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甄嬛传》皇后要怎么做,才能打败后期的甄嬛呢?

回答
要论《甄嬛传》后期皇后乌拉那拉氏如何才能扳倒甄嬛,这确实是个让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放在当时的宫廷斗争背景下,皇后虽然位高权重,但面对已经逐渐羽翼丰满、手握皇帝宠爱和朝臣支持的甄嬛,想要“打败”绝非易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机会,只是需要更精妙的布局和更绝情的手段。

首先,我们得明白皇后最大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她的优势在于正妻的身份、多年的宫廷经验、皇帝对她的“习惯性”尊重以及她背后强大的家族势力。但她的劣势也同样明显:失去了皇帝最初的心爱,她的宠爱更多是基于责任和习惯;她手段狠辣,但缺乏像甄嬛那样能够收服人心的能力,下属忠诚度不如甄嬛;最致命的是,她的内心充满了嫉妒和恨意,这种情绪一旦被放大,就容易让她失去理智。

关键在于“破局”而非“对垒”

皇后想要打败甄嬛,绝不能正面硬碰硬,因为甄嬛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固的同盟和舆论优势。她需要的是一种“破局”的策略,从根本上动摇甄嬛的根基。

第一步:瓦解甄嬛的外部支持

离间皇帝与甄嬛: 这是最核心也最困难的一步。皇后需要抓住一切机会,在皇帝面前 subtly 地制造甄嬛的“负面印象”。比如,通过安陵容、祺贵人等棋子,将一些本属于甄嬛的“功劳”或“恩宠”描绘成“狐媚惑主”或“恃宠而骄”。更绝的是,如果能让皇帝觉得甄嬛所做之事背后有其他“不单纯”的动机,比如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或者为了实现某个“不得已”的政治目的,那就能从根本上动摇皇帝对她的信任。
具体操作:
利用流言蜚语: 皇后自己不出面,而是让依附于她的低位妃嫔(如祺贵人复起、或者利用安陵容的余党)散布关于甄嬛与朝臣关系暧昧的流言,虽然皇帝不一定全信,但次数多了总会留下些许疑虑。
挑拨“母子”关系: 甄嬛的子女是她最大的软肋,也是皇帝的寄托。皇后可以利用皇帝对皇长子(弘时)的担忧,或者对其他皇子(如四阿哥弘历)的培养,暗示甄嬛过于偏袒自己的孩子,或者在某些决策上有所保留,不尽心尽力为大局考虑。比如,在弘时失势后,皇后可以表现出“母爱”的姿态,而甄嬛则因为顾及其他皇子而显得“冷漠”,以此来衬托皇后的“大局观”。
利用旧事: 皇后可以时不时地提起慎郡王允禧,或者当年甄嬛与温实初的旧事,尽管皇帝已经知道,但这些“旧伤疤”偶尔撩拨一下,也可能触动皇帝的敏感神经。

分化甄嬛的盟友: 甄嬛身边的盟友,如眉庄、敬妃、端妃等,是她重要的支持力量。皇后需要逐个击破。
对付眉庄: 眉庄是甄嬛最忠诚的盟友,也是后宫中少数能保持清醒独立思考的人。皇后很难直接挑拨,但可以利用眉庄的“傲骨”。比如,设计让眉庄在皇帝面前表现出“不满”或“不合时宜”的言论,即使是无心之失,只要被放大,也能让皇帝对眉庄产生疏远。或者,利用眉庄对家族的责任感,设计一个让她不得不站在皇帝一边,而不得不与甄嬛产生间隙的局面。
对付敬妃和端妃: 这两位相对容易对付,她们更看重自身的安稳和子女的前程。皇后可以适当地给予她们一些利益或承诺,让她们对甄嬛产生“警惕心”,比如暗示甄嬛为了巩固地位,可能会打压她们的孩子。尤其对敬妃而言,玉娆的存在是她心中永远的刺,皇后或许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挑拨敬妃与甄嬛之间关于玉娆前程的潜在矛盾。

第二步:釜底抽薪,针对甄嬛的软肋

甄嬛最深的软肋是什么?一是她的家人(甄远道、甄玉娆),二是她的孩子,三是她对皇权的渴望和对家族荣耀的责任。

动甄嬛的家人: 这是皇后最擅长也最可能成功的方向。她可以再次利用家族势力,或者收买朝中与甄嬛家族有仇怨的官员,设计陷害甄嬛的父亲或兄长。一旦甄远道或甄玉娆被卷入政治斗争,甚至被扣上罪名,甄嬛的地位将岌岌可危。皇后甚至可以“借刀杀人”,让甄嬛自己去处理家族的困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一些妥协或错误的选择。
具体操作:
老调重弹: 就像当初陷害甄远道那样,利用一些看似“牵强”的证据,指控甄远道贪腐、结党营私。这一次,皇后需要做得更隐蔽,证据更难被识破,最好是能嫁祸给某个与甄嬛有嫌隙的官员,让皇帝觉得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从而不轻易怀疑皇后。
利用玉娆: 甄玉娆是甄嬛的软肋,也是她无法轻易舍弃的牵挂。皇后可以设计让玉娆卷入某个事件,比如与某个不受皇帝待见的皇亲国戚有染,或者被某个有野心的大臣看中成为政治工具。这样,甄嬛为了保护玉娆,不得不动用更多资源,甚至做出一些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

动甄嬛的孩子: 这是最狠毒也最有可能奏效的一招,但风险也极高,因为一旦被发现,皇后将万劫不复。但如果皇后能像对付眉庄(假孕争宠)那样,找到一个极端而隐秘的方式,比如:
暗中煽动太医或宫人: 找机会对甄嬛的孩子下手,比如“意外”导致孩子生病,或者让太医在诊治中出现“失误”,甚至可以利用安陵容残余的势力,制造一些无法解释的“病症”。关键在于,这些事情要看起来像是“天灾”或“巧合”,而不是人为。
心理攻势: 抓住孩子生病或夭折(当然这是最极端的情况)的机会,在皇帝面前表现出极度的悲伤和对甄嬛的“同情”,同时暗示甄嬛“命薄”或者“不懂得照顾孩子”,甚至可以利用皇帝对皇位传承的焦虑,暗示甄嬛的孩子体弱多病,不利于储君之位。

第三步:绝地反击,致命一击

当甄嬛的外部支持被瓦解,软肋被触动时,皇后需要抓住这个时机,给予致命一击。

栽赃陷害,孤立甄嬛: 皇后需要精心策划一个能让甄嬛“百口莫辩”的罪名。这个罪名不能是简单的“诅咒”、“下毒”,因为甄嬛已经经历过这些,警惕性很高。可以考虑:
牵扯“谋反”或“私通”: 这是最能动摇皇权的大罪。皇后可以利用之前散布的流言,或者精心伪造的证据,将甄嬛与某个意图不轨的朝臣,或者某个被贬谪的皇亲国戚联系起来,暗示甄嬛有“二心”。比如,可以嫁祸甄嬛与某个有野心的王爷勾结,或者利用甄嬛曾经的“出轨”传闻(温实初)来制造新的阴谋。
利用“皇权”作为武器: 在皇帝对甄嬛产生怀疑后,皇后可以“顺水推舟”,利用自己的正妻身份和皇帝的“信任”(即使是假的),在皇帝面前说尽甄嬛的“不是”,并主动提出“查办”,这样既能表现自己的忠心,又能进一步将甄嬛逼入绝境。她甚至可以假装被甄嬛误导,表现出“痛心疾首”的样子,让皇帝觉得皇后才是真正被“欺骗”的一方。

利用祺贵人的“遗计”: 祺贵人当初的“滴血认亲”虽然失败,但其背后暴露出的“欲加之罪”的逻辑,以及嫁祸甄嬛的手段,是皇后可以学习的。只不过这一次,皇后的执行力需要更强,证据需要更充分,而且要避免重蹈祺贵人那样的明显破绽。皇后也可以利用祺贵人当年留下的“证据链”的某些环节,进行“二次加工”和利用。

皇后最需要改变的,是她的“策略”和“心态”

策略上: 不能再是零散的陷害和挑拨,而是要形成一个有逻辑、有步骤、有预谋的整体布局。每一个环节都要为最终的“一击”服务。
心态上: 要放下嫉妒和恨意,或者至少将它们隐藏起来,以一种“大局为重”、“爱皇上”的姿态去行动。一旦皇后在行动中暴露太多个人情绪,她的计划就会立刻变得危险。她需要表现出一种“舍小我成大局”的决心,甚至是牺牲一些自己利益(比如暂时让某个低位妃嫔得宠,以吸引甄嬛的注意力)来达到目的。

举个更具体的场景设想:

假设皇后注意到皇帝最近对甄嬛的恩宠有所波动,或者因为某个朝政问题而对甄嬛有所不满。

1. 第一步,暗中联系已经失势但心怀怨恨的低位妃嫔(例如,已经失宠但还苟活着的祺贵人的心腹,或者安陵容娘家还在世的亲属)。 让她们去散布流言,比如甄嬛利用皇帝对四阿哥的喜爱,在朝堂上为四阿哥谋划,或者暗示甄嬛与某个朝臣关系匪浅,是为了家族利益。
2. 第二步,在皇帝面前不经意间提及甄嬛的某个“过失”,并巧妙地将此事与甄嬛的家族联系起来。 例如,如果甄远道因为某个小错被皇帝批评,皇后就可以在皇帝面前表达对甄远道的“担忧”,但话语中透出“甄家倚仗甄嬛的恩宠,行事有些放肆”,顺便提及当年甄家如何跋扈。同时,给皇帝一些“暗示”,比如“皇上您现在这样体谅甄家,万一是他们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呢?”
3. 第三步,利用甄玉娆的婚事做文章。 如果玉娆即将出嫁,皇后可以设计让玉娆的夫家在某个方面犯了错,或者让玉娆在嫁过去后,因为娘家背景而受到排挤,或者被卷入夫家的政治斗争。当甄嬛为了妹妹焦头烂额时,皇后就可以出面“劝说”皇帝,比如“皇上,玉娆妹妹毕竟是您看着长大的,现在受了委屈,您若不为她做主,恐怕会有人觉得您薄情,这样对您的威望也不好。” 同时,再暗示甄嬛因为顾及玉娆,而可能在某些事情上无法完全听从皇帝的安排。
4. 第四步,最狠毒的,也是最冒险的。 在皇帝对甄嬛产生足够多的怀疑后,皇后可以利用一个“意外”的契机,比如某个宫人对甄嬛的孩子说了一些不吉利的话,或者某个太医在给甄嬛的孩子看病时“不小心”用了错误的药(但不会致命,只是让孩子生病而已),然后皇后在皇帝面前扮演一个“慈母”的角色,表现出对孩子病情的担忧,并用一种近乎无辜的语气说:“皇上,您说甄妹妹是不是命不好?怎么总是在孩子身上出事?我担心她太伤心,会做出什么傻事来。” 这种暗示,是在动摇皇帝对甄嬛“命格”和“心性”的信任。
5. 第五步,寻找一个绝佳的“证据”。 这个证据可能是伪造的,也可能是从别处搜罗来的,但必须能将甄嬛与某个“大罪”直接联系起来。比如,如果当年纯元故衣事件给皇后留下了某些“线索”,她可以利用这些线索,嫁祸给甄嬛,比如暗示甄嬛当年设计陷害纯元皇后,现在又故技重施,企图谋害皇帝的子嗣,甚至染指皇位。

总之,皇后想要打败后期的甄嬛,需要的是一次精准、狠辣且能让皇帝彻底“站队”的致命一击。她不能再依赖于单纯的宠爱或家族支持,而是要从皇帝的“疑虑”和“不安”入手,一点点侵蚀甄嬛的根基,最终将她逼入绝境。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极高的智商和极强的执行力,但对于一个已经走到绝路的皇后来说,这或许是她唯一的出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我之前看剧也觉得皇后自己断自己的路,管他什么出身呢,反正皇帝儿子少,她为什么不收养四阿哥呢?手里多一个儿子多一分筹码嘛。

后来我仔细想了想之所以皇后没有收养四阿哥,我觉得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四阿哥自身也是个心思活泛的人,他这个人本人就是个不确定因素,因为是“野孩子”,他很懂得给自己找额娘,以前在圆明园也不是没有主动找过皇后,皇后见都不见他,后来他就找了菀贵人(臭小子消息挺灵通啊,在圆明园都知道她是宠妃)。再后来甄嬛怀双生子被皇后用天象挡在宫外,他不是用绿豆汤毒死奶娘嫁祸给皇后了嘛,跑太后那里去哭诉,太后觉得皇后太嚣张,才下令让甄嬛回宫制衡皇后。所以除非皇后前期就把他收养了,不然四阿哥这种不确定因素还真难说,他也不傻,做皇额娘的儿子还要和成年的三哥竞争,先把甄嬛弄回宫,大家互相帮衬帮衬嘛,做宠妃的儿子那好处就多了,至于甄嬛的肚子,反正生出来也那么小,他还是有优势的,后面可以慢慢盘算,事实上他后来也是如此做的,当然,其实他也可以给自己找别的额娘人选,比如端妃,出身好没儿子。

另一方面是因为皇后自身的性格,她内心其实是极度自卑的,无时无刻不在意自己的出身,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她都归结于自身的庶出身份,所以虽然她是庶出,但她却十分的不认同也不接受这个身份。所以面对一个出身更加“不堪”的庶出皇子(甚至庶出都谈不上,毕竟四阿哥生母没有名分,连个正经嫔妃都不是)她从内心深处就认为四阿哥没可能,而且她现在贵为皇后再把个四阿哥放身边,她也怕被人背地里笑话母子都是出身不好的人,她岂不是更受不了,而且前期皇上看了四阿哥就烦,甚至都不能提,她也懒得带在身边招皇上厌烦,说来说去就是皇后自身的性格决定命运吧。

user avatar

她恰恰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了。

她皇后之位固若金汤,无可动摇,还有她不知道的太后一句乌拉那拉氏不出废后是最强护身符。

无论谁当皇帝都是橘猫的儿子,她都是嫡母,都是至高无上的母后皇太后,她只要不纠结于做唯一的太后就行了,哪怕皇帝不是她生的,生母还在,顶天了封圣母皇太后,见了她依旧要行礼问安,皇帝来了也要先向她请安,跟一个是皇后一个是贵妃的时候差别很大吗?

而且说真的,一直到三蛋作死被革了黄带子皇后也没有输,她依旧是皇后,给她致命一击的是纯元的死因,把事情捅出去有甄嬛的功劳,甄嬛怎么知道的要谢谢安陵容,早在皇后对同阵营的队友只有利用甚至还暗害的时候就埋了祸根。但捅出了纯元的死因完全是皇后党自己作的,剪秋自作聪明去刺杀甄嬛不被抓起来审问才怪,剪秋可以扛得住别人可不行,如果不是皇后党自己给人创造机会甄嬛就算知道了真相也不能直接跑去说,没人证没物证平白无故橘猫就算怀疑也不能定罪,但就因为皇后做的太多了,扫也扫不干净,野心还挺大,留下了一堆把柄,剪秋铤而走险却是一招烂棋,不仅招出了纯元死因还让皇后彻底成了聋子瞎子,身边一个可用的人都没有了,一步步走进了深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