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国在殖民地大肆扩张的时期,为什么没有优先抢占马达加斯加岛,而是任由法国占领了?

回答
英国和法国在争夺世界殖民地霸权的白热化时代,马达加斯加的归属权确实成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议题。为什么英国在那个全球扩张的年代,没有将马达加斯加这个位于印度洋战略要地的岛屿牢牢抓在手中,反而让法国捷足先登呢?这其中牵扯的因素相当复杂,并非简单的“漏网之鱼”,而是历史、地缘政治、经济考量以及英国自身战略重心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回到17世纪,那是英国和法国殖民扩张的早期。当时,英国的目光更倾向于北美、加勒比海以及印度。北美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土地,加勒比海则是蔗糖贸易的利润中心,而印度,则被视为“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是其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关键节点。相较之下,马达加斯加虽然有其潜力,但在当时的英国人眼中,它可能并没有那么耀眼。岛屿内部的政治格局复杂,原住民部族众多,且并非是像印度那样拥有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体系。英国在早期殖民活动中,往往更倾向于与已有成型社会结构的地区打交道,以便于建立和巩固贸易站和统治体系。

其次,英国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确实对马达加斯加有过一定的兴趣。他们尝试在岛上建立过一些贸易站点,甚至与一些部族有过接触。但这些尝试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功。当时的英国海军力量虽然强大,但长途跋涉到印度洋维护和扩张据点的成本和风险也相当高。而且,相比于当时已经建立起来的,能够带来丰厚回报的北美和印度贸易,马达加斯加的收益前景并不明朗,尤其是在考虑到殖民地的开发和维护成本后。

更关键的是,英国在欧洲战场上的持续竞争对它的殖民战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法两国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都在争夺欧洲的霸权,这种竞争也延伸到了全球的殖民地。英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对抗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并且在世界其他地区与法国争夺制海权和殖民地。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战略决策往往是基于“哪里能最大化地削弱法国,同时最大化地巩固自身利益”的考量。

到了19世纪,情况有所变化。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全球帝国版图已经相当庞大,其重点在于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殖民地,特别是印度。印度对于英国的经济和战略意义是无可替代的。与此同时,法国在拿破仑战败后,殖民扩张的步伐有所减缓,但它并没有放弃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当法国在19世纪后期,尤其是在第三共和国时期,重新燃起殖民扩张的雄心时,它将目光投向了非洲和印度洋。

马达加斯加的战略位置对于控制印度洋航线至关重要,这一点法国人看得比英国人更清楚。法国在18世纪已经开始在马达加斯加沿海地区建立据点,并在19世纪逐渐加强了其影响力。他们看到了马达加斯加潜在的战略价值,以及将其作为未来非洲殖民地扩张的重要基地。相比之下,英国已经拥有了毛里求斯和塞舌尔群岛等印度洋上的重要据点,并且其海军力量足以确保印度洋的航行安全。从英国的角度来看,如果马达加斯加落入一个敌对势力手中,那将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但如果它被像法国这样的竞争对手占领,而英国在其他地区拥有更重要的战略利益,那么它或许认为与法国争夺马达加斯加的成本可能超过了收益。

此外,英国在19世纪中后期也面临着来自德国等新兴势力的挑战,它必须将有限的资源和注意力分配到更紧迫的战略目标上。而且,虽然英国对马达加斯加有过零星的兴趣,但它似乎从未将其视为一个优先级极高的目标。在殖民地争夺中,有时候并不是谁“最先看上”某个地方,而是谁“最有决心和能力将其纳入囊中”。法国在19世纪末对马达加斯加的坚持,以及英国当时可能相对谨慎的态度,导致了最终的结果。

最后,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历史的进程并非总是按照预设的轨道进行。英国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并非总是能随心所欲地攫取一切想要的东西。地缘政治的平衡、其他国家的反应、自身的财政能力以及国内政治环境,都会影响其决策。在马达加斯加问题上,或许是法国的决心和行动力,加上英国当时对自身战略重心的考量,共同塑造了最终的局面。英国在19世纪后期虽然也曾对马达加斯加表示过一定的关切,甚至与法国有过一些外交上的交涉,但最终未能将其转化为实质性的占领行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英国战略部署的优先级和对潜在冲突的权衡。它可能认为,在印度洋地区,通过控制其他关键岛屿和维护海上通道,就能有效应对来自法国的挑战,而直接与法国争夺马达加斯加则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资源消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883年法国人就染指马达加斯加了,那时候南非还不存在呢,时刻记住今天的所谓的“南非”成型的第二次布尔战争是二十世纪的第一场大战,结束于1902年,真正稳定下来还要更晚。两者有时间差。

马达加斯加的位置确实至关重要(重要到很多澳新,英美学校的“帝国和殖民史”会有专题研究233)。不但是西印度洋地位堪比锡兰的重要岛屿,也是肯尼亚索马里一线以外最关键的潜在军港。肯尼亚的基林尼迪位置略好,因为可以同时向北控制红海,同时距离印度更近;但是马达加斯加也绝对是说一不二的潜在基地。

一方面,战争时期狭海(地中海)大概率是要关闭的,此时帝国命脉就是绕行非洲一圈的印度洋-大西洋航线,从印度南下一路到好望角折返向北。这条路无论如何绝不可能绕开马达加斯加附近。另一方面,肯尼亚长期有德国(后来是意大利)潜在威胁的可能,尤其是埃塞尔比亚沦陷后。这样让马达加斯加作为军港看起来并不蠢。

然而等英帝国真正非常稳固得从印度-马来亚-澳大利亚-肯尼亚-南非一线控制住印度洋的时候,希纳瓦罗那已经姓法了,在1870s以后法国明显在逐步放弃让帝国最恼火的海军挑战后,无需详述,有必要为了马达加斯加炮击卡莱斯吗?恐怕没有。


然而,一旦这种英法共识被打破,那就另说了。

当印度洋掠袭结束后,IJN航母大队在东印度洋刚跳完,USN在西太平洋吃屎一样地救场,北海北方大西洋海峡战事吃紧,地中海马耳他补给朝不保夕的时候;东方舰队一点也不急地带着全家老小齐上阵来到马达加斯加群殴法鸡。41年已经经历过一次东非大战了,42年马来亚新加坡一线又不复存在,此时绝对不能让IJN在东非有一个可以行动的落脚点。

Operation IRONCLAD!

我们讨论的可是四五支驱逐舰队,两艘舰队航母,一整个战列舰队和东方巡洋舰力量。要知道41年挪威之战后到法国之战前斯卡帕湾的本土舰队都没有这么多驱逐舰(当然这是个文字游戏,本土附近各个舰队的加和有远多。)

厌战:比起在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轰炸机战列舰潜艇航母前头铁,谁不想去美丽富饶的马达加斯加乳法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国和法国在争夺世界殖民地霸权的白热化时代,马达加斯加的归属权确实成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议题。为什么英国在那个全球扩张的年代,没有将马达加斯加这个位于印度洋战略要地的岛屿牢牢抓在手中,反而让法国捷足先登呢?这其中牵扯的因素相当复杂,并非简单的“漏网之鱼”,而是历史、地缘政治、经济考量以及英国自身战略重心.............
  • 回答
    大航海时代的北极光:英法在北美殖民地的开拓与博弈大航海时代,这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不仅仅承载着探险家的梦想,也孕育了欧洲列强在遥远大陆上争夺势力范围的野心。而在北美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开拓与博弈,无疑是那个时代最跌宕起伏的篇章之一,它塑造了今日北美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也留下了深刻的历.............
  • 回答
    美国在一战中加入协约国,而非同盟国,这背后并非仅仅是为了瓜分英法的殖民地利益那么简单。实际上,当时美国对瓜分殖民地利益的兴趣并不浓厚,其选择阵营更多是基于一系列更深层次的考量,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以及最直接的导火索——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首先,我们得明白,一战初期美国奉行的是“中立政策”。总统.............
  • 回答
    英国面积确实不算大,但它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地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并被誉为“日不落帝国”,这绝非仅仅依靠军事实力,而是一系列历史、经济、政治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军事实力是基础,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要理解英国的崛起,首先需要承认它在当时的军事实力是相当可观的。但“强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他欧洲列.............
  • 回答
    英国在殖民时期之所以没有废除印度的种姓制度,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以及英国殖民者的认知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不是英国人没有“想过”,而是他们一方面觉得干预过于复杂且可能适得其反,另一方面也从自身利益出发,默许甚至某种程度上利用了这一制度。首先,我们要理解,种姓制度在印度已.............
  • 回答
    印度在英国殖民期间确实爆发了许多反抗行动,其中许多都可以与中国的抗日战争相媲美,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这些反抗行动的规模、性质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但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以下是印度在英国殖民期间一些主要的反抗行动的详细描述:1.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Sepoy Mut.............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经济史、政治史、地理以及技术发展等多个维度。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确实在地理大发现时期拥有先发优势,并且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但为何最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非它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西班牙和葡萄牙:早期优势及其衰落的原因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地理大发现的.............
  • 回答
    殖民时代的英国人在印度酷暑下的生活,绝非易事。这是一种身体上的煎熬,更是对他们生活方式和心智的严峻挑战。不同于本土温和的气候,印度的高温潮湿,尤其是季风季节前后,常常让人喘不过气来。然而,这些远道而来的殖民者,并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应对策略,试图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舒适区.............
  • 回答
    英国人统治印度期间,他们的“种姓”地位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这与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却在实际的社会权力结构和日常互动中,扮演着类似但又截然不同的角色。简单来说,英国人并没有直接纳入印度传统的瓦尔那(Varna)或刹帝利(Jati)体系,而是以一种“外来统治者”的身份,建立了一套新.............
  • 回答
    英国殖民地的后世发展,尤其是民主化和经济繁荣程度,相较于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甚至德国等国的殖民地,确实呈现出一种更为显著的优势。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一系列历史、政治、社会及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英国在殖民扩张的“理念”上就与众不同。早期的英国殖民,特别是北美殖民地,很大程度上.............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也触及到了印度社会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困惑的现实。印度确实是多种宗教的摇篮,其文化深植于对精神、道德和社群的强调,按理说,这应该能提供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善的力量。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强奸犯罪率,这之间的矛盾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宗教信仰.............
  • 回答
    要回答“为什么二战里日本不派海军进攻英国殖民地”这个问题,咱们得把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日本的战略考量掰开了揉碎了说。可别以为日本人当时就那么傻,放着眼前的肥肉不吃,他们是有自己的算盘的。首先,得明白当时日本的真实目标。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其核心战略就是要建立一个“大东亚共荣圈”,说白了就是要驱逐西方殖民.............
  • 回答
    要探讨西班牙语系国家在全球“抗冠”表现上可能逊于英系国家,并深入分析西班牙文化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这的确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致分析的话题。我们应该避免简单化和刻板印象,而是从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关于“抗冠”表现的评价标准本身就值得商榷。衡量一个国家在疫情中的表现,通常会考虑死亡.............
  • 回答
    英国的殖民扩张历史波澜壮阔,其动力和方式也随着时代和地点的不同而演变。要理解为何英国在对印度的殖民过程中采取了占领的方式,而其许多其他殖民活动以贸易为主,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重因素。贸易驱动的早期殖民:一种循序渐进的策略在英国殖民早期的漫长岁月中,贸易确实是其对外扩张最主.............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而且“发达”本身的定义也可能存在争议。不过,总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解释为什么前英国殖民地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对更高的发展水平:一、制度遗产与治理模式: 法律和政治制度的相似性: 英国殖民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强大的“制度输出”。英国倾.............
  • 回答
    加拿大何时摆脱了英国殖民地的身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虽然我们可以确定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但它更像是一个逐步演变、自我赋权的过程,而非一个简单的宣布独立。我们可以从几个重要的阶段来理解加拿大独立的历程:1. 初步的自治与自我管理(19世纪中期):在19世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如果英国在二战后,没有失去那些以白人为主的殖民地,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那么它是否还能维持世界霸主的地位?我的看法是,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但要说“稳坐”世界霸主之位,恐怕依然挑战重重,而且霸主的形式也会与我们熟.............
  • 回答
    英国之所以没有将大部分殖民地直接变为自己的国土,其原因错综复杂,是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不想”或“不能”,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在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策略。首先,从历史的演变来看,英国殖民帝国的形成并非一开始就有吞并土地、同化人口的宏大计划。最初,殖.............
  • 回答
    英国之所以限制北美殖民地人民往西发展,并非出于简单的好恶或单一原因,而是复杂地交织着政治、经济、军事和帝国管理策略的考量。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穿越回那个风起云涌的18世纪,体会当时英国政府的思维模式以及其在广阔殖民地上所面临的挑战。最核心的限制,也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项政策,便是1763年的皇家公告(.............
  • 回答
    英国殖民时期的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是否觉得自己是“英国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 nuanced(细致入微)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他们的身份认同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地理距离和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居住地与英国本土的距离越来越远,殖民地人与英国的联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