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公安是否有权扣押第三方资产?

回答
在中国大陆,公安机关在特定情况下 有权扣押第三方资产。这并非公安机关可以随意为之的权力,而是 受到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限制 的。

以下是详细的阐述:

一、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扣押第三方资产的权力主要来源于以下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这是最主要的法律依据。
第一百四十四条 规定:“对与犯罪无关的,或者已查明为他人所有并依照法律规定应当返还的财物,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这条确立了公安机关原则上不应扣押与犯罪无关或非犯罪嫌疑人所有的财物。
第一百四十五条 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时,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 这强调了合法性和程序性。
第一百四十六条 规定:“查封、扣押、冻结的范围,应当与案件侦查、审判的需要相适应。严禁超范围、超数额查封、扣押、冻结。” 这表明了限制性。
其他相关条文 涉及到证据保全、追缴违法所得等,间接支持了在特定情况下的扣押行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强制措施法》(待出台,但相关原则已在现有法律中体现):虽然尚未完全出台,但相关规定和精神会在现有法律中体现。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特定情况下,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中协助执行民事判决或裁定(例如追缴违法所得)时,可能会参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虽然公安机关主要基于刑事诉讼法行使权力,但在某些行政执法领域,例如公安部门的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等,也可能依据行政强制法采取相关措施,但通常不是直接扣押“第三方资产”的概念,更多是针对违规物品或车辆。

二、 公安机关可以扣押第三方资产的几种主要情况及理由:

公安机关扣押第三方资产并非针对“任何人”的资产,而是通常发生在以下与犯罪活动紧密相关的情境下:

1. 证明犯罪所必需的证据(作为证据保全):
情形: 第三方资产可能直接或间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例如,犯罪嫌疑人将非法所得藏匿在第三方名下,或者第三方提供的物品是实施犯罪的工具。
理由: 为了确保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判能够顺利进行,公安机关有权依法收集、固定与案件相关的证据。如果第三方的资产被认定为与案件侦查密切相关,并且可能灭失或被转移,公安机关可以依法扣押以作证据。
关键点: 这里的扣押是为了 证据保全,而不是 追缴。扣押后,如果最终认定该资产与犯罪无关,或者属于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2. 追缴违法所得或用于犯罪的财物:
情形: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转移给了第三方,或者第三方知情或默许地占有了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或者第三方知道某项资产是用于犯罪的但仍将其提供给犯罪嫌疑人使用。
理由: 法律规定,犯罪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如果这些财物已经转移给第三方,但第三方是明知或应知其为违法所得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追缴。同样,用于犯罪的财物,无论其名义上属于谁,如果被用于犯罪,也可能被依法追缴。
关键点: 这里的扣押是 追缴 的一部分。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该资产是违法所得或用于犯罪的,并且第三方对该资产的性质是知情的。

3. 第三方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存在特定的法律关系或主观意图:
情形: 例如,第三方明知犯罪嫌疑人将资产用于犯罪,或者第三方帮助犯罪嫌疑人转移、隐藏犯罪所得。
理由: 在这些情况下,第三方可能构成窝藏、转移、隐匿罪犯所得、犯罪所得的共犯或者帮助犯。其持有的资产,可能被视为犯罪的组成部分或犯罪所得。

三、 扣押第三方资产的程序和限制:

即使符合上述情况,公安机关扣押第三方资产也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和限制:

1. 必须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公安机关不能仅凭怀疑而扣押,必须有初步证据表明该资产与犯罪有关。

2. 必须履行法定程序:
制作《扣押决定书》或《搜查证》:所有强制措施的采取都必须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明确扣押的理由、对象和法律依据。
告知相关人员:在执行扣押时,应当向被扣押资产的持有人或保管人出示法律文书,并说明扣押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制作《扣押清单》:详细列明被扣押的每一件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等信息,并由执行人员和被扣押人或其代表签字确认。

3. “谁持有,谁接收”原则: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是向持有或保管该资产的第三方进行扣押。

4. 依法保障第三方合法权益:
通知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及时通知资产的所有人或与资产有合法权益的第三方。
辩护权和申诉权:第三方有权对扣押行为提出异议,并依法行使辩护权和申诉权。
及时返还:如果经侦查或审判,发现被扣押的第三方资产与案件无关,或者不属于非法所得,公安机关必须依法及时返还。如果因扣押不当给第三方造成损失,应当依法赔偿。

5. 不得超范围、超数额:扣押的范围和数量应当与案件侦查、审判的需要相适应,不得随意扩大。

四、 区分“第三方”与“犯罪嫌疑人”的界限模糊情况:

在实践中,区分第三方资产与犯罪嫌疑人资产有时会比较复杂,例如:

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犯罪嫌疑人是丈夫,而部分财产是夫妻共同所有,公安机关在追缴丈夫个人违法所得时,可能需要区分共同财产的比例,并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个人应得部分采取措施。
亲属代为持有:如果亲属是明知对方是违法所得而代为持有,其持有行为本身就可能涉嫌犯罪,此时其持有的资产可能就是用于犯罪的财物。
赠与或继承:如果犯罪嫌疑人将违法所得赠与或继承给他人,而受赠人或继承人明知是违法所得,那么公安机关也可以依法追缴。

总结:

公安机关 有权 扣押第三方资产,但这种权力 不是绝对的,而是受严格的法律约束和程序限制的。其核心在于 与犯罪的关联性。公安机关需要证明该第三方资产:

是证明犯罪所必需的 证据。
是 违法所得 或 用于犯罪的财物。
第三方对该资产的性质 明知或应知。

并且,在扣押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保障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并及时返还无关资产。如果公安机关在执行过程中超越权限或违反程序,其扣押行为可能无效,并且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您面临此类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了解您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谢邀请,这个问题我还真得无法回答。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不过,可以考虑一点,公安局要求查扣财产,请他们出具司法证明,然后咨询一下相关的律师,看看这个司法证明和依据是否合法。

一般来说咨询是不需要费用的,只有到后面需要和公安局打官司的时候才需要支付律师费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