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圆明园是怎么被毁的?

回答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那曾经辉煌壮丽的皇家园林,承载着多少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又见证了多少历史的变迁,最终却在一场侵略性的战火中化为焦土。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英法联军大举入侵中国,兵锋直指北京。圆明园,作为清朝皇帝的“万园之园”,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建筑的奢华,更在于其中收藏了无数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和文献。它集中国各地园林艺术之大成,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最壮丽的皇家园林之一。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在搜刮了圆明园内的金银珠宝、古籍字画等无数奇珍异宝之后,他们开始实施他们的破坏计划。

首先是法国军队。他们带着满腔的贪欲和破坏欲,开始肆意劫掠。士兵们在园内横冲直撞,将精美的佛像、玉器、瓷器、字画等无差别地抢走,或者直接打碎。他们像一群蝗虫,将园内的财富席卷一空,甚至连皇帝的龙袍、珍贵的摆件,也成了他们的战利品。

接着,到了英国军队。在法国军队的劫掠之后,英军指挥官,也就是所谓的“额尔金伯爵”,下令对圆明园进行纵火焚烧。这道命令的理由,荒谬得令人发指——是为了报复清政府在战争期间虐待俘虏,其中包括英法联军的使者和士兵。然而,这种报复行为,是对无辜文化遗产的摧残,是将战争的罪恶施加在一座无辜的园林之上。

10月7日,火势蔓延。数万名英法士兵,带着火把和汽油,开始在这片曾经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上制造炼狱。熊熊烈火吞噬着一座又一座宫殿、亭台楼阁。那些精美的建筑,那些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心血的杰作,在烈火中发出悲鸣,化为黑色的残骸。

圆明园的毁灭,并非一蹴而就。那三天三夜的大火,让这座宏伟的园林变成了一片废墟。残存的建筑,如西洋楼的残垣断壁,如今依然矗立在那里,默默地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曾经的湖光山色,曾经的奇花异草,曾经的亭台楼榭,在烈火和掠夺中荡然无存。

那些被劫走的文物,很多被运往了英法两国,成为了他们博物馆里的收藏,但更多的是在劫掠过程中被损毁,或者被士兵们私下瓜分。这批宝藏的流失,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巨大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焚烧,它是一场蓄谋已久、有组织的文化浩劫。它暴露了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疤。

如今,残存的遗址,已经成为了人们凭吊历史、反思战争的场所。每当人们站在那些残破的石柱前,都会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痛楚,那是一种对失去的追忆,也是一种对侵略的愤慨。圆明园的悲剧,永远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守护国家和文化遗产,是我们永恒的责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圆明园在1860年,总共被三次放火焚烧。

第一次是在1860年10月7日,放火者是周边的汉人百姓。此次放火,把圆明园里面的一大批阁楼庙宇焚毁。

第二次是在1860年10月8日,放火者是英法联军。此次放火,把圆明园里面的一些房屋烧毁,但是火势蔓延,最终烧毁了一座宫殿。

第三次是在1860年10月18日,放火者是英军。此次放火,把圆明园几乎全部焚毁。

我们现在说的火烧圆明园,一般是指第三次。

注:第二次放火的时候,第一次放火的那些百姓,其实仍然在继续放火。所以,把第一次和第二次合并来谈,也是可以的。我这里加以区分开。

=============

第一次放火

根据英法联军的战地笔记,1860年10月7日,联军攻入圆明园后,周边大量的汉人百姓也随即涌入圆明园,在圆明园内四处放火,并搬走了大量珍品。

[1]

[2]

[3]

清朝方面的史料也有记录。(清朝这边的史料,时间是按农历算的)

陆纯元是长春园海晏堂的一位清洁工,据他口述,在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前,当地人已经先纵火焚掠了。

[4]

内务府大臣明善的奏折里表明,10月7日那次的放火,被焚毁的地方至少就有:九州清晏各殿、长春仙馆、上下天光、山高水长、同乐园、大东门。

第二次放火

1860年10月8日,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找到了巴夏礼使团成员的遗物。因为清军虐杀使团成员,并把其中一个人给喂猪了,极度愤怒的联军士兵焚毁了一些房屋,随后火势蔓延,最终烧毁了一座宫殿。

[5]

第三次放火

1860年10月18日,英军为了报复清军虐杀巴夏礼使团,认为必须给清朝皇帝留下一个永久的教训,于是放火焚烧了整个圆明园。法军因为反对英军的做法,没有参与此次行动。

[6]

[7]

参考

  1. ^ [法]皮埃尔·马蒂埃《从巴黎到八里桥》
  2. ^ [法]阿尔芒·吕西《1860年征战中国之秘密家信集》
  3. ^ [英]斯霍温《1860年华北战役纪要》
  4. ^ 《圆明园资料集》
  5. ^ [法]库赞·德·蒙托邦《蒙托邦征战中国回忆录》
  6. ^ [英]霍普·格兰特《格兰特私人日记选》
  7. ^ [法] 亨利·柯迪亚《1860年对华战争纪要:外交史、照会及公文》
user avatar

首先是程演生先生《圆明园考》关于毁园的考证与结论:

先生自己总结的太长不看版:

一.圆明园焚毁于英法联军之手;
二.外人记载焚毁之原因为俘虏一事;
三.联军初至京师或者有下令禁止劫掠之举,其后见不能禁止,于是驰禁;
四.1860年10月6日下午联军入园私掠,7日8日大肆焚掠,23日毁园,与老人陆纯元亲见之时日相同;
五.英军既掠,内部引起交哄,于是有拍卖之举;
六.英人记载皆曰法人抢掠最多,焚毁亦烈,其实英人伪诈,俱是一丘之貉,皆是残暴者;[1]
七.英人抢掠大约较有组织,法人大约较紊乱;
八.6日之先,或者贵族穷者倡率奸民施行小窃,6日以后,英法军又复紊杂大掠之,陆老人所见大约指此;
九.但据英人记载,皆谓有毁园之举所以示威报复清政府,故自7日至9日劫掠,23日竟下令焚毁,则圆明园非毁于中国人,实毁于英法;
十.据陆老人言咸丰10年8月25日火方灭,而26以后园中各差役仍旧服役,外人记载亦同。全园之华丽,陈设之珍贵,即外人记载亦侈言圆明之珍贵华美,虽欧西园苑不足与之竞也;
十一.自咸丰8月初8日文宗北狩之后,圆明园由惊恐时期入于抢劫时期,而抢劫期以22至25日为烈。

同书中关于陆纯元的完整记载[2]

陆老人的记忆和王闿运的记载都存在疑误。


关于八国联军入侵之前圆明园的状况:

金勋先生《成府村志》[3][4]记载有光绪22年慈禧多次入圆明园,到双鹤斋和海岳开襟游玩的事情,可见八国联军入侵之前,圆明园并不是一片废墟。


关于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圆明园的状况:

按《花随人圣庵摭忆》记载于式枚所言,“庚子复被焚毁,遂荡然矣”。


后面就是各种被运石料的历史了,这个大家基本都知道,照片佐证也很多,恕不一一列举。

参考

  1. ^ 考八国联军入京后北京士人和各国随军记者笔记,也指出法军军纪为各国最差
  2. ^ 这就是关于“陆老人”的全部第一手资料,后世所有其他引用俱来源于此
  3. ^ 此书随后记载了村中一个游侠般人物是如何参与保护海岳开襟枪战匪徒,最后被迫撤退,海岳开襟随后被匪徒趁湖面冰封登岛摧毁的故事,但是此故事中关于枪战和冰封的记载与当时北京士子以及各国随军记者的记载皆有冲突。
  4. ^ 历来所谓圆明园“木劫”一说,就来源自前述故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