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一,对员工生育且在生育前两年都交了社保的单位,一次性给与该生育员工2年工资的补贴(以社保缴纳对应的工资计算)。
这个方法可以有效提升企业雇佣适龄女员工的积极性,缺点是钱从哪来?
办法二,企业必须有一定比例的适龄女性员工,不然年底加挣最高100%的歧视税。可以根据企业业务调整个合适的比例。
这个方法可以不用增加政府成本,但比例设置多少才准确的计算难度很大,比例低了没啥软用,比例高了那一些中小企业就干不下去了。
美国这两天有个正在闯关的社会福利法案,里面包括了全面的免费托儿所和学前班。当然,美国人搞这个法案不是为了生育率,是为了所谓降低贫富差距,因为美国穷人的孩子很少有接受学前班教育导致更大的教育不平等。而且因为穷人没法托管孩子妈妈就没法出去工作,就更穷。
如果把这个思路拿到中国来,免费托儿所和学前班应该可以提高生育率。当然,这个要花钱,但是我觉得对于社会来说,这个是正确的开支。
生孩子这种奢侈品,需要是富人家,至少是小康家庭。
穷人是娶不上老婆,养不起孩子的。
这还是以前没有避孕,以前农业时代妇女没有多少就业机会。
现代社会,要求利益最大化,雇主的希望是你不能因为生育减少给他赚钱。
而生育和养育都需要时间精力,所以雇主不希望雇佣要生育养育的人。
除非是重置成本太高。
生育率与妇女劳动(狭义)参与率成反比,说到底还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现阶段无解。
一,我如果是资本家,企业老板,我也不要女员工。
因为我的钱投进去是要赚钱的,不是做慈善的。就像你买两个理财产品,一个投10w,入金当日起息,年收益2w。另一个投10w,入金158天以后起息,年收益1w。
是你,你买哪个?
看起来再合理不过了是不是?但是事实上大错特错!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们的父辈生育年龄的时候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
或许因为那个年代,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没有资本家去追求那么极致的生产效率。工人几乎一辈子在一个工厂,几十年的时间完全可以摊平这点生育的时间成本。
只要我们还把劳动者当做单纯的生产要素,还把追求效率当做优先考虑的事情,任由资本在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任由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大行其道,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那么资本的本性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再正常不过且无法避免的事情。
二,我们为什么不生了?
原因很多,如果仅仅从劳动者微观层面归结为两个字,那就是“缺钱”。
如果不缺钱,劳动者就不会卷起来。
如果劳动者不卷,人工作量也不会那么饱和,以至于到缺一个人几个月就会积攒大量的工作。
如果不缺钱,男性一个人的工作就可以负担家里的开销,女性就可以安心在家带娃,等娃大一点再去工作。
如果不缺钱,就不用着急俩人工作买房还贷。
所以,劳动者缺的本质是钱而不是时间,现在很多劳动者忙到没时间的根本原因还是缺钱,所以要用时间去换钱。
而现在,你的政策是给女性时间。她们缺这个时间吗?找不到工作的她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三,真想保障妇女工作权益,只需要一招:男员工同产假。
女生放几个月男生就放几个月,强制休,不休就违法,行政拘留10天。二胎不休加5天,三胎不休再加5天。
男性请产假公司不允许的,违法,罚款。
反正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是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就是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就看到底是想帮谁了。
这个调查查到点子上了,只谈放假,不谈就业不谈钱,那生育率能上去就奇了怪了。
生育影响女性就业。
生育影响家庭收入。
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家里没矿拿什么来养娃?
谁都知道,孩子就是碎钞机,吞金兽,两脚烧钱机器,偏偏一生娃工作没了,收入没了,当老公的觉得压力大,养不活妻儿;当老婆的带娃也觉得累,社会价值降低。再加上房贷、车贷、家中老人、996魔咒、35岁危机,有多少人有勇气多生?
谁不想爱人孩子热炕头,儿女双全儿孙满堂?
问题是就业形势严峻,生活不易。
虽然国家呼吁企业要保障女性就业,但是……给你们看看hr群里的现实
就算生了二胎的,还被认为有孩子绊手绊脚,没有战斗力。
我也不怕说了,就我家里,爸妈还是有稳定退休金的,但是他们每次给我打电话,都要过问我的工作,生怕出现变动,生怕中年失业。
我爹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去依靠别人,千万不能放弃工作。
是,我是女人,生儿育女也在我的计划范畴之内,但在此之前,我得先保证我的工作,保证我怀孕乃至产后的时间里有足够收入,保证我生完孩子有人带,保证我养得起,培养得好我的娃,哪怕娃他爹猝死了,我也能妥妥地保证好一家子的生活,这就叫风险管控。
哎,当然如果准备好了几辈子花不完的钱,那么生就完事了!
我大拇指肿了半个月。
一对打工夫妇,女儿颞下颌关节脱位,县城医院没复位上去。
到我们这里来,快两周了,谁也推不回去,让住院全麻复位。
说完费用和住院流程,夫妻俩眼神里全是绝望,问我拖一拖行不行。
夫妻俩很淳朴很本分,也很信任医生,对费用和疫情管控下的繁琐住院事务没有异议,但没有钱,没有医保,也没有时间。
和我说要去筹钱,但老婆刚出月子,孩子在老家等着养,女孩还有个哥哥在身边,夫妻俩手停口停,根本没办法住院。
我让他们去考虑一下,听见夫妻俩在办公室外面讨论,女的说要去楼下网吧应聘只值夜班什么什么,男的说借钱的事情。
我实在于心不忍,又让女孩进来,再试着手法复位一次。
为了方便,纱布都没缠。
试了很长时间,运气不错,推回去了。
我注意力在她髁突上,组织增生,手感很奇怪,复位以后我手退出来不及时,女孩把我大拇指咬肿了。
夫妻俩千恩万谢,男的还要给我转一个红包。
最近又来了,还给我带了牛奶水果,拆颌间牵引。
女孩说牙疼。
我看了眼,估计是以前就有蛀牙,下颌制动期间口腔卫生不好,牙髓炎了。
我建议治疗,他们问了问费用,走了。
城市白领考虑生育时,多考虑子女内卷和本人晋升。
但生育的主力,需要的是最低保障。
我看到很多人说男性陪产假,我在屁股上是支持的,因为我并不介意在家蹲143天,我老婆更不介意。
工资照发,放假照顾爱人,对我来说确实是件天大的好事。
我们院虽然卷,也没卷到143天都没有。
但如果有人停工一周就要经济危机的时候,你和他们说143天假期,又有什么意义呢?
提高岗位人数,切实加强民间经济发展, 保障企业盈利。
任何事情都从根源来看。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存在一个问题,工作内容与岗位数量不对应,经常岗位数量达不到工作内容的需求,催生了临时工以及各种外包人员。
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法盈利,活不过三年,几乎创办公司就是背水一战,缩减各种开支来试图达到盈利。
市场上大部分竞争激烈的产品价格极其接近成本,势必导致大部分同行没有办法提高工人待遇,因为提高待遇就会导致产量不高的产品亏本销售。
互联网公司看上去成本较低,但是目前来看,全国的游戏公司都在赌命,其他互联网内容也是一样,大部分公司根本没有盈利的那一天。
所以简单来说,想要保障职场权益,首先得有相对健康的职场吧。健康的不是随时要倒闭的企业,和健康的良性的市场竞争。
不敢谈具体方法。我只是希望指出一件事:生育妇女的职场问题,和大龄员工、伤病员工的职场问题,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这都是“是否把员工当作人来看待”的其中一环。
正常的人,就会有家庭中的生育问题、对父母的养老问题、随着年龄递增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
所以一个正常的就业环境,就必须为这样状况下的家庭做出相关的考虑。
否则我们就会退回到《骆驼祥子》的年代:
穷人的命,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不怕饥饱劳碌,还能像个人儿似的。
任何“只要年轻力壮可以996的员工”的公司,都是不负责任的。
这不是可以停留在“逐利的资本当然是这样”的事情。
而是整个社会必须推进认知,知道“这样做的公司,就是自私自利,邪恶和应该被谴责的”。
如果小公司老板诉苦说这样开不下去,那这就是“基本的社会责任都承担不了的公司,凭什么国家要让你开下去呢?”
我希望大家类比一下“环保”对于工厂:
不安装环保装置,对工厂来说,可以省下一大笔成本。
但是我相信很少有人赞同,因为“工厂是逐利的”,所以工厂不肯安装环保设施,就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甚至我们很少看到有人说“这些环保的成本由谁来承担?怎么能让企业承担呢?”。
所以同样的,不肯把员工当人看,挑挑拣拣不要妇女不要大龄员工的公司,是应该遭到同样的谴责,而不是同情的。
这不是什么“企业也没有办法”。这就是“这些毫无社会责任感的黑心资本家”。
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永远健康。
大龄员工几乎一定会出现不定期多次的医疗需求造成的临时脱产,不管是照顾父母家人,还是自己生病。
这比孕产期这样可计划的短期影响,对工作安排的伤害要严重得多。
所有给与伤害生育妇女的公司的同情,都是在教唆这些公司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大龄员工。
我希望大家减少类似的同情口吻。
多强调:对正常的公司,这点人事安排上的困扰,本来就是企业应当做好的管理的一部分。
毕竟员工离职都顶多提前一个月告知,产假可是提前七八个月告知的啊。
(热知识:产假工资是生育津贴承担的,不是企业支付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