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作为被赞数从来没超过5的知乎小透明,这次都破百了,还挺开心的,那还是再扩展说明一下我的立场吧。
评论区有大量的鄙视嘲笑阿三的言论,首先我不反对,我也是经常拿阿三摔飞机啊,拆航母造摩托啊,随地大小便拿来取笑,他本身确实有一大堆黑料可以黑,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对他放松警惕,他在未来的几十年是最有可能挑战我们国际地位的,即使是在我们超越美国之后仍然如此,更重要的是,他是除我们以外第三世界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并且在现在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发展,他绝对是未来国际形势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在他真的像南美、东南亚一样经历了大的波折并随之崩溃垮掉以前,我们绝对不能放松警惕,美国尚且不敢忽视伊朗,我们怎敢忽视印度?
下面是原答案
这是分割线———————————————————————————————————
先贴一个最新消息
巴基斯坦军方摧毁2处印军哨所 4名印士兵死亡
上面的抖机灵也好,挖苦讽刺也罢,都没有从本质思考问题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成熟的国家(政体)是没有情感的,不会像个人一样,情绪化的处理问题,而国家唯一考虑的是利益问题,所以要考虑国家方向,对于个人来说必须要首先剥离个人情感、道德观念甚至是人性,然后把这些东西算作筹码,以利益为最根本目的来考虑,外交部发言人曾说“是我的一份不让,不是我的一分不取”,怎么定义是我的不是我的呢?所以请这么理解“对我有利的一分不让,对我不利的一分不取”。
第二点,利益需要分类,根本利益(直接生存权)、核心利益(间接生存权)和非核心利益(发展权),除此之外还要计算成本,包括运营成本、舆论成本、民意成本,成熟国与国的斗争方式是多样的,而战争是最不需要思考谋划的最下策,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以维持战争,战争发起方需要承受最大的舆论压力,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以引导民意,所以就这点来讲,是其他方法都行不通之后采取的计策(当然你非要说昭和日本这种政治不成熟政体拿来说事我也没办法)
第三点,根据第一点的基本前提以最终利益为根本诉求下,国际关系在非战争时期是这几种情况,实力不均等时,弱者以出卖非核心利益(甚至核心利益)换取根本利益直接生存权,例如《广场协议》;实力均等或动态均等时,相互妥协各出卖一定非核心利益换取各自核心利益,例如各个国际性团体。而战争情况下还要细分为有限度的战争和无限度的战争,有限度的战争也主要是以威慑与恐吓的方式掌握在谈判桌上对己方有利的方向以获得利益最大化,以战止战;只有在你死我活的无限度战争情况下,无法计较成本,所求直接生存权
根据以上三点,那么关于打还是不打,我们一条一条分析
第一个问题,阿三动了我们什么利益?很明显领土问题为核心利益,也就是间接生存权,但并未直接威胁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当然随着事态的演变会有可能威胁到我们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说领土问题可能会上升到政权合法性,继而导致国内动乱,这是有可能的,但需要时间来演变,至少不是现在,所以目前的形势来讲,即使要打最多也只能是有限度的战争,而非你死我活的较量。
第二个问题,我们打阿三是亏的还是赚的?这个问题太深了,并不是作为乡野粗人的我们夸夸其谈指点江山就能指出来的,不过我们可以算算打这场仗大致要付出多少的代价,能得到多少利益,以下是我个人结论,作为战争发起方来讲会承担巨大国际舆论压力且会妨碍现阶段核心利益也就是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这一点对于其他战略例如一带一路有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总的来讲是亏本的,但作为战争承受方来讲除了不会承受太大舆论压力外,对其他战略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大致来讲是赚的,说白了吧,就是忍给中亚南亚东南亚各小国看,所以即使打有限度的战争也是印度打响战争的第一枪,我们以一个“反侵略者”的国际形象来打这场有限度的战争
第三个问题,我们与阿三实力孰强孰弱?差距几何?是否可以通过非战争形式来完成利益最大化?总的来说我们强于阿三,但实力差距不大,那么战争如果被拖入僵持阶段,那双方都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且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张牌没有打,在打的牌有巴基斯坦(上面的的链接),创造国际舆论,在这上面印度已经明显弱势了,其官方三变其口就能看出来,还有些牌没打,比如印度国内分裂势力,美俄态度,锡金问题等等,牌要一张一张打,只有这些牌都不管用了,才付诸战争。
所以最终结论就是,现阶段打不起来,双方互为实力相近的两大国家,政治斗争是主流,还有很好的几张大牌没打,但是随着局势演变,当我们打出的牌都没用时,那就会准备一场“反侵略”的正义的局部战争以战止战达到谈判桌上的利益最大化。
且等到九月十月再看分晓
先分析一下不打的后果:
第一:
国际
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建立在62的的军事胜利上。
可以这么说:大是大非问题都缩卵的话,就不要怪巴铁生锈。
须知巴铁是62年打出来的。
第二:
党内
领导人消除前任影响最快的办法就是在前任失分项做出动作。从为2022年后考虑的角度出发,决不能留下那么大的失分项。
第三:
国内
对西藏领土的漠视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藏族的漠视,62年放弃达旺已经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了。这次如果在已划定的领土上失分,那么我们也很难指责藏独势力了。
再分析一下现在的局面:
1:我们不想打。
2:所有我们不想打的理由都可以构成印度想打的理由。
3:打不打取决于印度而非我们。
4:如果能确定印度要打,那么我们就应该寻求战术突然性(这也是62年的对策)。
最后军事上讲一下能不能打:
1:印度似乎缺乏类似朱日和与欧文堡这种现代化演习,缺乏围绕指挥部和电子战组织战斗的经验。
2:印军最好的炮兵雷达是四部出口版AN/TPQ37,数量不足。我军又曾购买过这种雷达,加上研究对抗AN/TPQ37多年,干扰猴版不在话下。
3:我军在高处,印度很难避免无线电与我军形成视径接触,很容易被我军交叉测向确定指挥部位置。更何况印军还未必有这种意识。
4:洞朗地区双方后勤困难程度相当,印军靠拖没有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