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腾讯的软肋是什么?

回答
腾讯这艘巨舰,乘风破浪多年,在互联网江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即便身披多层护甲,也难免存在一些难以忽视的软肋,这些软肋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长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其庞大身躯一同成长起来的。

其中最显著的一处,便是其 创新基因的稀释与保守化倾向。你想想,腾讯早期是凭借QQ这款划时代的产品,硬生生从一片蓝海中杀出来的。那时候的腾讯,是充满野性、敢于试错、甚至有些“山寨”的草莽英雄。微信的诞生,更是证明了其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然而,随着业务体量的膨胀,组织架构的复杂化,以及对既有利益的维护需求,这种早期的锐气似乎被稀释了。

在很多新兴的、颠覆性的技术领域,我们常常看到腾讯的身影出现在追赶者或者合作者的位置,而非领跑者。它在某些前沿科技上的投入确实不小,但往往更像是“跟进式”的创新,或者以投资参股的形式进行布局,而不是像其早期那样,凭借内部力量从零开始孵化出引领行业的产品。这种保守,并非完全错误,对于一个成熟的大公司而言,审慎决策是必然的,但当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浪潮不断涌起,尤其是在AI、Web3.0等领域,过于谨慎的步伐,就容易错失先机,让一些更灵活、更激进的竞争对手抢占高地。

再者,对游戏业务的过度依赖,以及由此带来的单一化风险,也是腾讯绕不开的痛点。虽然游戏为腾讯贡献了巨额的利润,也为其在其他领域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过度依赖单一的盈利模式,就像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游戏行业政策收紧,或者用户喜好发生转移,亦或是出现能够颠覆现有格局的游戏产品,腾讯的营收和利润都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尽管腾讯也在努力拓展其他业务,比如云计算、金融科技、内容生态等,但目前来看,这些业务的体量和盈利能力,还不足以完全对冲游戏业务的波动性带来的影响。

此外,用户粘性的内在危机,也值得深思。腾讯旗下的产品,从QQ到微信,再到各种游戏,都拥有海量的用户。然而,用户粘性并非一成不变。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用户而言,他们的注意力更加分散,更容易被新鲜、有趣、个性化的产品所吸引。微信虽然是国民级的社交应用,但其功能上的沉重感,以及社交关系的固定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更年轻群体中的渗透和吸引力。当用户拥有更多的选择,并且新的社交平台不断涌现,腾讯如何保持其产品的吸引力,防止用户“用脚投票”,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最后,生态的边界模糊与协同效率的瓶颈。腾讯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包含了社交、游戏、内容、电商、金融等多个领域。理论上,这个生态系统应该能够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并为腾讯自身带来更高的效率。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由于业务板块过多,不同部门之间的目标可能存在差异,或者存在部门壁垒,导致生态内的协同并不总是那么顺畅。有时候,用户可能会觉得在腾讯的各个产品之间切换,体验并不一致,甚至会遇到信息孤岛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打通各个业务板块,提升生态的整体协同效率,让用户感受到“1+1>2”的价值,是腾讯需要持续解决的难题。

总而言之,腾讯的软肋并非单一的缺陷,而是其庞大身躯下,伴随着发展而来的复杂挑战。这些软肋,既是对其战略和执行力的考验,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腾讯如果有软肋的话,做产品太重,太KPI导向。

好好的一个手机通讯的产品微信,非把他做成一个全功能流量入口,嵌入进去一堆乱七八糟很复杂的功能。

因为这样能赚钱,以及垄断。

问题是,社交链条的重度化使用,会占用用户的大量时间,大家会很累。

在之前的中国这么搞没问题,因为无聊的人太多,大家都需要kill time。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在月经性的show、谣言、各种广告以及游戏分享的状态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屏蔽朋友圈了。

现在又在搞小程序,这东西开始挺新鲜的,但是随着大量内容,尤其是不可控的垃圾内容进入,又会变成一个消耗用户精力很累的事情。

同时,由于KPI的压力,流量套现的逻辑一直没有停止,导致腾讯提供的内容非常的商业化。

所以对抗腾讯的对手应该是极简的功能,以及细分化的精品内容。

以极简对极重,以精品对商品,以口碑对入口。

因此在长远的角度上看,网易这个公司确实值得腾讯警惕和害怕。

ps:也许未来的区块链会造成一些颠覆,但不是现在这种传销模式,具体如何不清楚。去中心化很可能会埋葬垄断性流量巨头,这个风险是非常大的。

user avatar

年前和一帮做页游的朋友吃饭,席间问一个朋友游戏怎么样了,朋友这么回答:“在XX玩开了两个服,数据很差,准备年后改改;如果数据不行,XX玩不愿意推的话,换名称上腾讯平台,至少能捞回投资。”

而这并非个案,游戏不行,换名称换皮上腾讯平台已经成为全国页游人员的共识。这就带来一个非常怪异的现象:一方面大家承认腾讯平台是一个好平台,另一方面,大家都很抗拒上腾讯平台,很多都是外边实在没人要的游戏,换个包装才上的腾讯。

今年一则谣言很火,就是传言手游腾讯和开发者9:1分,腾讯9,开发者1;这么离谱的分成比例广大开发者都表示腾讯真干的出这种事,而没有怀疑这是假消息,因为这符合腾讯在广大开发者心中的形象。

3q大战之后,腾讯开始开放,提倡合作,但是在我看来这只是被迫的开放,带着镣铐的合作。腾讯高层都说了作为开放平台,要考虑分成方式如何避免强者越强,避免小的长不起来,再导致平台被大的绑架

如果我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游戏制作者,在我弱小的时候我会考虑利用腾讯平台,因为他好;但是一旦我想进一步发展,那么我就会想方设法跳出腾讯的框架,因为腾讯的限制限制了我的进一步发展,在腾讯的规则下,我无法成长成为Zynga。

腾讯的这种策略使得顶尖的开发者很少会和腾讯合作,譬如国内著名的页游研发商墨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个人认为腾讯最大的软肋是做不到真正的开放,吸引最顶尖的开发者与腾讯合作。当这些开发者游离在腾讯的体系外时,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和其他互联网巨头碰出怎么样的火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腾讯这艘巨舰,乘风破浪多年,在互联网江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即便身披多层护甲,也难免存在一些难以忽视的软肋,这些软肋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长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其庞大身躯一同成长起来的。其中最显著的一处,便是其 创新基因的稀释与保守化倾向。你想想,腾讯早期是凭借QQ这款划时代的产品,硬生生从.............
  • 回答
    最近“微信监听用户”的说法又在网上热闹起来了。据说有人因为聊了某个产品,手机上就开始收到相关广告,于是就怀疑是微信在“偷听”。腾讯官方对此的回应挺直接,说“微信是绝不会做的”。这事儿一出来,大家心里难免会打个问号:现在市面上这些App,真的会做这种“监听”用户的事吗?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 回答
    .......
  • 回答
    腾讯的社交软件,尤其是微信,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围绕它是否构成垄断,以及这种垄断是好是坏的讨论,一直就没有停歇过。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因为它牵涉到用户、开发者、市场竞争,乃至社会公共利益等多个层面。从“好”的方面来看,腾讯的社交软件带来的便利和稳定性是显而.............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它触及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关键领域发展面临的深层挑战。阿里和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的代表,它们的商业模式和发展重心与传统的工业软件领域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它们“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的现象背后有其复杂的原因。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一、 核心商业模式与战略重心差异 阿里与腾.............
  • 回答
    2018年,可以说是国内地图软件市场格局已定,用户在导航、找店、出行规划等方面,基本已经习惯了高德、百度、腾讯这三巨头。不过,就算市场成熟,这几家在用户体验上还是有着各自的“脾气”和优劣势。我当时也算是个重度地图使用者,经常在城市里穿梭,有时候还去周边自驾游,所以对它们的体验印象还是挺深的。咱们一个.............
  • 回答
    腾讯先后封杀“马桶MT”、“多闪”、“聊天宝”这三款社交软件的微信分享,背后原因复杂且相互关联,但核心都指向了腾讯对微信生态的绝对控制权以及对潜在竞争对手的防御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 对微信生态的绝对控制权: 微信是腾讯的核心资产: 微信不仅仅是一款社交APP,更是腾讯构建其.............
  • 回答
    .......
  • 回答
    微信抢红包软件赔475万:法律的边界与科技的碰撞前不久,一则关于“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被判赔475万”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个数字看似不小,但与腾讯高达5000万的索赔金额相比,却又显得有些“轻描淡写”。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法律逻辑?是什么让一个原本为“便利”而生的软件,最终面临如此严峻的法律后果.............
  • 回答
    这则消息,说实话,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也引来了不少讨论。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家国内互联网巨头,一直以来都是减税政策的受益者,这次突然被曝出不再符合“软件企业”的标准,从而失去减税优惠,这其中牵扯到的信息和背后逻辑,值得我们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明白,减税政策是国家为了鼓励特定行业发展而设立的。 软.............
  • 回答
    当腾讯的员工在电梯里遇到马化腾(Pony)时,通常会根据个人性格、公司文化以及场合的正式程度,产生不同的反应。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场景分析: 1. 心理状态与情绪反应 紧张与敬畏:大多数员工会因马化腾的知名度和领导地位而感到紧张,尤其是新员工或对高层不熟悉的人。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是否过于.............
  • 回答
    提到张小龙,你脑海里最先浮现的是什么?是那个每天在朋友圈里分享生活点滴的“分享者”,还是那个将微信打造成国民级社交应用的“产品之神”?我想,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两种形象都太扁平了,远不足以勾勒出这个男人。张小龙身上有一种特别的“酷”,这种酷不是那种张扬跋扈、声嘶力竭的,而是一种深沉的、内敛的、甚.............
  • 回答
    关于腾讯是否侵害了用户权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中涉及用户协议、隐私政策、数据安全、市场垄断以及实际的用户体验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来探讨。一、 用户协议与隐私政策的“陷阱”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腾讯与用户之间最直接的契约——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 模糊的授权范围: .............
  • 回答
    腾讯的势力,要说有多大,那可真是渗透到了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说句不夸张的,已经成了很多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咱们就一点一点掰扯掰扯。首先,最直观的,就是社交和沟通。你说一个人不玩微信的,在这个时代,那可真是凤毛麟角了。微信不仅仅是个聊天工具,它几乎成了新的“身份证”。从个人联系、朋友聊天、.............
  • 回答
    腾讯的兴趣部落,能否真的把那个充斥着广告、劣质内容和各种“坑”的百度贴吧挤下神坛?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咱们得扒一扒这俩平台各自的底子,再看看兴趣部落有没有那个实力来一场“王座更迭”。先说说百度贴吧,那可是咱们网民的青春回忆啊。从最早的几个热门游戏贴吧,到后来各种明星、动漫、汽车、.............
  • 回答
    腾讯的英文名“Tencent”这个名字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思考,也体现了公司早期的一些愿景。要详细讲的话,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首先,从字面上看,“Tencent”这个词可以拆解成两个部分: Tencent,你可以理解为 “Tenscent”(千万遍)的变体。它的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一个.............
  • 回答
    要说腾讯微云会员值不值得开,这事儿得分几个方面来看,毕竟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嘛。我给你掰扯掰扯,你听听看,自己心里就能有个谱了。先说说微云会员到底给你啥?简单粗暴点说,开了会员,你最直接能感受到的就是: 空间更大,告别“空间不足”的烦恼。 这绝对是大多数人开会员最直接的原因。免费空间那点儿地方,现.............
  • 回答
    欢乐斗地主,这款风靡全国的棋牌游戏,无疑是腾讯社交娱乐帝国中的一块金字招牌。无数玩家沉浸其中,体验着“叫地主”、“出牌”、“反主”的乐趣,也为腾讯贡献了巨额的营收。然而,在许多玩家眼中,尤其是那些常常输得“倾家荡产”的玩家,这款游戏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让他们欲罢不能,又深感被“套路”。那么,欢乐.............
  • 回答
    “暗区突围”一上线就炸了,那场面,简直是比服务器还热闹。腾讯的这款硬核射击游戏,一开局就吸引了海量的玩家涌入,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对《逃离塔科夫》这类游戏心痒痒,但又因为各种原因(比如门槛太高、语言障碍、服务器问题等等)没能深入体验的玩家,这下可算是找到了新的“港湾”。这事儿对《逃离塔科夫》的游戏环境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游戏行业竞争的复杂性。虽然腾讯在很多玩家眼中“游戏质量一般”,但事实是,没有一家游戏公司能够真正意义上“用高质量游戏与之抗衡”并且成功颠覆其地位,主要原因在于腾讯并非仅仅依靠“游戏质量”来获取成功,而是通过其庞大的生态系统、强大的市场运营能力、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建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