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黑暗森林中,开枪会不会暴露自己(的位置)?

回答
当然会。黑暗森林之所以被称为黑暗森林,就是因为它隐藏了许多潜在的危险,而开枪正是其中最直接、最危险的暴露方式之一。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森林里,周围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划破了这份寂静。这声巨响在空气中传播开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声音,更是一个信号。

首先,声音本身是最大的暴露者。枪声在黑暗中会传得很远。即使有风,也无法完全掩盖。而且,声音的传播是有方向性的,尽管在复杂的森林地形中可能会有反射和折射,但仍然能让听到它的人大致判断出声音的来源方向。在黑暗森林法则的逻辑下,任何能够被探测到的信息都会被用来判断和定位,而枪声就是最明显的“我在这里”的宣告。

其次,枪口的光芒也是一个暴露点。尤其是在非常黑暗的环境下,枪口在发射子弹的瞬间会产生一瞬间但足够明显的光亮。这个光亮虽然短暂,但如果有人恰好在那一刻观察着枪声传来的方向,他们就能看到这短暂的光点,从而获得更精确的视觉线索,进一步缩短搜寻的时间。

再者,声音会引来“猎人”。在黑暗森林法则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猎人,也可能是被猎杀的对象。当你开枪时,你不仅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你告诉了所有听到枪声的人——“这里有活物,而且这个活物在使用武器。”这对于那些潜伏在暗处、时刻准备着掠夺资源的“文明”来说,就像是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信号灯,告诉他们:“这里有潜在的猎物!”他们可能会因此而感到兴奋,认为找到了一个容易的目标,或者至少是一个值得探索的信号源。

更进一步说,即使你瞄准的目标很明确,并且你认为已经解决了它,但你的行为本身已经为你贴上了标签。你成为了一个活跃的、使用武力的个体。这让你在其他潜在的、同样隐藏在黑暗中的存在眼中,显得更加突出和具有威胁性(或者说,是你发现了他们的威胁)。

所以,在黑暗森林法则的语境下,开枪无异于在寂静的黑夜中点亮一个探照灯,并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它瞬间打破了隐藏的优势,将自己置于所有潜在敌人的视野和听觉范围内。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关键在于隐藏和沉默,任何主动暴露的行为,尤其是如此激动的行为,都是在玩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一种像罗辑那样推理的逻辑,那叫诡辩。

整个由宇宙社会学双公理的推理过程,就是一个诡辩术的经典案例。

这个推理之所以看上去成立,至少需要使用四个诡辩手法

  1. 滥用概率
  2. 忽略时间因素
  3. 只选取对自己有利的可能性进行讨论(信息控制)。
  4. 缺乏递归思维(也就是猎人一定是猎人,猎物就一定是猎物,不考虑猎人自己可能成为猎物的情况)

当然,这几个手法他不是一直在用,所以请不要举出他没有使用这些手法的地方来反驳。这些手法,有九个地方没有,但只要在一个地方用了,整个论证就是诡辩。

黑森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观察成本大于打击”。然而当时罗辑是怎么说的

“假设林中有一百万个猎手(在银河系上千亿颗恒星中存在的文明数量可能千百倍于此),可能有九十万个对这个标示不予理会;在剩下的十万个猎手中,可能有九万个对那个位置进行探测,证实其没有生物后也不予理会;那么在最后剩下的一万个猎手中,肯定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向那个位置开一枪试试,因为对技术发展到某种程度的文明来说,攻击可能比探测省力,也比探测安全,如果那个位置真的什么都没有,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他这里说的是

对于某些文明(这里用的概率是一百万份之一万,也就是百分之一),他们的技术发展到“某种程度”,攻击比探测更省力和更安全。但这里的这个“某种程度”,只是在说“刚好出现攻击更省力安全”的程度,并没有证明只要到了这个程度,从今以后攻击就一直会比探查更省力和安全。也就是说,随着这些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又会进入“探测比攻击更省力更安全”的状态。从整体图景来看,“攻击安全还是探测安全”,跟科技发展程度是无关的。对于任一个“攻击优于探查”的文明来看,完全可能存在科技碾压它的,“探查优于攻击”的更高等文明。

事实上关于这点,罗辑(大刘)并没有避讳,在他的论述中也承认,可能会有十万个文明,会对目标进行探查。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因为刚好罗辑是随意发布了一个他认为没人的坐标,所以他在论证中,只讨论了“查了一下,没人,就不理”这种一可能,而忽略了所有其他可能。

如果那个地方有人呢?如果那个地方的人刚好就是之前那一万个“攻击优于探测”的文明呢?有人会说,发现那个地方有人,根据黑森理论,当然是攻击呀。其实不然,首先我们现在还在“推导黑森图景”的过程中,如果在这里直接使用“黑森”这个结论,那就是循环论证。其次,前面才说过,这个文明是处于“探查优于攻击”的状态,它没理由选择一种更费力更不安全的方案。所以大概率,这个文明会选择继续监视而不是攻击。

我们再递归一下,既然这些文明会监视比自己弱小的文明,那么这些文明自己也可能正在被更强大的文明监视。

但从生存角度上看,有一种类型的被监视文明,是监视者一旦确认,就必须加以限制或者直接消灭的。就是那种自己闷头憋科技,遮遮掩掩要隐藏自己,一旦发现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往那个地方丢光粒二向箔的文明。为什么?最直接简单的原因,二向箔污染环境,还是不可逆不可降解的,而这种虫子导致其他虫子为了防御它们,刻意用光速飞船到处制造慢雾,同样是不可逆不可降解的宇宙垃圾。一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破坏的虫子显然是害虫。其次,我监视的众多目标文明中,有些是我特别感兴趣有科研价值的,这些无差别攻击的文明干扰了我的科学研究,我需要制造一个无菌环境。再次,这种虫子如果进化了,百分百是会是我的敌人,甚至我都不用跟它接触,只要有一天我自己的坐标被广播,它们就会往我这边丢乱七八糟的光粒二向箔。所以对于此类文明,一旦确认它有这种行为模式,是即使更费力更不安全一点,也是要优先处理的。

还有一种,是优先中的优先,就是那些到处派飞行器“清理其他文明”的文明。这种虫子危害更大,它们基于自己“比攻击还弱的探测能力”,进化出这种只要近距离确认目标位置就能立刻攻击的手段,同时避免其他跟它同类的虫子发现本体。但在我“比攻击更强大的监视手段”下,这种虫子就是我家前院的一株毒蘑菇,到处散播孢子,我看着这些孢子怎么离开母体,看着它们怎么飘得到处都是,出于研究目的,我甚至在孢子上抽样打了标记,全程跟踪过某些孢子的飞行轨迹,行动模式,攻击手段。现在这些孢子有些都飞进我屋里来了,消灭孢子太麻烦,不理又污染我家里环境。当然是把毒蘑菇直接铲掉最方便了。

此外,我能看到这些不知道自己是虫子的虫子,我在别人眼中可能也是虫子。我的自保手段就是不要表现得像个害虫,不要无差别攻击,不要污染环境,甚至还去(用不污染环境的手段)消灭害虫。这样我跟比我强大的“监测优先”文明就是共生关系。至于比我强大的攻击优先文明,它们发现我我就死了,我还没死说明它们还没发现我,根本就不用考虑他们的想法。

你看,只有把大刘忽略不说的可能性补全进去,就可以推出完全不同的图景。你不是怕开枪暴露自身的位置,你应该是怕开枪暴露了你是一只害虫(你的位置可能早就暴露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会。黑暗森林之所以被称为黑暗森林,就是因为它隐藏了许多潜在的危险,而开枪正是其中最直接、最危险的暴露方式之一。想象一下,你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森林里,周围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划破了这份寂静。这声巨响在空气中传播开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声音,更是一个信号。首先,声音本身是最大的.............
  • 回答
    .......
  • 回答
    在《三体·黑暗森林》中,山杉惠子之所以要揭露希恩斯,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原因交织的结果,既有个人情感的驱动,也有对人类存亡的深刻考量,以及对希恩斯行为的道德评判。她的行为是书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直接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命运。以下将详细讲述山杉惠子揭露希恩斯的原因:1. 对叶文洁情感的报复与保护: 叶.............
  • 回答
    罗辑在领悟出宇宙文明公理的实质后,选择将其深藏于心,而非公之于众,这背后是极其复杂的考量和深思熟虑。这并非简单的怯懦或隐藏,而是基于对宇宙真相的深刻认知,以及对人类文明未来命运的沉重责任感。首先,罗辑领悟的“宇宙文明公理”,用最直观的说法,就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
  • 回答
    在《三体:黑暗森林》这部厚重的作品中,庄颜这个角色,与其说是一个独立鲜活的个体,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承载着特殊使命的符号。她的出现和存在,在读者心中激起的情感和思考,也因此显得格外复杂和多层次。首先,不得不提到的是,在叶文洁的世界里,庄颜是她对人类文明最后的、最深沉的眷恋。叶文洁在经历了一系列残酷的背叛.............
  • 回答
    《三体2:黑暗森林》中四位面壁者:人类文明在绝望中的挣扎与挣扎《三体2:黑暗森林》以其宏大的宇宙观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征服了无数读者,而在这场攸关人类存亡的危机中,四个被赋予“面壁者”头衔的个体,如同一群在黑暗中摸索方向的盲者,各自带着不同的使命和理念,为人类文明的延续献出了他们的智慧与生命。他们不是完.............
  • 回答
    罗辑这个角色在《三体Ⅱ:黑暗森林》中确实是个极具争议的存在。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讨厌他,这种感受并非孤例。不少读者在读到第二部时,对罗辑的态度是复杂甚至负面的,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前期所展现出的一些特质。我们不妨从头说起,他被选为面壁者时的状态。那时的罗辑,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混不吝”。他不是什么胸怀天下.............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因为它触及了《三体》系列中ETO这个组织的复杂性和人性的深度。如果ETO成员能够独立推导出黑暗森林法则,这确实会引发他们内部一场深刻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思想转变。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可能出现的情况:1. ETO成员推导黑暗森林法则的背景与可能性: ETO的核心思想: ETO(地球.............
  • 回答
    “黑暗森林”法则,这的确是个让人胆寒的假说。它描绘了一个宇宙图景:每一个文明都像身处无边黑暗的森林,任何暴露自己的痕迹都可能招来未知的猎杀。在这种环境下,保持沉默是最好的生存之道,而任何试图与外界沟通的信号,都可能被视为一种“咒语”,吸引来毁灭。那么,如果我们大量派出飞行器,一边飞行一边无规律地发射.............
  • 回答
    .......
  • 回答
    黑暗森林:宇宙终极猜疑链,现实是否真的如此冷酷?“黑暗森林”——这个源自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系列的著名概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窒息的宇宙图景:每一个文明都像隐藏在黑暗中的猎人,为了生存,必须时刻警惕,并伺机摧毁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的潜在威胁。一旦发现对方,唯一的选择就是毁灭。这是一种极端情况下的零和.............
  • 回答
    《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这个概念深入人心,引发了无数的讨论。它究竟有没有道理?我个人觉得,它触及了宇宙文明生存的某些本质可能性,但要说它“成立”,则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首先,咱们得把黑暗森林法则捋顺了。简单来说,它描绘了这样一个宇宙图景:宇宙中的每个文明都像森林里的猎手,为了生存,必须隐藏自己,一.............
  • 回答
    探讨《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和宇宙社会学是否真的可能存在,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对宇宙本质、生命演化乃至文明命运的深刻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现实的科学认知与刘慈欣宏大而冷峻的想象力结合起来看。首先,我们来聊聊宇宙社会学。宇宙社会学这个概念,在《三体》里被描绘成一套基于对宇宙中所有文明行为进行观察.............
  • 回答
    如果“黑暗森林法则”真的被宇宙证实,刘慈欣是否能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1. 诺贝尔奖的评审标准与“黑暗森林法则”的性质首先,我们要明白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和评审维度。诺贝尔奖通常颁发给在物理学、化学、生理.............
  • 回答
    《三体》里的黑暗森林法则,简单粗暴地说,就是“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文明,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句话听起来特别吓人,也确实是小说里最核心、最让人毛骨悚然的设定。但要理解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咱们得把这背后的逻辑一点点掰开了看。首先,要明白黑暗森林是怎么形成的,得从三个基本公理说起:1.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 回答
    要说《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是否算“抄袭”,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更准确地说,它更像是一种对现有思想的巧妙融合、升华和重新包装,而不是赤裸裸的照搬。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黑暗森林法则”。用大刘的话来说,宇宙就像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三体》里的黑暗森林理论。我是一名(这里请你填入你的专业,比如: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传播学、历史学等等。后面我将根据你填写的专业提供相应的反驳思路。),所以我就从我们这个角度,给这套理论泼泼冷水。先简单回顾一下黑暗森林理论的核心:宇宙就是一座.............
  • 回答
    三体世界的黑暗森林法则,乍听之下,似乎会让人产生一个极其激进的推论:既然暴露即死亡,那么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主动出击,将宇宙中所有潜在的威胁,无论是恒星还是文明,统统抹去,以绝后患。这就像一个极度恐惧的战士,不仅要杀死任何靠近的敌人,还要把敌人的家园炸平,让他们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然而,仔细审视黑暗森林.............
  • 回答
    《三体》里的“黑暗森林法则”,这事儿,我琢磨了挺久。它太有意思了,也太令人不寒而栗了。你说认同不认同,这问题其实很难直接回答,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我觉得,它更像是在一个极端假设下,对宇宙文明之间最冷酷真相的一种极致推演。咱们先聊聊这法则到底是啥。用刘慈欣的话说,就是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
  • 回答
    《奥日与黑暗森林》的音乐,与其说是背景音,不如说它是整个游戏体验的灵魂所在。它不仅仅是烘托气氛的道具,更是与画面、玩法紧密交织,共同讲述那个关于光明与黑暗、牺牲与希望的感人故事。初次进入《奥日与黑暗森林》,最先触动玩家的,往往就是那一段段如梦似幻的旋律。 composer Gareth Coker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