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孩政策真的无效吗?

回答
“二孩政策真的无效吗?” 这个问题,如果非要给个干脆的答案,那恐怕还真不好说。因为它牵涉到的东西太多了,不是一两句话能简单概括的。要说它“完全无效”,那也不至于,毕竟确实有人因为这个政策生了二胎。但要说它“非常有效”,能够从根本上扭转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等问题,那恐怕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我们先得明白这个政策是怎么出来的。说白了,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咱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年轻人越来越少,劳动力供给不足,社保体系也压力山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生育率自然就成了首要任务。所以,“全面二孩”政策就应运而生了。

当初大家对这个政策可是抱有挺大期望的。很多年轻家庭,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一代,他们自己也经历过兄弟姐妹的缺失,也希望孩子能有个伴。所以,政策一出,不少人摩拳擦掌准备再生一个。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像大家预期的那样火热。从数据上看,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确实有短期的小高峰,比如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数比前几年多了不少。这说明政策是有一定效果的,至少鼓励了一部分家庭。

然而,好景不不长,从2018年开始,出生人口又出现了下滑,甚至比政策出台前还要低。这就让人不得不思考,为什么大家生二胎的意愿并没有持续高涨呢?

我个人觉得,这里面有几个挺现实的问题在里面。

首先,成本太高了。 现在养孩子可不是以前那种“散养”模式了。从怀孕开始的各种检查、生产费用,到后来的奶粉、尿布、早教、兴趣班、课外辅导,还有学区房…… 每一项都是实打实的开销。对很多年轻家庭来说,尤其是那些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光是养一个孩子就已经压力很大了,再要一个,经济上的负担真的不是开玩笑的。很多家庭算来算去,觉得“一个儿子,富养”比“两个儿子,穷养”来得更稳妥。

其次,育儿压力和精力投入。 生育和养育不是“生了就算”,这需要夫妻双方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尤其是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带孩子的主要责任还是落在女性身上。很多职业女性,她们在事业上投入了很多,要二胎就意味着要中断职业发展,或者面临工作和家庭的两难选择。而且,现在大家对孩子的教育也非常上心,家长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陪伴、辅导,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体力活和脑力活。很多已经有一个孩子的父母,想到还要重复一遍同样辛苦的过程,就会觉得力不从心。

二孩政策的宣传和配套措施。 虽然政策出台了,但相应的支持性措施好像并没有跟上。比如,有没有更完善的生育补贴、育儿假、普惠性的托育服务?这些东西如果能跟上,肯定能减轻不少家庭的负担。但目前来看,很多地方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年轻夫妻想生,但找不到托儿所,或者请不起月嫂、保姆,最终只能选择放弃。

还有,观念也在变。 现在的年轻一代,他们更注重个人生活质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养孩子是件很耗费心力的事情,如果他们觉得牺牲个人时间和精力太大,或者不符合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规划,那么即使有政策鼓励,他们也可能选择不生或者少生。况然,现在大家对“丁克”(DINK 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选择也越来越普遍,这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

再往前推一步,很多曾经的独生子女家庭,在父母老了之后,需要承担起照顾四个老人的责任,这已经够让他们头疼了。如果他们再生个孩子,未来可能会面临“四二一”的赡养压力,这让他们对生育二胎产生了更多的顾虑。

所以,回到“二孩政策真的无效吗?”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单看出生人口的增长数字,它确实没有达到预期,甚至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看,说它“无效”似乎也有道理。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意义。 至少,它给了那些想生二胎的家庭一个合法合规的机会,也确实让一部分家庭实现了愿望。而且,从长远来看,即使生育率没有大幅提升,但只要出生人口比原来稍微多一点点,对人口结构的长远影响也是存在的。

更重要的是,二孩政策的“效果不彰”其实暴露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它提醒我们,人口问题不仅仅是政策说了算,它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资源、还有人们的生育观念等等,都是紧密相连的。光是放开一个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环境改善,很难真正达到想要的效果。

总而言之,二孩政策算不上是“完全无效”,但它也没有达到很多人期待的那种“灵丹妙药”的效果。它更像是一个引子,把我们国家在人口和生育方面面临的复杂挑战更清晰地摆在了台面上,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从更根本、更系统性的角度去解决这些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说= =

我觉得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看一胎化政策下成长的人(80,90后)的生育欲望。

而不是笼统的把全国的妇女全部算进来。

我妈60年代的人也生了个二胎啊2333

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人的生育欲望从来就没降过,很多人的思想还是停留在多子多福,养儿防老这一点上。

所以现在你说二胎政策非常显著是有问题的,60,70年代的人本身就热衷于生小孩,只是国家政策之前没有放开。

最重要的是统计80年代以后尤其85后,90后的人对二胎政策是否有大规模响应,因为这个才影响了未来国家几十年的人口趋向。

你拿60年代,70年代的高龄产妇来凑是肯定不行的。

我真的对那些说,我姨,我村里这种例子很无语,你姨什么年代的人?这你得说清楚啊233

我还是这句话,在一胎化政策成长下的人,尤其是城市人口,总体的生育欲望不会太高。

北上广深这种特大城市就会更低。

中等收入人群的生育欲望也不会高到哪去。

至于说农村占主体的,

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每年还有近200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这比欧洲一个中等国家总人口还要多。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预计将超过60%。

这是官方新闻,城市农村大家半斤八两,没有什么主体不主体。

user avatar

二胎开放,是给本来就想生二胎的人一个合法的途径,不是用来刺激那些一胎都不想生的人。我周边那些想生二胎的人,二胎一开放,立马就把二胎计划提上日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