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川幕府是幕藩体制,那源赖朝时的幕府呢?是更松散的分封还是中央集权啊?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接触及到了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源赖朝建立的镰仓幕府和德川幕府同为“幕府”,但它们之间的体制差异,尤其是关于中央集权与分封制的问题,确实是理解日本封建制度演变的关键。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源赖朝的镰仓幕府,以及后来的足利氏(室町幕府)和德川氏(江户幕府),虽然都冠以“幕府”之名,但它们的运作模式和权力结构,以及与朝廷的关系,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这不仅仅是“更松散”还是“更集中”的问题,而是根本性的权力分配逻辑不同。

源赖朝的镰仓幕府:权力核心的初步建立与对地方武士的管控

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是在平氏政权被推翻之后。当时的他,面临的是一个被战争削弱、权力真空的日本。他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统治全国、维护武士阶级利益的政治体制。

1. 权力来源的合法性与实际控制:
名义上的“征夷大将军”: 源赖朝并非像德川家康那样,是由天皇册封并掌握了全国封建领主的实际统治权。他的“征夷大将军”称号,在早期更多是一种军事上的最高指挥官的身份,以及在名义上代表天皇行使对东国(关东)武士的统治权。然而,这种权力并非是天皇将全国的统治权“授予”了他,而是他凭借自身的军事实力和对关东武士的号召力,实际占据了权力中心。
实际控制区域: 镰仓幕府的实际统治力,在早期主要集中在东国。对于西国(近畿及以西)地区,虽然幕府也派出了守护(Shugo)和地头(Jito)进行管理,但其权力渗透的深度和有效性,与后来德川幕府的“天下普请”和严格的直辖领管理相比,是远不及的。许多地方豪族和旧有的贵族势力,在表面上服从幕府的同时,也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独立性。

2. 幕府的机构设置与权力运作:
“侍所”(Samuraidokoro)、“政所”(Mandokoro)、“问注所”(Monchujo): 这是镰仓幕府的核心机构。
侍所: 负责管理和调动武士,是幕府军事力量的直接指挥机构。
政所: 负责幕府的行政事务,包括财政和人事管理。
问注所: 主要负责处理司法诉讼和记录,是幕府处理领地纠纷和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部门。
“守护”(Shugo)和“地头”(Jito): 这是镰仓幕府区别于“分封制”的关键制度,体现了其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统治模式:
守护: 主要被任命到各个令制国(省份)的国司(类似知县或知府)之上,负责该国的军事和警察事务,有权征集军粮和管理盗贼。这是一种对地方军事力量的集中和统一指挥的尝试,虽然守护的权力在不同时期和地域有强弱之分,但其目的在于将军事权力收归幕府统一调动,而非像纯粹的分封那样,将一个国家的统治权完全交给一个诸侯。
地头: 则被任命到各个庄园(Shoen,一种土地所有权单位)和公领(Koryo,直属朝廷或贵族的土地)之上,负责收取年贡(租税)和处理土地纠纷,并拥有对庄园内的治安管理权。地头的设置,实质上是将原来由庄园领主(庄官)掌握的经济和司法权力部分地转移到了幕府指定的武士手中。这是一种对封建经济基础的干预和控制,旨在保障幕府的经济收入和武士阶层的利益分配。

3. 与德川幕府的对比:
中央集权程度: 德川幕府的中央集权程度要远高于镰仓幕府。德川家康通过“天下普请”确立了“大名”制度,并且通过《武家诸法度》等一系列法规,严格限制大名的权力,禁止私自筑城、联合等行为。全国的土地大部分为幕府的直辖领(天领),其余大名领地也受到幕府的严密监视和管理。幕府对大名的参勤交代制度(大名轮流到江户居住并留下家眷)更是直接限制了大名的行动自由和财政能力。
权力基础: 德川幕府的权力基础更加稳固,它并非仅仅依靠军事力量,而是通过一套复杂的制度设计,将全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权力都牢牢地控制在幕府手中。幕府的权力来源更加多元,既有天皇的册封,更有对全国领主经济和政治的实际控制。
镰仓幕府的“相对松散”: 相比之下,镰仓幕府的统治更像是在一个既有的贵族和庄园制度基础上,在武士阶层内部建立一个军事行政中心,并试图通过守护和地头制度来将其权力渗透到全国。然而,它并没有从根本上颠覆原有的土地制度和贵族阶层,许多地方的庄园领主和国人(地方武士)仍然保留着相当大的自主性。幕府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东国武士的号召力和对其他地区武士的拉拢与制衡上的。

总结:镰仓幕府是一种怎样的体制?

源赖朝的镰仓幕府,不能简单地说是“更松散的分封”或者“中央集权”。它更准确地说,是一种以军事力量为基础,试图通过设置“守护”和“地头”来控制地方行政和经济的、具有初步中央集权倾向的武家政权。

不是纯粹的分封: 因为幕府有意识地将原本分散在地方的军事和经济管理权力,通过守护和地头制度收归中央(幕府)调动,并且幕府本身也拥有大量直辖领。这与将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统治权完全交给某个家族(分封)是不同的。
不是完全的中央集权: 因为幕府的实际控制力在地理上和制度上都存在局限性。地方豪族、旧贵族势力以及一些强大的守护大名(如九州的少弐氏、大友氏等)仍然拥有相当大的地方势力,幕府需要通过政治手段(如联姻、赏罚、支持特定势力等)来维持其在全国的统治。

可以说,镰仓幕府是在日本历史上,武士阶层首次成功地建立起一个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并对全国实行军事和政治统治的政权。它为后来的武家政权树立了榜样,也开启了日本长达近700年的武士统治时代。它的体制,是在吸取了平氏政权灭亡的教训后,试图在有限的条件下,构建一个能够稳定武士阶层统治的新秩序,为后来的集权化奠定了基础,但其本身的集权程度,与后来的德川幕府相比,确实是相对宽松和初步的。

所以,理解镰仓幕府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它是一个转型期的体制,它在试图建立一个集权化的武家统治,但受到历史条件和现实力量的制约,并没有完全实现。它是一种在原有社会结构之上,构建起来的、以武士为核心的军事行政管理体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镰仓幕府非幕藩体制。

镰仓幕府的结构设计是比德川更集权,有些地方确实也比德川集权

天皇朝廷在西日本的统治力还很大。

具体来说,德川幕府是德川家和众多诸侯(各藩大名)组合的政权,以德川家为老大,但是各藩也有一定自治性。镰仓幕府相当于天皇朝廷中的军事和公安部门做大以后的组织,因为朝廷是中央集权,所以镰仓幕府的结构设计也不出中央集权。镰仓幕府在地方上有守护—地头两级统治体系,守护管理国(日本旧行政单位),相当于省长,而地头管理庄园。守护和地头都要主动向幕府中央交纳贡赋,镰仓幕府由此能够掌握全国的财政。而德川幕府的地方多数都是藩,藩的财政自理,不会主动向幕府交纳什么钱财。所以相比来说,镰仓还真是掌握了全国的财政。

再说镰仓时代的天皇权威,镰仓幕府建立之初,其基本盘是东日本,尤其是关东地区。而在西日本,朝廷仍旧可以任命国司(就是省长)。源赖朝断绝子嗣不多久就发生了承久之乱,是天皇想趁机消灭镰仓幕府结果被反扑的事件。天皇之所以有亡幕府这个胆子,就是因为西日本很多地方还在他们的掌控下。在镇压朝廷以后,镰仓幕府才把守护-地头两级行政体系推行到西日本。

user avatar

在的,源赖朝受封征夷大将军后所得到的权力只是东国,一直到承久之乱幕府军打上京都流放天皇设立六波罗府管理西国之后镰仓幕府才确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镰仓幕府是守护地头体制或者说御家人体制,地方上的武士是将军座下的御家人,与将军存在御恩奉公关系(即御家人为将军提供军役,将军凭借御家人战功给予其领地奖励。后来镰仓幕府的灭亡,北条氏占据太多领地,让抗元的御家人无法得到奖赏,导致御恩奉公关系被破坏)。御家人在地方的职位即守护、地头,守护是源赖朝根据平家政权总官制度下学来的。守护不等于朝廷任命的守,将军封御家人为一国守护,该名守护即可统率本国内御家人的作战。地头为一个庄园的名主,负责代替天皇朝廷向该庄园征税(武士起源于给天皇朝廷在各地的庄园当保安,很多武家苗字即来源于庄园,比如下野国足利庄的源义康即足利家始祖,上野国新田庄的新田家,后来武士越庖代徂,成为庄园实际上的管理者与统治者)。镰仓幕府在地方的制度即如此。

在中央,北条氏作乱把河内源氏嫡流将军搞绝嗣之后迎立藤原氏或亲王担任傀儡将军,自己当执权实际掌控幕府,有点类似于平安时代的摄关政治,将军类似于天皇仅仅作为幕府的象征,执权类似于摄政关白实际代替将军处理幕府政务。后北条氏基本占据了镰仓幕府内所有高层机构的职位,执权也成为虚职,掌控政权的是北条氏嫡流德宗(可理解了北条氏家督,执权可以只是北条氏的分家担任,担任执权仍然听命于德宗。如,先让我们忽略长崎圆喜,幕府末代执权赤桥守时时期幕府实际上的统治者是德宗北条高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接触及到了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源赖朝建立的镰仓幕府和德川幕府同为“幕府”,但它们之间的体制差异,尤其是关于中央集权与分封制的问题,确实是理解日本封建制度演变的关键。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源赖朝的镰仓幕府,以及后来的足利氏(室町幕府)和德川氏(江户幕府),虽然都冠以“.............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假设,值得深入探讨。如果说有什么能够“阻止”倒幕战争、大政奉还以及天皇重新获得权力,那必然是要在德川幕府内部或者外部产生一股足够强大的、能够革新和适应时代变化的势力,并且这股势力能够被广泛接受,足以压制或整合那些想要推翻现有秩序的力量。德川幕府的困境:为何人心尽失?在探讨替代方.............
  • 回答
    您好!关于江户时代德川幕府是否中央集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历史研究中一个常常被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细致地梳理一下德川幕府的统治体制和实际运作。简单来说,德川幕府可以被视为一种“准中央集权”或者“有限中央集权”的体制。它并非像后世一些纯粹的中央集权国家那样,中央政府拥有.............
  • 回答
    德川幕府之所以在后期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种复杂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最终将一度辉煌的幕府推向了危机边缘。一、 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农业的瓶颈江户时代虽然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但其经济基础却高度依赖于农业。幕府的核心税收来源是农民缴纳的“年贡”,也就是稻米。然而.............
  • 回答
    德川幕府时期的经济结构,可以说是在封建主义框架下,以农业为基础,逐步发展出商业和手工业,并在此过程中孕育出一些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复杂体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其分解为几个关键层面。一、 农业:经济的基石,等级制度的体现毋庸置疑,农业是德川幕府经济的命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承担着养活整个社会的.............
  • 回答
    德川幕府给予天皇和京都朝廷的“五万石”俸禄,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背后牵扯着一段复杂而微妙的政治平衡和历史演变。要理解这笔钱的去向和退位天皇的待遇,咱们得把时间拨回江户时代,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关于这“五万石”的归属,可以明确地说,这笔俸禄并非仅仅供给天皇一个人享用。更准确地说,这笔钱是给了天皇和整.............
  • 回答
    德川家纲死后,由德川纲吉继任将军,这并非偶然,而是德川幕府权力继承体系中一系列复杂考量和现实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御三家的情况以及幕府内部的政治格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德川幕府的继承原则。理论上,将军之位并非世袭,而是由德川宗家(即本家)在德川一门中选择继承人。然而,实践.............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容易被数字上的巨大差异所迷惑,从而对中世纪欧洲和德川日本的军事结构产生误解。其实,这里面涉及到几个关键的认知差异:1. “采邑骑士”的概念和实际战力首先,我们得把“采邑骑士”这个概念掰开了说。在中世纪,尤其是在早期和中期,骑士不仅仅是披着铠甲的个体战士,更是拥有土地(采邑.............
  • 回答
    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的治国能力,两者都曾搅动风云,也都在日本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果三成未能饮恨关原,而是取得了天下,日本的历史轨迹又会走向何方?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致地探讨。石田三成的治国能力:忠诚与效率的化身,但缺乏包容石田三成的治国能力,最鲜明的标签便是他对丰臣.............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深度,也触及到了很多中国民众在面对“萨德”事件时的复杂情绪和行为模式。确实,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宏观角度看,美国是部署“萨德”的始作俑者,并且从中获得了战略利益。但大众情绪的指向,往往比这个更复杂,也更微妙。要理解为什么大家不去抵制沃尔玛、好莱坞,却把矛头指向乐天和韩剧,我们可以.............
  • 回答
    德川幕府的倒台,标志着日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统治日本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德川家族,在时代巨轮滚滚向前的浪潮中,也经历了从权力的巅峰跌落到隐退民间,再到融入新时代的过程。他们的结局,既有历史的必然,也有个人的选择,值得细细道来。从幕后到台前:德川家族的巨变德川幕府的灭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政治、经济、社.............
  • 回答
    德川幕府时代的参勤交代,可不单单是大名们进京“打个卡”那么简单。这趟长途跋涉,他们可是在江户忙得团团转,做的事情可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而且每一项都关系到幕府统治的稳固和大名的自身利益。首先,“拜见将军,表忠心” 是最核心的任务。大名们进江户的首要目的,就是向征夷大将军表达他们对德川家的绝对忠诚。这可.............
  • 回答
    德川幕府,这个自1603年由德川家康建立的封建军事政权,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以其独特的统治模式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历史进程。在1853年“黑船事件”——也就是美国海军佩里舰队抵达日本之前,德川幕府已经积累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绩,塑造了一个相对稳定、自给自足且独具特色的日本社会。一、 确立与巩固中央集权.............
  • 回答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这可是一件大事,他能够成功,离不开那些生死相随、出生入死的家臣,也就是咱们说的“谱代”。可您瞧着,幕府稳定下来后,这谱代大名们的封地,怎么好像不太对劲?数量和规模上,似乎比不上那些后来归顺的“外样”大名。这其中,门道可不少,绝不是简单的“功劳不够大”就能解释的。咱们得从头说起。德川.............
  • 回答
    要说德川幕府如何能在日本稳坐天下两百多年,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背后是一系列精心策划、步步为营的制度和策略,让它彻底根除不安定因素,建立起一套别人很难撼动的统治体系。这其中,有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首先,“天下”这块招牌,是靠“战国”血与火打出来的。 德川家康能最终统一日本,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他几.............
  • 回答
    要回答“初期德川幕府能否打得过吕宋西班牙人”,我们得先把时间点对准。初期德川幕府,指的是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胜利(1600年)后,逐步建立起幕府统治,直到江户幕府前期,大概也就是17世纪上半叶。而吕宋西班牙人,指的是当时统治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首先,我们得审视一下双方的“硬件”。.............
  • 回答
    德川幕府末年,面对西南两个强大的藩——萨摩藩和长州藩,幕府为何节节败退,直至灭亡?这绝非偶然,而是历史洪流中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方面面,也印证了“非战之罪,罪在时势”这句古语。一、 藩的力量在增长,幕府的权威在衰落:根本的矛盾首先,我们要明白,德川幕府建立的基石是“.............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稍稍偏转,那些蒸汽时代的钢铁巨兽,那些带着坚船利炮的西方探险家,从未出现在德川幕府的视野里。那么,这个统治日本两百多年的幕府,又会走向何方?它究竟能在这片土地上再站多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德川幕府当时面临的内在与外在的挑战。内在的暗流涌动:幕府的根基是否稳固?德.............
  • 回答
    明末时期,郑成功和永历皇帝分别向日本德川幕府和罗马教廷求援,这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极具戏剧性与复杂性的政治军事外交事件,它们都反映了在国家危亡之际,统治者为求一线生机而采取的非常规手段。先说郑成功向日本德川幕府借兵一事。郑成功,这位南明政权的军事领袖,在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过程中,确实有过与日本方.............
  • 回答
    历史的回响:李氏朝鲜、德川幕府与阮朝,为何在各自国民心中占据特殊地位?探究韩国人对李氏朝鲜、日本人对德川幕府、以及越南人对阮朝之所以普遍持有正面或至少是相对宽容的态度,并非简单的情感偏好,而是深植于复杂的历史演变、民族认同构建以及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解读之中。这背后,是国家如何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塑造当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