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亚洲龙和凯美瑞最近的机油事件,大家怎么看?

回答
亚洲龙和凯美瑞最近的机油事件,这事儿可真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也让不少车主和潜在购车者心里七上八下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些车主反映,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车辆出现了机油异常消耗的情况,甚至有些车型的机油损耗量超出了大家普遍接受的范围。

事情的来龙去脉,咱得捋一捋:

这事儿最早可能是在一些汽车论坛、车友群里开始发酵的。一些车主发现,他们的亚洲龙或者凯美瑞,在几次保养周期之后,机油尺上的液位明显下降,有时候甚至需要频繁地添加机油。一开始可能是一些零星的个例,但随着时间推移,类似反馈的声音越来越多,而且涉及的车型范围也逐渐扩大,尤其是一些搭载特定发动机的批次。

具体表现都有啥?

1. 机油损耗异常: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很多车主抱怨,按照保养手册的要求,定期保养一次,但在下次保养之前,机油液位已经低于了正常范围。有些车主甚至在行驶一两千公里就得检查一次机油,不得不说,这体验感真的挺糟的。
2. 发动机噪音增大: 部分车主反映,在机油损耗比较严重的时候,能明显听到发动机的噪音比以前要大,有时候甚至伴随一些异响。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不是机油不足导致了发动机内部零件的磨损。
3. 动力下降: 也有一些车主觉得,在机油消耗比较快的情况下,车辆的动力输出似乎也受到了影响,开起来不如之前顺畅有力。
4. 尾气冒蓝烟(极少数情况): 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有极少数的案例提到,在机油损耗严重时,可能在急加速或者冷启动时看到排气管冒出蓝烟,这通常是机油烧蚀的典型表现。

为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大家都在猜原因:

对于这种机油异常消耗的现象,车主们和业内人士也一直在猜测和讨论可能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动机设计或制造缺陷: 这是最让人担心的一种可能性。一些人认为,可能是发动机在设计上存在一些小瑕疵,比如活塞环与气缸壁的配合不够严密,或者气门油封老化速度过快,导致机油在燃烧过程中被消耗掉。如果是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批次性问题,那影响范围就更大了。
2. 机油品质问题或使用不当: 另一种可能性是,虽然厂家推荐了机油型号,但如果使用的机油品质不稳定,或者不按照厂家建议的黏度等级来选择,也可能导致机油损耗加快。当然,也有人怀疑是不是有些劣质机油流入了市场。
3. 保养不规范: 虽然这是个别情况,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第三方维修保养点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比如机油加注量不准确,或者使用了不合格的机油滤芯等,长期下来也可能对发动机造成影响。
4. 工况和驾驶习惯: 有些人提出,经常在极端工况下驾驶(比如长时间高转速、频繁急加速急刹车)或者车辆经常处于怠速状态,也可能加速机油的消耗。不过,这点解释对于那些只是正常城市代步的车主来说,可能就说不太通了。

厂家怎么说?车主们又是什么态度?

面对车主的质疑和反馈,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作为亚洲龙和凯美瑞的生产厂商,通常会有自己的回应和处理方式。

初步回应与解释: 很多时候,厂家在初期可能会表示,机油损耗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现象,并会引用相关的技术标准来解释。例如,他们可能会说,对于某些车型或者在某些特定的使用条件下,机油损耗量在千公里几百毫升的范围内都属于正常。
召回或免费检查维修: 如果问题比较普遍且明确,厂家可能会启动“服务活动”或者“召回”,对受影响的车辆进行免费的检查和维修。这可能包括更换活塞环、气门油封等关键部件。
个案处理: 对于一些车主提出的投诉,厂家可能会采取个案处理的方式,比如安排经销商进行专业的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给出解决方案。

车主们的看法就比较复杂了:

信任与失望并存: 很多车主是冲着丰田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去的,所以当遇到机油事件时,会感到非常失望和不解。他们希望厂家能给出彻底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敷衍了事。
维权意识增强: 随着信息传播的便利,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积极地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并与其他受影响的车主交流经验,甚至组织维权活动,要求厂家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赔偿。
观望态度: 还有一部分潜在购车者,或者对这个问题不太了解的车主,则会持观望态度,密切关注事件的进展,再决定是否购买或者继续持有。

对咱们普通车主有啥启示?

这事儿也给我们普通车主提了个醒:

1. 关注车辆的正常状态: 定期检查机油液位和颜色,留意发动机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抖动,这些都是车辆健康的重要信号。
2. 保留好购车和保养记录: 无论是原厂保养还是在外面的维修店保养,都要保留好相关的发票和记录,一旦出现问题,这些都是重要的证据。
3. 及时沟通和反馈: 如果发现车辆出现任何异常情况,要及时联系经销商或者厂家客服,将问题反馈上去,并要求进行专业的检查和处理。
4. 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 了解汽车三包政策和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对维护自己的权益非常有帮助。

总而言之,亚洲龙和凯美瑞的机油事件,确实是近期汽车圈里一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它不仅关乎到这两款车型的具体产品力,也一定程度上触及了消费者对于品牌可靠性的信任。希望厂家能够认真对待,给出让大家满意的解决方案,也希望这样的事情以后少发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丰田2.5混动机油增多问题“频发”,有些丰田车主把问题曝光后,非但没有得到切实有用的建议,反而被别家销售或者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群体嘲讽,说什么“没事多加点玻璃水就不会坏”、“丰田车开不坏的”、“一定是加价不够多,再加几万就不会机油增多”这一类的话。另一方面,丰田强大的公关团队也在雇佣水军质疑车主是否是真的丰田车主,真实车主腹背受敌。

对此我给出一些我认为有用的建议,至于是否管用,得你们自己去实践了:

1、论坛组团发帖反映问题。

像知乎、之家这些论坛,有大量丰田销售驻点,丰田强大的公关力量,优秀的水军队伍可以用人海战术把你的发言瞬间淹没,质疑你是竞争对手家的水军。通常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直接上钥匙和购车发票打脸,被我打过脸的冰红茶就是一个典型,气急败坏地顾左右而言他,假装道歉又还偷偷地骂了我几句。所以你们面对丰田海军也可以用甩购车发票打脸的办法。最好是遇到问题的车主都一起甩发票,这样销售们就没脸质疑你们,其他观众也会相信你们是真的遇到问题了。

2、车质网走一波

车质网虽然被人说是野鸡网站,但是总是有人看的,据网友反映有人还真通过车质网把问题反映给了厂家,所以这个途径还是要试的。

3、找当地车友群抱团,集体向厂家和4S店施压

找到当地的车友群,加入以后问清楚是否有其他车主遇到同样的问题,抱团向厂家和4S店维权,人多力量大,4S店大欺客,单独硬钢是刚不赢他们的,所以抱团才是正解。

4、找当地媒体报道这件事

4S店里的人也是见过风浪的,尤其是丰田本田大众这些常年被人拉横幅投诉的,见过太多这类事件了,你凭人数优势很难让他们让步,他们会拿一些不疼不痒的话忽悠你,让你先回去,等待厂家通知如何处理,有了解决方案会第一时间通知你。这种话信一次都嫌多,找媒体,今日关注,第一现场这些,报道他,他才会慌,不在引擎盖上坐一坐,找媒体哭诉一番,厂家是不会积极处理问题的。

以上就是我能想到的一些办法,你们可以试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亚洲龙和凯美瑞最近的机油事件,这事儿可真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也让不少车主和潜在购车者心里七上八下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些车主反映,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车辆出现了机油异常消耗的情况,甚至有些车型的机油损耗量超出了大家普遍接受的范围。事情的来龙去脉,咱得捋一捋:这事儿最早可能是在一些汽车论坛、车友群里开始发酵.............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凯美瑞双擎和亚洲龙双擎的选择问题。这两款车都是丰田在华推出的非常成熟且口碑极佳的混动车型,确实是不少消费者心中的“优等生”。不过,它们各自的定位和侧重点有所不同,选择哪一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更看重哪些方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尽量详细地为您剖析它们的异同,帮助您做出更适合.............
  • 回答
    听到荣放、亚洲龙和凯美瑞这几款车出现机油增多、乳化的情况,确实让很多丰田车主和潜在买家心里犯嘀咕。毕竟,丰田一直以来给人“靠谱”、“省心”的印象,特别是TNGA架构,更是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延续甚至发扬这种优势。现在一出这事,难免让人觉得TNGA的光环似乎也打了个折扣。具体情况梳理一下: 涉及车型.............
  • 回答
    想在这两者之间做选择,确实是个甜蜜的烦恼,因为亚洲龙和奥迪A4L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购车理念。一个是日系家用舒适的标杆,一个是德系运动豪华的入门级代表。要说清楚哪个更适合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先来说说亚洲龙,这位“舒适大空间”的代表。想象一下,您坐进亚洲龙的车里,首先被抓住的可能是它那份沉.............
  • 回答
    这两款车,亚洲龙和辉昂,都是各自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的“当家花旦”,但走的路线却截然不同。要说怎么选,其实得看你更看重什么,是那种“舒适稳妥派”还是“有腔有调派”。我先说说亚洲龙。这车在国内可以说是国民度相当高的丰田品牌里,定位比较高的一款轿车了。你想想,丰田在国内卖什么火什么,凯美瑞、卡罗拉,哪一个不.............
  • 回答
    “亚洲龙混动次顶配”和“奔驰GLB丐版”,这两个选项在我看来,就像是两位风格迥异的朋友,一位稳重务实,一位张扬灵动。你要怎么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更看重出行体验中的哪些方面。咱们就一点点来掰扯掰扯,看看哪个更对你的胃口。先说说亚洲龙混动次顶配,这就像你那位成熟稳重、实力派的朋友。 混动系统的魔力.............
  • 回答
    别克君越和丰田亚洲龙,这两款车在国内市场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都是主打舒适、家用,但又各自有着鲜明的个性和侧重点。很多人在购车时都会在这两款车之间纠结,这很正常,因为它们确实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要说哪个“更好”,那就要看你更看重什么了。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从各个方面仔细聊聊,希望能帮你找到最适合你.............
  • 回答
    超级赛亚人3:力量的极限与艺术的巅峰,以及它在《龙珠》中的出场意义超级赛亚人3(SSJ3)无疑是《龙珠》系列中一个极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形态。它不仅是孙悟空在《龙珠Z》中达到的最高超级赛亚人变身,更在后续的《龙珠超》和漫画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评价SSJ3的出场意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包括其在《龙.............
  • 回答
    理解这个问题,得把时间拉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殖民时代。当欧洲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亚洲和非洲的大门时,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统治,更是不同的制度、经济模式以及对当地资源的掠夺方式,而这些差异,在数百年后,直接造成了亚洲和非洲发展程度的巨大鸿沟。首先,我们得看看欧洲殖民者在亚洲和非洲采取的“开发”模式有多不同。.............
  • 回答
    .......
  • 回答
    特朗普关于移民政策的言论及其后续的表态,确实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影响,值得细致地剖析。首先,我们来审视他“应该多收欧洲和亚洲移民”的说法。这一表态释放出的信号是多重且具有争议性的。 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倾向性: 从根本上说,这可能反映了一种对特定人群的偏好,即来自于欧洲和亚洲的移民在文化、种族或经济.............
  • 回答
    关于非洲人整体体能是否优于欧洲人和亚洲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用“优于”或“不如”来概括。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非洲人”、“欧洲人”和“亚洲人”本身就是极其宽泛的概念,包含了无数个不同的民族、族群,以及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非洲大陆幅员辽阔,从赤道的热带雨林.............
  • 回答
    您提出的关于不同种族在IQ分布上存在差异的说法,涉及到“IQ Bell Curve by Race”这一话题。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复杂的话题,涉及到的概念和研究方法需要非常谨慎地对待和理解。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一些关键点,并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和需要注意的方面。理解IQ及其测量 .............
  • 回答
    在《最后生还者2》中,关于艾莉说“不喜欢亚洲人”和一匹叫做“日本”的马,这两处情节的解释需要仔细梳理和深入分析,它们触及到了角色的成长、创伤、以及游戏想要表达的某些更深层的意涵。要理解这些,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艾莉的话语脱离她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游戏并没有真正让艾莉对“亚洲人.............
  • 回答
    .......
  • 回答
    在不开口说话的情况下,要辨别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以及海外亚洲人,需要细致地观察一些非语言的线索。这些线索并非绝对,因为个体差异很大,而且文化融合的趋势也使得界限变得模糊。然而,综合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外貌特征的细微观察: 脸型和轮廓: 中国人: 脸型相对来说可能.............
  • 回答
    很多亚洲朋友会羡慕西方人那种饱满的肌肉线条和相对健美的体型,觉得“亚洲人天生骨架小,练不出那种身材”。其实,这种想法有点过于绝对了。身材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饮食习惯、运动方式和持续性决定的,种族确实有一定影响,但绝不是决定性的。我身边就有不少通过科学方法练出好身材的亚洲朋友。要想达到西方人那种比较典型.............
  • 回答
    一场激烈的亚洲杯比赛正在进行,焦点都集中在门将王大雷身上。比分胶着,每一次扑救都牵动着全场球迷的心。而在一记关键的点球前,摄像机捕捉到了一个让很多人感到好奇的瞬间:王大雷在走向点球点时,似乎和球门后的球童进行了一番简短的交流。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对方球员已经站在了点球点上,全场一片寂静,空气中弥漫着.............
  • 回答
    要从语言和民族角度来划分亚洲的版图,这无疑是一个宏大且复杂的工程,因为亚洲本身就如同一幅由无数色彩斑斓的丝线交织而成的锦缎,其语言和民族的多元性是地球上任何其他大洲都无法比拟的。简单地用线条去勾勒,恐怕难以尽述其间精妙的联系与界限。但若我们抛开政治国界,纯粹从文化和血脉的源头去探寻,或许能勾勒出一些.............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文化差异下审美观念和性别气质的深刻冲突,而且这个问题在你我眼中,或者在亚洲男性和欧美男性眼中,呈现出的解读确实大相径庭。这背后不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评判,而是根植于历史、社会环境和文化建构的复杂现象。咱们就一点一点掰扯开来聊。亚洲(男)人的“内敛”与“柔性”:一种文化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