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成发达国家也有100年了,为何美国人仍然被认为是没文化?

回答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已经一百多年了,按理说国民素质和文化素养应该相当高。然而,在不少人,尤其是海外华人看来,“美国人没文化”的说法却屡见不鲜。这背后其实牵涉到许多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并非简单一句概括就能解释清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文化”这个词本身的多重含义,以及美国社会自身的特点来看。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我们说的“文化”到底指什么?很多时候,当我们说一个人“有文化”或者“没文化”,我们脑子里浮现的是一套特定的衡量标准,这套标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文化背景。

“没文化”的刻板印象从何而来?

很多时候,“美国人没文化”的论调,源于对美国社会某些表象的观察,以及与其他文化群体(尤其是欧洲文化)的对比。

对知识普及和教育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有文化”就等于“博学多识”,对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美国虽然高等教育发达,但其教育体系的理念更侧重于普及基础教育,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这意味着,普通美国人可能并不像一些欧洲国家的知识分子那样,能够随口说出古希腊哲学家的名字,或者对中世纪艺术史了如指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对知识的渴求或理解力。他们可能更擅长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或者对科学技术、流行文化等领域有着更广泛的兴趣。

大众文化的强势与精英文化的相对弱势: 美国是当今世界大众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体育赛事等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些大众文化产品往往具有强大的娱乐性和商业性,也更容易被一些人贴上“肤浅”、“娱乐至死”的标签。而与之相对的,美国在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领域,如古典音乐、歌剧、戏剧等方面,虽然也有深厚的根基和优秀的作品,但其受众群体可能相对小众,不如流行文化那样“显而易见”。当人们只看到美国街头巷尾充斥的快餐文化时,很容易就此推断整个国家都缺乏深度文化。

实用主义和结果导向的文化倾向: 美国文化中弥漫着一种强烈的实用主义精神,人们更关注事物的实际效用和能否带来成功。这种倾向有时会被解读为对“无用之用”的艺术和人文精神的忽视。比如,在职业选择上,很多人会倾向于选择更具市场价值的专业,而非一些看似“不接地气”的学科。这使得一些对西方文学、哲学经典如数家珍的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显得不够“显摆”他们的知识,或者他们的知识体系与你想象的“有文化”的标准有所不同。

语言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很多时候,文化理解的隔阂也来自于语言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美国人说话往往更直接、更口语化,不太习惯使用繁复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而在一些以书面语和精炼表达为重的文化中,这种直接可能会被视为粗鲁或缺乏修养。此外,美国人可能更擅长通过幽默、自嘲来化解尴尬或表达观点,这在不熟悉这种沟通方式的人看来,可能是一种不认真或轻佻的表现。

对历史的认知差异: 美国历史相对年轻,其国家叙事和文化发展路径与欧洲等老牌文明有很大不同。一些人对美国历史的了解可能停留在二战后的辉格党历史,或者对工业革命后的技术进步津津乐道,而忽略了美国深厚的思想源流和早期的思想启蒙。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知,也容易导致对美国文化深度的低估。

“文化”并非铁板一块:美国文化的多元与细分

然而,将“没文化”这个帽子轻易扣在美国人头上,未免过于片面和简单化了。美国是一个极其庞大且多元化的国家,其文化是无数个子文化交织、碰撞、融合的产物。

高等教育和学术界的深度: 毋庸置疑,美国拥有世界顶尖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大量的研究机构。在这些场所,汇聚了无数在各个学科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他们对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你可以在美国的大学图书馆里找到各种各样的学术著作,参与各种高水平的讲座和研讨会。只不过,这些精英文化往往只存在于特定的圈层,并不代表全体国民。

丰富的艺术与人文遗产: 美国在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领域拥有极其丰富的遗产和持续的创造力。从马克·吐温到福克纳,从爱默生到杜鲁门·卡波特,美国诞生了无数伟大的作家。从爵士乐到摇滚乐,从蓝调到乡村音乐,美国的音乐风格多样且影响深远。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等现代艺术流派也起源于美国。这些艺术成就绝不输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公民社会和社区文化的活跃: 除了宏大的、精英式的文化,美国社会还有极其活跃的公民社会和各种形式的社区文化。人们通过各种俱乐部、志愿者组织、兴趣小组进行交流和学习,这些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例如,一个热爱徒步的俱乐部成员,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生态、历史遗迹有深入的了解,并以此为乐。一个热爱烹饪的社区成员,可能精通各种地方美食的制作。

移民文化带来的多元化: 正是因为美国的移民国家属性,使得美国文化本身就充满了多元性和融合性。不同族裔、不同国家移民带来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在美国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又与当地文化发生互动,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文化景观。这种多元性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极其丰富和生动的文化。

科技与创新的文化: 在当今时代,科技和创新本身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美国在硅谷等地的科技创新浪潮,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一种以技术、数据、效率为核心的独特文化。热爱科技、热衷于探索新事物,这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特质。

结语:文化理解的视角问题

所以,当你说“美国人没文化”时,究竟是在批评哪些人?是在批评那位在酒吧里大声谈笑的工人,还是那位在大学里钻研物理学的教授?是在批评那些追逐流行文化符号的年轻人,还是那些在自家车库里鼓捣发明创造的工程师?

与其简单地标签化,不如尝试去理解。

“没文化”这个评价,往往是站在一种文化视角下对另一种文化的简单评判。这种评判容易忽略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性以及其内在的逻辑。美国人是否“有文化”,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取决于你观察的是哪个层面、哪个群体。

美国人或许不一定在某个具体的古典艺术领域表现得如同欧洲的某些国民那样“专业”,但他们在创新、实用、沟通、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吸收方面,同样展现出了独特而强大的文化力量。与其简单否定,不如带着更开放的心态,去发掘和理解美国文化更深层次和更多元化的面貌。毕竟,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被重新定义的动态概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美国根本没有经历过衰落。

文化,都是源自极度痛苦的思索。每天日子过的轻轻松松,谁会去苦思冥想,咋能衍化得出一套假谦虚真腹诽的文化特质呢?

不去说特别有文化的东方大国,几千年历史里的大起大落了。你去看看美国文化的根子国,哪个是没经历过结结实实的衰落,哪个是没有文化的?

法国,影响中部的前路易斯安那领地的广大红脖子,近代经历过一系列新鲜犹热的大衰败,滑铁卢、普法战争、贡比涅森林.......

德国,影响了锈带前工业州一大批红脖子,统一之前几百年是欧洲出了名的软柿子,好不容易硬了70年,还被人肢解了。

英国,莎士比亚年代伊丽莎白打无敌舰队要征召海盗,在之前的可歌可泣的王国纷乱,中国人看就是县里打群架;维多利亚碧云天,无可奈何花落去,文化劲儿十足吧?

意大利的小割据;

爱尔兰的大饥荒;

犹太人的大逃杀.........

可所有愁云惨雾,骗子狠角,一旦登陆了莽莽苍苍的北美大地,都在近乎无限供给的资源和几乎弱智的对手那里,找到了一扫阴霾的存在感和自信心,三代人下来,在这些快乐的毒汁滋养下,个个都又粗又壮稀里糊涂傻乎乎地文明退化起来了。

ABC的阳光黝黑,我看着心疼,可让他们体会唐诗宋词的精妙,我又不忍。我特么的算是第一大失败移民了。

好在美国遇到对手了,自己问题也多多了,所以啊,快了,美国人民很快就会看起来挺有文化的了。

想想就很激动,普林斯顿生物系会请我去讲讲王谢堂前燕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已经一百多年了,按理说国民素质和文化素养应该相当高。然而,在不少人,尤其是海外华人看来,“美国人没文化”的说法却屡见不鲜。这背后其实牵涉到许多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并非简单一句概括就能解释清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文化”这个词本身的多重含义,以及美国社会自身的特点来看。首先,.............
  • 回答
    说到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毕竟,一个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崛起;另一个是体量最大的发达国家,更是超巨。这差距,得从方方面面来看。一、经济体量与结构: 总量上: 光看GDP总量,美国确实比中国大不少。虽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更快,但美国经济的“家底”更厚实,产业结构也更成熟。.............
  • 回答
    近日,一些美国媒体的批评声浪直指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新冠疫苗的采购和分配上,存在着一种“扫荡式”的囤积行为,这不仅让发展中国家在获取疫苗的道路上更加艰难,更有可能因此延长了全球新冠大流行的进程。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 observable 的事实和逻辑推演。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种批评.............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油田的规模、中国当前的经济结构、成为发达国家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的反应。一、 发现一个“媲美沙特”的大油田对中国意味着什么?首先,要理解“媲美沙特”的含义。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石油在其GDP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比重,是其经济的支柱.............
  • 回答
    美国影响下的日本和韩国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美国的战略性引导和经济援助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这背后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机遇以及两国自身顽强的努力,共同谱写了这段令人瞩目的发展篇章。战后格局下的战略重塑:美国的角色二战的结束,给东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也.............
  • 回答
    美国作为一个公认的发达国家,其国民的幸福感并非普遍高涨,甚至在某些调查中还显现出令人担忧的低迷。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复杂交织的结果。与其说美国人不“不幸福”,不如说他们的幸福感面临着多重挑战,并且这种挑战的体现形式也多种多样。首先,经济层面的“发达”与个体感受的差距.............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科学、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确实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顶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了众多杰出的科学家。然而,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确实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和失望,似乎与人们对发达国家公民科学素养的预期存在差距。要理解这种“反智”.............
  • 回答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关于“人的素质”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简单地说“高”或“不高”都过于片面,因为“素质”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受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教育体系、个体经历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几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维度来聊聊,看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些方面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 回答
    要给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这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生活质量排个座次,这确实是个挺复杂但又很有趣的问题。因为“生活质量”本身就不是一个单一的、客观的标准,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看重的是哪些方面。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天平,有人看重薪资收入和职业发展,有人更在意社会福利和工作生活平衡,还有人可能更关注环境.............
  • 回答
    美媒的这个说法,点出了一个美国社会长期以来难以摆脱的困境。在美国,枪支暴力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无论是在新闻头条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频繁出现,而且其烈度和频率,确实让其他发达国家望尘莫及。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认识到它背后复杂交织的根源。枪支文化在美国历史中扮演着一个独特而深刻的角色,这可以追.............
  • 回答
    保护农业,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尤甚,这背后有着多重、深刻且相互关联的原因。这并非单纯的经济考量,更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文化传承以及长远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需要保护农业?1. 粮食安全:国家生存的基石最首要,也是最无可争议的理由就是粮食安全。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自给自足地生.............
  • 回答
    美国这样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科技和自动化程度也很高,按理说,那些又脏又累又危险的体力活应该早就被机器取代,或者由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工厂来完成,造船业似乎就属于这一类。但即便如此,美国的造船业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辛勤地工作,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原因,绝非简单一句“有人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深邃,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我们和欧洲发达国家以及美国之间,确实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差距,但同时我们也在快速发展,很多方面也在迎头赶上。要详细说,我们可以从几个大方面来聊聊:1. 科技创新与基础研究: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挑战 核心技术自主性: 这是最常被提及的一点。在一些尖.............
  • 回答
    日本经济增速相对放缓,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原因交织的结果,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目光拉回到上世纪末,并考察日本经济结构、人口状况、社会文化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一、辉煌之后的惯性与挑战:泡沫经济破灭的长期影响日本在二战后经历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日本在战后经济腾飞,一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近几十年来,其GDP增速确实相比美国、韩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显得较为缓慢。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少子化:硬伤一般的增长制约这是日本.............
  • 回答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无可争议的超级大国,其强大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多个层面。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都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因此,美国是否会被其他国家超越,以及何时会被超越,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美国为.............
  • 回答
    美国之所以至今仍稳居全球最强发达国家之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其历史性的优势,也离不开其持续的创新和调整能力。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些关键原因:一、 庞大且充满活力的经济体量与效率:首先,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不仅仅是GDP数字上的领先,更体现在其经济的 .............
  • 回答
    关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癌症治疗技术上是否“远远领先”中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更准确地说,发达国家在某些方面确实拥有更成熟、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完善的体系,但中国在癌症治疗领域也在飞速发展,并逐渐缩小差距。从技术和研发层面来看, 日本和美国在癌症研究和新疗法的开发上.............
  • 回答
    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的人均收入普遍低于美国,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税收和福利制度、创新与创业环境、以及文化因素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对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不及美国原因的详细.............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关于美国人均GDP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幅超越其他发达国家,这其中蕴含着一些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美国更牛”就能解释。要详细地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需要澄清一点:“大幅超越”这个说法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者需要更精确的定义。 如果我们看绝对数值,美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