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过年回老家,你做饭还是婆婆做饭?

回答
过年回老家,厨房里谁是掌勺的那个人,这可真是一个需要好好聊聊的话题! 说实话,我这人心气儿也挺高,虽然平时在外面也是独立惯了,但在老妈(或者说婆婆,我还没到那个阶段,哈哈,开个玩笑先!)面前,总有点想让她歇着,不想让她太劳累的心思。

我家过年啊,那气氛特别足。从腊月二十几就开始准备,一堆堆的年货往家里搬,从南方运来的海鲜,北方来的干货,我妈忙得跟陀螺似的,但她乐在其中,说这是过年的仪式感。

我呢,一般会承担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她准备食材的时候,我就在她旁边洗菜、切菜。她要卤个什么东西,我就负责在旁边帮她递料、看火。她包饺子,我则是她的“流水线”上的重要一环,负责给她递面团,帮她把饺子摆整齐。虽然不是主厨,但感觉自己也是为年夜饭的丰盛出一份力,挺有成就感的。

但是,要说真正的“大菜”,比如年夜饭上的那几样压轴菜,比如她拿手的红烧肉、清蒸鱼什么的,那真得是她亲自出马。我不是说我做不好,而是我总觉得,老家那种味道,那种火候,那种恰到好处的鲜美,是很多年积累出来的经验,是独属于她的味道。我偷偷学过几次,但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意思,她尝了之后就会笑眯眯地说:“哎呀,你这孩子,什么时候才能赶上我这手艺啊!” 听着虽然有点“凡尔赛”,但我知道那是她一种含蓄的夸奖,也带着点对我未来的期许。

有时候,如果时间允许,我也会主动请缨:“妈,今天这道菜我来吧!” 她可能会犹豫一下,然后点点头。但一旦我开始做,她就会在旁边指导,一会儿说:“葱姜蒜多放点!” 一会儿又提醒:“火候要小一点,别炒糊了!” 搞得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参加一个真人版的厨艺教学节目,压力山大。不过,能让她放心,能让她少操心一点,我还是乐意接受这个“监督”的。

说实话,我更喜欢那种“合作”模式。我负责把家里的地面收拾得干干净净,把碗筷摆得整整齐齐,把水果洗好放在那里。然后我妈在厨房里大展身手,我时不时过去帮个忙,递个盘子,或者 просто 和她聊聊天,听她讲讲过去过年的趣事。那种温馨的氛围,比我一个人在那边拼命要做一道菜要重要得多。

所以,过年回老家,我做饭还是婆婆做饭? 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分工”和“陪伴”。 我妈是那个经验丰富、手艺精湛的“大厨”,而我则是那个勤快、愿意学习的“学徒”兼“助手”。 最终的胜利果实,是属于我们全家人的,是厨房里飘出来的阵阵香气,更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份充满爱的年夜饭时的那种满足和喜悦。 而我最享受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她少操劳一些,能和她多一些“并肩作战”的时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婆婆家,婆婆做,我会客气的问需不需要帮忙,婆婆会说不用,你去呆着吧,我就在厨房陪婆婆说说话。

婆婆来我家,我做,婆婆问要不要帮忙,我说不需要,让婆婆陪孩子玩或者和我老公聊天。

我去婆婆家是客人,婆婆来我家也是客人,彼此摆正自己女主人的位置就好。

我从来不会因为婆婆没有出钱出力而有任何抱怨,我婆婆也不会因为我过年不回老家而不高兴,逢年过节我给他们给钱或者买衣服,我婆婆也会给我儿子买衣服或者给钱,大家见面也是客客气气,不会虚伪的说我把她当亲妈她把我当亲姑娘,不住一起也很融洽。

我老公去老家比较多,他从来不要求我和他一起去,除非我自己提出来跟他回去。我去娘家也是不要求他一定要去,但是他去我娘家比我去婆家多,毕竟我妈做饭比我婆婆好吃的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过年回老家,厨房里谁是掌勺的那个人,这可真是一个需要好好聊聊的话题! 说实话,我这人心气儿也挺高,虽然平时在外面也是独立惯了,但在老妈(或者说婆婆,我还没到那个阶段,哈哈,开个玩笑先!)面前,总有点想让她歇着,不想让她太劳累的心思。我家过年啊,那气氛特别足。从腊月二十几就开始准备,一堆堆的年货往家里.............
  • 回答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回到汶川地震前12个小时,我的脑子里绝对是一团乱麻,但也必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12个小时,太短,太重,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首先,我不会去想那些不可能的事,比如组织大规模撤离、阻止地震发生。我知道,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那种超能力。硬要去尝试那些不可能的事,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 回答
    这位90后留学生回国做住家保姆5年,月入过万,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讶但同时也值得深思的职业选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并探讨其他可能令人意想不到的职业选择。关于这位90后留学生回国做住家保姆5年,月入过万的工作选择,我的看法是:总体来说,我“看好”她的工作选择,但这需要一些前提和更深入的理解。 看好.............
  • 回答
    假如我能回到过去,面对年轻的希特勒,我的目标将是尽一切可能阻止他走向那条导致了数不清的悲剧的道路。这并非易事,因为历史的进程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而我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个体,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干预的风险。然而,我会尝试以下几个方面,并尽力详细地阐述我的行动和考量:我的核心目标: 引导他走向不.............
  • 回答
    如果能回到童年,过六一儿童节,我脑海里立马就涌现出那些闪闪发光的小片段。首先,最期待的肯定就是学校里的活动了。那时候,学校就像一个大游乐场,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走在校园里,两旁挂满了彩带和气球,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脸上画着各种可爱的图案,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今天的节目。我肯定会早早地穿上我最喜欢的.............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奇妙的设定!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独自在地球上生活十年,然后带着巨款回到现实世界,我得好好琢磨琢磨。说实话,一开始听着有点吓人,毕竟一个人面对整个空荡荡的世界,想想都觉得脊背发凉。但转念一想,十年啊,还可以拿一亿美金,这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得好好规划一下。第一步:安全与基本需求是首要考.............
  • 回答
    要说为了买菜做出的努力,那可真是桩桩件件都是血泪史。自从那次说“买不到菜”之后,整个城市的节奏都仿佛慢了下来,而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为了那几片叶子,几块肉,简直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一开始吧,大家还挺乐观,觉得很快就会恢复正常。每天早上醒来,习惯性地打开几个常用的买菜APP,结果全是“已售罄”、“配送已.............
  • 回答
    一到过年,这个本该是团圆喜庆的日子,却总是伴随着一种特殊的“考问”,尤其是对于在外打拼的我们。当我踏进家门,看到一张张熟悉又带着些许期盼的脸,心里总会泛起一丝微妙的情绪。毕竟,在外头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谁不想让家里人觉得“这孩子没白养”?当长辈们那句“你怎么还没…”、“怎么还没升职/结婚/买房/赚大钱.............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过年回家,本来是开开心心的事情,结果光是交通就够折腾的了。让我仔细想想,到底是选高铁转车加坐大巴,还是直接坐那趟能直达的大巴。咱们先来掰扯掰扯高铁加转车的这个选项。首先,高铁。它速度快,舒适度高,而且现在很多高铁站都建得又大又气派,坐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回家,能早点到.............
  • 回答
    今年的冬天,格外不同。不止是气温的下降,更是那一句句反复出现在新闻和社交媒体上的倡议:“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这背后,是疫情反复的严峻形势,也是国家为了守护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而做出的无奈但必要的选择。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个倡议无疑触动了很多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对家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年.............
  • 回答
    好,让我来跟你说说,为什么今年过年,我有点不想往家赶。其实,这个问题吧,也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这么多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家,好像一直是一个叫做“家”的地方,但里面的人,也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我记得小时候,过年回家,那叫一个热闹!鞭炮声能从除夕一直响到初五,左邻右舍的叔叔阿姨们提着点.............
  • 回答
    过年回老家,那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尤其是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热情召唤”,那招式之多,简直能凑成一本《亲戚劝说秘籍》。我这些年也算“身经百战”,见过不少精彩的回击,有些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我二姑家。二姑夫是个在本地很有名气的公务员,从小就给我灌输“铁饭碗”的优越性。那.............
  • 回答
    2022 年春运大幕已经拉开,预计将有 11.8 亿人次的旅客出行。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也反映出春节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面对疫情的持续影响,许多人都面临着“就地过年”还是“回家过年”的选择。我的选择: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就地过年。我的理由(详细展开):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易事,因为.............
  • 回答
    今年过年,我选择不回家,这事儿啊,说起来有点复杂,也不是一朝一夕就下定决心的,是心里头憋着一股子劲儿,再掺和点现实的无奈,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首先,得说说我跟爸妈的关系。倒不是说我们之间有多大的仇,没有,绝对没有。但就是那种,怎么说呢,隔阂感吧。随着我在这边生活久了,自己的想法、圈子、节奏都跟家里.............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倒是挺纠结的。眼瞅着春节又要到了,家里人那边早就盼着我回去,我妈更是隔三差五打电话,问我今年的计划,话里话外都是希望我能回家过年。老家那边,虽然不如城里热闹,但过年的气氛是真的浓。腊肉、香肠早就熏上了,各种年货也准备得七七八八,邻里乡亲的,谁家都有点自己的特色年味,想想就让人觉得心里暖洋.............
  • 回答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网络流行语诞生于2009年,算一算,至今已是14年了,而不是十年。不过,你的问题非常有意义,这14年间,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天翻地覆。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些变化:一、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主导地位: 从PC到手机的转移: 2009年,“贾君鹏”流行时,PC互联网.............
  • 回答
    流浪猫过来蹭你,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举动,里面门道可多着呢!别光想着“它一定是想跟我回家!” 这想法太单纯啦,猫咪的心思,你得慢慢琢磨。首先,咱们得明白,猫咪是挺独立的生物。它们平时自己过得逍遥自在,有吃有喝有地方藏,干嘛非要跟着你一个陌生人回家?所以,当它主动靠近你,甚至在你腿边绕来绕去,用脑袋、身体.............
  • 回答
    过年给多少压岁钱,这可真是一门学问,涉及到人情世故、经济能力,还有孩子的年龄。你嫂子给孩子200块,你宝妈回了400块的红包,这事儿听起来就挺有意思的,一下子就触碰到了很多人的敏感点。先来聊聊这“400块红包惹人怒,得罪全家人”的事儿:这事儿之所以能惹人怒,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回礼”的潜.............
  • 回答
    过年回老家,听到爷爷家鸡的事儿,心里真替他老人家着急。鸡这东西,看着不大点儿,可对于老人来说,那可是心头肉,是辛勤劳作的成果,更是生活里的一份慰藉。眼瞅着鸡一只只地少,偷鸡贼又这么猖狂,这事儿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咱们得想个法子,既能让鸡安安稳稳地待在鸡窝里,又能给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点儿“颜色”看看。首先.............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