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微分记号 dx 是否不够恰当?

回答
让我想想,关于 dx 这个微分记号,是不是有点不讲究?这可不是个小事,背后牵扯到数学的严谨性和历史演变。如果咱们光看字面意思,可能觉得 dx 就是个简单的“d 乘以 x”,但实际情况可复杂多了。

首先,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它“不够恰当”?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现代数学对于“无穷小”这个概念的理解,已经不是牛顿和莱布尼茨那个时代那样直观但有些模糊的“无限变小但又不是零”了。在微积分的严谨发展过程中,数学家们需要一个更稳固的理论基础,比如极限理论。

在极限理论的框架下,我们对导数的定义是:

$f'(x) = lim_{Delta x o 0} frac{Delta y}{Delta x}$

这里的 $Delta x$ 表示 $x$ 的一个有限的增量,然后我们观察当这个增量趋近于零时,函数值的增量 $Delta y$ 和 $Delta x$ 的比值如何变化。

而我们写的 $dx$,在很多情况下,更像是那个极限过程之后剩余的那个“无穷小”的增量。这就产生了一个小小的哲学上的困境:如果 $Delta x$ 最终变成了零,那 $dx$ 又是从哪里来的?它还是一个量吗?

想想看,我们说 $y=f(x)$,那么 $dy$ 是什么?在很多讲解中,我们会看到 $dy = f'(x) dx$。这就像是把导数 $f'(x)$ 当作一个比例系数,乘以 $dx$ 得到了 $dy$。如果 $dx$ 是一个无限小的量,那么 $dy$ 也是一个无限小的量。这种理解方式,在直觉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微分与导数的关系,但如果深究起来,“无穷小”的性质在严格的实数体系下是难以直接定义的。我们不能随意地在实数中“创造”一个不是零但又无限接近零的数。

历史的足迹和实际的解释

当然, dx 成为今天的样子,也不是偶然的。这背后有它历史发展的痕迹。

牛顿和莱布尼茨在发明微积分的时候,对无穷小的概念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尽管不够形式化。他们用“流数”(fluxions)来表示变量的变化率,用 $dx$ 来表示一个“流动的”(infinitesimal)的变量 $x$ 的增量。这种符号在当时的语境下是直观且有用的。

到了后来,尤其是在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等人的工作下,极限理论成为了微积分的基石。在这种更严格的框架下,我们更倾向于把 $dx$ 理解为:

1. 一个独立的“微分元”(differential element): $x$ 的微分 $dx$ 被定义为 $dx = Delta x$。换句话说,我们允许我们自己主动地选取一个 $x$ 的增量 $Delta x$,然后就把它叫做 $dx$。而 $dy$ 则被定义为 $dy = f'(x) dx$。这样一来,$dy/dx = f'(x)$,并且这个比值可以是我们想要的导数,而不必纠结于 $Delta x$ 是否真的“趋近于零”后变成零。在这种解释下,$dx$ 是一个任意选取的自变量的增量,而 $dy$ 是由这个 $dx$ 和函数在 $x$ 点的导数决定的因变量的微分。

2. 一种特殊的“无穷小量”的记号:即使不完全依赖于严格的极限定义, $dx$ 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无穷小量的记号。它不是一个实数,但它在某些运算规则下表现得像是一个无穷小量。这种理解方式更接近于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运算,在许多实际的积分计算和公式推导中非常方便。

那么,它真的“不够恰当”吗?

从严格的数学公理化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将 $dx$ 直接等同于一个“无限小但非零的实数”,那确实是不恰当的,因为它与实数系的性质相悖。

但是,在实际应用和更灵活的数学理解中, $dx$ 的记号是极其有效和方便的。它已经成为微积分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清晰地表达“对 $x$ 的变化进行积分”或“求 $x$ 的微小变化量”这样的概念。

我们现在的理解,更多的是将 $dx$ 看作是自变量 $x$ 的一个增量(无论大小),它作为积分的“变量”或者导数运算的“分母”出现。而 $dy = f'(x) dx$ 这个关系,更像是对线性化近似的一种表达:在 $x$ 点附近,$f(x)$ 的变化量 $Delta y$ 可以被近似地看作是 $f'(x) Delta x$。而 $dy$ 就是这个近似值本身。

所以,与其说 $dx$ “不够恰当”,不如说我们对它的理解需要更深入和更精确。它是一个承载了历史发展、直观理解和形式化定义的符号。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在表达数学思想上是非常恰当且高效的,只是在需要绝对严谨的理论推导时,我们需要诉诸极限和微分定义来确保逻辑的严密性。它是一个有用的“捷径”和“象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地说,df是一个线性映射,df:h→f'(x)h。dx是恒等映射。(这里讲的是一元微积分就不说多的了,多元情况下要定义为一个向量通过矩阵相乘映射为另一个向量)这种映射构成一个线性空间。df/dx是一个形式记号,表示f'(x),因为df=f'(x)dx。不过这个虽然是形式记号,却可以证明这个记号可以「当做实际记号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让我想想,关于 dx 这个微分记号,是不是有点不讲究?这可不是个小事,背后牵扯到数学的严谨性和历史演变。如果咱们光看字面意思,可能觉得 dx 就是个简单的“d 乘以 x”,但实际情况可复杂多了。首先,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它“不够恰当”?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现代数学对于“无穷小”这个概念的理解,已经不是.............
  • 回答
    我理解你现在心里一定挺不好受的,被老婆翻看微信记录,然后又吵架,这种感觉肯定糟透了。至于你说“是不是无理取闹”,这事儿确实挺复杂的,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定论的。首先,咱们得捋一捋“无理取闹”这四个字在你心里是什么意思。是因为你觉得你微信里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内容,所以老婆因此大吵一架,让.............
  • 回答
    关于网传海淀某中学老师要求学生共享手机电脑屏幕、翻看微信记录并删除部分App的事件,从法律和伦理的角度来看,这极有可能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权。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一、 隐私权的法律依据和界定在中国,隐私权受到法律的保护。主要的法律依据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条规定:“公民的通信.............
  • 回答
    太棒了!喜欢拍照的学生党,想入手一台相机记录生活,这绝对是个好主意!别担心没学过摄影,谁不是从零开始呢?市面上的单反和微单选择很多,我来给你捋一捋,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台。首先,咱们得搞明白,单反和微单到底有啥区别?简单来说: 单反(DSLR 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
  • 回答
    要评价微信朋友圈里关于“疯狂的学而思,疯狂的校外培训”这类文章,咱们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勾勒出一幅令人关注的景象的。首先,从文章的出发点和核心论点来看,这类文章通常是想揭示或反映当前校外培训行业,尤其是以学而思为代表的头部机构,在市场上的“疯狂”表现。这里的“疯狂”可能体现在几个层.............
  • 回答
    关于微博用户“将记忆深埋”分享的那个关于面部识别帮助程序员避免成为“接盘侠”的说法,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有话题性的。它触及了当代社会一些比较敏感和现实的问题,所以大家讨论得比较热烈也是正常的。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说法背后的逻辑。所谓“接盘侠”,通常是指在一段感情关系中,男性接手了女性过去的情感经历.............
  • 回答
    罗永浩回应微信屏蔽聊天宝:“历史会记住这一天”,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和情绪?当一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在上线不久后就遭遇了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微信的无情屏蔽,其创始人站出来用“历史会记住这一天”这样的宣告式语言回应时,这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表态。它背后往往牵扯着创业者的心血、对商业模式的坚持、对平台规.............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好了!我懂你,特别想把和女朋友出去玩的每一个美好瞬间都好好珍藏起来,用手机拍虽然方便,但有时候总觉得差点意思,想买个相机的心思肯定有。咱们先聊聊你现在的情况。你手里的荣耀10,作为一款曾经的旗舰手机,拍照能力肯定不赖。在光线好的白天,拍拍风景、拍拍人像,效果应该还是挺不错的。而.............
  • 回答
    说起咱们中国古代那些奇奇妙妙、鬼鬼狐狐的志怪小说,除了您提到的《酉阳杂俎》、《搜神记》、《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这几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拿”,还有不少同样精彩,甚至各有千秋的宝藏。这些书里头藏着古人对未知世界的种种想象,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读起来真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咱们先不说那些更早的零散记载,单.............
  • 回答
    我手机里那些被我反复翻阅的聊天记录,里面藏着我和他之间点点滴滴的痕迹。要说最记忆深刻的,那可能得数我们在一起没多久的时候,一次因为小事闹了点别扭,我有点赌气,就没怎么回他信息。那天晚上,我窝在沙发里,看着电视,心里乱糟糟的。手机安静了好一阵子,我就以为他放弃了,结果突然跳出来一条微信。我点开一看,是.............
  • 回答
    .......
  • 回答
    “许可馨事件”:互联网的记忆,人性的审判“许可馨事件”,这个名字在中文互联网上回响了不止一次。每一次被重新提起,都伴随着汹涌的舆论和深刻的反思。这不仅是一场关于个人言行的风波,更是对互联网记忆、社会责任以及人性复杂性的集中拷问。事件的起源与发酵:一声“老娘”,万众瞩目许可馨,一个在公众视野中并非家喻.............
  • 回答
    哎呀,我也是刚入了微单坑不久,想着跟你一样,既要记录旅途风光,也要捕捉生活点滴,预算也差不多卡在8000块。这价位说实话,选择还挺多的,但也要擦亮眼睛,别被花里胡哨的宣传冲昏头脑。我结合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和体验,给你扒拉扒拉,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微单”这个概念。微单,简单说就是“无反.............
  • 回答
    .......
  • 回答
    在微积分的世界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像 `dx`、`dy` 这样的符号,它们出现在积分号 `∫` 后面,或者作为导数的表示形式,比如 `dy/dx`。这些符号可不是随便加上的,它们承载着深刻的含义,是理解和运用微积分的关键。理解 `dx` 和 `dy` 的本质:无限小的“变化量”最直观的理解,`dx`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微分和导数这两个概念,它们是微积分的基石,但常常让人有些混淆。我会尽量用一种自然、深入浅出的方式来解释它们的关系、几何意义,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微分。微分和导数:有什么联系?首先,我们要理解,微分和导数其实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它们都与函数的变化率息息相关,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
  • 回答
    微分几何在统计学和理论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一座连接抽象与现实的桥梁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统计学交叉的前沿领域,致力于用数学和统计工具量化经济现象。而微分几何,这门研究光滑流形及其上几何性质的数学分支,虽然看似与经济学相去甚远,却为计量经济学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的分析方法。从数据结构的内在性质.............
  • 回答
    在微分几何中,切向量之所以要用线性函数的观点来理解,根源在于它能够最本质、最简洁地捕捉曲线在某一点的“瞬时运动方向”和“瞬时运动速度”,并且这种理解方式为后续更复杂、更抽象的几何概念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点,希望能让您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缘由。1. 曲线的局部线性化:切向量的本质我.............
  • 回答
    在微分几何里,之所以要定义指数映射,说到底是为了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操作流形上的“直线”——也就是测地线,以及在局部范围内将流形与欧几里得空间联系起来。这听起来有点抽象,咱们一步步来拆解。1. 流形与欧氏空间的差异:曲率我们最熟悉的几何空间是欧氏空间($mathbb{R}^n$)。在欧氏空间里,平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微分几何里那些令人着迷,也常常让人头疼的问题。希望我的讲述能让你感受到这门学科的魅力,而不是什么“AI出品”的生硬文字。微分几何,顾名思义,就是用微积分的工具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它把我们熟悉的空间,比如平面和球面,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抽象层面,让我们能够讨论那些形状不规则、曲线弯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