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川幕府给天皇5万石,这5万石是天皇一个人用还是整个京都朝廷用,另外退位天皇待遇如何?

回答
德川幕府给予天皇和京都朝廷的“五万石”俸禄,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背后牵扯着一段复杂而微妙的政治平衡和历史演变。要理解这笔钱的去向和退位天皇的待遇,咱们得把时间拨回江户时代,一点点掰开了说。

首先,关于这“五万石”的归属,可以明确地说,这笔俸禄并非仅仅供给天皇一个人享用。更准确地说,这笔钱是给了天皇和整个京都朝廷的运转经费。

江户时代的天皇,虽然名义上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但实权早已旁落到德川幕府手中。幕府之所以继续供养天皇和朝廷,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维系政治合法性: 天皇是日本国体的象征,是传统意义上的最高权威。幕府虽然掌握实权,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合法性,需要天皇的“认可”。通过供养天皇,幕府能够让自己的统治看起来是顺应天命,有正统性。
维持旧有秩序和文化: 京都朝廷是日本传统文化、礼仪、艺术的中心。幕府供养朝廷,也是在维护这些旧有秩序和文化,防止其彻底衰败,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朝廷的控制,间接影响全国的文化风尚。
政治平衡和控制: 幕府这样做,也是一种“怀柔”政策。通过提供丰厚的俸禄和待遇,让朝廷成员不至于太过贫困潦倒,从而避免他们因为经济上的不满而生出反抗之心。同时,幕府也可以通过这笔钱来施加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监督和控制。

所以,这五万石的用途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天皇的日常用度: 穿衣、饮食、住行,以及皇室的祭祀活动等。
皇族成员的俸禄: 包括皇后、皇子、皇女以及其他近亲皇族成员的生活开销。
朝廷官僚的薪俸: 朝廷虽然实权不大,但依然有一套官僚体系,这些官员需要俸禄来维持生计和履行职责。
朝廷机构的运转: 包括宫殿的维护、祭祀仪式的举行、史书的编纂、以及一些文化艺术活动的支撑等。
赠予其他公家(朝廷贵族)的恩赏或生活费: 有些与朝廷关系密切、在幕府看来也值得拉拢的公家,也可能从这笔款项中获得一些资助。

简单来说,这五万石就是用来维持“天皇制”这个架子以及围绕它运转的京都朝廷这个机构正常运作的。幕府给的钱虽然不少,但也不是挥霍无度,而是有着明确的预算和控制。

接着,我们再来聊聊退位天皇(上皇)的待遇。

在日本历史上,尤其是平安时代末期到战国时代,曾出现过“院政”时期,即上皇或法皇掌握实权的情况。但到了德川幕府时期,这种权力交接已经非常罕见了。然而,即使是退位的天皇,其身份依然是特殊的,不能说完全失去了国家供养。

德川幕府时期,如果天皇退位(这种情况本身就比较少见,且多半是出于幕府的压力或安排),其待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尊号和名义上的崇高地位: 退位天皇通常会获得“上皇”的尊号,理论上依然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名誉。幕府会对其保持尊敬,在礼仪上也会有所表示。
2. 独立的庄园和私产: 与在位天皇不同,退位天皇(或者说上皇)通常会被授予或允许保留一些独立的庄园(土地)或私有财产。这些财产的收入可以作为其主要的经济来源,用于维持个人的生活以及随从的开销。这笔收入的具体数额会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但肯定是为了保证其体面的生活。
3. 幕府提供的“静养费”或额外俸禄: 除了自己的庄园收入外,幕府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退位天皇一定的“静养费”或者额外的俸禄。这笔钱的性质更像是幕府出于政治考量,对退位天皇的一种“安抚”和“补偿”。具体数额和发放方式同样是协商和由幕府决定的。
4. 保留部分随从和住所: 退位天皇不会被剥夺一切,通常会保留一部分贴身侍从,并且有专门的住所供其居住。这些人员和住所的开销,也会在幕府的供养范围内。

需要强调的是,德川幕府时期的退位天皇,其待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幕府的态度和当时的政治格局。如果幕府愿意,可以保障其体面生活,但如果幕府希望限制其影响,也可能对其待遇有所“压缩”。但总体而言,其基本的生活尊严和物质保障是被维持的。

举个例子,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退位天皇,但像后水尾天皇在幕府的压力下退位后,依然获得了幕府的经济支持,并且他的退位本身也是幕府干预皇室事务的一个例证。

总而言之,德川幕府的“五万石”是用于支撑整个京都朝廷运作的经费,包括天皇和皇室成员的日常开销,以及朝廷的机构运转和官员俸禄。而退位天皇的待遇则更为个人化,主要依靠自己原有的私产、庄园收入,并辅以幕府可能提供的静养费或额外俸禄,以维持其尊贵的身份和体面的生活。这是一种在幕府强势统治下,对天皇制度进行保留和约束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天皇一个人,而是给整个皇室用的,叫“禁裏御料”,具体见下图。

一开始大狸子德川家康只给1万石,后面1623年小狸子德川秀忠又加了1万,1705年的时候5代目狸子德川纲吉又加了1万,加起来就是3万,也就是后来的皇室财产。

额外提一下,末代狸子德川庆喜曾经准备一口气给皇室15万,结果没给出去幕府就亡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德川幕府给予天皇和京都朝廷的“五万石”俸禄,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背后牵扯着一段复杂而微妙的政治平衡和历史演变。要理解这笔钱的去向和退位天皇的待遇,咱们得把时间拨回江户时代,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关于这“五万石”的归属,可以明确地说,这笔俸禄并非仅仅供给天皇一个人享用。更准确地说,这笔钱是给了天皇和整.............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假设,值得深入探讨。如果说有什么能够“阻止”倒幕战争、大政奉还以及天皇重新获得权力,那必然是要在德川幕府内部或者外部产生一股足够强大的、能够革新和适应时代变化的势力,并且这股势力能够被广泛接受,足以压制或整合那些想要推翻现有秩序的力量。德川幕府的困境:为何人心尽失?在探讨替代方.............
  • 回答
    要说德川幕府如何能在日本稳坐天下两百多年,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背后是一系列精心策划、步步为营的制度和策略,让它彻底根除不安定因素,建立起一套别人很难撼动的统治体系。这其中,有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首先,“天下”这块招牌,是靠“战国”血与火打出来的。 德川家康能最终统一日本,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他几.............
  • 回答
    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的治国能力,两者都曾搅动风云,也都在日本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果三成未能饮恨关原,而是取得了天下,日本的历史轨迹又会走向何方?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致地探讨。石田三成的治国能力:忠诚与效率的化身,但缺乏包容石田三成的治国能力,最鲜明的标签便是他对丰臣.............
  • 回答
    德川幕府之所以在后期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种复杂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最终将一度辉煌的幕府推向了危机边缘。一、 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农业的瓶颈江户时代虽然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但其经济基础却高度依赖于农业。幕府的核心税收来源是农民缴纳的“年贡”,也就是稻米。然而.............
  • 回答
    德川幕府的倒台,标志着日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统治日本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德川家族,在时代巨轮滚滚向前的浪潮中,也经历了从权力的巅峰跌落到隐退民间,再到融入新时代的过程。他们的结局,既有历史的必然,也有个人的选择,值得细细道来。从幕后到台前:德川家族的巨变德川幕府的灭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政治、经济、社.............
  • 回答
    德川幕府时代的参勤交代,可不单单是大名们进京“打个卡”那么简单。这趟长途跋涉,他们可是在江户忙得团团转,做的事情可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而且每一项都关系到幕府统治的稳固和大名的自身利益。首先,“拜见将军,表忠心” 是最核心的任务。大名们进江户的首要目的,就是向征夷大将军表达他们对德川家的绝对忠诚。这可.............
  • 回答
    德川幕府时期的经济结构,可以说是在封建主义框架下,以农业为基础,逐步发展出商业和手工业,并在此过程中孕育出一些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复杂体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其分解为几个关键层面。一、 农业:经济的基石,等级制度的体现毋庸置疑,农业是德川幕府经济的命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承担着养活整个社会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接触及到了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源赖朝建立的镰仓幕府和德川幕府同为“幕府”,但它们之间的体制差异,尤其是关于中央集权与分封制的问题,确实是理解日本封建制度演变的关键。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源赖朝的镰仓幕府,以及后来的足利氏(室町幕府)和德川氏(江户幕府),虽然都冠以“.............
  • 回答
    德川幕府,这个自1603年由德川家康建立的封建军事政权,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以其独特的统治模式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历史进程。在1853年“黑船事件”——也就是美国海军佩里舰队抵达日本之前,德川幕府已经积累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绩,塑造了一个相对稳定、自给自足且独具特色的日本社会。一、 确立与巩固中央集权.............
  • 回答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这可是一件大事,他能够成功,离不开那些生死相随、出生入死的家臣,也就是咱们说的“谱代”。可您瞧着,幕府稳定下来后,这谱代大名们的封地,怎么好像不太对劲?数量和规模上,似乎比不上那些后来归顺的“外样”大名。这其中,门道可不少,绝不是简单的“功劳不够大”就能解释的。咱们得从头说起。德川.............
  • 回答
    要回答“初期德川幕府能否打得过吕宋西班牙人”,我们得先把时间点对准。初期德川幕府,指的是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胜利(1600年)后,逐步建立起幕府统治,直到江户幕府前期,大概也就是17世纪上半叶。而吕宋西班牙人,指的是当时统治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首先,我们得审视一下双方的“硬件”。.............
  • 回答
    德川幕府末年,面对西南两个强大的藩——萨摩藩和长州藩,幕府为何节节败退,直至灭亡?这绝非偶然,而是历史洪流中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方面面,也印证了“非战之罪,罪在时势”这句古语。一、 藩的力量在增长,幕府的权威在衰落:根本的矛盾首先,我们要明白,德川幕府建立的基石是“.............
  • 回答
    德川家纲死后,由德川纲吉继任将军,这并非偶然,而是德川幕府权力继承体系中一系列复杂考量和现实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御三家的情况以及幕府内部的政治格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德川幕府的继承原则。理论上,将军之位并非世袭,而是由德川宗家(即本家)在德川一门中选择继承人。然而,实践.............
  • 回答
    您好!关于江户时代德川幕府是否中央集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历史研究中一个常常被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细致地梳理一下德川幕府的统治体制和实际运作。简单来说,德川幕府可以被视为一种“准中央集权”或者“有限中央集权”的体制。它并非像后世一些纯粹的中央集权国家那样,中央政府拥有.............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稍稍偏转,那些蒸汽时代的钢铁巨兽,那些带着坚船利炮的西方探险家,从未出现在德川幕府的视野里。那么,这个统治日本两百多年的幕府,又会走向何方?它究竟能在这片土地上再站多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德川幕府当时面临的内在与外在的挑战。内在的暗流涌动:幕府的根基是否稳固?德.............
  • 回答
    .......
  • 回答
    历史的回响:李氏朝鲜、德川幕府与阮朝,为何在各自国民心中占据特殊地位?探究韩国人对李氏朝鲜、日本人对德川幕府、以及越南人对阮朝之所以普遍持有正面或至少是相对宽容的态度,并非简单的情感偏好,而是深植于复杂的历史演变、民族认同构建以及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解读之中。这背后,是国家如何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塑造当下.............
  • 回答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如今繁华似锦的东京,也就是昔日的江户,地理位置如此优越,为何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前,它并没有成为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甚至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与近畿地区(关西)相比,江户简直是个“乡下”的地方。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并非单一的地理条件就能解释,而是多方面历史、政治、文化及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永历帝和郑成功当年各自那点“出洋相”的往事,看看他们为何要找洋人帮忙,又为何会选择他们眼中的“异类”。这两件事,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下,都透着一股子无奈与 desperate,但也折射出一些很有意思的历史细节。先说永历请十字军,这事儿啊,简直是一出哭笑不得的“乱世孤儿求助记”。永历,也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