫情的阈值(86,000,000每公顷)[6]作比较就可以了。模拟采用的样本为1994-2004年美国PNW货船的真实检疫数据,其中也不乏孢子超标的货船。总进口量什么的也基于真实的统计数据。

结果是:

大家只需要拿着86,000,000去表格里比对就可以了,可以看到这个阈值要远远高于各种情形的95分位数。事实上,超过阈值的概率根本不到千分之一,例如在第一种情景中100,000次迭代模拟只有50次超过了阈值。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进口爆发TCK疫情。

即使考虑了自由孢子在土壤中的寿命造成的多年积累,超过阈值的概率也不过是:

因此过度担心是多余的,除非检疫故意放水不检测进口小麦TCK孢子载量是否超标,因为本身检疫出现纰漏的概率就很低,并且已经计入到模型中了。

大家还是要相信科学,不要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带节奏。

参考

  1. ^ a b Baylis, R. J. 1958. Studies of Tilletia contraversa, the cause of dwarf bunt of winter wheat. Can. J. Bot. 36:17-32.
  2. ^ Trione, E. J. 1982. Dwarf bunt of wheat and its importance in international wheat trade. 66:1083-1088.
  3. ^ Tilletia controversa - Wikipedia
  4. ^ Hoffmann, J. A. 1982. Bunt of wheat. Plant Dis. 66:979-986.
  5. ^ Gary L. Peterson. 2009. A Risk Assessment Model for Importation of United States Milling Wheat Containing Tilletia contraversa. Plant Dis. 93:560-573.
  6. ^ Goates, B. J., and Peterson, G. L. 1999.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borne and seedborne inoculum dens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dwarf bunt of wheat. Plant Dis. 83:819-824.
user avatar

有些人节奏带的真飞起。

先反驳高赞俄罗斯那非洲猪瘟问题。这不巧了,我毕业论文选题阶段还想选这个,查相关留档新闻兼职手到擒来。

这东西叫“非洲猪瘟”是吧,从俄罗斯传入中国就找俄罗斯索赔,那“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是不是应该找南非索赔啊?更难听的我说出来回答还在不在我都不知道。

底下评论区更是笑嘻了,反思味道可以别那么重嘛?搞得我以为我在看《意林》。

典中典之《没有任何人担责》。2022年还能看到味道这么纯正的反思。一开口就开除了数百人的人籍。



《上万亿损失》指中国一年1.4万亿总产值的生猪产业全军覆没

第二,拿来比莱猪的。中国没有对俄罗斯免检

大陆是开放进口,可没开放免检,把开放进口和开放免检放在一起的是不是嗯带节奏?更没提降低国标。

叛乱省干的什么批事啊,叛乱省是说我知道里边有莱克多巴胺,但是我认为含有这个也可以进。我觉得人可以恰莱猪。

都成年人,明人不说暗话。俄罗斯干了那种“呸,恶心,我都关着灯”的活。中国又不好支持,又不好直接脱离和俄罗斯的关系。开贸易确实就是政治意图很明显的支持行为。

你要是觉得毛子就是畜牲,谁帮他谁就不是东西,你自觉去开帖对线,要骂就大大方方的骂。大可不必摆着“哎呀我也是为了广大民众好”。找角度来强行阴阳。

当他们忧国忧民的“哎呀俄罗斯小麦有问题啊”的时候。从来不会有人告诉你原文讲了七个事项,第一个讲了什么叫俄罗斯小麦,剩下六个全部是检疫细则和“如果xx,则中止进口”。(七条内容我截图放在下面了)

这种人说话就像只和你说美国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也能坐飞机到中国。不告诉你在美国要检疫,到了国内还要检疫,检疫不合格航空公司都要熔断一样。一篇文章七段内容只截一段,别人是断章取义,有人堪比活字印刷了,不去b站搞鬼畜简直是叔叔的损失。



user avatar

海关总署公告2022年第21号(关于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的公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俄罗斯联邦农业部关于〈俄罗斯输华小麦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补充条款》的规定,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俄罗斯小麦,是指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且未发生小麦矮腥黑穗病的地区种植的,仅限于加工用途的春小麦。


  二、俄方应按照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和相关国际标准,在小麦出口产区和储存场所对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实施监测,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应中方要求,俄方应提供上述所有监测结果和采取的防控措施等信息。俄方应提供小麦矮腥黑穗病年度监测结果。


  三、在小麦出口前和运输期间,俄方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降低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随输华小麦传入中国的风险。


  如发现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俄方应立即通知中方并提供小麦矮腥黑穗病疫区的有关信息,并暂停相关区域的小麦输华。


  四、在小麦出口前和运输期间,俄方应采取过筛清杂措施,以去除土壤、植物残体、危险性杂草种子及其他杂质。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输华小麦不得与冬小麦或小麦矮腥黑穗病疫区小麦混合。

这是原文,别又被带节奏。

user avatar

再补充一句,进口俄国小麦和我国的粮食安全没有一毛钱关系,我国的小麦产量是高于消费量的。

对这个回答做一些补充,我不赞成各种形式的大棋党。

1.俄罗斯是小麦出口大国,但我国之前进口的俄国小麦非常少。俄罗斯2021年出口小麦3400万吨,向中国出口的仅有10万吨左右(可能还不到),总价大概介于4000万元到2亿多人民币吧。我国的小麦进口国前三位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2021年自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别进口199.3万、179.7万和152.2万吨,分别增加82%、442.4%和32.8%,分别占31.9%、28.7%和24.3%。

2.这个事情是怎么来的:据哈尔滨海关新闻,开放对俄小麦进口,是2月4日通过的《议定书》决定的内容,包括大麦、小麦和苜蓿。此前俄罗斯的7个联邦主体有权向中国出售小麦。但是,我并没有查到这个议定书的内容,信息公开啊……督工396期睡前消息诚不我欺。但是,如果要下大棋,为什么不把整个议定书公开?小麦仅占俄罗斯出口向中国谷物的极少部分。

新闻地址:customs.gov.cn//harbin_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2月4日电,俄罗斯兽医及植物卫生监督局发布消息称,根据俄中4日通过的一份议定书,俄罗斯所有地区都将可向中国供应小麦和大麦,俄方还将开始向中国出口苜蓿。此前俄罗斯只有7个联邦主体有权向中国出口小麦和大麦。公告指出,有关协议是在俄中领导人4日会谈的框架下达成的。两国还通过了有关对华苜蓿出口检验检疫要求的议定书。这意味着俄方将可对华出口苜蓿。公告还称:“今年还计划签署允许俄罗斯向中国出口豌豆的议定书。”2020年全年,中国共向俄罗斯采购谷物190万吨。2021年前10个月,中国向俄罗斯采购谷物180万吨。据估算,中国的谷物进口市场规模约为800万至900万吨。俄罗斯谷物2020年销往全球138个国家,2021年销往全球147个国家;主要出口对象国为土耳其、埃及、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沙特阿拉伯、阿塞拜疆、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中国、白俄罗斯。

3.关于小麦矮腥黑穗病:根据海关总署的信息,之前在原产于印度和哈萨克斯坦的小麦或面粉中都查获过,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进口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也都有这个病害,公告中也禁止了发生该种病害区域的小麦进口,似乎没有理由过于担心?但我并不是学农业的,这一点我不确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

不会带来任何影响。

同志们,资料都是公开的,能不能先查一查呀?

2021年,中国进口小麦977万吨,进口总金额为30亿美元左右,其中,俄罗斯小麦进口占总进口量不到1%,就算扩大一倍,也就是3~4亿人民币,大约占我国从俄国进口总量(5100亿)的1700分之一。

并且,我国不是突然宣布允许俄国全境小麦进口的。查阅海关总署的文件,早在2018年海关总署就依据公告中提到的议定书扩大了从俄进口小麦的地区。

如果这也算对俄国的支持,那大概够武装一个坦克营吧?

当然,农业病虫害上可能会有影响,但这个问题下的答案,好像基本不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吧?

user avatar

前些天美国人还让我们制裁来着,这不就来了吗,买走俄国人的小麦饿死他们(๑•̀ㅂ•́) ✧

user avatar

坚定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user avatar

很多人都说,是政治意义,委婉的支持了俄罗斯。

我觉得,过半年后,会发现实际意义会大于政治意义。

中国支不支持俄罗斯,这个不用多说了。乌克兰最近反华势力抬头,不是因为中国网友的口嗨几句,而是外交博弈当中,看到了中国不会站到俄罗斯对立面,认清了现实而已。不要高估了网民的力量。如果中国政府真的与俄决裂,就算中国网民问候他们十八代祖宗,也是友好国家。

为什么说开放俄罗斯小麦进口,实际意义大于政治意义?因为今年的国际粮价,势必大涨,具体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无法想象。而俄罗斯因为被西方封锁,大宗的买家也只有中国,印度是粮食出口国,即使买,也不会太多。而中国,也会扩大粮食进口的多元化,不会太依赖于美澳加等不靠谱的卖家。

user avatar

只希望不要再有专家跟我说,某某病是俄罗斯野麦穗飘过来的就行。

野猪带来非洲猪瘟已经足够侮辱我的智商了。

拜托俄罗斯了。

2月27日更新。

今天看了公告全文,一共七条,所有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要求俄方自律,做好相应处置。中方只保留了一个如果发生小麦矮腥黑穗病,暂停相关区域进口的权利。

这里我有点看不懂,觉得中方权利太少,产地检查等等措施都没有,是不是原来的议定书里有这所以这份公告就没写呢。于是我翻出来原质检总局2018年25号公告,结果发现除了允许进口的区域只限于几个州外,其他的要求一模一样。此外在2019年7月26日,海关总署第123号公告也扩大了一次允许进口区域。

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个工作已经进行了快四年了,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因为疫情信息是涉密信息,此外植物疫情不像动物疫情那么容易传播,也没有OIE这么一个组织来监督管理,没有那么透明。但是从一直扩大进口区域来看,排除政治因素,应该是俄方履职还算尽责。

另外我又随手翻了一下,实际上俄罗斯的小麦,大麦,大豆,牛肉,禽肉都是允许进口的,也就是说我国对俄罗斯农产品是放开了大门,对于这么一个农业水平偏低的国家如此开放,是好是坏不做评价,大家自己判断吧。仅仅从技术手段,我个人觉得议定书中方权利太少,全靠俄方自觉自律,而我对俄方的自律程度和工作态度以及能力是不太信任的。当然国家肯定比我站得高看得远。

临结尾前不小心又点到了2020年9月4日一份公文,还好,俄罗斯发生禽流感还是会暂停禽肉产品进口的,希望这次小麦能顺利吧,不要重蹈非洲猪瘟的覆辙,中国农业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user avatar

这个事情主要就是在抢粮,钾肥比去年价格翻番,乌克兰作为欧洲粮仓歉收是注定的了,自然今年粮价上涨也是注定的,同样,澳大利亚最近这么跳,我们也需要对此做好准备,并且小麦这种主粮我们还要考虑到援助的问题,乌克兰的战事不知道会发展到什么样,隔壁阿富汗穷的也砸锅卖铁的,巴铁和朝鲜这两个小老弟今年也不一定好过,这些还没算非洲那些例行饥荒国家,在这些基础上,我们除了需要准备自己吃的,还要留出一些余额进行援助,所以借这个机会进行大量收购是非常有前瞻的事情,并且雪中送炭远好于锦上添花,大毛正式缺钱的时候,能不接我们这个人情吗,欧美这些国家的制裁正好又导致了大毛的粮食卖不出去,这次双赢,至于什么病虫害的,你们就确定这玩意你们能吃到?并且我们的粮种的也需要进行检疫,双保险之下,哪有这么可怕。

user avatar

俄乌这两个交战国合计占到全球小麦出口的三分之一、玉米贸易的五分之一、葵花籽油产量的近80%。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俄乌冲突势将冲击全球粮食供应链。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威胁到供应链后,全球粮食价格将进一步飙升,推高早已触及多年高点的大宗商品市场。

此次攻击已导致所有商船被禁止在连接黑海的亚速海通行,并导致乌克兰关闭港口。分析人士称,乌克兰约90%的谷物出口通过海路运输,预计这一中断将对粮食供应流动造成严重破坏。

自今年初以来,小麦价格已上涨逾五分之一,至接近10年高点,而玉米价格已上涨15%。

供应中断和争相寻找替代谷物来源,将对供应链造成冲击。由于加拿大等主要粮食出口国收成不佳,粮食供应链本已在艰难应对高需求和价格上涨。RBC分析师Helima Croft表示:“这场冲突引发的粮食价格通胀风险显然很严重。”

英国券商Shore Capital的分析师克莱夫•布莱克表示:“目前在乌克兰发生的事件绝对会让我们越来越担忧供应链和通胀前景。”

由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小麦和其他谷物库存仍在等待运出,分析师表示,价格将进一步上涨。莫斯科谷物研究公司Sovecon的安德烈•西佐夫表示,如果相当大一部分的俄罗斯和乌克兰谷物无法运出,小麦价格可能升至2007-08年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当时粮食价格飙升在一些国家引发了骚乱。

乌克兰被称为“欧洲的粮仓”,中东和北非许多国家的小麦供应也严重依赖乌克兰。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表示,任何供应中断都将对许多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黎巴嫩50%的小麦消费依靠从乌克兰进口,其次是利比亚的43%、也门的22%、孟加拉国的21%。CSIS全球粮食安全研究负责人凯特琳•威尔士说:“对于乌克兰小麦为必不可少进口品的14个国家,几乎有一半已经遭遇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

其他依赖乌克兰和俄罗斯获得粮食供应的国家包括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埃及和土耳其。俄乌两国占埃及2020年小麦进口的86%,占土耳其海外小麦采购的75%。据埃及供应部称,埃及在11月之前一直有小麦库存,也一直在使采购来源多样化。

我国约三分之一的玉米进口来自乌克兰,这些玉米用于饲养全球最大规模的猪群。上海农业研究公司Sitonia Consulting联合创始人达林•弗里德里希表示:“人们预订的玉米货物已经从乌克兰发货。这些运输发生的任何中断,都将迫使我国生猪生产商争相寻找替代来源,包括美国农场。”

粮食产业,尤其是欧洲和英国,还将受到能源价格上涨的冲击。

化肥主要原料天然气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将影响到粮食价格,如果农民负担不起成本增加,而且如果他们减少使用化肥,可能会影响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挪威化肥公司Yara在其最新业绩公告中表示,天然气价格高企对欧洲化肥行业构成挑战,在各种主要肥料供应本已紧张的情况下,加剧了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担忧。

参考 《金融时报》

user avatar

如果俄国小麦不能出口,国际市场上小麦肯定要大涨,涨到缺口处的人饿死,需求消失为止。中国从俄国买,就能少从其它国家买,就保证了市场平衡,就减少了可能饿死的人数。

user avatar

非洲猪瘟的事历历在目。 我不懂,什么时候讲政治?什么时候讲利益?

user avatar

所以买俄罗斯的农产品,是帮俄罗斯的忙。而不是没有俄罗斯的小麦,我们就饿死了。记住这个定理,不要一转身又忘了。

user avatar

这年头,石油、天然气、黄金、白银、粮食、矿产这些实打实的物资才是硬道理,手里一堆绿纸能买啥赶紧买,把这堆绿纸花出去才是硬道理,俄罗斯不是还有铀矿么,能不能跟俄罗斯达成一个协议,大量进口俄罗斯的铀矿,哈萨克的铀矿也很多,能不能跟哈萨克也达成一个协议,大量进口哈萨克的铀矿,然后提炼存起来,到时候是提纯军用,还是民用发电都不慌。

user avatar

挺好,这对澳洲出口小麦生意将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即使俄罗斯乌克兰小麦品质可能不如澳洲的好。

我认为这个点儿既可以加大从俄罗斯买小麦的力度,也可以加大从乌克兰买玉米的力度,毕竟无论是小麦还是玉米都是我们日常消耗量比较大的主粮。

  • “主粮”在这里不仅是吃饭,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地方都需要这些粮食,这人吃马嚼的,消耗量远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 短期看来粮食有涨价的趋势,同时无论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当下都急缺现钱,战后也将有一段时间经济低迷期需要获得大量资金进行重建和其他活动,因此我们此时处于买方市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讲价的好机会;

我个人判断国际资本不太可能在俄乌战争进入胶着期之前的这个时间段进场炒作粮价:

  1. 一方面,此时无论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将因资金需求(again,打仗打的是钱)有大量粮食流入市场,短期供应过剩将迫使粮价有一个短暂的下跌期,这时候进场等于明摆着亏钱,买多少亏多少,他们肯定不干;
  2. 另一方面,如果此时进场,将无异于间接地帮俄罗斯赚钱,他们肯定也不干;

因此我个人判断粮价开始进入涨价期的时间点大致应该是在俄乌双方谈判无果、开始在前线反复拉锯到进入胶着期的这段时间。这个时间段可能将持续2-3个月,最长不超过半年,因此这个空档期将非常短暂,也可以说是手慢无;

  • 而如果此时未能抓住机会从俄罗斯和乌克兰买,一旦国际资本进场炒高粮价,那么彼时我们的处境将非常被动,届时被国内巨大的需求量所吞没,从而迫转入从其他国家进口。

包括美国的农场。

因此,

  • 一方面,趁着俄罗斯跟乌克兰打仗可能陷入经济困难时可以讨价还价,比如上一次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就是趁着14年俄罗斯乌克兰关系紧张时修好的。事实上,在那之前我们已经谈了快20年都进展寥寥,而平时可没这好事儿;
  • 另一方面,雪中送炭(或者趁火打劫,取决于你从何种角度来看)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巨大收益。

这一点历史上不乏其例,比如

  • 当年克里米亚战争后,美国趁俄罗斯经济和财政困难且彼时俄属北美(即阿拉斯加)有被驻加拿大的英军抢走的风险时果断出手,以720万美元的低价将俄属北美整个纳入彀中(即著名的“阿拉斯加购地案”),折合下来每平方英亩才两分钱,并且事后无论是从自然资源包括(金、银、铜、铁、石油、煤炭、天然气,以及渔业和野生动植物等等)或地缘政治层面都证明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 一战和二战前期,美国两面卖武器卖物资,两面借钱同时两面不得罪,还捎带手把钱赚了。说真的,要不是先有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击沉了美国船,炸死了美国人,后有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或许整个一二战都会隔岸观火,这一点我想我们可以按图索骥。

这一点我想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操作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鉴于目前局势混乱保不齐哪天可能还真就往大了打去了,因此我们现在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可轻易出头,也不可随意站队,更不可因口嗨而引战。老话说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因此一切都应争取对我们最有利的来。

此外,目前我们已经从俄罗斯买到了天然气和石油,因此建议通过正经渠道问问俄罗斯能不能捎带手卖点矿石给我们,趁着俄罗斯最近缺钱,以及大宗商品价格还没放飞自我之前能买下和供应一部分最好,如果有铀矿或钚矿那就更好了。这东西我们缺得很,目前探明储量只有17万吨左右,相当于全世界储量第一的澳洲的1/10,且大多集中在新疆和内蒙之类运输困难(相对而言)的地方,战时如何投入生产将是非常大的难题,而且这东西平时能发电战时能做核武器,趁着现在便宜赶紧买一批,打不起来那就存起来发电,真到了战时,有大用。

至于为什么咱会来回答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咱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羞辱盎格鲁萨克森澳洲人的机会。

user avatar

其实以俄罗斯的工农业产品质量来说,这个事情会给自己埋坑。

18年猪肉已经来了一次。

至于对全球的影响,微乎其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海关总署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这一政策调整将对国内农业、经济、国际贸易、全球粮食市场以及国际关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对国内小麦市场的影响1. 价格竞争与市场冲击 价格压力:俄罗斯小麦作为全球主要出口国之一,其产量大、成本低,可能压低中国国内市场的小麦价.............
  • 回答
    海关总署提醒“立即暂停食用”雅培相关婴幼儿产品,是因为在2022年初,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对位于密歇根州斯特吉斯(Sturgis)工厂生产的雅培(Abbott)公司婴儿配方奶粉的调查结果和相关警示。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件的起因是多起婴儿因食用雅培部分批次的婴儿配方奶粉后出现阪崎肠杆菌.............
  • 回答
    海关总署暂停台湾番荔枝和莲雾输入大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对两岸的水果贸易,乃至更广泛的经济和政治层面,都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一、 对台湾农民和果农的影响:直接的打击,生存的挑战这无疑是影响最直接、最沉重的一部分。番荔枝和莲雾,尤其是番荔枝,一直是台湾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在大.............
  • 回答
    海关总署从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这个消息确实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对进口贸易和供应链的影响: 进口禁令或限制的扩大: 这是最直接的影响。中国海关总署一旦发现进口食品包装有新冠病毒阳性样本,通常会采取暂停进口的措施。这意味着厄瓜多尔的南美白虾进口将面.............
  • 回答
    中国海关总署宣布,从今年12月1日起,将不再为输往欧盟成员国和英国的货物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GSP Form A)。这一政策调整,对于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尤其是那些依赖普惠制关税优惠的中国出口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变动。这其中的影响是多层面且需要细致解读的。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关税成本的.............
  • 回答
    《海关总署:2016年大陆对台贸易逆差6539.7亿元》这项数据,确实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视角来审视海峡两岸的经济关系。如果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解读,这组数字背后蕴含的信息是相当丰富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贸易逆差”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大陆从台湾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价值,超过了出口到台湾的商品和服.............
  • 回答
    海关截获的「水稻瘟神」稻瘟病病原菌,其学名为 稻瘟病菌 (Magnaporthe oryzae)。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它是水稻种植过程中最棘手、危害最严重的病原真菌之一,被誉为水稻的“头号杀手”。这次海关能截获两株,确实是个值得警惕的事件。那么,稻瘟病菌到底是什么来头?有多大的危害?我们来好好说道说.............
  • 回答
    海关是否会扣压漫画,答案是会,而且有多种情况可能导致漫画被扣压。 海关的职责是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包括边境安全、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内容审查等。漫画作为一种出版物,在这些方面都可能触碰到相关规定。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海关可能扣压漫画的几种主要情况,以及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一、 内容审查与违禁品:这是最常.............
  • 回答
    海关扣下的东西,说起来是个挺大的话题,里面门道不少。很多人可能觉得海关就是把非法物品一丢了之,或者直接归为己有,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简单来说,这些被扣留的物品,根据其性质和处理方式,去向各不相同。首先,咱们得弄清楚海关为啥会扣东西。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这包括: 禁止或限制进出境.............
  • 回答
    在海关当公务员,这事儿我给你唠唠,不讲那些花里胡哨的官话,就说点实在的。首先,规矩是真多。别以为进了海关就能随心所欲。从着装、仪容仪表,到工作流程、纪律要求,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套明明白白的规矩在等着你。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束手束脚,但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反而觉得这是一种保障,保证工作能有序高效地进行。就.............
  • 回答
    苏州海关“大刀”出鞘:8只活体长戟大兜虫被截获,它们对我们的生态环境究竟有多大的潜在威胁?近日,苏州海关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成功截获了8只活体长戟大兜虫。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有人惊叹于这种昆虫的独特外形,但更多的是对它们一旦流入国内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感到担忧。那么,这种远道而来的“不速.............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有意思了!张家港海关那帮哥们儿真够厉害的,逮住了条四米长的大家伙,竟然是条眼镜王蛇!新闻里说它被抓的时候还“喷毒”了,这可让不少人纳闷了:眼镜王蛇真的会喷毒吗?答案是:不,眼镜王蛇并不会喷射毒液。你听到的“喷毒”可能是一种误解,或者是对眼镜王蛇在受到威胁时的一种行为表现的形象化描述。让.............
  • 回答
    这则新闻的报道标题是“苏州海关在饼干盒中查获百粒第三代毒品”。这里提到的“第三代毒品”,通常指的是一些新型的合成毒品,它们在化学结构上与传统的毒品(如海洛因、大麻)有很大的区别,并且往往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成,生产过程相对容易,成本也可能更低。关于“第三代毒品”,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定义.............
  • 回答
    美国海关对香港出口货物不再允许标注“香港制造”的规定,这看似是针对原产地标识的一个细微调整,但其背后牵扯的却是复杂的中美贸易关系以及香港独特的地位,影响深远且不容忽视。要理解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直接影响:成本、品牌与市场认知最直接的改变无疑是生产商和出口商需要承担的成本增加和操.............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德国海关扣押美国 3M 集团的口罩和防护服一事,是一起在新冠疫情初期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事件。要详细评价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经过回顾: 背景: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对医疗防护物资,特别是口罩和防护服的需求激增。德国作为欧洲的疫情重灾区之一,也面临严重的供应短缺。 发生时间:.............
  • 回答
    讯景(XFX)关于“被海关查获违规进口显卡”的回应,称不存在“矿卡翻新”及二次销售行为,其可信度如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官方回应的详细内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讯景官方具体是如何回应的。根据新闻报道和讯景官方声明,其核心要点通常包括: 承认存在违规操作: 讯景承认在进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违.............
  • 回答
    “四川海关截获400只活体蚂蚁入境”这则新闻虽然看起来有点小题大做,但实际上背后涉及的生物安全、海关监管、检疫法规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等问题都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探讨。以下是对此事的详细看法:一、 什么是活体蚂蚁?为何会被截获?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新闻中的“活体蚂蚁”具体是指什么。这可能包括: 作.............
  • 回答
    大连海关丈夫出轨14名代购的事件,无论是从个人情感、社会道德还是职业操守的角度来看,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剖析这一事件的各个层面:事件梗概(基于公开信息,具体细节以官方通报为准):据媒体报道,大连海关一名男性工作人员,据称是海关关员,被妻子实名举报其出轨多名女性代购,数量高达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