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甄嬛传》中华妃死的时候,她为什么不找皇上对质,而是直接死心撞墙了?

回答
华妃死于撞墙,这是一个充满悲情和无奈的时刻,背后隐藏着她对皇上多年情感付出的绝望、被欺骗的痛苦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彻底放弃。要理解她为何不找皇上对质,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情境、华妃的性格以及她所处的绝境。

一、 华妃的绝境:一切的基石已被动摇

在得知自己无法生育的真相之前,华妃一直以自己的“恩宠”和家族的权势为傲。她相信自己是皇上最宠爱的女人,也相信自己为皇上开枝散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零陵香”这个真相,彻底击碎了她所有的认知和精神支柱。

生育的真相是致命打击: 华妃一直以为自己无法生育是天生的,是命数如此。但当她得知这背后是皇上为了控制年羹尧,防止年家势力过于膨胀而下的毒手,她所承受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这不仅剥夺了她成为母亲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她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恩宠”原来是建立在一个残酷的谎言之上。她爱皇上,爱到骨子里,却被自己最爱的人如此算计和残害,这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家族权势的衰败: 此时的年羹尧已经失势,并且被皇上赐死。华妃作为年家最显赫的女性,她的依靠和倚仗瞬间消失。她失去了权势的保护,也失去了家族的声援。她不再是那个有恃无恐的华妃,而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囚徒。
身处冷宫的屈辱: 在得知真相后,她已被打入冷宫。这意味着她失去了所有体面和尊严,远离了曾经奢华的生活和皇上的恩宠。冷宫的环境本身就象征着绝望和被遗弃。

二、 华妃的性格分析:骄傲、偏执与情感极端

华妃的性格是理解她行为的关键。她是一个极度骄傲、偏执且情感爱憎分明的人。

极度的骄傲与自尊: 华妃自恃美貌、家世和皇上的恩宠,有着极高的自尊心。她无法忍受被任何轻视或欺骗,尤其是来自她深爱的皇上的欺骗。
情感的投入与偏执: 华妃对皇上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爱也伴随着强烈的占有欲和偏执。她不允许皇上心中有别人,不允许皇上对她有任何隐瞒。当她发现自己被如此残酷地对待时,这种偏执会让她走向极端。
不善于理性沟通: 相比于甄嬛那种善于权谋和言语周旋,华妃更偏向于直率和情绪化。她更习惯用行动和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非坐下来理性地分析和辩论。

三、 为何不找皇上对质?——理性的分析与情感的决堤

尽管内心充满了疑问和愤怒,华妃最终选择撞墙,而不是去找皇上对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真相已无可辩驳,对质只会增加羞辱:
“零陵香”的证据,尤其是从皇太后那里拿到(后由甄嬛设局送到华妃手上),已经让事实摆在眼前。皇上不可能否认,也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过错。
即使她去对质,皇上可能会用各种理由搪塞,比如“为了国家江山”、“为了制衡年羹尧”等等。这些理由对华妃来说,只会是更深层次的欺骗和侮辱。她已经无法接受任何虚伪的解释。
她深知皇上的手段,一旦被皇上抓住把柄,她可能会面临更糟糕的结局。对质等于将自己置于一个更加被动的境地。

2. 已经对皇上彻底绝望,不再奢求任何解释或原谅:
华妃对皇上的爱是纯粹而执着的,她愿意为皇上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尊严和家族的荣誉。然而,皇上却用如此恶毒的手段来伤害她,这种背叛远远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
她多年的付出,换来的却是皇上为了自身利益而对她的残害。这种爱与恨的交织,让她对皇上产生了彻骨的绝望。她不再相信皇上会有任何真情实意,也不再奢望皇上能给她任何解释、同情或原谅。她认为自己的爱被辜负得体无完肤。

3. 死,比活着更有尊严:
对于华妃这样骄傲的人来说,知道真相后,继续活着,以一个被欺骗、被算计的悲剧人物的身份苟延残喘,是一种比死更痛苦的羞辱。
她无法接受自己被当作棋子玩弄,也无法忍受自己失去生育能力的原因是皇上。在这种情况下,死亡反而成为了一种解脱和维护尊严的方式。
她选择撞墙,是她性格中最后一份骄傲和决绝的体现。她不想被别人轻易“解决”,她想以自己的方式结束这场让她身心俱疲的人生。她要用自己的死,来控诉皇上的罪行,也表达她对这份感情的祭奠。

4. 无路可走,不如一死以求了断:
年羹尧的倒台,意味着华妃失去了政治上的保护伞。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有权势的华妃,而是被皇上忌惮和防备的“罪人”。
她的命运已经注定,即使去对质,也无法改变被囚禁、被遗忘的结局。与其在屈辱和痛苦中度过余生,不如选择一种干脆利落的方式来结束。
她选择撞墙,也是一种情感上的“反击”。虽然身体上无法与皇上对抗,但她可以用自己的死亡来给皇上造成心理上的打击和愧疚感。

总结来说:

华妃死于撞墙,并非她不具备反抗的勇气,而是因为她所面对的敌人是她最爱的人,并且她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被欺骗的深度和广度。她对皇上的爱已经转化成了极致的绝望和痛苦,她无法接受任何虚假的解释,也无法忍受在屈辱中活着。她选择撞墙,是一种绝望下的自我了断,是她性格中骄傲和决绝的最后体现,更是对这份被辜负的爱情最悲壮的祭奠。她用自己的死,来捍卫最后的尊严,也给皇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愧疚。她明白,对质只会让她更加卑微和痛苦,而死亡,至少能让她保有最后一点骄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换个角度类比一下试试,都说

没有文章的研究生,就像没有子嗣的妃嫔,即便现下恩爱优渥,也是朝不保夕

试想,如果你作为一个top2研究生,从入学以来就备受导师喜欢,课题组优秀研究生三十人,其他人见到导师都唯唯诺诺,只有你不怕他,独得导师恩宠。平时给你发最多的劳务费,有月饼券粽子券第一个想到你,没事还叫你去他家里吃饭,课题组汇报不管你汇报成什么样,他都觉得你非常辛苦,让大家向你学习。不仅如此,他还给你特地配制了只有你能用的PBS欢宜缓冲液,所有研究生做实验都必须用到PBS缓冲液,而你这东西独有一股异香,课题组其他成员都不可以用。然而你已经进组快三年了,却一篇文章都没有,不知道为什么,无论你怎么努力,实验就是没进展,文章就是发不出来。

你还有一个很棒的哥哥,在课题组当PI,写课题中标书功力一流,帮课题组和导师赚了大量的课题经费。他很疼爱你。

按说你当年也是有数据,要写一篇文章出来的,那可是一篇成了型的SCI!可是正写着,被端师兄请你喝的奶茶洒了电脑,数据全没了!送去电脑城抢修,结果维修师说主板已经坏了……你恨透了端师兄,经常欺负他。

后来课题组来了一个新研究生,据说他长得很像早年毕业但是没留下的元师兄,导师一直对他念念不忘,平时只要有人模仿元师兄做实验的姿势和科研思路,导师都赞不绝口。而这个新来的研究生甄师弟,简直活脱脱就……导师非常喜欢他,竟然把以前对你的好,都分给了他,甚至第一次听他汇报课题,就带去全院最好的会议厅单独汇报。要知道,普通研究生都是去导师办公室汇报的!

再后来,因为你哥哥帮助课题组一个PI意图抢导师的第一通讯失败,被课题组辞退,你去求他没用。还被其他研究生状告,说你平时经常故意摔师妹的移液枪,拔师弟的离心机电源,导师很生气,说要让你延毕!

你很伤心,就在这时,甄师弟过来看你,他告诉你,这么多年对你的宠爱和纵容,都是因为你哥哥会写标书赚经费,但是你哥哥居然越来越放肆,居然想要第一通讯!而你,导师是故意不让你发文章的,因为你一旦有了自己的文章,你哥哥肯定会要通讯,甚至拿这篇文章去升正高!而且导师独独给你的PBS欢宜缓冲液,里面居然加了十足十的抗体剥脱液!难怪你一直做不出成果,连western 条带都曝光不出来,甚至内参都不齐!他还说,甚至当年毁了你那篇正在写的文章的奶茶,也是导师给你点的,杯底根本就早已经钻好了洞,一定会漏,端师兄只是替他背了黑锅!

这时你回想起这么多年,他对你的宠爱都是假的,他带你去外面开会交流,给你发劳务费,在你汇报时候的慈眉善目,那么多的美好的回忆,原来都是因为你哥哥会写标书的才能!原来你一直发不出文章、做不出实验成果都是因为导师给你的PBS欢宜缓冲液!

老板,老板!你害得世兰好苦啊!

于是你心灰意冷,一头去办了退学……




待更新内容:

1.甄师弟穿了元师兄白大褂做实验惹怒导师被发配穷逼课题组做实验

2.乌拉拉师兄多次往同门试剂里兑水、杀害同门造模小鼠,抢夺别人一作文章署名

3.甄师弟在穷逼课题组认识了导师的师弟,搞了篇SCI说要回来给导师挂名第一通讯,实则是为了蹭导师经费报销版面费

4.端师兄告诉甄师弟,当年元师兄没留院,都是乌拉拉师兄帮他写文章故意图片重复误用,被撤了稿

5. 安师弟在得知自己确定不能留院之后,跟甄同学吐露了多年的不易,最终喊出了“师兄,举报了师兄!”

6. 导师由于没人写标书申课题,经费日益紧张……

user avatar

不是每个答案必须从嘴里清晰说出来的。

1、华妃已经没有机会见皇帝了。皇帝让皇后全权处理,等于是处死,皇后与华妃是死敌,皇帝不是不知道。至于华妃怎么死,全在皇后。这里华妃不肯就死,也只能是闹腾一下,她不动手,有人会动手。随便一勒,就说你是吊死的。

2、华妃不能生育,这事本就大为蹊跷,华妃一直想不明白,别人不能生,要么太老,要么没有宠幸,而她,事事具备,甄嬛说出真相后,由不得不信。

3、年羹尧一步步被贬,这就是皇帝要弃年氏的明证,逻辑通了,侧面证据都有了,再心存侥幸还有什么意义,何况华妃也是一个傲娇之人。在她字典里,没有苟且偷生的字眼。

如果华妃搞得像余氏一样,那这样角色的光辉就倒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死法,于华妃而言死也得有尊严。


user avatar

《甄嬛传》上半部分的情节高潮之一是华妃之死。

华妃的人生态度就是“做人如做衣,一定要花团锦簇,轰轰烈烈地才好”。

当甄嬛告诉她,自己从皇帝这里得到的情爱全部都是假的。她一生中最在意的没有子嗣这一点,是皇帝最狠最毒最彻底的欺骗,她会去质问吗?

她不会。她不仅会觉得没有意义,还会觉得践踏了她自己的自尊和情爱。

于是她悲壮死去。皇帝听说她的死讯,无言了很久。

可以说没有后半部分,这部剧的剧名直接可以改为《后宫·华妃传》。

因为华妃这个角色给人的记忆点太多了。

一是她的狠辣。

甄嬛等新人初次朝见万皇后,纷纷离去。夏冬春缠着甄嬛、眉庄和安陵容三人,出言讥讽,行为嚣张。

夏冬春被安陵容讥讽后,想要动手揍安陵容。这一幕被华妃碰上,华妃本就对夏冬春明面巴结皇后不满,立即赐予夏冬春一丈红。

这一招就连帝后二人都有些意外,如此刑罚,加诸到出自满洲贵族的新晋妃嫔上,处罚太重。

不过效果的确好。



甄嬛、眉庄和安陵容当场被吓傻了。甄嬛回宫后,就决定装病避祸。这一招让她在初入宫时,有机会看清局势和身边人。

夏冬春不是第一个死在华妃手上的人。

皇后故意恶心华妃,按照宫规赏赐给华妃一个宫女福子。

华妃心里那个不爽,都快溢出屏幕了。奈何皇后就是比她高一级,她再怎么嚣张,也得忍下去。

可怜了福子,成了皇后和华妃两个人斗气的夹心饼干。

皇帝晚上到了华妃那里,多看了一眼,让华妃下定决心除掉福子。

福子,剧终!

到了后来,淳贵人和甄嬛在花园里一起放风筝时,风筝线断后,她斥退太监,自己跑去假山上捡风筝,无意中撞破华妃和外朝官员往来。华妃担心事情败露,让手下太监周宁海把淳贵人溺死于荷花池中。

这三条人命加在一起,就可见华妃内心有狠辣。凡事让她内心有一丝不爽的人,都难逃华妃毒手。她这样的行事作风,很像慈禧那句著名的“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世不痛快”。

二是她得到了满满的宠爱

后宫众妃嫔,人生最悲伤的一点,她们只会被看做有无利用价值的棋子。

娘家人要求她们争宠固宠,光耀门楣,比如安陵容和敬妃;入宫后高位者只会在乎她们的用处,不会在意她们的牺牲和忠诚,比如祺嫔。

华妃是少有的幸运女儿。

她的娘家,是真宠她。哥哥年羹尧,是一个典型的妹控。甄嬛分走了华妃的宠爱,年羹尧就动用心腹言官去打压甄嬛之父甄远道,理由就是「甄嬛你让你不痛快,我得让她不痛快」;华妃犯错被皇帝冷落,年羹尧上折子半是请罪半是逼迫,请皇帝原谅华妃,就连太后都劝皇帝得就坡下驴;华妃生活奢侈,众人眼红嫉妒,却不能说什么,她的钱都是娘家哥哥支持的,又没有花公账上的费用。



除了娘家人宠爱,华妃得到了皇帝的爱。

皇帝一开始宠爱华妃,是经过利弊权衡的。时间久了,皇帝才发现对华妃的算计里夹杂着几分真心。华妃对皇帝,满腔情意,炽热浓烈。就这样,心中装着已故朱砂痣的皇帝,对华妃的情谊变得与众不同。

他开玩笑说,如果他只是一个闲散王爷,满宫佳丽,他要皇后一个贤妻,以及华妃和甄嬛两个宠妾,足矣。

华妃得到的爱,在这个阶段,起码比甄嬛还真几分。甄嬛初期得宠的由头,是“莞莞类卿”。

三是她的跋扈

华妃为人狠辣,行事跋扈。

华妃得了协理后宫的权力,就把皇后架空,时不时嘲讽“不如皇后清闲”。

华妃怼齐妃十分给力,而且专门打三寸。华妃嘲讽「齐妃姐姐日渐丰腴,皇帝见了一定会喜欢」,齐妃还没有缓过来,华妃话锋一转,「我差点忘了,皇上许久没有见过齐妃姐姐了」。齐妃面露尴尬,不好发作。华妃嘲讽齐妃不得宠就算了,嘲讽三阿哥读书还不如一个出身差不得宠的四阿哥,戳得齐妃和皇后那叫一个心肝儿疼。

对完老资格的皇后和齐妃,怼新人,华妃同样给力。

华妃怼人,不分人前或人后。

华妃骂甄嬛“贱人就是矫情”!这句话当年可是甄嬛体里面最著名的一句。




淳贵人得宠后,华妃直接气冲冲地说“小小年纪一股子妖媚,装无知天真博皇上喜欢!”

经典台词,华妃贡献了不少。

华妃行事跋扈的背后,是她的人生态度——“做人如做衣,一定要花团锦簇,轰轰烈烈地才好”。

华妃永远学不会,做不到皇后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算计手法,即表面贤惠大度,温柔隐忍,实则谋算人心,一击必中。她一定要花团锦簇,不管是物质还是内心。物质上她有娘家源源不断地供给金钱,而内心上她对皇帝爱得发狂。帝宠爱别的女人,她压制不住自己的火气,恨得咬牙彻齿,暴躁不已。

四是她被欺骗利用的一生

当观众看到华妃表面的嚣张跋扈以及她对皇帝疯狂的爱之后,这个反派角色开始收获观众的同情。

她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一生,也是苍凉无奈的一生。

她怼皇后,不留半分颜面。

只有在太后面前才会收敛脾气,扮一会儿乖。

因为太后是长辈,是皇帝的老娘。

恰恰是太后、皇后和皇帝三个人,算计她最狠最毒最彻底。

每当华妃怼皇后,皇后只要轻而易举抬出子嗣这一招,就能让华妃收敛脾气,败下阵来。

这说明什么?



那个被打掉的孩子,以及长久没有再受孕,成为华妃心目中最深的伤疤。

她疯狂想要一个孩子,不仅仅是为了固宠和未来的依靠,更多的是母性使然。

她被发落到冷宫,不得不死时,她死撑着不肯自裁,一定要拿到皇帝的旨意才认。她想赌一把,皇帝是不是真的对她不留半分情意呢?

甄嬛告诉她真相后,她悲怆喊出一句「皇上,你害得世兰好苦啊」,带着满腔悲愤自尽而亡。

甄嬛和她是死敌,也被弄得满心悲伤,丝毫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意。

五、备受宠爱的反派

华妃这个反派之所以备受观众喜爱,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个是前面分析的,这个反派的人生经历足够复杂和真实。

国产剧的反派,有一个常见问题就是脸谱化。

他们为什么是坏人?

因爱生恨或者可怜之人成功黑化,是常见的两种因果逻辑。

华妃的狠辣和跋扈,就是她的本色。她无须黑化,就是华妃娘娘。

二是选角正确。

华妃可以是扮演者蒋欣一生都引以为傲的角色。

她把华妃的狠毒、痴情、脆弱、愤恨、不甘、挣扎乃至愚蠢都演活了。

甄嬛这个角色是孙俪作品标签之一。

在剧中华妃和甄嬛一起出场时,两个人之间的气场互相作用,火花四射,剑拔弩张,互相恨不得掐死对方,观众特别能入戏。

最能说明这种感觉的情节,就是甄嬛在华妃宫中被罚跪,失去孩子这一场戏。

甄嬛知道自己失去孩子后,眼神愤恨,如寒霜刀剑,想要吞噬华妃;华妃脱簪待罪,满眼含泪,有两分后悔,有几分痛楚,梨花带雨中又倔强万分,对皇帝有期待,有害怕,说出那句「臣妾也是失掉孩子的人,怎么会去打掉别人的孩子」。

好演员之间能互相接得住戏,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

如果这一场戏,演员没有入戏,仅仅是干嚎两声「臣妾有罪」,就像郝蕾吐槽宫廷剧「炸裂式」表演方法那样,华妃这个角色只有被人骂的份。

于是,就有了华妃这个好角色和好演员是互相成全的经典形象。

user avatar

因为没有意义。

这部剧一开头,芳若给甄嬛和安陵容讲后宫格局,直接说,华妃的盛宠在后宫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子嗣

说明在后宫对一个女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她能不能生出孩子。

(这仅仅是电视剧设定,和历史不太一样,请勿过度代入现实)

孩子是一个女人在后宫安身立命的关键。

而当华妃第一次失宠时,甄嬛和沈眉庄议论的时候,眉庄也说过,没有子嗣在后宫始终是不稳固的,就像华妃,一失宠就啥威势都没了。

这问题冷酷地转化一下就是:如果在后宫,皇帝连孩子都不肯让你生,那别的恩宠再大,也不值一提。



所以当华妃知道皇帝算计着她,连孩子也不肯让她生以后,其他皇帝对她的好,都没有太大意义了,因为这是大事

事情有大小之分。

什么皇帝宁可怀疑曹琴默也不愿多疑心她,什么华妃死后皇帝很难过迁怒于他人,都是小节


或者我说直白点,就是当华妃知道皇帝连在后宫的安身立命之本都不肯给她后,再去抠细节力图证明皇帝有多爱自己,根本就没有意义……


就像知乎上很多女孩在提问,列举了一系列很严重的问题(比如说恋爱多年男友却不肯和自己结婚,对自己热暴力冷暴力,和别的女人暧昧劈腿之类的),然后话锋一转,说,但是他在我害怕的时候曾经很关心的抱紧我,所以我觉得他还是爱我的,我还能争一下,对不对?

你们觉得这问题真的有意义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