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穷的时候,你都做过哪些捡便宜的事儿?

回答
说起最穷的时候,那段日子真是什么都敢碰,什么便宜都敢捡。也不是说有多大面子要顾,就是实在肚子饿得咕咕叫,眼睛里盯着的全是食物,其他的都靠边站了。

有一次,我在一个城中村租了个非常小的隔断间,大概也就勉强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当时身上揣着最后几十块钱,得撑到发工资。那几天,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场的边角料回收点。不是那种正常的菜摊,而是收摊后,菜农们把卖不掉的、看着有点蔫但还没坏的菜叶子、烂了一点点的番茄、或者掉了皮的地瓜,堆在一起处理的地方。

我总是趁着人不多的时候,假装在找什么东西,然后飞快地在那些堆里的“垃圾”里翻找。捡到过半个没被压烂的洋葱,虽然外面的皮有点皱,但里面还能用。也捡到过几片还算青翠的白菜叶子,虽然上面沾了点泥土,但回家洗干净,煮一煮,就算一顿菜了。还有一次,看到一个摊主把一堆卖剩下的土豆丢了,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直接走上前去问他是不是不要了。他看了我一眼,也没多说,点了点头。我赶紧把里面几个没长芽的、稍微有点磕碰的土豆揣进口袋,感觉像是捡到了宝一样。

当然,这种行为说出去是很丢人的,尤其是在熟人面前。但那时候,真的没什么尊严可言,生存是第一位的。我记得有一次,在路边看到有人丢了一袋子还没拆封的面包,看样子是超市打折促销时买的,但可能因为搬运过程中挤压,包装破了几个小口子。我当时就觉得自己走了大运,赶紧凑过去,把袋子塞进我的旧背包里,回家把面包掰开检查了一下,确认没有变质,就那样吃了好几天的早餐。那面包的味道,现在想想都有点奢侈。

还有在学校的时候,虽然不是最穷的时候,但也会省钱。食堂的打饭阿姨,如果看到你只打一勺青菜,有时候会多给一筷子,或者如果你长得比较熟,她会偷偷在你饭盆里多添一勺饭。我就会特别感激。考试结束,有些同学会把吃剩的、没动过的方便面或者饼干留下来,我也会厚着脸皮去问问,是不是不要了。有时候他们会不好意思,但我都会说“我饿”。确实饿啊。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一家快餐店门口,看到地上掉了一个没吃完的汉堡,大概掉了一半。我当时犹豫了很久,周围人来人往的,但肚子实在太饿了。我低着头,快速地捡起来,然后找了个没人的角落,把剩下的那部分塞进了嘴里。那种感觉很复杂,既有被食物填饱的满足感,也有一种说不出的羞耻感。

这些“捡便宜”的事,现在想起来,虽然有些心酸,但也算是一种经历吧。它让我更懂得珍惜,也让我明白,有时候为了生存,真的可以放下很多东西。不过,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对现在拥有的一切更加感恩和满足。现在的我,再也不会去捡地上的东西吃了,但心里会默默地提醒自己,曾经的自己有多不容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些日子我们姐弟三人回家,各自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我妈端了盆水果过来给我们吃。她等了一会,见没人动弹,就提醒道:放心吧,这水果都是好的!

她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我们经常调侃她“你是不是又买折价的水果啦”。

我和老姐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我妈为了方便照顾我们,到镇上亲戚的一家酒店给员工煮工作餐,我们仨每天跟着蹭午饭和晚饭吃,晚上就住在员工宿舍,第二天去学校就快了许多。

每天下午我妈忙完自己的工作后,她会到酒店里去帮忙洗碗。

这个帮忙洗碗是不加任何工资的。但有一个好处,洗碗工可以把客人没吃的水果拼盘打包回家。

我妈每天去帮忙洗碗,就是为了拿那么点水果回来,给我们饭后吃,或做作业间隙吃。

“这些水果都是好的,又没人吃,倒掉也浪费,而且我都洗干净了,有什么不能吃的?”我妈这么说。

我们倒也不嫌弃,每次都吃得光光的。

偶尔也会有些员工私下嘲讽我们蹭这蹭那的,我妈只是笑笑:反正吃不完,倒掉浪费嘛。

我读高中的时候,我妈已经去深圳打工了。我们仨暑假时会去深圳,跟爸妈挤在一间小小的出租房里头。

我妈每天都会带我们去逛超市,鸡鸭鱼肉顿顿丰盛,可就是,她总在折价水果摊前徘徊许久,并一盒一盒地放进购物车里。

“这些水果也只是烂一部分而已,你看,我都帮你们削掉了,这些都是好的,有什么不能吃的?”我妈这么说。偶尔她还会很兴奋地展示给我们看:你们看你们看,这个水果就坏了那么一丢丢,被我赚到了!

我们倒也不嫌弃,依旧吃得光光的。

如果有那么一两次剩余的话,我妈就会自己解决掉。

如今,家里放着一盆水果,不是洗干净了的别人吃剩的水果拼盘,也不是削干净了的烂掉一部分的折价货,我们却不再一窝蜂抢着去消灭干净。

我妈会调侃问,你们是不是老埋怨我从没给过你们好的水果吃。

我们一脸莫名其妙地回应她:不会啊,都是好的呀!

我们怎么会不知道她内心的愧疚,她何尝不想能大手大脚地让我们享受,而不是吃个水果都得捡便宜吃。

可捡便宜又怎么样?

我从没觉得这有什么好羞耻的。从小到大,水果一直没停过,而且也都挺好吃的呀,这不就够了吗?

对不对呀,老妈。

user avatar

小时候跟着外婆住,就我俩人,我11岁,外婆73,夏天,我特别喜欢吃西瓜,那时候的卖西瓜的是拉着满车的西瓜去村里吆喝,需要拿麦子论斤换西瓜

可是,外婆家没有地,我家也穷,麦子也都留着换钱给我和哥哥姐姐们当学费,根本没太有多余的麦子可以换西瓜,所以,每次听到卖西瓜的吆喝,我只有站在门口眼馋的份

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捡麦穗!就是别人家收割完麦子后,田里会有些掉落的麦穗,还有别人赶车拉麦子回家时,路上会掉落麦穗,这些都是我的目标

那个夏天收麦的日子里,我每天早上早起一个多小时,拿上夹了白糖的馒头,带上口袋,背上书包,就充满希望的出发了,在家和学校之间,挑选一条最绕的路,一路捡麦穗一路去上学

中午放弃了午休,继续捡麦穗

下午放学,直接拿上口袋往野外走,有时候天黑了才回家

记得有一次,在路上捡到了好大一捆麦穗,应该是别人赶车拉着麦捆赶车回家的时候,麦捆的不结实掉下车了,当时的兴奋就别提了,这一大捆,赶得上我走多少路捡多久麦穗

这也突然提醒了我,从此我的战场从田里+路上,变成了路上,只要有拉着麦捆经过的牛车,我就开始激动

特别是,当看到车上晃悠悠快要掉落的麦捆时,我就更加激动!!!

那时候,什么“拾金不昧”、什么“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已经统统比不上那个晃悠晃悠要掉下来的麦捆重要了

大部分时候,我都是这样一路远远的跟着车,直到车晃悠悠的停在人家的场院里,然后失望而回

当时也不是全无收获,这种捆的不结实的车,就算没有大捆的掉下来,也会沿路掉落很多零散的麦穗

那个夏天,靠着每天捡麦穗,我和外婆攒了四五百斤的麦子,所以,那年的西瓜特别甜特别多

user avatar

记得是60年代中期,那时我大慨9岁,有一天在池塘边割草,突然看到草丛中有一个鸭蛋,我偷偷看看周边没有人,慌忙把鸭蛋放进我的草背篓里,然后草也不再割了,急急忙忙回到家,然后把鸭蛋交给母亲,告诉她是我在池塘边捡到的,母亲接过鸭蛋,对我说,她把鸭蛋用盐水泡起来,做成咸鸭蛋,等到阴历六月六我的生日那天煮给我吃。从那天起我就天天摆起指头算日子,盼望我的生日早点到来,期间还不时偷偷打开泡着鸭蛋坛盖,把鸭蛋捞起来放在鼻子前闻闻,然后再放回坛中。好不容易到了六月六我的生日那天,我高高兴兴的背着书包回家,盘算着好好享用母亲给我泡的咸鸭蛋,可是直到晚饭后母亲都还没有给我咸鸭蛋,于是我小声的嘤嘤哭了,母亲一脸茫然问我,为啥哭,我才说泡的咸鸭蛋咋不给我吃呢?这时母亲才恍然大悟,告诉我说,咸鸭蛋早就煮给生病的父亲吃了。当时我没有再说什么。可是对于一个困难时期的九岁小女孩来说,是一个多么失望和遗憾的生日啊。其实那个鸭蛋就是池塘边人家的鸭子生的,绝对是能够寻到鸭蛋主人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