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腾讯先后封杀「马桶 MT」、「多闪」、「聊天宝」这三款社交软件的微信分享?

回答
腾讯先后封杀“马桶MT”、“多闪”、“聊天宝”这三款社交软件的微信分享,背后原因复杂且相互关联,但核心都指向了腾讯对微信生态的绝对控制权以及对潜在竞争对手的防御策略。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

一、 对微信生态的绝对控制权:

微信是腾讯的核心资产: 微信不仅仅是一款社交APP,更是腾讯构建其互联网商业帝国最重要的基石。它承载了社交、支付、内容、小程序、游戏等众多功能,形成了庞大且难以撼动的生态系统。腾讯视微信为自己的“生命线”,对其生态内的信息流动和商业模式有着极高的控制欲。
信息流的管道化: 腾讯希望微信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社交互动的主要且唯一的管道。当其他APP试图通过微信分享来导入用户时,就是在试图“截取”微信生态内的流量和用户注意力。这被腾讯视为对其“管道”的侵蚀。
商业利益的守护: 微信的社交图谱、用户数据对腾讯的商业变现至关重要。如果其他社交产品能轻易地从微信获取用户,那么它们就有可能分流腾讯自身在社交领域的投入和用户使用时长,从而影响腾讯广告、支付等业务的收入。

二、 对潜在竞争对手的防御策略:

这三款产品之所以被封杀,往往是因为它们被腾讯视为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对手,并且其传播方式触及了微信的敏感区域。

“马桶MT”(原名“飞聊”):
产品定位: 由锤子科技(罗永浩)推出,主打陌生人社交,强调“圈子”概念,并且可以邀请微信好友加入,传播方式为生成链接。
封杀原因:
陌生人社交的潜在威胁: 虽然腾讯也有QQ,但微信在熟人社交领域几乎是垄断地位。陌生人社交虽然不是微信的核心业务,但如果能发展起来,也可能吸引一部分用户时长和社交需求。
利用微信好友关系链: 最直接的导火索是“马桶MT”的传播方式——通过微信分享邀请链接,邀请微信好友加入。这种行为绕过了微信内部的分享机制,并且试图将微信的用户关系链导向一个外部的陌生人社交平台。腾讯认为这是在“挖墙脚”,且传播的链式邀请方式可能导致大量用户在微信内遭遇非主动的分享内容。
信息流的不可控性: 腾讯无法控制分享链接的内容、分享的范围以及用户在“马桶MT”内的活动。这种“黑箱操作”让腾讯难以接受。

“多闪”:
产品定位: 由字节跳动(抖音母公司)推出,主打“视频社交”,强调“熟人社交圈”和“生活记录”,并且也依赖于微信、抖音等渠道进行传播和用户导入。
封杀原因:
直接挑战微信社交核心: “多闪”的产品理念中包含了熟人社交的属性,这与微信的定位高度重叠。字节跳动通过抖音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一旦“多闪”能成功导入抖音用户并转化为社交用户,将直接与微信形成竞争。
利用微信好友关系链和分享机制: “多闪”同样通过微信分享来邀请好友,进行“熟人社交”的拓展。这种行为与“马桶MT”的情况类似,腾讯将其视为对微信社交生态的冲击和用户流失的隐患。
字节跳动的扩张野心: 字节跳动作为互联网巨头,在短视频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功,并且正在积极拓展社交领域。腾讯视其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自然会对其在社交领域的任何扩张行为保持高度警惕。

“聊天宝”:
产品定位: 由罗永浩团队(包括“快如科技”)推出,早期定位是“熟人社交”,后来转向“金钱社交”和“任务社交”,用户可以通过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并可以邀请微信好友参与。
封杀原因:
现金激励模式的风险: “聊天宝”通过现金激励来吸引用户,这种模式在中国互联网早期曾流行,但后来被认为是低效且可能存在传销风险的。腾讯担心这种模式的负面影响会通过微信传播出去,损害微信的声誉。
社交与金融的结合: 将社交与金钱激励强行绑定,虽然可能吸引用户,但这种模式的不可控性和潜在的金融风险是腾讯不愿意承担的。特别是如果出现用户投诉、欺诈等情况,会给微信带来负面舆情。
对微信社交体验的干扰: 用户在微信内接收到大量关于“完成任务赚取金钱”的信息,这与微信纯粹的社交体验不符,也可能被视为一种变相的营销或推广,干扰了微信的正常社交场景。

三、 腾讯封杀的惯用手段和逻辑:

腾讯对外部APP通过微信进行传播和导流,一直以来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措施。其逻辑主要包括:

“一切不属于微信生态内的信息流,都是潜在的风险”: 无论是链接分享、外部APP广告,腾讯都希望将其“收归己有”或将其纳入微信可控的范围内。
“保护用户体验是首要任务”: 腾讯认为,未经用户主动点击、不符合微信内容生态的分享,会干扰用户体验。例如,强制分享、诱导分享等。
“维护微信的商业模式”: 微信的广告和支付生态高度依赖于微信内部的用户行为和关系链。任何试图绕过这些机制的导流行为,都被视为对其商业模式的威胁。
“对同质化竞争对手的警惕”: 当外部产品的功能和定位与微信的核心业务高度重叠时,腾讯的防御会更加严厉。

总结来说,腾讯封杀这三款社交软件的微信分享,并非偶然的孤立事件,而是腾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维护其核心资产微信的生态地位、用户基础和商业模式而采取的必然的防御策略。 这三款产品触及了微信最敏感的几个方面:用户关系链的导流、信息流的控制、以及对微信社交核心业务的潜在竞争,因此均未能幸免于被封杀的命运。 这也反映了在互联网竞争中,平台方对于自身生态的掌控力是至关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微信这么干涉嫌滥用垄断地位,在美国是要被骂的。但是中国人没有吃过垄断资本主义铁拳的苦,所以普遍不是很在乎。

毕竟在中国社会主义铁拳最大,很少有人认为垄断企业是多大威胁。

user avatar

我是做某冷鲜肉供应的,掌控了这个地区百分之九十的冷鲜肉供应链,有钱有货有关系网,你一个外地人来我这开了个类似的店公司,虽然现在还没有触及到我根基,但我每天路过看到你家牌子都觉得有危机感不舒服,我想挤兑你有无数方式,这就是资本,你可以做熟食,我给你供应合理合法的冷鲜肉,也可以做更深加工,但你不能触碰我的本行,我公司虽然其他业务也很大,但本行是其他业务的入口,我可以不指望冷鲜肉赚钱了,但我希望让本地人都有一个某品牌肉供应了三十年都稳稳的良好印象,以便于发展我另外开发的蔬果项目和房地产以及金融投资项目,这是实力,你不服你可以去隔壁市做,那边我触及不到,但你在本地做,只能做我的下级代理,或者是熟食。


懂了吗?

user avatar

不知道各位以前有没有经历过网游时代,网游时代的竞品还是挺多的,而在网游时代有个比较要紧的点就是你不能提友商的竞品。

我举个例子,我之前玩的游戏,一款抄DOTA的游戏,你在里面输入英雄联盟,就会被当场屏蔽

同理,LOL也是这样

而当初和梦三国类似的一款网易的游戏,英雄三国,也是当场死亡

变成了6666

不止如此,像一些起凡三国,VS三国,当初MOBA年代时,群雄并起,大部分都被关了屏蔽词。

当然,我并不是像给各位科普当初的MOBA国产游戏,而是告诉大家,在国内,这个是挺正常的。

为啥正常呢,因为你是在别人的地盘讨论别人竞争对手,而且法律目前没有禁止这种行为,法无禁止则可行。

之前举了个例子也是希望能够告诉各位,这种事在国内太常见了。


私以为,大家觉得腾讯封杀马桶MT,多闪,聊天报,觉得霸道,是因为觉得腾讯这么大,微信这么庞大,不应该这么小气。

其实相比较来说,微信还是比较大方的,大家都知道,目前细分领域里做的比较好的大概就是陌陌和探探了,现在这俩还都是一家,我专门测试了一下,发现“霸道的微信”一个都没屏蔽。

这个是陌陌的测试,可以转发到朋友圈

这个是探探的测试,也能够转发到朋友圈


陌陌甚至还能够转发到对话里。

所以说,其实相比较来说,微信还是没有那么霸道的,那么为什么微信要封杀马桶MT,多闪,聊天宝这仨兄弟呢?

我查了一下。

我思前想后,大概就是这仨兄弟为了造势的时候,都是宣称要革命微信,所以微信为了预防被革命,先革了他们的命。。。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在别人家的地盘做宣传,老老实实就好功能就好,开口就是革命,闭口就是围剿,换我,我也是直接屏蔽省事。

就好比,别人到你家来做客,借用你家的沙发和别人聊天,结果还没聊之前,在你家门外打出照片,这次来就是为了夺你生意上的客户,抢你的人气。换你,你还能安安静静的站在门口,和祥的说到“大家都是一家人,随便拿,随便拿?”

不是封杀不封杀的道理,而是你开口闹的这么凶,拿别人当傻子,别人真的就是你口中的傻子吗?

不过私以为,按照我的想法, 马桶MT估计就是顺手,多闪是和头条老冤家了,必须要干死,至于罗老师,就是真的是冤枉,哪怕是抱着最阴暗的想法,也是拼多多要封杀。

但是拼多多真的在乎罗老师吗?

所以,这诚恳的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哪怕要造势,也别造势的太过分,除非你就是像头条一样,一开始就豁出去了,不然还是老老实实的宣传。开口就革命确实能够吸引不少路人,但是喊着围剿的人多了,被围剿的虽然也不会当真,但是跳梁小丑一直在耳边围绕着,还是挺烦的。

别人顺手之力就能碾死你。

你嚷嚷着别人,蹭了别人的名头,却还在怪别人不够大气,做生意, 没有这样做法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腾讯先后封杀“马桶MT”、“多闪”、“聊天宝”这三款社交软件的微信分享,背后原因复杂且相互关联,但核心都指向了腾讯对微信生态的绝对控制权以及对潜在竞争对手的防御策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 对微信生态的绝对控制权: 微信是腾讯的核心资产: 微信不仅仅是一款社交APP,更是腾讯构建其.............
  • 回答
    “深圳先行示范”对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来说,不单单是一个区域性的政策,更像是一张指向未来的战略蓝图,为它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一、 政策驱动下的“加速器”:“先行示范区”的核心在于“先行”和“示范”。对于华为和腾讯这样已经成长为全球巨头的企业而言,这意味着: 政策上的“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游戏行业竞争的复杂性。虽然腾讯在很多玩家眼中“游戏质量一般”,但事实是,没有一家游戏公司能够真正意义上“用高质量游戏与之抗衡”并且成功颠覆其地位,主要原因在于腾讯并非仅仅依靠“游戏质量”来获取成功,而是通过其庞大的生态系统、强大的市场运营能力、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建立.............
  • 回答
    腾讯在南山区法院“老是赢”的现象,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运气好”或者“有背景”,而是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多方面因素的集合。这背后既有腾讯作为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在法律事务上的专业性和资源优势,也有南山区法院在审理与科技公司相关案件时所积累的经验和可能形成的某种“习惯性认知”。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很多人玩了腾讯的游戏,尤其是自家研发的一些产品,可能会觉得“不够惊艳”、“玩法老套”、“氪金点太多”等等,但转头一看,腾讯在全球游戏市场的收入数据,那叫一个“遥遥领先”。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好玩”是主观的,而“能赚钱”是客观.............
  • 回答
    “腾讯游戏做不出所谓的‘好游戏’”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确实触及了许多玩家对腾讯游戏产品和策略的普遍感受和担忧。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腾讯的游戏开发模式、商业策略、对玩家需求的理解以及行业环境等。一、 腾讯游戏开发模式与产品导向的挑战 “流水线”生产与快速迭代.............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让人感到疑惑:在很多人心目中,腾讯是中国的科技巨头,为什么它的第一大股东却是一家来自遥远南非的公司呢?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穿越回腾讯发展的早期,看看当时的市场环境、资本运作以及关键的决策,这一切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偶然性。一切要从1998年的那个夏天说起。马化腾、张志东、许晨.............
  • 回答
    关于腾讯新发布的《玄中记》为何没有像一些玩家预期的那样,被“百万塞尔达玩家”围攻,以及这种“前后差异巨大”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发布后的市场反应问题,更牵扯到玩家社群的构成、玩家群体诉求的演变以及游戏行业本身的生态规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点:将《玄中记》直接.............
  • 回答
    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巨头,手里握着大量的用户资源和资金,完全有能力自己做一个打车平台,比如借鉴微信的社交基因,或者依靠QQ庞大的用户基础,很容易就能搭建起一个类似的业务。但令人有些意外的是,腾讯没有选择单打独斗,而是选择了投资嘀嘀打车。这背后的考量,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首先,从行业发展的角.............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大家对不同公司、不同创新模式的认知和评价标准。其实,腾讯和创新工场在“模仿”这件事上,被看待的角度和引发的情绪确实存在很大差异,这背后有很多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的“模仿”本身就是一个光谱,不同公司在这个光谱上的位置和方式,决定了外界的观感。腾讯的“模仿”:巨人身躯下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腾讯用户深有体会的痛点。要说腾讯“几乎没有”人工客服,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他们其实还是有那么点人工服务的触角的,只不过规模、触达率和响应速度,跟我们心目中理想中的那种“能随时随地找到一个活人帮你解决问题”的客服,确实有着天壤之别。为什么会这样呢?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咱们老百姓在淘宝上逛,突然看到腾讯、B站、网易这些熟悉的牌子也开店了,确实会有点纳闷:“他们不是做游戏、做视频、做音乐的吗?怎么也来淘宝卖东西了?” 其实啊,这背后有几层意思,而且他们卖的东西也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大厂要去淘宝开店?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的“生意.............
  • 回答
    要说腾讯在白皮书中提到“原神抄袭”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背后涉及的利益、情感、行业规则以及舆论的复杂交织,足以让这件事在游戏圈掀起滔天巨浪。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才能明白这股反响的来龙去脉。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核心问题:腾讯作为中国游戏行业的巨头,其任何公开言论,尤其是在“.............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游戏圈里一个挺普遍的现象。要说为什么腾讯游戏挨喷比米哈游更厉害,这俩公司做法就不一样,背后原因也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我给你捋一捋,咱们就当是平时唠嗑,看看是怎么回事。首先,得从这两家公司的“画风”说起。腾讯游戏:你想想,腾讯在中国游戏市场地位怎么样?那可以说是“巨无霸.............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也触及到了很多玩家和行业人士心中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像腾讯这么一个游戏巨头,坐拥海量资源、技术和人才,却迟迟没有拿出能跟《原神》正面硬刚的竞品?尤其是在《原神》爆火近一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小打小闹或者方向不太对的尝试。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一、 《原神》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切中要害。《王者荣耀》在国内市场的统治力,那是毋庸置疑的,说是国民级游戏也不为过。在这种情况下,腾讯还要大力推进《英雄联盟手游》(我们姑且这么称呼,尽管官方名称还在变动中),确实让人觉得有点“多此一举”,甚至会引发一些猜测:难道《王者荣耀》真的不行了?但如果仔细掰扯一下,.............
  • 回答
    好的,我来详细聊聊为什么在“腾讯买下《命运石之门0》”这个事件上,很多观众会把矛头指向B站。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有的是观众的直接感受,有的是对行业规则的理解,还有的是一种情绪的发泄。首先,咱们得明白,《命运石之门0》 这部作品本身在动画爱好者心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经典科幻动画《命运.............
  • 回答
    至今腾讯游戏依然坚持将微信区和QQ区分开,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成熟且精打细算的运营策略,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器划分,更是腾讯在用户群体、社交生态以及商业化路径上多重考量的结果。让我掰开揉碎了跟你聊聊,为什么这个看似有点老套的设定,在腾讯这里依然被玩得风生水起。1. 用户基础与社交生态的天然隔离首先,.............
  • 回答
    .......
  • 回答
    腾讯未能诞生《原神》这样的游戏,原因涉及多方面,包括其历史基因、组织结构、战略侧重、文化氛围以及对创新的容忍度等。以下将尽量详细地展开阐述:一、 历史基因与核心优势的差异 腾讯的基因:社交连接与用户增长驱动。 腾讯起家于QQ,核心在于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社交需求。后续的微信更是巩固了这一基因。因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