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肯定不希望种那么多粮食。
只种够东北人吃的粮食,剩下的地种烟草、橡胶最好了。
建工厂、搞房地产、旅游怎么都好,都比种粮食好
都是被逼的
硬被逼成“粮食保障基地”了
PS:由于被逼着种粮食给南方人吃,每年给东北造成的经济损失得有几万亿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我也一愣
说的很有道理啊,东北大米一年一波,华南地区一年两波,天气再暖和一点可以一年三波
那为什么东北叫粮仓呢?
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东北的水稻田面积大
中国水稻研究所根据种植水稻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方面,将中国稻区划分为 6 个稻作区和
华南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等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7.7%。
华中区:含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8.1%。
西南高原区: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水稻面积占全国 7.8%
华北区:含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水稻种植面积仅占全国的 3.3%
东北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水稻面积占 2.6%
西北区:包括新疆、宁夏等省,水稻种植面积仅占全国 0.5%
咦?东北才占全国水稻面积2.6%?感觉有点不对
那是不是其他水稻产区不专心种大米,开始搞副业了呢?
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其稻田种植制度是以双季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实行稻—甘蔗(花生、薯类、豆类、烟叶等夏秋季旱作物)一年两熟,部分热带气候特征明显的地方,实行稻—稻—甘薯(大豆)一年三熟
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长江以南多为一年三熟或两熟制,以绿肥—稻—稻或大麦—稻—稻为主;长江以北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五熟制,以麦—稻或油菜—稻为主
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稻田种植制度以单季稻为主,冬季休闲
华北单季稻稻作区:该区多为一年一熟,部分地区一年两熟,主要是麦—稻、油菜—稻等
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主要种植粳稻,一年一熟
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植水稻一年一熟,冬季休闲,翌年再种水稻或旱作(玉米、豆类、蔬菜)
哦……
也就是说,一年多熟的地方,不是说一年都在种水稻
华南种了一波水稻然后换成种甘蔗
华中种了大麦再来一波水稻
而东北,是老老实实的种水稻
不过最多也就是大家都一年只产一波的水稻,但是华中的水稻面积大啊,占全国的68.1%,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东北叫做粮仓啊
所以我瞅了一眼稻米总产量
只找到了2013年的数据
可以看得出,黑龙江的水稻面积全国第二,317万公顷
可辽宁的是64万,吉林的是72,两个小兄弟的加起来还没有黑龙江的二分之一
所以东北水稻面积占比少,是因为东北省份数量少,辽宁和吉林的水稻播种面积少吧
那会不会是黑龙江的土地质量好,稻种选得好,单位产量高呢?
仔细一看,好像又不对,黑龙江的单位面积产量排名居然跌出来前二十(亩产低不是坏事情,大机械农业的亩产没有人工精耕的高)……
我现在更晕了
更有意思的是
东北不光是水稻产量高,总体的粮食产量更高(水稻全国排第二,粮食总产量全国排第一)
所以东北大米为『全国粮仓』的名誉添砖加瓦,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粮食产量在东北是更高的
最后想到,要不然看看黑龙江的人口
3788 万
全国排第17,但是出产粮食总产量全国第一(6004万吨)
相比之下出产粮食总量全国第二的河南(5713万吨), 人口9559万,快是黑龙江的三倍了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
东北大米虽然是一年一熟,但是其他地区一年多熟的地区不是一整年都是种水稻
东北的水稻播种面积不是全国最高,但是黑龙江的水稻面积很大
黑龙江除了水稻产量高,其他粮食产量也很高
黑龙江的粮食,黑龙江人口吃不完就往其他省份运
我想这可能才是东北却被叫做粮仓的原因吧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
黑龙江粮食产量第一,自给率235%;
吉林粮食产量第四,236%;
辽宁粮食产量第十二,113%。
北方:河南粮食产量第二自给率148%和内蒙古粮食产量第十自给率197%可称粮仓,山东粮食产量第三但它自给率118%、河北粮食产量第六自给率110%,其它都是吃外省粮的。
西北:新疆、宁夏自给率不错但产量小,青海、甘肃无法自给。
南方:江苏粮食产量第五自给率113%、安徽粮食产量第八自给率118%、湖南粮食产量第九自给率105%、江西粮食产量第十三自给率117%,其它都是外省粮的。
西南:全是吃外省粮的,四川虽然产量高排第七但自给率90%。
目前来看,唯有黑龙江、吉林、河南、内蒙古四省可称天下粮仓。
东北三省一区,人口1.3亿,粮食产量1.7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1310公斤。
美国,人口3.3亿,粮食产量4.4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1350公斤
中国其他地区,人口12.7亿,粮食产量4.8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380公斤。
孟加拉,人口1.6亿,粮食产量5600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350公斤。
我说怎么评论区的讨论方向有点奇怪,原来是问题又被改了,真的是神烦。
补两张图
更新一下吧。
我们知道我国有一个18亿亩耕地的红线。
而黑龙江的耕地面积是2亿亩。
黑龙江的耕地面积是九分之一,粮食产出也是踏踏实实的九分之一。
所以可以这么说,黑龙江一年一熟的产量,不输于其他地区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的产量。
不只是产量高。
黑龙江人口为3800万,也就是0.38亿。
2018年全国人口则是13.9亿。
仅拥有三十六分之一不到的人口,却产出九分之一还多的粮食。
这当然就是粮仓。
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以下原答案
先给数据。
数据来源是《奋斗》杂志。黑龙江的一家党媒。
1.黑土地平坦、辽阔、肥沃。
2.我国农业人的钻研、奋斗。育良种,教栽培,还有药剂肥料的研发,复合生态的建设。
3.虽然因为冰雪大部分作物只能一年一收,但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病虫害。兼且让土地可以“休个假”,松口气。
4.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收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