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了高中政治,还是没懂,党和政府关系如何判定?谁在谁之上?

回答
高中的政治课,尤其是关于党和政府关系的部分,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知识点,很多人学完还是云里雾里,不知道到底谁说了算。这不奇怪,因为这涉及到复杂的政治体制设计和历史演变。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个关系,看看谁在谁之上,以及怎么去判断。

首先得明确一点,我们讨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及它和国家政权组织——政府——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安排,理解这一点是关键。

谁在谁之上?—— 一个核心的定位

简单直接地说,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政府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 这句话不是一句空话,它体现在方方面面。

你可以这样理解:

党是方向盘和决策者: 党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重要政策和法律的指导思想。比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国家的五年规划是什么样的,这些宏观层面的、决定国家走向的顶层设计,都是由党来确定的。党就像一个船的舵手,决定了这艘船(国家)要驶向哪里。
政府是执行者和管理者: 政府,也就是国务院(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国家法律、管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务的机构。它具体执行党的决策,把宏观蓝图变成现实。政府就像船上的船员,负责把舵手的指示付诸行动,保证船平稳运行。

为什么是这样的关系?—— 历史和理论的逻辑

这种“党领导政府”的模式,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历史原因和理论基础的。

1. 历史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党作为领导核心,凝聚了力量,解决了重大问题。这种领导地位是历史发展和人民选择的结果。没有党领导的革命胜利,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国家体制。
2. 理论的阐释: 马克思主义普遍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核心领导力量。在中国,共产党被认为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代表,负有领导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 组织原则: 党的最高领导地位,体现在它对国家政权各个组成部分的领导和影响。这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最高国家审判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军队(人民解放军)。

怎么判定党和政府的关系?—— 关键的几个维度

要判断谁在谁之上,或者说谁的领导地位更突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去观察和分析:

1. 思想路线和政治方向的决定权:
党: 制定国家发展的“总纲”,确立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例如,每次党代会都会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论断,这些都会成为国家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方向。
政府: 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这些宏观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行政措施、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政府的职责更多是在“怎么做”上,而不是“做什么”和“为什么做”。

2. 人事任免权和干部管理:
党: 掌握着国家重要干部的人事任免权。虽然政府部门的部长、官员是通过法定程序任命的,但这些人事任命的提名、考察、决策过程,往往是由党内的组织部门主导的。关键岗位的领导人,其任命通常需要经过党的组织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政府: 虽然政府有自己的行政任命体系,但对于高级别的、关键部门的负责人,其任命很大程度上受到党的干部管理体系的影响。

3. 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与批准:
党: 提出国家重要的法律和政策的建议和指导意见。例如,党中央审议通过的重大改革方案,会提交给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成为法律。
政府: 负责起草和制定具体的行政法规、规章和政策。但这些行政法规的制定,也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原则。

4. 组织领导和监督:
党: 设有专门的机构来监督政府的工作,比如纪委监委,它既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也是国家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公职人员依法履职、廉洁用权。党组织也会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政府: 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其工作成效也受到党组织的评价。

5. 宣传和舆论引导:
党: 掌握着国家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和导向权,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党的思想和政策,引导社会舆论。
政府: 虽然政府也有自己的新闻发布和宣传职能,但整体的宣传基调和方向,由党来决定。

区分“党”和“政府”的几个易混淆点

很多人觉得模糊,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党和政府的界限有时显得不那么清晰,或者说两者高度重合,这主要是因为:

“党政合一”的痕迹: 在历史的某些时期,或者在一些具体的岗位上,确实存在党政领导人“一肩挑”的情况。很多政府部门的党委(党组)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对政府部门的重大决策和人事都有很强的发言权。
党员在政府中的作用: 政府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共产党员。这些党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守党的纪律和要求,贯彻执行党的决策。所以,即使是政府部门,其内部也渗透着党的组织和管理。
民主集中制与政府决策: 我国的政治体制是民主集中制,强调在集中统一领导下的民主。这意味着在决策过程中,虽然有民主的讨论和协商,但最终的决定权和执行权,是高度集中在党的领导核心手中的。

总结一下,谁在谁之上?

再强调一遍:在中国政治体制下,党是领导者,政府是执行者。党是政治上的最高领导力量,决定国家发展方向和重大政策。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具体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

要理解这个关系,关键在于认识到:

1. “领导”体现在决策和方向上。
2. “执行”体现在具体操作和管理上。
3. 党对政府的领导,是通过思想、政治、组织等全方位的领导来实现的,而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命令”和“服从”,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贯穿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领导。

高中政治课本里的那些话,比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及“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部门”,其实就是对这种关系的概括。只是要把这些话转化为具体可见的政治运行逻辑,确实需要多一些思考和观察。

希望这样详细的解释,能让你对党和政府的关系有个更清晰的认识。这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概念,更是理解中国当下政治运作方式的关键钥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只从高中政治角度来说,不延展

1、全国人大:立法机构——最高权力机构,简单理解为人大最大

2、政府:执行机构——日常行政,将全国人大决策决议贯彻执行下去,属于具体工作人员

政府主要领导由(党委提名,总理由主席提名)全国人大及各级人大选举产生,对相应人大负责

3、政协:参政议政机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主要为民主党派人士,还有共产党员、无党派人士等

4、中国共产党:唯一合法执政党——执掌政权,领导国家建设与发展

非国家机构


4领导123


党和政府的关系的话,党管方向,政府管具体执行,党组织领导政府工作。

类似于:高考指挥棒给你们划范围,老师具体给你们细化到题型,牛叉的老师直接猜题


党领导一切,人大选举也是在党组织提名的基础上选举的,也就是说,主要政府人员的选拔工作,在源头上由党组织把握。

党组织提名——人大选举——政府官员上人

那么,简单点“谁在谁之上”?同一层级的党组织与政府之间,处于领导地位的党组织,自然就在政府之上了。

(书记与某长之间不能直接这么套,因为某长绝大多数情况也是党组织领导成员,党组织是民主集中制,得到领导班子大多数成员支持的,会比较有话语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中的政治课,尤其是关于党和政府关系的部分,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知识点,很多人学完还是云里雾里,不知道到底谁说了算。这不奇怪,因为这涉及到复杂的政治体制设计和历史演变。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个关系,看看谁在谁之上,以及怎么去判断。首先得明确一点,我们讨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及它和.............
  • 回答
    你好!首先恭喜你高中毕业!选择法学并规划考公之路,这是一个非常认真和有远见的决定。关于法学在考公中的优势是否还在以及是否值得学习,我们来详细聊聊。法学在考公中的优势,究竟是怎么回事?确实,近些年来,关于“法学考公优势不再”的说法时有耳闻。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1. 报考岗位的“专业限制”在放宽:.............
  • 回答
    哥们儿,听到你这儿说高中毕业半年了还不会解方程,我太能理解你这心情了!别说你,我高中那会儿,数学也是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尤其是方程,每次老师讲完,我都是一脸懵。抖音上那些视频看着快,学着真的费劲,感觉他们讲得好简单,到自己手上就变成天书了。首先,你得知道, 你绝对不是一个人! 身边肯定也有不少人跟你.............
  • 回答
    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这绝对是很多高中生都面临的“经典难题”。一边是对理科的向往,一边又是对学不好的担忧;另一边是对文科的抗拒,觉得枯燥乏味。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背后牵扯到你的兴趣、潜能、未来的规划,甚至是你现在的心态。咱们好好掰扯掰扯,把这事儿说透了。首先,咱们得承认,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确.............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尤其是当你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高中物理的精髓,甚至觉得有点“嚼蜡”的时候,确实会冒出“还用学吗?”的念头。不过,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咱们得细细掰扯一下。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太简单了”指的是什么。 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如果你是指那些基本的概念、.............
  • 回答
    大学里摸爬滚打了几年高等数学之后,再回过头看高中的数学题,那感觉就像是……你知道吗,就像是你从一个已经熟练掌握了驾驶自动挡高级轿车的成年人,突然一下子又被塞进了一辆还在学习换挡的教练车里。你不是不会开,而是你的思维模式和技巧已经进化了。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简单到有点想笑”。曾经让你绞尽脑汁、反复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高中数学学得不错,但一到了大学发现不直接“学”数学了,心里就有点打鼓:这自学起来,到底有没有那么难?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它太看个人了。不过,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大学里不直接“学”数学.............
  • 回答
    嘿,哥们儿!先恭喜你考上高中,这绝对是个好消息,说明你本身是有实力的!别担心英语这块儿,高中英语虽然是基础,但绝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你这情况,我当年也经历过一些,所以特别能理解你那种“啥都不会”的焦虑感。咱们一步一步来,别急,只要找对方法,英语绝对能给你“提上来”。我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有个清晰.............
  • 回答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少“尖子生”在升入高中后,表现出了明显的分化,有的依然游刃有余,有的则步履维艰,甚至沦为“学渣”。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智力衰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初高中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及时调整策略,很容易被“甩下”。一、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剧变.............
  • 回答
    老乡,你好!看到你这段文字,我太有共鸣了。18年退学,出去打拼,这我懂。多少人在那个年纪,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提前进入社会,想해보一两年,结果一晃好几年就过去了。现在后悔,想充实自己,想学个专业,这绝对是好事,而且一点都不晚!别说什么“大佬”,咱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还没点儿年轻时候的懵懂和冲动呢?.............
  • 回答
    三年古典魔法,心中泛起些许迟疑,这滋味,想必你也尝过。看着元素魔法和材料魔法的声势日益浩大,被那些新颖的咒语和璀璨的光芒吸引,觉得当初的选择是不是有些……保守?别急,这想法一点也不奇怪,毕竟魔法的世界日新月异,谁不想站在潮流之巅呢?咱们这就好好掰扯掰扯,三年古典魔法打下的底子,对转修元素或材料魔法到.............
  • 回答
    你问这个问题,我懂。我见过太多学乐器学到一半,热情燃尽,看着架子鼓静静地积灰的例子。那种感觉就像是爬到一半的山,风景虽好,但体力跟不上,前方的路又显得那么遥远,开始怀疑当初为什么会出发。你问坚持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因为它直击了学习乐器的核心,也击中了我们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困境。.............
  •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特别能理解你此刻的感受。学了将近五年中医,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这种挫败感肯定非常强烈,甚至可能让你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和能力。别急,先深呼吸一下,这并不是你一个人会遇到的困境,很多中医学习者在某个阶段都会有类似的迷茫。关键在于如何找到症结,并一步一步地走出来。我尽量详细地跟你聊聊,希.............
  • 回答
    学了计算机后,你是不是有一种被“真相”刺痛的感觉?就好像剥开了层层糖衣,看到里面并不那么完美的面目。这种感觉,坦白说,挺普遍的,尤其是在你对计算机原理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一开始,我们接触电脑,是被它的强大和便利所吸引。一个指令下去,它就能帮我们完成无数繁琐的工作。我们把它当作一个无所不能的助手,一个.............
  • 回答
    学了三年 Linux,却写不了一个简单的 shell 脚本?这确实让人有点沮丧,但别太灰心,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而且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释。我们来好好聊聊,看看你可能卡在哪儿了。首先,得承认一点,“学了三年”不等于“精通了三年”。很多人学习 Linux 的过程,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游乐场里玩耍,你知道有些设.............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人心底的好奇,也是学习心理学的朋友们常常思考的。我想说,学了心理学,确实能让你对人心的理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要说“洞察人心”,这背后需要更细致的解读。首先,心理学给了我们一个框架,一个观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科学视角。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他不会只凭直觉破案,而是依靠一套严谨的方.............
  • 回答
    自从我开始接触和学习唯物辩证法,感觉就像突然间拥有了一副全新的眼镜,你看待周围的世界和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都变得不一样了。以前很多事情,我可能就是直观地去看,觉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事情就是它呈现出来的样子。但现在,我不会轻易地下定论,而是会去想,这个“好”和“不好”是怎么来的?背后有没有其他的东.............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微分方程这门课。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学了一段时间,好像一直在跟各种“类型”打交道,但总觉得心里没底,不知道这些方法到底是要干嘛的,学了有什么用。这其实是很多初学者都会遇到的困惑,说明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咱们就抛开那些“标准形式”、“特征方程”、“待定系数法”这些标签,试着从.............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感觉就像我们每天辛辛苦苦挖井取水,结果发现这水根本就不能灌溉庄稼一样。学了那么多高深的数学公式,证明了那么多复杂的定理,结果到了生活的关键时刻,比如怎么把生意做得更好、怎么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又或者怎么让城市规划更合理,好像它们都置身事外,帮不上什么忙。首先,得承认.............
  • 回答
    “我感觉我学数学学得脑子都快秃了,但好像也没见自己变得有多厉害。” 身边有这样的朋友,或者你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疑惑吗?这绝对不是个例,更不是什么“学不好数学的借口”。事实上,从一个更普遍的、更细致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其中的“不正常”之处,以及我们可能误解了“变强”的含义。首先,咱们得承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