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岁多宝宝把东西丢地上然后踩,这种行为正常吗,需要阻止吗?

回答
看着自家一岁多的宝宝,把手里的玩具、食物,甚至是没拿稳的小物件,精准地丢到地上,然后毫不犹豫地踩上去,你是不是时常会冒出这个疑问:这孩子是不是有点“不正常”?或者,我该不该管管他这“破坏性”行为?

首先,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 一岁多宝宝有这种行为,是相当正常的。 而且,这不是偶然,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探索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让我们从宝宝的视角来理解一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 这是探索与学习的阶段:

因果关系的学习: 对一岁多的宝宝来说,世界充满了未知。他们正在努力理解“我做了这件事,然后会发生什么”。当他们把东西丢到地上时,他们会看到东西落下,发出声音(咚!啪!),有时候还会弹起来,或者散开。再接着,他们会发现,如果他们站在上面,它会怎么样?是被压扁,还是会被挤压出一点声音?这个过程,就是在学习“因果关系”:我的动作导致了什么结果。
物体的物理属性: 他们也在通过这样的方式,感知物体的物理属性。比如,有些东西踩上去是软软的、有弹性的(比如毛绒玩具),有些是硬邦邦的(比如积木),有些会滑溜溜的(比如香蕉皮,哈哈,这个就有点危险了,后面会说到)。通过踩踏,他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不同。
触觉和本体感觉的刺激: 婴儿的大脑发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官体验。踩在地上的不同材质和温度,脚底传来的反馈,都是他们重要的本体感觉(知道自己的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状态)和触觉输入。这些刺激有助于他们大脑神经元的连接,是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身体与外界互动的重要方式。

二、 游戏与玩耍的乐趣:

新奇感和趣味性: 对于宝宝来说,这个行为本身可能就充满了乐趣。想象一下,一个平时只是在手里的东西,突然到了脚下,而且还能产生新的反应,这是一种非常新奇的体验。他们可能觉得好玩,会咯咯地笑,这就是他们在享受探索的乐趣。
掌控感: 宝宝的活动范围和能力是有限的,他们无法像大人一样自由地去世界各处探险。但通过丢东西、踩东西,他们能够“控制”这个过程,从“扔”到“踩”,再到观察结果,这给了他们一种早期的小小掌控感。

三、 发展中的“破坏”与“创造”的界限:

并非故意破坏: 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会觉得宝宝是在“破坏”东西。但其实,在这个年龄段,他们还没有建立起“这是我的宝贝,不能碰”或者“弄坏了就是坏事”的概念。他们只是在进行自己的“实验”和“玩耍”。他们可能只是想看看这个玩具还能变出什么花样来,而不是故意要把它弄坏。
模糊的创造: 在宝宝的世界里,有时候“破坏”和“创造”的界限是很模糊的。比如,把积木拆散了,再重新搭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而丢东西再踩,也是他们探索不同组合和结果的一种尝试。

那么,面对宝宝这种行为,我们到底需不需要阻止? 答案是:需要,但要讲究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地禁止。

什么时候需要“阻止”(更准确地说,是“引导”或“管理”)?

1. 物品危险或不适合踩踏时: 这是最需要关注的。
尖锐或易碎物品: 例如碎玻璃、陶瓷碎片、硬币、小零件等。这些物品如果被宝宝踩到,可能会划伤脚,或者被吞食,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易打滑物品: 例如香蕉皮、湿滑的肥皂等,非常容易导致宝宝摔倒受伤。
珍贵或重要的物品: 比如爸爸妈妈的手机、遥控器等,虽然宝宝可能不是故意破坏,但一旦被踩坏,后果很严重。
容易被踩坏且有安全隐患的物品: 比如一些设计不当的电子产品,被踩后可能会断裂出危险的锐角。

2. 行为影响到他人或环境时:
食物浪费: 如果宝宝把刚吃的食物(比如饭、水果)丢地上踩,不仅不卫生,也是一种浪费。
打扰他人: 在公共场合,如果宝宝这样做,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人。

怎么“阻止”和“引导”才是有效的?

关键在于 “理解背后的原因” 并 “提供安全的替代方案和正确的引导”。

立即干预,但态度温和且坚定:
当宝宝要去踩危险物品时,立即上前,轻轻地拉住他/她的手,或者抱起他/她,用温和但坚定的语气说:“这个不能踩,会受伤。”(强调危险性)
如果是食物,可以说:“饭饭在地上脏脏的,不能踩。”

提供安全的替代品和安全的活动空间:
丰富玩具: 为宝宝提供各种材质、大小、形状的玩具,鼓励他/她玩。比如一些可以挤压的软球、有弹性的布娃娃、可以堆叠的积木等,这些都能满足宝宝探索和玩耍的需求。
专门的“探索角”: 在家里的一个安全区域,可以放一些宝宝可以随意玩耍的物品,比如不同材质的布料、安全的球类、可以在地上滚动的玩具等。
允许在可控范围内“踩踏”: 如果宝宝喜欢踩踏的感觉,可以提供一些安全的“踩踏”选择。比如,在软地毯上铺一些厚实的垫子,让宝宝在上面滚来滚去,或者站立。或者提供专门的亲子游戏,比如大人和宝宝一起跳房子(当然,是简化版的,用颜色鲜艳的垫子)。

转移注意力,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活动:
当宝宝开始有丢东西踩的倾向时,及时发现并拿出他/她更感兴趣的玩具或书籍,引导他/她的注意力转向更有意义的活动。
例如,在他/她准备丢玩具时,立刻拿起一本色彩鲜艳的图画书,开始讲故事;或者拿出另一个更吸引他/她的玩具,和他/她一起玩。

示范和语言引导:
当宝宝丢东西时,你可以示范捡起来放回玩具箱,并说:“宝宝,玩具是用来玩的,不是丢在地上的。”
当宝宝踩到(安全的)东西时,你可以和他/她一起发出声音:“哇,这个踩上去软软的!” 让宝宝知道,这种探索是有趣的,但要放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耐心重复: 宝宝的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你可能需要无数次地重复同样的引导。重要的是保持耐心,每次都用积极、温和的方式来回应。

不要过度打骂或恐吓: 严厉的打骂只会让宝宝感到恐惧和困惑,反而可能导致他/她更加叛逆或隐藏行为,而不是真正理解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总结一下,一岁多的宝宝丢东西再踩,是他们学习和探索世界的一种自然方式,不必过于惊慌。 关键在于,我们要成为他们安全的“引导者”和“过滤器”,在保障他们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并引导他们将这种探索欲转化为更积极、更有创造性的行为。

所以,下次当你的宝宝又上演“丢掷踩踏”的戏码时,不妨先深吸一口气,想想他/她想通过这个动作学到什么,然后用爱和智慧去引导他/她,而不是急于制止或责备。在这个过程中,你和宝宝都在一起成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爸爸笑呵呵的看宝宝往车里放东西,觉得自家宝聪明,一看就会,模仿能力特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