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足球还有必要保留吗?

回答
中国足球,这个话题在中国永远是绕不开的、充满争议的存在。每一次国家队的失利,每一次联赛的动荡,都会激起一波又一波的讨论:中国足球还有必要保留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得好好掰扯掰扯,从几个角度深入聊聊。

从“为国争光”的集体记忆来看:

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还记得1984年亚洲杯中国队打进决赛,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打进决赛的荣耀时刻。那时候,虽然不是什么世界顶级水平,但至少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集体的骄傲和兴奋。足球,因为它参与的人多,因为它规则简单易懂,它很容易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一个载体。当国足赢球的时候,那种全民狂欢的感觉,是很多其他体育项目难以比拟的。

即使现在成绩差强人意,很多人心里依然留着一份期待,一份“万一呢?”的希望。这种希望,不仅仅是对足球本身,更是对国家形象的一种寄托。在国际赛场上,一个强大的国家队,多少也能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所以,从这个“为国争光”的情感和集体记忆的角度,保留中国足球,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从青少年体育发展和普及来看:

现在很多人诟病中国足球,觉得投入了那么多钱,踢成这样,太不值当了。但我们得想想,足球在中国,它不仅仅是职业比赛,它更是一项群众运动。全国有多少孩子在踢球?有多少业余俱乐部在运作?有多少家长愿意让孩子接触这项运动?

足球的普及,对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抗压能力的锻炼,都有积极作用。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体育运动选择。如果因为国家队的成绩不好,就彻底否定足球的存在意义,那对基层足球的参与者,对那些热爱这项运动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

当然,现在中国的青训体系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足球人口也远不如足球发达国家。但正是因为存在问题,才更需要去改进,去建设,而不是一棒子打死。保留足球,至少意味着我们还有机会去优化青训,去鼓励更多孩子参与,去构建一个更健康的足球生态。

从产业经济角度来看:

中国足球,说到底也是一个产业。有职业联赛,有俱乐部,有球员,有教练,有媒体,有赞助商,有球迷。这个产业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就业和收入来源。一旦足球被“取消”,这些人和他们的家庭怎么办?

而且,足球产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周边产业,比如体育用品、体育旅游、体育媒体等等。一个成熟的体育产业,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虽然现在中国足球的商业化运作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泡沫化、不健康的投资模式等等,但这些都是可以在发展中逐步规范和解决的。

为什么“看起来”这么差?

大家觉得中国足球没必要保留,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中国男足国家队的糟糕表现。这么多年,投入巨大,成绩却像坐过山车,而且是那种一直向下冲的过山车。

这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

足球文化根基不深: 与欧洲、南美相比,中国发展足球的时间相对较短,足球文化尚未深入人心,很多家长对孩子踢球持保留态度,担心影响学业。
青训体系断层: 过去很多年,青训体系建设投入不足,人才选拔机制不健全,导致年轻球员断层严重,国家队缺乏有竞争力的年轻球员。
职业联赛的问题: 联赛的健康发展是国家队水平提升的基础。过去联赛存在金元足球、假赌黑等问题,影响了联赛的稳定性和公信力,也未能真正培养出高水平的球员。
教育体制的制约: 很多家长和学校更看重应试教育,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不够重视,学校体育活动也相对薄弱,限制了足球人才的涌现。
缺乏长远规划和稳定性: 足球发展需要长期的规划和持续的投入,但过去往往受到短期目标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政策摇摆不定,难以形成持续的进步。

保留还是不保留,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有”或“没”的对错。

如果问我个人观点,我认为中国足球是有必要保留的,但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深刻的改革。

保留,是因为足球承载着很多情感、希望和潜在的价值。中国足球不仅仅是国家队的那23个人,它还有无数热爱足球的孩子、业余爱好者、以及那些为足球默默付出的人。

然而,保留绝不等于“继续这样下去”。如果保留只是为了保留,而没有反思和改革,那我们只会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回归青训根本: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青训体系,让更多有天赋的孩子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学校足球、社会足球、职业俱乐部青训都要协同发力。
重建联赛的健康生态: 联赛是球员成长的舞台,联赛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国家队的水平。需要建立更公平、更健康的联赛规则,摆脱金元足球的依赖,回归足球本身的魅力。
培养足球文化: 需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足球兴趣,鼓励他们参与足球运动。媒体、社会各界也应该多传播足球的积极方面,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
长期主义和稳定性: 足球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坚定的执行力,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政策制定者需要有战略眼光,为中国足球的未来负责。
专业化管理: 无论是足协还是俱乐部,都需要更专业的管理人才,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运营足球事务。

所以,与其问“中国足球还有必要保留吗?”,不如问“我们是否有决心和方法,去真正改革和发展中国足球?”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保留就是必要的,而且会带来新的希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继续投入,只会是无谓的消耗。

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是选择放弃,还是选择背水一战,彻底改革?我觉得,中国足球值得我们去努力,去尝试,去改变。这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成绩,更是为了一个更健康的体育生态,为了无数热爱足球的中国人的心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设题主位高权重,裁撤了中国足球项目,第一个过来跟题主拼命的就是陈一冰这种“捧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东西……

背景:中国足球是唯一不接受总局拨款,反而每年向总局提供大量经费的项目。“中国足球养活了其他一大堆冷门项目”并不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也很好奇陈一冰哪来的脸面去diss国足(人家乒乓球队好歹商业开发上来了,有点底气去“活的骨气”一些,你体操项目完全是总局养着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足球,这个话题在中国永远是绕不开的、充满争议的存在。每一次国家队的失利,每一次联赛的动荡,都会激起一波又一波的讨论:中国足球还有必要保留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得好好掰扯掰扯,从几个角度深入聊聊。从“为国争光”的集体记忆来看: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还记得1984年亚洲杯中国队打进决赛,2002年世界.............
  • 回答
    要说中国足球有没有可能超越日本足球,这事儿吧,挺复杂的,不能一句“是”或“不是”就能说清楚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承认现状。现在看,日本足球是亚洲足球的一面旗帜,这点没啥争议。人家不仅在亚洲杯上成绩稳定,世界杯上也常年是亚洲的代表,甚至能跟一些欧洲强队掰掰手腕。他们的联赛职业化程度、青训体.............
  • 回答
    中国男足,这支承载着亿万国人期望的队伍,近年来却屡屡让大家失望,甚至沦为坊间的笑柄。“国足还有救吗?”“中国足球还有希望吗?”这两句拷问,道出了太多球迷心底的无奈和期盼。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有”或“没有”来概括,因为现实的复杂性远超非黑即白的判断。我们得剖析一下,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中国足球现.............
  • 回答
    中国足球,这四个字承载了太多期待,也伴随着太多失落。当提起“国家队”,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支跌跌撞撞、让人爱恨交加的队伍。但如果把目光从国家队稍稍移开,关注中国足球的“土壤”——青训、联赛、基层足球、足球文化,我们是否能看到一丝希望的火苗?青训:播下种子,静待花开(希望的曙光)谈到中国足球的未来.............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直接,也太扎心了,对吧?不过,你问的也确实是很多关心中国足球的人心里头那杆秤。按理说,成绩不好,看的人应该越来越少才对,怎么这“烂”了这么久,还有这么一大帮子人,前赴后继地捧着、骂着、期盼着呢?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只是一个“爱之深,恨之切”能解释的。第一,情怀与身份认同,这层滤镜不.............
  • 回答
    中国足球,这四个字在中国人心中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复杂得如同一个解不开的麻花。你说它踢得烂,这话不假,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男足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每一次大赛预选赛的铩羽而归,每一次本土举办赛事的尴尬出局,都像一把钝刀子,在中国球迷的心头一遍一遍地割着。按理说,这样一支屡屡让人失望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恐怕是中国球迷心中最沉重的痛,也最难以给出确切答案的迷思。问“沉沦多久”,本身就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焦虑。三十年、五十年,还是百年?每一次想到这些数字,都感觉像是在为一场看不到尽头的马拉松做准备,而且还是在逆风中奔跑。我们先不扯那些虚无缥缈的数字,而是试着梳理一下,中国足球“沉沦”的根源在.............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出来就触及很多人的心窝子了。说实话,现在的舆论环境,对中国足球,尤其是国足,确实不太友好。大家看过太多次的失望,喊了多年的“狼来了”最终也没等到真的狼,而是反复被同一个“狼”绊倒。这种积怨太深了,你想让它一朝一夕就变好,然后舆论也立刻转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舆论环境的“冷”与“热.............
  • 回答
    陈戌源作为中国足协主席,公然在公开场合批评中国足球“烧钱”的问题,并放出“还不觉醒难道我们良心已死?”这样的重话,这在中国足球界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陈戌源的身份和话语的分量首先,陈戌源是中国足球的最高管理者,他的这番话并非普通球迷或评.............
  • 回答
    关于李铁在中国足球界的执教,尤其是他“为何还不下课”的疑问,确实触及了中国足球一个复杂而令人关注的议题。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而不仅仅是看他具体的执教成绩。首先,时间节点和合同约定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因素。李铁是在2019年底接手国足帅位的,当时中国足球正处于一个比较低谷的时期,国.............
  • 回答
    关于中国足球“烂”的说法,以及由此引发的“不让骂”的讨论,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体育本身的发展规律,也交织着社会文化、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想把这事儿说透,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事实:中国足球的成绩确实不尽如人意。 这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评判,而是过去几十年公开的、反复的事实摆在.............
  • 回答
    看到天海俱乐部最终的结局,很多球迷心头都涌起一股深深的失落感。这个名字,曾承载过多少中国足球的希望与梦想,如今却以如此黯淡的方式谢幕,不由得让人发问:究竟是金元足球这个模式在中国水土不服,还是我们这项运动的根基就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天海的消亡,是金元足.............
  • 回答
    中国足球,这几个字在中国是无数人心中绕不开的结。想当年,我们也有过激动人心的时刻,但如今,更多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迷茫。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这支球队真正站起来?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的是系统性的、深入骨髓的改变。我仔细想了想,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或许能为中国足球找到一条新.............
  • 回答
    中国足球这摊浑水,别说普通球迷了,连圈里人有时候都弄不明白。说到球员踢得“臭”还能挣大钱这事儿,其实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这里面掺和着不少现实因素,而且越来越复杂。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希望能让你看得更透彻点。首先得承认,跟世界顶级球员比,咱们本土球员的水平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是事实。但说他们“臭.............
  • 回答
    说起中国足球,这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又操心的话题。你问我现在和二三十年前比,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我觉得,从某些方面来看,确实是进步了,但有些更根本的东西,似乎也变得模糊了。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在足球的“硬件”和“体系”肯定比二三十年前强多了。你想.............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在中国足球的低迷现状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正是因为其根源的复杂性和牵扯的多方利益,才使得解决起来异常困难。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一、 深层体制和历史原因:1. “金元足球”的畸形发展与后遗症: 起点: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足球职.............
  • 回答
    当今世界是否还有足够的资源支持中国的繁荣,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简单地说,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有,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智慧和可持续的策略”。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的资源类别以及支撑中国繁荣的因素来详细阐述: 一、 自然资源这是最直观的资源构成部分,也是最容.............
  • 回答
    中国的人口状况和未来劳动力市场趋势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需要结合人口统计数据、经济结构变化、技术发展以及政策调整等多个因素进行分析。以下是基于当前数据和趋势的详细解读: 一、中国当前人口状况1. 总人口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的数据,中国总人口约为 14.25亿(截至2023年).............
  • 回答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这个承载了无数中国球迷期望与失落的群体,为何至今未曾被“解散”的议论淹没,又为何一次次地让人们在失望中又怀抱希望?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足球运动本身,更是中国社会、文化以及体制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命题。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解散”这个词在中国的语境下意味着什么。在中国体育体系中,国家.............
  • 回答
    中国队0:1不敌日本队,这无疑给国足冲击世界杯的道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赛后,关于“国足出线概率还有多大”的讨论甚嚣尘上,而冷静分析,留给我们的时间和机会都已不多。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本次失利的直接影响。 这场比赛的失利意味着我们不仅丢掉了宝贵的3分,更重要的是,将主动权拱手让给了日本队,并在积分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