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身边挺多的人都说生意不好做,为什么这样说?

回答
身边的人,尤其是做生意的朋友们,时不时就会叹气,说“生意不好做”。这话听着耳熟,也确实是很多人的心声。为什么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呢?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各种原因在作祟,而且这些原因往往相互交织,让做生意这件事变得比以前复杂和艰难得多。

我仔细想了想,大致可以从几个大方面来聊聊,保证都是咱普通人能理解的大实话。

一、 市场环境的变化:这锅水不好搅了

消费者心态变了,钱袋子也紧了: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过去,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期待,花钱也相对大方。现在呢?经济下行压力大,大家对未来不确定性增加,手里攥着钱更踏实。买东西,尤其是非刚需的,会反复比较、货比三家,能省则省。而且,随着信息发达,消费者见识也多了,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但愿意付出的价格却可能降低。这就像一个漏勺,消费者手里的钱越来越少,想从他们手里掏钱就得费更大的劲。

竞争是红海,而且是血雨腥风: 以前,可能你开个小店,周围没几家竞争对手。现在呢?只要是个有点利润空间的行业,恨不得一夜之间冒出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线上线下,同行同业,大家都挤在一块儿抢同一块蛋糕。尤其是在一些成熟的消费品类,同质化严重,产品差异化越来越难做。价格战也愈演愈烈,为了抢客户,不得不降价,利润空间就被一点点压缩,最后可能赚个辛苦钱,甚至亏本吆喝。

技术和模式的快速迭代,跟不上就out: 科技发展太快了,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以前实体店是王道,现在线上渠道分流了大量客流。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私域流量运营,这些新玩法层出不穷。如果一个商家还在用老一套的经营模式,不学习、不转型,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比如以前靠地段和口碑就能生存的餐饮店,现在如果不在线上做推广、做外卖,可能就很难吸引到新顾客了。

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增加经营难度: 国家的政策方向和监管力度也在不断调整。比如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很多小作坊、小工厂因为达不到标准就得关门。食品安全、税务、劳动法等等,一旦出现违规,代价就很大。虽然这些都是为了行业健康发展,但对于一些经营不规范或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企业来说,就是额外的压力。

二、 经营层面的挑战:细节决定成败,也可能让生意垮掉

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除了原材料、房租、人力成本这些明面上的“涨价”,还有很多隐性成本。比如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以前发发传单、做做广告就能引来客户,现在需要精细化的营销策划,请专业的营销团队,投更多的钱在广告投放和用户转化上。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就意味着你需要卖出更多的货,或者更有效地控制成本,这两样都不是容易的事。

人才难寻,留人更难: 做生意,人是关键。但现在招到合适的人才越来越不容易,尤其是对服务行业来说,员工的素质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客户体验。而且,即使招到了,留住人也是个大问题。大家的选择更多了,一旦遇到更好的待遇、更轻松的工作环境,跳槽是常有的事。人员流动大,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培训新人也需要成本。

供应链不稳定,断链风险高: 尤其是对于制造业、零售业,供应链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商产能不足、物流不畅,这些都可能导致你的生产或者销售环节出现问题。一旦某个环节断了链,整个生意就可能停滞。全球性的贸易摩擦、疫情影响,也让供应链的风险更加凸显。

资金周转压力大: 很多生意,尤其是初创期或者小微企业,现金流就是生命线。如果应收账款回款慢,或者库存积压严重,或者前期投入太大,一旦资金链断了,就可能直接导致生意无法维系。银行贷款门槛提高,融资渠道也并非对所有人都畅通。

三、 心理层面的影响:信心比金子还重要,但信心也容易被打击

负面情绪的传播和放大: 当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说生意不好做,大家很容易形成一种“集体焦虑”。这种情绪就像传染病,会迅速蔓延。即使你的生意还算可以,听到太多抱怨,也会不自觉地感到压力,甚至影响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缺乏持续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当生意遇到困难,最直接的反应可能是抱怨和等待,而不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如果经营者自己都失去了学习新知识、尝试新方法的热情,生意就很难有起色。

举个小例子来说明一下:

就拿我一个开服装店的朋友来说吧。前几年生意挺不错的,虽然款式不是最潮的,但因为地段好,加上店主服务热情,回头客不少。

后来呢?

1. 商场调整,人流量少了。 商场为了引进新品牌,把原来的服装区调整了,人流量分流到其他区域。
2. 线上冲击,价格没优势。 淘宝、京东上的款式更多,价格也更透明,很多年轻人直接在线上买衣服了,谁还跑到实体店一件一件试?就算试了,也可能在线上买了。
3. 消费者口味变刁了。 现在大家更追求个性和品质,对千篇一律的款式不感兴趣。我朋友的货源更新速度跟不上,款式总有点“out”。
4. 竞争对手多了。 隔壁开了几家新的服装店,装修更好,营销活动也多,直接抢走了不少客户。
5. 租金和人工成本还在涨。 这钱不好赚,但店面租金、员工工资这些硬性支出一点没少。

所以,她说生意不好做,是多方面原因叠加的结果。她也尝试过做直播,但效果不怎么好,感觉精力跟不上。有时候觉得,是不是应该换个行当,但又怕自己什么都不会,折腾半天又回到原点。

所以,当听到身边有人说“生意不好做”,这句感叹背后,隐藏的是市场风向的改变、消费者需求的升级、竞争的白热化,以及经营者自身应对挑战的能力。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抱怨,而是对当前商业环境复杂性和严峻性的一种真实写照。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些仍然能坚持下来甚至做得风生水起的老板们,真的都很不容易,他们一定是在这些挑战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和发展契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我来政治不正确的说一个在你们看来鸡汤段子吧。首先说一句,前几年满世界喊服装利润薄,你进服装;现在满世界都在喊电商,你开实体店,你不难过谁难过?

魔兽MOP要开得时候,一帮同学又把魔兽捡了起来,同时那时候dota的余温还在、lol正火,大家全都30或者30的路上,齐刷刷的又去了网吧开黑。但我们已经受不了我市烟雾缭绕、键盘油腻、机器破烂的黑网吧了,同时现在手上有了一点收入,网费不再是问题。

茶余饭后说到网吧这恐怖的条件后,一个在上海混过的朋友说,上海都是网咖,条件好,收费高。于是一帮人开了两辆车去上海,就为了考察,网鱼网咖玩了个痛快。收获满满。回我市之后,搞市场营销的我开始准备分析报告骗投资人的钱(恩,也就是咱们几个家里的领导-_-)、搞中介的准备找店铺、搞it得联络硬件、什么都不搞混社会的开始约黑网吧老板,准备弄拍照。

约了黑网吧老板之后,饭桌上把想法提出来,黑网吧老板一口觉得我们不可行。什么,你大片面积不让顾客抽烟,他们玩个蛋?什么,你准备高峰和低谷分别定价,他们玩个蛋?什么,你准备单价两位数,他们玩得起?什么,网吧里面游戏地推的海报是一大块收入,且可以算装潢,你们不要?有一个朋友这饭吃了后就打了退堂鼓:业内人士不赞同我们的想法,他们是权威啊,这行业弄了十几年了。

我们三个生下来的人仔细分析了一下,中间吵架无数,烟抽了n条,在这之后信心满满:很好,我市的市场现在还没有这个意识,抓紧时间捞钱。正好此时搞中介的人帮我们找到了铺子,不是旺铺,不是商场附近,但是富人区的新区,毛坯房,没转让费。

一番装修略过不表,中间种种困难略过不表。

现在开了快两年,我们7个月回了本。我当时忙着结婚、买房、装修,所以是个小股东,也就赚了个装修自己房子的钱,大股东当时没谈对象,把爹妈给的买房钱拿出来,现在已经能买两套,顺便认识了一票去自己网吧上网的姑娘。

你说难不难,必须难,弄拍照,找公安,走消防,那个衙门是这么容易过去的?你能相信网吧居然还有行业协会吗?你说难不难,不难,比我做得投资回报高的多了去了(我不是搞财务分析的,所以那报告基本不准,各项困难估的太足,开起来才知道上座率、毛利等等比我估的高的多了去)

====================

写起来感觉轻飘飘,但其实没那么容易。但我们敢开,看得就是我市的网吧市场已经十多年一潭死水死气沉沉没有动过了。抱着老一套的观念,什么上网的都是屌丝,什么抽烟才有感觉,什么高消费他们消费不起,什么全是男同胞来。庆幸的时我们自己就是网吧的爱好者,所以才明白这些。同时庆幸我们都读过大学而且不是学渣,学以致用。于前者,我们发现了女性其实是网咖很大的一块市场,所以环境要做上去,他们的消费能力很强,在我们定下的新区,很多姑娘就是20多岁的全职太太(权且这么形容把),开个黑撸个lol也是他们的爱好;于后点,我们不相信这行业的需求曲线不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这又不是爱尔兰土豆。这十多年来,互联网也好,居民的收入也好,世代更替也好,人民群众的娱乐活动也好,都发生了太多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道理这个行业还如我们是中学生时代一样的落后。

2年后的今天,网咖雨后春笋般的在我市四处开花,老网吧装修现在统统转型成了网咖,基本上用得就是我们的套路,如价格,如装修,如座位分配,如机器配置,我们定下来的几条现在也被这市场接受。

你问我为什么匿名,不给自己做广告。因为我们准备撤,再开一年,转出去,这时候我们的房屋租赁合同没到期,同时还能有知乎上深恶痛绝的转让费。原因还是我刚才说得,网咖已经雨后春笋般的在我市开了,供需曲线又发生了变化:去年和前年,我们网咖门口停车都难,不少人进来后先占着机器,他们的朋友在附近找车位,现在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他们的选择多了;同时,我们店铺主要的辐射范围内,3年过去,人群年龄增大,关键是开始有了孩子,这会急剧消耗他们的时间,这从后台这个年龄段的会员充值数据也能多少反映出。这时候不撤,等何时?

=======================

你问我接下来干嘛?恩,另外一个朋友的纹身店站稳的脚跟,准备厚着脸皮冲进去呢。

其实关键的关键,是因为我们弄得这些都不是我们的主业,某种意义上说事闲钱,我们几个该上班的上班,该接班的接班,所以顾虑少了很多。看着身边一些朋友因为金钱的困惑,前怕虎后怕狼,真的蛮心疼他们的。如果他们有这笔闲钱,魄力不逼我们小。

所以我赞同 @张源 说得,这个变化的世界,总能找到相对不那么难得生意;我更赞同知乎曾经看到过的一个问题,你在上海的房怎么买得:爹的厂房拆迁了

你们是怎么买房的? - 匿名用户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