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一句我爱你,在中国大多数家庭中却是奢侈品。
一方面,中国人性格内敛,本身就不习惯用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甚至会体现为“我都辛辛苦苦给你炖汤了,你怎么还不喝”这样的无意识的道德绑架。
另一方面,又有多少父母的态度和行为被成绩所左右,高分则大肆奖励四处吹捧,低分动辄打骂羞辱,和隔壁的孩子比较……
孩子会觉得,这样的父母只爱分数,而不爱自己的孩子。甚至,孩子们高考只有一个目标:考得离家越远越好,离原生家庭越远越好。
这样的父母,赢了孩子,却永远失去了孩子。孩子会养成自负又自卑的性格,抗挫折能力差,亲子关系差,这都是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
那么,在孩子压力大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我觉得我爸妈是有智慧的父母。首先,他们给了我足够的空间;其次,他们愿意聆听我的心声。
当年他们根本没有过多地过问我,也没有送我去考场,觉得这么做我的压力会大。
准考证带了没,水喝多了没……一概不管。他们相信我都18岁了,这点事完全能自己搞定,给了我足够的空间。
考完后,他们也没四处找人对题目,打听其他人分数之类,只是问我感觉怎么样。分数出来后,他们只是问:你满意吗?
我当时上海卷577分(总分630)考上了复旦法学院。
我blabla说了一大堆,说我不是很满意,语文数学都没考到130,我本来可以考得更好。(原谅我这么小就会凡尔赛了)
现在想来,“你满意吗?”这个问题真的是充满智慧的。如果一个劲夸我,我会骄傲,并且错过了一次独立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如果直接说我考得不够好,我会很失望,都上复旦了还想怎样?
皮球抛给我,无论我说满意还是不满意,我心理压力都不会特别大,因为我的父母尊重我,愿意聆听我的心声。
这样的教育方式对我的影响就是,我在教育自己女儿时,也能做到尊重和倾听,不仅孩子外语和文体都有特长,而且亲子关系非常融洽,她性格开朗活泼,和幼儿园同学的关系也很好,所有老师都特别喜欢她。
有智慧有格局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智慧有格局的孩子,大家同意吗?
这位父亲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家人永远是你的避风港』。
每逢高考,在考场内学生们争分夺秒地答题,家长们守在考场外,苦苦等待。那几个小时仿佛是人生中最漫长的等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