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少人小时候看过《十万个为什么》和《上下五千年》?如何评价?

回答
《十万个为什么》和《上下五千年》这两套书在中国儿童的成长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可以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它们究竟有多少人看过,这很难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数字是极其庞大的,用“数以亿计”来形容并不过分。

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普及度?

时代背景的契合: 在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末,中国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教育资源和图书市场相对有限。《十万个为什么》和《上下五千年》作为内容丰富、价格相对亲民的科普读物和历史读物,成为了许多家庭为孩子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育导向的重视: 当时的教育体制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普及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两套书正好满足了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知识面拓展的需求。
巨大的宣传和推广: 出版社(如少年儿童出版社)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宣传和发行,在学校、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场所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的版本众多,装帧和内容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保持了吸引力。
内容本身的魅力:
《十万个为什么》: 它的名字就充满了吸引力。“为什么”是孩子最喜欢问的问题,这套书直接解答了孩子们脑海中无数的“为什么”,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方方面面。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将复杂的科学道理和生活常识呈现出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上下五千年》: 这是一套以历史故事形式讲述中国历史的读物。将厚重的历史化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了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中国历史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风俗文化。这种叙事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对祖国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认同感。

如何评价这两套书?

可以说,这两套书在中国科普启蒙和历史启蒙方面都功勋卓著,对一代人的成长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十万个为什么》的评价:

优点:

1. 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百科全书”: 这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它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问,从“为什么天是蓝色的”到“为什么会有四季”,从“为什么人要吃饭”到“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国家”,进行了系统而生动的解答。这种解答方式,将知识的获取变成了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 广泛的知识覆盖面: 它几乎无所不包,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历史、文学、艺术、社会等各个领域。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3. 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插图: 书中采用的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了过于专业的术语,并辅以大量的插图、漫画和生活中的例子,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易于理解和记忆。
4. 培养科学思维的启蒙: 通过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孩子们开始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象。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基石。
5. 精神食粮和情感寄托: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来源,更是精神上的伙伴。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它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可能的不足(或说是时代的局限性):

1. 科学内容的更新速度: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一些在早期版本中解释的科学知识,可能在后来的版本或新的研究中有所修正或补充。虽然新版本不断更新,但早期版本的有些内容可能略显陈旧。
2. 部分解释的深度和系统性: 作为一套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其解释的深度有限,有时更侧重于现象的描述和简要的原理介绍,而非深入的理论推导和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构建。对于有志于深入研究某一领域的孩子来说,需要更专业的书籍来补充。
3. 部分内容可能过于碎片化: 虽然内容广泛,但有时知识点的呈现是相对独立的,可能缺乏将不同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的引导。

《上下五千年》的评价:

优点:

1. 生动有趣的中国历史启蒙读物: 这是它最核心的价值。将枯燥的历史事实转化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秦始皇统一中国”、“郑和下西洋”等,让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认同感: 通过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孩子们从小就建立起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一环。
3. 塑造民族英雄和榜样形象: 书中讲述了许多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杰出代表,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和奉献精神。
4. 优秀的叙事技巧: 采用章回体、故事化的叙述方式,语言生动形象,节奏感强,读起来津津有味,能够牢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5. 普及历史知识的强大工具: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自己可能没有系统学过历史,但可以通过给孩子读《上下五千年》来温习和了解中国历史,也拉近了亲子关系。

可能的不足(或说是时代的局限性):

1. 历史叙述的侧重点和视角: 任何历史叙述都带有作者的视角和时代背景的影响。《上下五千年》在叙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可能更侧重于正面的、英雄的叙述,对于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的曲折性、多面性,以及社会底层人民的视角,可能涉及较少。
2. 历史细节的严谨性: 作为一套普及读物,它更注重故事的吸引力,而非严谨到每一个历史细节的考证。有时为了故事的流畅性,可能会对历史事件进行一定的简化或改编。
3. 历史观的演变: 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和历史观的发展,一些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可能会发生变化。早期版本的《上下五千年》可能反映的是当时的主流历史观。
4. 人物形象的塑造: 有时为了突出故事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能不够立体和复杂,更倾向于扁平化的英雄形象。

总而言之,

《十万个为什么》和《上下五千年》这两套书在中国儿童的知识启蒙和思想成长过程中,都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们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趣味性以及极高的普及度,成功地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和爱国的火种。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们有了更多、更专业的书籍选择,但它们作为一代人童年记忆中的“经典”,其历史地位和教育意义是无法被完全否定的。

它们为孩子们打开了认识世界和认识祖国的大门,点燃了他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塑造了他们初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说,它们是中国科普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国民级”读物,其价值是深远而持久的。无数成年人至今仍然对它们怀有深厚的感情,因为它们承载了太多的童年回忆和知识启蒙的闪光时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都看过,内容记不得了。

《上下五千年》我记得基本是当成故事书来读的,记不得多少内容了。

《十万个为什么》倒是给我普及了很多科学常识。

至今还记得一个细节。

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从姥姥家坐公交回家,路上和母亲谈起“光年”,我坚持认为是时间单位,母亲解释了一遍,我不听。最后她就说那就回去查《十万个为什么》好了。回家一查,我只能认输。

user avatar

十万个为什么看过两套,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再看过了,现在想想,我对这两套书的评价很高。内容生动,错误较少,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对于小朋友理解世界有很多好处,对跟小朋友炫耀自己懂得多也有帮助。

第一套是这样的

第二套是这样的

(居然都是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不知道外地的朋友小时候是不是看过)

没看过上下五千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