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川幕府将军是否有权以臣子身份颁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限制天皇参政?

回答
德川幕府将军,作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确实有权以臣子的身份颁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きんちゅうおよびくげしょはっと),并且这部法度也正是德川幕府用来限制天皇及其朝臣(公家)参政的关键性法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时日本的政治结构、权力分配以及幕府与朝廷之间的复杂关系。

权力结构:名义上的君臣,实际上的主从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在法律形式上,天皇依然是日本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将军是天皇的臣子。这种君臣关系是日本几百年来的传统,即使在武士阶层崛起并建立幕府之后,也未曾被彻底颠覆。天皇的权威,虽然在政治实践中被架空,但在精神和名义上仍然是至高无上的。

然而,现实的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以来,武士阶级逐渐成为日本实际的统治者。德川家康在经历战国时代的混乱后,通过关原之战确立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并将这种权力结构进一步制度化和巩固。将军的权力并非来自天皇的“授权”,而是通过军事实力、政治手腕以及对全国武士阶层的掌控来实现的。

《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的诞生与目的

《禁中并公家诸法度》颁布于元和元年(1615年),由德川秀忠(二代将军,家康之子)在德川家康的授意下颁布。这部法度并非是将军“请求”天皇批准,而是幕府“命令”天皇及其朝臣必须遵守的。它的出现,标志着德川幕府对朝廷权力进一步的法律化规制。

这部法度的主要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规制朝廷,防止干政: 德川幕府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确保天皇及其朝臣不插手政治,不影响幕府的统治。在战国时代,许多大名(地方诸侯)为了争夺权力,会试图通过与朝廷拉关系,获取“征夷大将军”等官职,以增加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德川幕府需要杜绝这种可能性,将政治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2. 明确权力边界: 《禁中并公家诸法度》详细规定了朝廷的职责范围、仪礼、人事任免等一系列事项。例如,它规定了天皇叙任官位需要幕府的“勘文”(允许),不得随意颁布诏书(綸旨),朝臣的任命也要经过幕府的同意。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天皇和朝廷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自主性。
3. 巩固幕府统治的合法性: 虽然限制了天皇的政治权力,但幕府并没有完全废除天皇。恰恰相反,幕府需要天皇作为“精神象征”和“统治的合法性来源”。将军通过“天皇的代理人”身份来行使权力,这样可以获得全国人民的认可,尤其是那些对武士阶层统治持保留态度的人。颁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也是在“奉天皇之命”的名义下进行的,尽管这是一种形式。
4. 控制朝廷人事: 法度中还涉及到了朝廷内部的官职设置、继承等问题,幕府可以借此机会安插亲幕府的势力,或者压制对幕府不利的公家。

将军“臣子”身份下的权力实施

那么,将军如何能在“臣子”的身份下,以如此强制力颁布限制天皇的法度呢?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军事和经济实力: 德川幕府拥有全国最强大的军队和最充裕的财政收入。这种压倒性的实力是其推行任何政策的根本保障。如果朝廷不遵从,幕府有能力采取武力手段,但通常不会走到这一步,因为这会损害天皇的“神圣性”。
掌控“权威的来源”: 幕府通过控制天皇的“御玺”(皇印)、“宣旨”(天皇旨意)等象征权威的物品和程序,来掌握“发布命令”的权力。例如,幕府可以“请求”天皇颁布某种命令,但幕府自己会事先起草好内容。
武家诸法度作为基础: 《禁中并公家诸法度》是《武家诸法度》(ぶけしょはっと)的补充和延伸。《武家诸法度》是幕府用来约束大名的法律,而《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则是对幕府统治“另一端”——天皇和朝廷的约束。两者共同构成了幕府时期日本的法律体系。
“御所”的物理控制: 幕府在京都设立了“京都所司代”(きょうとしょしだい),负责监视和管理京都的朝廷事务。京都所司代拥有强大的执法权,可以逮捕公家,审查他们的活动。这种物理上的控制,使得幕府的命令能够有效传达并得到执行。
舆论和政治操纵: 幕府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治舆论,将朝廷描绘成腐朽、低效,需要幕府来“整顿”的形象。同时,幕府也通过对一部分亲幕府的公家进行笼络,让他们成为幕府在朝廷内部的代言人。

总结

德川幕府将军以“臣子”身份颁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并非意味着将军没有权力,而是这种权力是以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方式行使的。将军掌握着实际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大权,而天皇则保留着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和精神象征的地位。

《禁中并公家诸法度》是德川幕府将这种权力不对称性“法制化”的产物。将军并非是真正意义上、与天皇平起平坐的臣子,而是凭借武力建立起来的、对天皇拥有绝对控制力的“事实上的统治者”,只不过在法律形式上,他仍然是天皇的臣子。这部法度,正是将军这种“臣子”身份下,对天皇权力进行最严厉限制的集中体现。它深刻地影响了江户时代日本的政治格局,将天皇和朝廷的角色被限制在象征性的、不干政的地位上,直到明治维新后权力才重新回到天皇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只是政治权利,《禁》干涉的东西要广泛得多,而且已经是一种成文的法度,跟《出师表》一道表文相比差别巨大

《禁》规定天皇行为规范的条款是第一条,但毕竟众所周知自从幕府时代以来,天皇已经鲜有能够掌控政局的时候,所以这一条不过是将大家早已心知肚明之事用漂亮话说出来而已

《禁》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后面的内容。德川幕府借此开始对朝廷在政治以外的权利,比如历法改元、朝廷礼制,对朝廷公卿的管理和官位任免等归属于天皇的裁决权像《武家诸法度》一样进行直接的立法性干预,这是之前安土桃山时代的“天下人”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都未曾达到的高度

促成这一局面的基础首先当然在于江户幕府相比安土桃山政权更加的稳固安泰,再次结合“猪熊教利事件”这个朝廷公家爆发的女官私通大丑闻中,后阳城天皇对于事件处置的手法不及家康老练(被绿的天皇意图将涉事者全数处死),进一步向幕府让渡出了对公家的处置权力。而之后后阳城天皇的退位,更是向天下昭示,朝廷已经在礼法问题上都无法摆脱幕府的强势干涉,《禁》的出台已经是迟早的事,并成为日后江户幕府管理朝廷的依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德川幕府将军,作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确实有权以臣子的身份颁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きんちゅうおよびくげしょはっと),并且这部法度也正是德川幕府用来限制天皇及其朝臣(公家)参政的关键性法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时日本的政治结构、权力分配以及幕府与朝廷之间的复杂关系。权力结构:名义上的君臣,.............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容易被数字上的巨大差异所迷惑,从而对中世纪欧洲和德川日本的军事结构产生误解。其实,这里面涉及到几个关键的认知差异:1. “采邑骑士”的概念和实际战力首先,我们得把“采邑骑士”这个概念掰开了说。在中世纪,尤其是在早期和中期,骑士不仅仅是披着铠甲的个体战士,更是拥有土地(采邑.............
  • 回答
    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的治国能力,两者都曾搅动风云,也都在日本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果三成未能饮恨关原,而是取得了天下,日本的历史轨迹又会走向何方?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致地探讨。石田三成的治国能力:忠诚与效率的化身,但缺乏包容石田三成的治国能力,最鲜明的标签便是他对丰臣.............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接触及到了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源赖朝建立的镰仓幕府和德川幕府同为“幕府”,但它们之间的体制差异,尤其是关于中央集权与分封制的问题,确实是理解日本封建制度演变的关键。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源赖朝的镰仓幕府,以及后来的足利氏(室町幕府)和德川氏(江户幕府),虽然都冠以“.............
  • 回答
    您好!关于江户时代德川幕府是否中央集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历史研究中一个常常被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细致地梳理一下德川幕府的统治体制和实际运作。简单来说,德川幕府可以被视为一种“准中央集权”或者“有限中央集权”的体制。它并非像后世一些纯粹的中央集权国家那样,中央政府拥有.............
  • 回答
    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人,他们的饮食习惯在不同阶层、不同地域都有不小的差异,但总的来说,构成他们一日三餐的基本要素,却有着相对稳定的脉络。我尽量用一种接近亲历者的口吻,为你还原那个时代人们的餐桌景象。朝食:唤醒一天的开始说起早饭,那绝对是最“朴素”也最“重要”的一顿。通常来说,这时候的食物以米饭为主,但.............
  • 回答
    德川幕府之所以在后期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种复杂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最终将一度辉煌的幕府推向了危机边缘。一、 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农业的瓶颈江户时代虽然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但其经济基础却高度依赖于农业。幕府的核心税收来源是农民缴纳的“年贡”,也就是稻米。然而.............
  • 回答
    德川幕府时期的经济结构,可以说是在封建主义框架下,以农业为基础,逐步发展出商业和手工业,并在此过程中孕育出一些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复杂体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其分解为几个关键层面。一、 农业:经济的基石,等级制度的体现毋庸置疑,农业是德川幕府经济的命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承担着养活整个社会的.............
  • 回答
    德川幕府给予天皇和京都朝廷的“五万石”俸禄,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背后牵扯着一段复杂而微妙的政治平衡和历史演变。要理解这笔钱的去向和退位天皇的待遇,咱们得把时间拨回江户时代,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关于这“五万石”的归属,可以明确地说,这笔俸禄并非仅仅供给天皇一个人享用。更准确地说,这笔钱是给了天皇和整.............
  • 回答
    德川幕府时期,武士阶层对于“效忠对象”的认知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像早期那样极度看重是否为河内源氏嫡流。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政治体制演变的影响,也有社会观念的转变,更有对现实利益的考量。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一点点捋。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河内源氏嫡流在早期那么吃香。这得说到日本历史上的“.............
  • 回答
    德川家纲死后,由德川纲吉继任将军,这并非偶然,而是德川幕府权力继承体系中一系列复杂考量和现实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御三家的情况以及幕府内部的政治格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德川幕府的继承原则。理论上,将军之位并非世袭,而是由德川宗家(即本家)在德川一门中选择继承人。然而,实践.............
  • 回答
    德川幕府的倒台,标志着日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统治日本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德川家族,在时代巨轮滚滚向前的浪潮中,也经历了从权力的巅峰跌落到隐退民间,再到融入新时代的过程。他们的结局,既有历史的必然,也有个人的选择,值得细细道来。从幕后到台前:德川家族的巨变德川幕府的灭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政治、经济、社.............
  • 回答
    德川幕府时代的参勤交代,可不单单是大名们进京“打个卡”那么简单。这趟长途跋涉,他们可是在江户忙得团团转,做的事情可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而且每一项都关系到幕府统治的稳固和大名的自身利益。首先,“拜见将军,表忠心” 是最核心的任务。大名们进江户的首要目的,就是向征夷大将军表达他们对德川家的绝对忠诚。这可.............
  • 回答
    德川幕府,这个自1603年由德川家康建立的封建军事政权,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以其独特的统治模式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历史进程。在1853年“黑船事件”——也就是美国海军佩里舰队抵达日本之前,德川幕府已经积累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绩,塑造了一个相对稳定、自给自足且独具特色的日本社会。一、 确立与巩固中央集权.............
  • 回答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这可是一件大事,他能够成功,离不开那些生死相随、出生入死的家臣,也就是咱们说的“谱代”。可您瞧着,幕府稳定下来后,这谱代大名们的封地,怎么好像不太对劲?数量和规模上,似乎比不上那些后来归顺的“外样”大名。这其中,门道可不少,绝不是简单的“功劳不够大”就能解释的。咱们得从头说起。德川.............
  • 回答
    要说德川幕府如何能在日本稳坐天下两百多年,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背后是一系列精心策划、步步为营的制度和策略,让它彻底根除不安定因素,建立起一套别人很难撼动的统治体系。这其中,有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首先,“天下”这块招牌,是靠“战国”血与火打出来的。 德川家康能最终统一日本,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他几.............
  • 回答
    要回答“初期德川幕府能否打得过吕宋西班牙人”,我们得先把时间点对准。初期德川幕府,指的是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胜利(1600年)后,逐步建立起幕府统治,直到江户幕府前期,大概也就是17世纪上半叶。而吕宋西班牙人,指的是当时统治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首先,我们得审视一下双方的“硬件”。.............
  • 回答
    德川幕府末年,面对西南两个强大的藩——萨摩藩和长州藩,幕府为何节节败退,直至灭亡?这绝非偶然,而是历史洪流中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方面面,也印证了“非战之罪,罪在时势”这句古语。一、 藩的力量在增长,幕府的权威在衰落:根本的矛盾首先,我们要明白,德川幕府建立的基石是“.............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稍稍偏转,那些蒸汽时代的钢铁巨兽,那些带着坚船利炮的西方探险家,从未出现在德川幕府的视野里。那么,这个统治日本两百多年的幕府,又会走向何方?它究竟能在这片土地上再站多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德川幕府当时面临的内在与外在的挑战。内在的暗流涌动:幕府的根基是否稳固?德.............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假设,值得深入探讨。如果说有什么能够“阻止”倒幕战争、大政奉还以及天皇重新获得权力,那必然是要在德川幕府内部或者外部产生一股足够强大的、能够革新和适应时代变化的势力,并且这股势力能够被广泛接受,足以压制或整合那些想要推翻现有秩序的力量。德川幕府的困境:为何人心尽失?在探讨替代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