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德川庆喜的公爵和德川宗家(田安家达)的公爵是两个,庆喜自己单独分立了一家。从血统上来说,庆喜是自称副将军、(伪)御三家的水户家,篡了八代吉宗御三卿之一的一桥家家名,田安家达倒真的是御三卿田安家的后裔。
华族令五等爵里,公和侯的发音虽然一样,但公爵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将军宗家是公爵,公卿家除了藤原五摄家外,只有真正掌握实权的三条实美和岩仓具视和萨长的藩主(岛津家还拿了两个)在华族令颁布当时取得了公爵爵位。之后基本上都是维新元老酬功,知名的有长州藩的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桂太郎,萨摩藩的大山岩。但也有两家德川补了公爵,一家就是尊王攘夷精神的指导者水户家(上图 国顺)以及末代无血开城、大政奉还的德川庆喜家。
接下来说说德川家的后代(结局上面都说了,三个公爵,相应的掌握了大量土地、艺术品、金融的资产)
先说说庆喜,庆喜家由于最近的当主庆朝离婚时候没能搞定老婆家,两男一女被带走了不说,姓也改了,于是德川庆喜家断绝了。
有意思的是有位答主提到德川庆喜家很落魄,二战时候当主就当了个中士。
翻了下WIKI,发现当时的当主庆光本人志愿去当兵应召了三次,40年第一次体检发现肺炎治好了就回家了,41年第二次也是体检当天被退回家,44年终于成功当上二等兵,转战中国大陆,在长沙还得了痢疾疟疾。45年在北京迎来终战诏书。
不过后面的人物逸话很有意思:
陸軍病院入院中に高松宮宣仁親王の義弟(姉は宣仁親王妃喜久子)であることが判明した途端、第6方面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陸軍大将や旧水戸藩藩士の子孫の櫛淵鍹一陸軍中将が見舞いに来たり、旧幕臣の子孫の支那派遣軍総司令官・岡村寧次陸軍大将から無線電信が届いたりするなど、急に病院内が慌ただしくなったという。病院側は軍高官による見舞いを受ける都度、掃除やシラミ駆除、軍服での送迎をすることになり、慶光は「ご迷惑をかけてしまった」と述懐している
大致意思是长沙入院后被发现身份不一般,结果各种高级将领尤其是幕府出身的来院看望或者是来电问候。这货还来一句“(当时)添了不少麻烦哟”。
值得一提的是高松宫是继承了有栖川宫的香火,是著名的绿帽亲王炽仁的弟弟的儿子,而德川庆喜第一次争将军也是输给了牛头人德川家茂。啧啧,这也算侧面证明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轰轰烈烈的学运最终失败,是必然的。
接下来,德川宗家反而比较惨。只讲一点,东京铁塔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时候把德川家的家庙(增上寺)给拆了,骨灰给“扬”了,引用一段
1958年到1960年,为了给东京塔腾出建设用地,日本考古专家对增上寺境内的德川家数代将军及夫人坟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调查了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六代将军家宣、七代将军家继、九代将军家重、十二代将军家庆、十四代将军家茂、以及三代将军家光之子德川纲重等32人的墓室结构、陪葬物及遗骨。
经过测量发现,江户时代的幕府将军平均身高只有157.3厘米左右,和当时一般日本平民的身高相近。除了二代将军秀忠的骨骼比较粗大发达、接近平民之外,其余各人的四肢骨骼较细、牙齿磨损少、虫牙非常多,这些都是贵族生活的特征。另外,德川家族的遗传特征包括颅面比较窄、鼻梁较高、眼睛位置比较靠下等等。这次发掘出的德川家将军及御台所遗骨,在完成了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相关测量后,在桐谷斋场举行佛教仪式后火化掉了,骨灰改葬于增上寺本堂附近。
原因也很简单,德川宗家当时的当家家正尽管是贵族院最后一任议长,但63年2月就死了,后继当家是外孙当代家主恒孝。简而言之就是人走茶凉,结局是开棺戮尸、挫骨扬灰。
水户家我不太熟,不过华族令宣下的时候他家是侯爵,凭着编纂大日本史升任公爵。一战时说自己生病就编了预备役。后代凭着在水户地方的地产(茨城县水户市)和房产过的十分滋润。而且我在不同答案里说过,水户家的传家宝是会生仔育仔,尤其是会生儿子,靠这一招篡了德川好几家的家产。看WIKI,现任当家的儿子90年生人,在庆应大学时是关东学生游艇联盟总务委员。
一个政权和他的建立者后人之间,并不一定是合作关系,反而更有可能是敌对关系。
倒幕战争虽然是西南雄藩(新政府军)与江户幕府的矛盾,然而名义上,率领新政府军东征的,却是尾张藩的德川庆胜。至于御三家另外两个,纪州几乎是开战即降,水户在幕末基本上就站在幕府的对立面。
所以,无论后来的明治维新如何描绘西乡大久保木户们的雄才伟略,都要明白,这段时间德川家内部的政治斗争也非常激烈。
毕竟,德川家成员大部分也都是散居全国各地的一方雄藩,平日也很难插手幕政,这就让幕政更多地把持在幕府谱代大名为主的老中群体手中。到了幕末,德川家成员更多认为自己是雄藩,而幕府却早已不是德川家的天下。
所以对于德川家成员来说,推翻幕府,重新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议政体制,这件事或许不利于幕府,但对德川家成员的核心利益是有利的。
这也是为什么德川庆喜能够提请大政奉还,因为他的出身也不是正统将军家,而是从水户过继到一桥。
当然,萨长雄藩对这个结果不满意,他们不希望德川家继续把持朝政,于是起码要把德川庆喜拉下马来,这就有了1868年戊辰战争。但即便是开战了,萨长雄藩依旧没办法拒绝德川家其他成员的帮助——如果把敌人定为德川家而不是幕府,那么萨长雄藩早就被全国干掉了。
那维新开始以后,萨长雄藩要怎么保证自己的地位呢?说白了也很简单,那就是要尽可能把政治的执行环节集中在下级武士组成的政府里,而原本的藩主阶层直接被扔进元老院、负责法律的审议审核和一部分新地开垦与外交事务,这就让藩主阶层彻底被架空,成为一个对政治只具有间接影响力的人群。
很多人觉得江户幕府被推翻,象征着旧有的封建体制被新的君主立宪体制所取代,这个结论总体上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很多旧体制的人在新体制并不是受害者,反而继续成为既得利益者。或许那些明治维新的志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忙活了几十年。最终,他们当年想要推翻的人,他们当年想要打倒的人,还是以某种形式继续享受着荣华富贵。
而德川家,自然是这个庞大利益系统里的佼佼者。
某种意义上说,德川家在明治维新以后实现了自身的愿望,那就是组建一个全国诸侯大会,由德川家出任议长主持政务。后来的日本贵族院中,德川宗家家督德川家达担任议长,从1903年一直到1933年,中间短暂由近卫文麿担任以后,1937年至1947年又是德川家担任议长,直到贵族院改为参议院为止。
德川家其他成员也混的不错。尾张家出身的德川义宽在二战末期表现英勇,让天皇的终战诏书得以顺利发布(详见《日本最长的一天),后面还担任天皇的侍从长;会津松平家的势津子、德川庆喜的孙女喜久子嫁给裕仁天皇的二弟秩父宫、三弟高松宫(虽然俩人都没孩子)。
还是说回德川庆喜,这位大哥少年得志,中年失意,晚年却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毕竟,明治维新建立的政府比起当年的江户幕府还要腐败,老百姓迷茫了,想了想觉得,还是他们推翻的幕府好啊。
萨长腐败,人心皆思江户。于是乎,就算是那个曾经被他们打倒的德川庆喜,也在1902年乘风归来,给当时重建的日本桥题字,安安心心住在东京,后来又被封为公爵。要知道,尾张家跟着明治维新政府打拼了这么好些年,到头来也只是一个侯爵而已,然而德川庆喜却在隐居生活三十年,娶了好几房姨太太、生了十几个孩子以后,靠着“大政奉还”的功劳轻轻松松成为公爵。
德川庆喜的寿命长过了明治维新的几乎所有人。推翻幕府的维新志坂本龙马没能活到明治年间,“维新三杰”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都没能活过1880年,催化出“王政复古大号令”的岩仓具视死在1883年,维新第二代接班人伊藤博文死在1909年,就连明治天皇本人也只活到了1912年。而德川庆喜,看着所有人一个个死在自己前头,才在1913年溘然长逝。
宗家的德川家达,贵族院议长从明治年一直做到昭和年,山本权兵卫内阁倒台后还差点当了首相,如果本人不拒绝搞不好就出个德川内阁。
庆喜维新后小孩生了十几个,你说他日子过得好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