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甄嬛传》中甄嬛明明知道安陵容很敏感,为何还把安陵容给她的蜀锦给了浣碧?

回答
《甄嬛传》里,甄嬛把安陵容送的蜀锦给了浣碧,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而且里面门道可不少。要说甄嬛不知道安陵容敏感,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她们俩在宫里共患难了那么久,对彼此的脾性那是摸得门儿清。那么,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这背后,其实是甄嬛一系列考量下的必然选择,也藏着她对后宫生存法则的理解。

首先,咱们得想想,安陵容送蜀锦的那个时间点。那会儿甄嬛刚经历了一番波折,可能是承宠受挫,也可能是刚得宠又面临新的挑战。安陵容送蜀锦,表面上看是示好,是姐妹情深。但后宫的“姐妹情深”这东西,有时候就像那宫墙里的花,看着鲜艳,背后却暗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算计。

安陵容送蜀锦,用心就值得说道说道。安陵容这个人,骨子里带着一种自卑和不安。她虽然表面温顺,但极度渴望被认可,尤其是被甄嬛认可。她送东西,往往带着一种试探,一种想要通过“付出”来换取“尊重”和“安全感”的心理。蜀锦,虽然贵重,但对当时的甄嬛来说,算不上什么稀罕物。安陵容之所以送,可能是想用这份“厚礼”来显示自己的心意,让自己在甄嬛心中占有一个更重要的位置。

而甄嬛呢?她太清楚安陵容的这份心思了。她也明白,一旦自己欣然接受这份礼物,并且表现出过度的惊喜和感激,安陵容可能会更加得意,也更容易生出不切实际的期望,甚至在日后将这份“恩情”看得极重,成为她拿捏甄嬛的筹码。在后宫,一旦别人觉得你欠了ta,这份“欠”就会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束缚住你。甄嬛是个聪明人,她不会给自己增添这种不必要的束缚。

所以,把蜀锦给了浣碧,这是甄嬛一个非常巧妙且多层面的处理方式。

第一,是“润物细无声”地收下礼物,又不失体面。 蜀锦是安陵容送的,直接拒收显得太生硬,容易伤了安陵容的面子,也可能被解读为甄嬛对她的疏远和轻视,反而激化矛盾。交给浣碧,既是对安陵容好意的回应,又将这份礼物从自己这里巧妙地“转移”出去,避免了直接持有带来的潜在麻烦。

第二,是对浣碧的安抚和拉拢。 浣碧作为甄嬛的陪嫁丫鬟,后来成了她的义妹,两人之间有着更深的情感联系和利益绑定。浣碧虽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对甄嬛是忠心的,也需要被关怀和重视。把安陵容送的蜀锦,转赠给浣碧,既是给浣碧的一份实质性的好处,让她感受到主子的关爱,也是一种笼络。在后宫,身边人的忠心是生存的关键,甄嬛深谙此道。通过这样的小恩小惠,能够进一步巩固浣碧对自己的忠诚度,让她死心塌地地为自己办事。

第三,是给安陵容一个“台阶”,同时也是一种敲打。 甄嬛将蜀锦转赠浣碧,安陵容看到了,肯定会明白甄嬛并没有把这份礼物看得有多么重要,或者说,并没有把这份“恩情”放在心上。但甄嬛并没有直接打安陵容的脸,而是通过“转赠”这个动作,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这份礼物,在我这里,不如赐给我的自己人来得有意义。这既能让安陵容感受到自己地位的“微妙”,不至于让她过于膨胀,又避免了直接的冲突。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驭人术,既不彻底断绝关系,又保持了主导权。

第四,是甄嬛自身“不争不抢”姿态的体现。 在后宫,很多时候,过分的张扬和炫耀反而容易招人忌惮。甄嬛虽然聪明,但她也懂得收敛锋芒。安陵容送来的蜀锦,如果她自己穿戴,可能会被一些人看在眼里,说闲话,甚至成为攻击的借口。转赠给浣碧,就像把这份礼物藏了起来,让它不那么显眼,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关注和非议。这是一种低调的生存策略。

最后,也最关键的一点,是甄嬛对安陵容“敏感”的回应。 安陵容送蜀锦,本身就带着试探。甄嬛把礼物转赠浣碧,也是在回应安陵容的试探,并且巧妙地将安陵容的“心意”化解于无形。她告诉安陵容,我明白你的心思,但我的生活不需要你用这种方式来“填充”或“证明”。这份礼物,我可以收下,但我有我的处理方式,它不会成为你控制我的工具。这是一种成熟的、带着距离感的处理方式,既维护了双方的体面,也为自己保留了空间。

总而言之,甄嬛把安陵容送的蜀锦给了浣碧,绝非一时兴起,也不是真的不在乎安陵容,而是她深谙后宫人情世故,在权衡利弊后的一个精准判断和巧妙操作。这其中包含了对安陵容心理的洞察、对浣碧的安抚、对自身安全的考量,以及对后宫复杂人际关系的精妙处理。这件小事,恰恰展现了甄嬛在那个环境下生存的智慧和手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非常非常有意思。

浮光锦给浣碧留了一件,那另一件呢?

另一件甄嬛可能自己穿了,也可能做好了没穿压箱底,也可能带出宫赏给玉娆了。

这些信息都是电视剧中无法表现出来的,我们就不猜测了。

比较有趣的点在于:安陵容送礼的性质是什么?

首先,甄嬛帮安陵容,都是实打实的“帮忙”,属于雪中送炭,属于有难同当。

(1)高考考场上,估分全国前三的大佬不顾自己前途,冒险得罪了比自己出身稍微高一点的贵女,捞了个估分640分的贫穷外地小妹上清北,临考还给压中了个30分大题。

这个忙虽说只动动嘴皮子,但是在场那么多贵女都在明哲保身,这个忙的重量就不必说了吧。

(2)邀请安陵容从自己府中进宫。

这个忙看上去没什么,但实际上内容很深:首先,如果安陵容留在驿站,可能被不怀好意之徒视为奇货可居,为她增添很多烦恼,也容易引得宫中姑姑轻视,不认真教习,反而在甄府中,安陵容一定能受到和甄嬛一个水平的入宫教育,不至于像夏冬春一样在入宫后举止失措;其次,安陵容得罪夏冬春,夏家在京城有根基势力,而安陵容却无亲无故,其无人庇护则易遭暗害;最后,从驿馆进宫当然不比从甄府进宫来得体面。

最重要的一点是,甄嬛此举仍然是为安陵容担了风险的,倘若安陵容日后在后宫触怒贵人或犯错被罚,所有人都会想到安陵容和甄府的这一层关系,岂不是为家族埋下了不确定因素。

(3)救安陵容父亲。

安陵容和甄嬛非亲非故,也没有切实能帮上甄嬛什么,但甄嬛就能凭着一腔孤勇顶着贪腐大案为安陵容捞人。而且这还不是一般的捞人,是担着大风险捞政治犯。甄嬛此举,往小了说是免于安陵容成为罪臣之女,往大了说就是救了安陵容一命。

(4)助安陵容得宠。

高考状元甄嬛再次拯救小镇做题家安陵容,给安陵容在自己公司谋了份年薪80万多的工作。这个公司一年总共就发500万工资,新进来一个人原来人的待遇都会相应减少一点,所以公司里每个人都红着眼只想干死同事独享工资池,甚至把甄嬛原有队友沈眉庄都卷自闭了。眉庄自闭前给甄嬛说让陵容接替我的位置拿工资吧,陵容还没买房被人瞧不起挺可怜的,甄嬛一听很有道理,虽然觉得自己一个人也能卷赢(眉庄的工资被所有人瓜分了),又想起安陵容担着风险帮自己了结余莺儿的事情,就把拿到手钱吐出来拉安陵容进公司了(把面试考题偷出来给陵容了)。

至此,安家祖坟冒了四次青烟,已经烧焦了。

安陵容凭什么呢?凭他爹恩将仇报,凭她娘错信渣男?还是凭她的家世,凭她的才艺?

都不是。安陵容凭的,是甄嬛对她的赏识。

也就是说,甄嬛是安陵容的政治贵人。甄嬛庇护、指点、提拔安陵容,作为回报,甄嬛寄希望于安陵容的道德和良心,寄希望于安陵容在未来能够给予自己一些善意和帮助。

这是一种无声的契约。而这种契约,其珍贵之程度,使金钱与一切尘世间的财宝相形见绌。

谁能够不计回报、给予这份契约,就一定拥有领导者的气魄和心胸;谁能够被人赏识,在所有人中脱颖而出,得到这份契约,谁就能坐上升职火箭,在纷争中屹立不倒。

盖因为,这份契约是无声无形的契约。甄嬛一旦付出所有珍贵的帮助之后,她就没有任何能力去约束、逼迫安陵容偿还自己的人情,只能寄希望于安陵容的道德和良心。

她把自己放在亏欠的位置上,也做好了被亏欠的准备。她只希望自己的雪中送炭,在未来的某一日,能够结出善果。

如果未来安陵容也不具备雪中送炭的能力,那有一个自己的好友闺蜜在宫中和自己一起岁月静好,也是极好的。

以上,就是甄嬛对待安陵容的基本态度。

结果呢,

安陵容居然在刚刚得宠之后就送了浮光锦给甄嬛,这一下子让甄嬛陷入了有点为难的境地。

陵容的本意是,没有姐姐就没有我今天,所以最好的赏赐我自然留给姐姐一份,我可不是不知恩图报的人(总算我也有好东西给姐姐啦)~

这样也没什么不对,

可是浮光锦这个东西很特殊,第一它是贵重物品,第二它是衣服。

衣服这个东西,通常是穷得不够穿了,才穿别人的旧衣服。除了给自己父母买衣服,很少听到有人送别人衣服。总不可能自己的贵人扶持自己当了副总裁,自己就帮大佬在萨维尔街定一套订制西装这样蠢萌吧。

大佬:”我又不是没得衣服穿了,你送我衣服?“

而且女人之间,又身为后宫嫔御,这个事情就更敏感了。

第一,皇帝送安陵容浮光锦,和一般的赏赐不同。肯定是有,”你穿浮光锦肯定挺好看“这种男女之情的意思的。甄嬛也被赏赐过蜀锦玉鞋,怎么能不知道皇帝是因为她脚好看才特意赏赐的。

那安陵容送自己浮光锦,是炫耀恩宠,还是?

由不得甄嬛觉得不妥。

更何况,这种已经在皇上心中挂名的,安陵容定制的赏赐,穿上的确不太合适。

现在假设甄嬛穿了陵容送的浮光锦,然后皇上看见了,皇上会怎么想?

皇上:”呀,你怎么穿品如的衣服呀(你身上的浮光锦,仿佛是上月我赏安贵人的吧)。“

甄嬛说:“安妹妹惦记姐妹情深送我的,我不好推辞她一番好意。”

皇上内心:“甄嬛这个女人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我已经送了她那么多衣服,安贵人又没几件好衣服,何苦要收下呢。”

所以以甄嬛的情商,肯定也觉得有所不妥了。

第三,选这个礼物,安陵容未尝没有自己的小心思。

满后宫都知道皇帝赏安陵容浮光锦了,安陵容送给甄嬛甄嬛穿上了,不是成了甄嬛沾安陵容的光了么。

甄嬛要是真的穿上,马上就被满后宫笑臭了。

哟,你们姐妹情深,原来是惦记着以后安贵人得宠能自己沾光啊。

而安陵容内心的真实想法应该是:姐姐穿了我的浮光锦,大家就不会认为我是沾姐姐的光了吧,大家就知道我不是为了沾光才和姐姐要好的,皇上也会赞赏我知恩图报吧。

以后有人嘲笑,她就能挺直腰杆:我得宠时,可是把那么名贵的,皇上特别赏我的浮光锦割爱让给姐姐了,你们都看到姐姐穿了啊。我有好东西,也不是舍不得给姐姐分享的啊。

所以,

所以,

甄嬛当时没有直接发脾气拒绝,说我不缺这些衣物,已经是照顾陵容的面子了。

你瞧不起谁呢?

我帮助你,不是为了沾你的光,不是为了夺你的赏赐,不是为了这些锦上添花的东西。

我是担着风险干系,付出心血赤诚,来和你结交的。

即使这些付出,在你看来,是我的出身赋予我的能力。即使将来,你的能力,不足以回报我。

可你不能认为,我的情谊,我的付出,轻贱如浮光锦。

你也不能认为,我甄嬛的眼界品行,是与你有福同享,而不是有难同当。

所以,问题就在这里,

甄嬛认为自己和安陵容,是有难同当的共赢关系;

安陵容认为自己和甄嬛,是有福同享的共赢关系。

甄嬛不过是家世见识高于自己,所以对自己风险投资,希望自己出人头地时她能沾上便宜。

说到底就是利用我嘛。好,既然你利用我,我也利用你。为了这段互利关系持续下去,我也会把好东西拿出来的,毕竟你帮我那么多嘛。

综上,甄嬛是一定不会自己穿浮光锦的。而她没有和安陵容翻脸,已经是她政治不敏感的体现了。

蒙古人在劫掠得到漂亮女性时,要先赏给大汗,自己不会占有。可这是游牧民族的传统。

汉人在向同辈送礼时,往往讲求礼轻情意重,像眉庄那样在甄嬛去蓬莱州时做一些冬衣,就是很好的表现;哥哥姐姐疼弟弟妹妹,也会买点新衣服新玩具;但是在向自己的上级送礼时,往往谨慎至极,不敢炫耀,通常是带些时令土特产、过年时看望一下之类。

礼轻情意重。

患难见真情。

浮光锦,很昂贵,但也很轻贱、奇葩和不合时宜。

所以送给浣碧,是甄嬛隐性表达愤怒的一种方式:我不贪图你的浮光锦,即使它再昂贵,它也只是一份礼物而已。因为这份礼物中没有你的情意,我自然可以转赠,就像是一株难得的老山参、就像是一块上好的碧玉,我爱怎么用怎么用。啊,我有个穷亲戚浣碧,就给她吧(顺便加深一下我和庶妹的感情,让她知道长姐没忘了她的血缘关系)。

我收你这个礼物,是因为我仍然给了你一次机会,没有和你撕破脸。

我不收你的礼物,因为这个礼物,是对我们双方的侮辱。

所以浣碧穿着浮光锦出去,可以被视作甄嬛对自己态度的一次隐晦的表示:你这个礼物送的不好,我很不开心。

正常人这个时候应该觉得,哟,这个礼物送的草率了,甄姐姐转手送人了,相当于没收。

而安陵容则是:我明明都得到皇上宠爱了,甄姐姐怎么还是看不起我嘤嘤嘤。难道只许我沾你光,我就不许有好东西赏你么。难道只许你高高在上,不许我飞上枝头么。你和她们一样势利嘤嘤嘤!!!

陵容啊,你甄姐姐要是真的看不起你,她就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帮你了。

她是你祖坟上的青烟啊,姑奶奶。

---------------------------新的感悟-----------------------------

还有安陵容送礼这个事情,本身也很有意思。

我翻了一下甄嬛传,发现基本都是高位嫔妃赏赐低位嫔妃,鲜有低位嫔妃送东西给高位嫔妃的。

高位嫔妃赏赐低位嫔妃,是一种友好的惯例,因为默认高位嫔妃的好东西比较多一点。所以华妃把不要的蜀锦给了甄嬛,甄嬛也就整天穿在身上,在皇上看来,这是华妃容纳甄嬛,甄嬛尊敬华妃的一种体现,值得赞赏。

同级嫔妃之间送礼,就比较少了。大家都差不多,如果不是有求于人,为什么要特意去送贵重的礼品呢?

所以甄嬛为了切断浣碧和曹琴默的联系,给同为贵人的曹琴默假意送礼,找的借口是请求曹琴默帮忙在华妃面前美言。而为了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曹琴默当晚就把甄嬛的礼物扔了(光明正大的那种)。

评论区提醒,说浮光锦安陵容也送了皇后和华妃,这个就非常有趣了。

安陵容是以常在的身份,给皇后、华妃和甄嬛(贵人)送礼的,而且给甄嬛的浮光锦是两件,给皇后和华妃各一件。

啊,这是怎样的骚操作。

而且她给出的理由是,我不配拥有这么好的衣服,所以送给姐姐。

这,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然后用自己的奉献去告诉对方:请罩我。

这是什么?这就政治献金啊!这就是行贿啊!这就是腐败分子最喜闻乐见的“下头人送礼”啊!

其实不能怪陵容,这招应该是从她爸那里学到的,古代基层就是这个样子。。。

甄嬛:我事后觉得有点不对,但当时没反应过来,因为这人本身就是我关系很好的姐妹啊。

所以,

所以,

想象这样一个情节,你是一个局长,你和上面又关系,在某科长提拔时出了大力。然后这个科长上位后,到你家给你送了很昂贵的东西,你会怎么做?

你会有两个猜想:

(1)这个人是来报恩的。

(2)这个人希望我能继续帮他,向组织推荐他做副局长。

如果情况是(1),我不能收他的礼,因为我提拔他于公是帮助组织考察干部,于私是为了培养自己人,不是为了金钱上的回报;如果情况是(2),我不能收他的礼,因为这是行贿受贿,也违背了我提拔这个人的初衷。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局长会有两个可能的表现:

(1)自己真的欣赏这个小伙子,所以没有立刻撕破脸,但也绝对不会用他送的那些东西,而是转天送给和自己走动多的经济状况不好的亲戚(谢谢你来看我,这是别人送我的东西,你提回去给我婶子用吧)。

(2)当场板着脸,让小伙子把东西原路拿回去,还说一些“你这是什么意思”“呵呵”这样的话,让小伙子下不来台。

所以,

甄嬛作为一个清官家的嫡女,做出的反应,已经是很照顾安陵容面子了。

而皇后的作为恰恰相反,

甄嬛失子之后,安陵容专宠,皇上赏了她许多蜀锦。安陵容就把这些蜀锦全数奉献给皇后,然后说自己怎么配用这么好的东西,多谢娘娘调教臣妾才有今日blablabla。

然后皇后一听,立刻说你想要取莞嫔而代之,本宫遂你心愿,但你要懂事,不要着急生孩子,等等。

是不是有蛇鼠一窝、利益交换那味道了。

所以送礼送对人很重要,关键在于分清是清流还是贪官,还要揣摩送的合适不合适。

安陵容送礼给皇后,是希望皇后对自己有好感。

送礼给华妃,是希望华妃不要害她。

送礼给甄嬛,是为了感激甄嬛提拔她。

甄嬛和华妃可能都觉得安陵容脑子秀逗了,只有皇后一看:哟呵,懂事的乖小孩。

什么人找什么人呗。

皇后的政治水平本身就差甄嬛一个位阶(使诡计使得炉火纯青,但无法团结群众)。

--------------------------新的感悟----------------------

重看甄嬛传,还有一个很大的感悟是:

陵容前期因为身份低微受到刺激,所以自己把路走偏了。

举个例子。

她跑去了结余莺儿,其实就是在主动为甄嬛“干脏活”。

想要通过这个事情,巩固自己在甄嬛集团中的地位。

而甄嬛和眉庄事后的反应却显示,二人的确是没有想过让陵容帮她们干脏活的。

当陵容没有听到她以为的感激和表扬,而是被说心狠时,她感到痛苦,却没有意识到这正是二人没有肆意利用她干脏活和拿她当一把刀的铁证。

所以当她弃绝甄嬛和眉庄,转投皇后时,她终于能够如自己所愿,变成别人的一把刀。

她那个时候太绝望了,没有家世可以依仗,没有宠爱可以保全,所以她觉得,自己要有用,才能在这个宫里好好的活下去。

她不断心甘情愿、不计后果的给皇后干脏活,最后还要拿她那一胎来嫁祸甄嬛,彻底毁了身子。

就和她母亲一样,对安比槐有用的不行,为了帮丈夫捐官熬夜刺绣瞎了眼睛,但最后却落得个受人欺辱的下场。

现在,我们反过来想一下,

为什么安陵容重复了她母亲的厄运,

为什么她不遗余力地去害甄嬛,最后还要借甄嬛的手去杀皇后,

归根到底,我觉得安陵容是觉得很烦,

(1)对甄嬛

她觉得自己很低微,甄嬛帮了她,她很感激,

她觉得自己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了,也能再帮回去,成就一段佳话,

可是甄嬛一直高高在上顺风顺水,自己却一直不能飞黄腾达,

她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只好干点脏活,来报答对方,

可是对方压根没想着要她干脏活,

她迷惑了,这个人是瞧不起自己吗,

我虽然家世不行,可是我有能力啊!!!

终于得宠了,终于有浮光锦这好东西了,赶紧送来报恩,

你转头就送给侍女了,

是我的东西不够好吗!!!你就是瞧不起我的能力吧!!!

所以,安陵容觉得自己在甄嬛这里,家世得不到承认(甄嬛更喜欢淳儿),能力得不到承认(有啥大事都不求助她)。

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团队里太卑微了,原先还以为自己能做三号人物,现在连淳儿都挤到自己前头去了,好不容易得宠了也不被人尊敬,一点奔头都没有。

和你甄嬛做姐妹,烦死了!!!

(2)对皇后

她觉得自己很低微,所以必须对别人有用,才能得到关注和支持,

所以她会特别积极地给皇后干脏活,

起码皇后赏罚分明呀。你给我干脏活,我就让你升嫔位,升妃位,我就能设计让你在宫中专宠,

日子一下子有了奔头了!

起码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赏识,

你沈眉庄刚进宫封了贵人,现在我是嫔位了,你却还是贵人,

这是你能力不如我,没有跟对人的缘故,

这才是英雄不问出身!!!

但是,能拿你干脏活的人,对你也必定就是对牲畜的态度,

你的嗓子让你坏就坏了,你的身子让你坏就坏了,

福报接踵而至,

所以她心里又非常恨皇后。

。。。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安陵容为什么很敏感,

这大概就是小学时候,你发现班里有的人家里有钱,有的人长得好,有的人有关系,有的人性格好人缘好,而你家里不仅穷不说,自己长相还一般,时常被人欺负,那你能怎么办!

做题啊!!!打小报告啊!!!

做题即尊严!!!小报告即威慑!!!

做好了题,给班主任打其他同学小报告,班主任(皇后)罩我啊!!!

做题:(1)唱歌(2)冰嬉;(3)迷情香

打小报告(干脏活):(1)害富察贵人;(2)害甄嬛;(3)害眉庄。。。

所以,

安陵容敏感就是因为知道自己什么都没有,所以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而当她即使做题、打小报告都没被人看得起的时候,她当然暴走。

了结余莺儿,赠送浮光锦,都是安陵容的“做题成果”。

你还看不起,就是要安陵容的命了。

所以想到这里,安陵容的一切反应,也都是情有可原的。

她就是想当个讨人厌的“好学生”,“班主任的好宝宝”,

这种人如果真的是在小学出现,其实也没什么的,

最多是被大家讨厌一下罢了,

其实别的小朋友还是会蛮害怕这种人的。

但是在后宫,安陵容还想这么玩,她肯定就惨了,

第一,皇后不是班主任,你做题好会打小报告她就真心对你了

第二,打小报告的结果是死人,而不是被班主任骂一顿

看出区别了吗,

安陵容自己选择做一个坏人,

因为她知道自己没有家世,就必须靠能力上位,

而她把能力,定义为“做题”和“打小报告”,

所以看到甄嬛这样的兼具家世和美貌的人,她本能就觉得烦,和自己不是一类人,

她会觉得,我和班主任亲密了,我的地位甚至比你们高呢,呵呵,

所以不存在敏感不敏感,

后宫之中,不敏感的人早就死绝了,

甄嬛也是靠着敏感的政治嗅觉才活到最后的,

甄嬛只是没有预料到安陵容的自轻自贱到这个程度,

她不觉得安陵容会因为一点点的不尊重,就和自己置气,

所以她就不会觉得,把浮光锦送给浣碧,会破坏她和安陵容的友情,

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早已让自己和安陵容的友情坚不可破了。

例如今天,我发现我妈把我送给她的礼物转送给了单位的小姑娘,

我:”妈耶,那是我专门买给你的。“

我妈:”哎呀,小姑娘做事很殷勤我也没什么东西给人家。“

我:”可是。。。那是我专门买给你的你都没有给我说就给别人了,你怎么不顾及我的感受。“

我妈,略感不对,但还是没放在心上:”那又怎么了?“

所以,我妈真的觉得,她把我养了这么大,这点小事我不会放在心上的。

我事后一想也笑了,我妈养了我这么多年,她要是真的对这点小事战战兢兢,那才奇怪了。

甄嬛就和我妈似的,她觉得自己担着风险帮安陵容办了那么多大事,安陵容早就对她死心塌地了。

虽然甄嬛也可能意识到,这件事会让陵容会生气,但甄嬛真的不认为这个事情可能影响她们的感情。

因为甄嬛自己可太明白了,她给陵容投资的那些东西,足以收获一个人的友情和忠诚了。

她基于自己之前和人相处的经验,深信如果陵容是个讲感情,讲道义的人,就不会放任怨怼之心滋长。

可是,陵容不是那样的人。

甄嬛的社会经验毕竟也不丰富,她没有意识到一个会做”班主任的宠儿“的人,骨子里就不可能讲感情,讲道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甄嬛传》里,甄嬛把安陵容送的蜀锦给了浣碧,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而且里面门道可不少。要说甄嬛不知道安陵容敏感,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她们俩在宫里共患难了那么久,对彼此的脾性那是摸得门儿清。那么,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这背后,其实是甄嬛一系列考量下的必然选择,也藏着她对后宫生存法则的理解。首先,咱们得想想,安.............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如果那年初雪没有来,杭州的苏堤上还会开满桃花吗?它触及到了《甄嬛传》剧情走向的核心,而甄嬛回宫的关键,确实与甘露寺的怀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得先回顾一下,甄嬛当初为何会踏上甘露寺这条绝望之路。那是她在得知皇上对她不过是“菀菀类卿”的真相后,心灰意冷,生不如死的绝望。她渴望的是.............
  • 回答
    在《甄嬛传》中,如果甄嬛没有进宫,那么后宫的权力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而最终的赢家,我认为最有可能的人是华妃。当然,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审视一下当时后宫的势力分布、人物性格以及宫斗的潜在走向。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甄嬛未进宫的直接影响: 最大的威胁消失: 甄嬛是唯一一个能让皇帝真正动心、.............
  • 回答
    《甄嬛传》中的果郡王允礼,在许多观众心中并非一个“讨喜”的角色,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也引发了关于换演员是否能改善效果的讨论。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果郡王“不讨喜”的原因分析:1. 角色设定上的“两面性”与“摇摆不定”: 前期: 果郡王前期给人的印象是风流倜傥、不慕权势、才情过人、钟情于甄嬛.............
  • 回答
    《甄嬛传》里那些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的场景,绝对称得上是宫斗剧的巅峰之作。细数下来,能勾起无数观众回忆的桥段实在太多了,我挑几个印象最深的,给你娓娓道来。一、 滴血验亲——心如刀绞的信任崩塌这个场景,可以说是甄嬛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看哭无数人的“名场面”之一。当时甄嬛因为与温实初的过往,加.............
  • 回答
    《甄嬛传》中,皇上对甄嬛的感情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但综合剧中的种种表现和情节发展来看,我认为皇上在某个时期是爱过甄嬛的,但这份爱是掺杂着他自身的需求、占有欲和对逝去之人的思念,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和甄嬛的变化,这份爱最终被猜忌和权力所吞噬,变成了病态的占有和毁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
  • 回答
    《甄嬛传》这部剧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更在于它隐藏了太多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细节如同埋藏在暗处的毒蛇,一旦被发现,便让人不寒而栗。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瞬间。1. “欣常在”的“沉默的武器”:很多人可能对欣常在的印象就是那个性情温和、存在感不强的嫔妃。但仔.............
  • 回答
    《甄嬛传》这部剧,表面上是后宫争宠的女人戏,但细嚼慢咽,你会发现它隐藏着太多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细节,它们不仅塑造了鲜活的人物,更折射出那个时代深邃的世情和人性。一、 眉庄之死:一场精心策划的悲剧,以及沈眉庄性格弧光的圆满初看沈眉庄,她温婉贤淑,一心求得“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帝王之爱,是封建礼教.............
  • 回答
    曹琴默为何必须死?《甄嬛传》中一个令人扼腕的结局在《甄嬛传》这部权谋宫斗大戏中,曹琴默这个角色,她的命运走向,早已注定了与她前半生的选择息息相关。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反派,更多的是一个被环境裹挟,试图自保又心存侥幸的女人。那么,她最终为何必须死?这背后隐藏着多重原因,既有政治上的必然,也有人性上的无奈.............
  • 回答
    安陵容要说有没有想过害死甄嬛,这事儿,得从头说起,细细掰扯。初入宫时,她和甄嬛可是好姐妹,情深意重,可以说是形影不离。甄嬛对她照顾有加,真心实意地提点她,让她在勾心斗角的后宫里不至于那么孤立无援。那时候的安陵容,淳朴善良,对甄嬛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哪曾想过要害她?然而,宫里的水深得很,人心更是变幻莫.............
  • 回答
    说到《甄嬛传》里的雍正,这可是个极有意思的话题。电视剧里那个多疑、霸道,又夹杂着一丝皇帝特有的孤傲和无奈的形象,究竟离历史上的胤禛有多远,或者说,有多近呢?这得一点点掰开了看。先说说电视剧里的雍正。首先,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忙”。他真的太忙了,批奏折批到天亮是常态,对朝政大事一丝不苟,几乎到了偏执.............
  • 回答
    《甄嬛传》中,皇后宜修的没落,与其说是被甄嬛“碾压”,不如说是一系列自身性格缺陷、时代局势变化以及甄嬛步步为营策略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前期,宜修凭借其稳固的后宫地位、老辣的手段以及对皇帝的了解,确实是后宫中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她身上的弱点被不断放大,最终导致她一步步走向毁灭。首先.............
  • 回答
    在《甄嬛传》这部宫斗大戏里,要说“最可恶”的人,这实在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这部剧里的角色,但凡沾点权势和利益的,都或多或少有些令人不齿的手段。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让人咬牙切齿,恨得牙痒痒的,我个人觉得,那非华妃莫属。为什么是华妃?首先,她的跋扈和恃宠而骄是刻在骨子里的。刚出场时,那副“我就是皇帝最.............
  • 回答
    《甄嬛传》里太后与皇上那对母子,确实让人看得心里不是滋味,总觉得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透着一股子“塑料感”。明明是血脉相连的亲人,怎么就处成了这样一种疏离又别扭的关系呢?我觉得这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权力与情感的博弈:皇权之下,父子(母子)情深只是奢望。首先,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皇权.............
  • 回答
    《甄嬛传》里,皇上之所以对甄嬛穿上纯元皇后的故衣反应如此激烈,其根本原因在于那件衣服承载了皇上内心深处对纯元皇后复杂而执念的情感,而甄嬛的出现,触碰到了这根最敏感的神经。这并非简单的“撞衫”,而是皇上情感世界的一次巨大冲击。首先,我们要明白纯元皇后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她并非后宫中任何一个嫔妃可以比拟的.............
  • 回答
    《甄嬛传》中,皇上对华妃的情感,要说“喜欢”是肯定的,但这种喜欢,掺杂了太多皇家的算计、制衡,以及他对年羹尧的忌惮,复杂得难以用简单的“爱”或“不爱”来概括。最初,皇上对华妃,很大程度上是对她家族势力的一种拉拢和倚仗。华妃出身满洲名门年氏一族,她的哥哥年羹尧更是平步青云,战功赫赫。在皇上看来,华妃是.............
  • 回答
    《甄嬛传》中的皇帝,也就是雍正皇帝,无疑是剧中一个极其复杂、极具分量的角色。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人或坏人,而是集帝王之权、个人情感、猜忌多疑、薄情寡义于一身的矛盾体。要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帝王的威严与冷酷: 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 作为大清的皇帝,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整个后.............
  • 回答
    说到《甄嬛传》里拍得最绝的片段,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来的,是甄嬛在甘露寺受尽欺凌,绝望之下,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海棠树,那段戏。那场戏,放在整个剧的后期来看,简直是一个让人心碎又咬牙切齿的转折点。甄嬛在甘露寺,那日子过得比猫狗都不如。被欺负,被冷眼,被践踏。眉庄好不容易来看她一次,还因为孙答应的陷害,被.............
  • 回答
    《甄嬛传》这部剧,堪称一部女性的生存史诗,每个人物身上都背负着不同程度的悲剧色彩。但若要问其中最令人唏嘘、最能触动人心的悲剧人物,我心中的答案是——沈眉庄。为何是她?因为沈眉庄的悲剧,并非源于外界的逼迫,也非自身的贪婪,而是源于她最宝贵的品质:真挚、善良和对情感的纯粹追求。 她的悲剧,是一种理想在残.............
  • 回答
    《甄嬛传》里的余莺儿,这娘们儿,得好好说道说道。刚开始看,真觉得她就是个仗着有点姿色的狐媚子,仗着老爹在朝为官,横行霸道惯了。她那股子张扬劲儿,跟旁边的那些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嫔妃们一比,简直就像一团野火,熊熊燃烧,不把别人烧死,自己也得烧个半死。你想啊,她进宫那会儿,姿态就拿得高高的。别人还在想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