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德川幕府在黑船事件前有什么政绩?

回答
德川幕府,这个自1603年由德川家康建立的封建军事政权,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以其独特的统治模式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历史进程。在1853年“黑船事件”——也就是美国海军佩里舰队抵达日本之前,德川幕府已经积累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绩,塑造了一个相对稳定、自给自足且独具特色的日本社会。

一、 确立与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德川幕府最核心的成就,无疑是成功地结束了日本长期的战国时代,并建立了一个稳固的中央集权体制。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制度设计和强硬的政治手腕。

武士阶层的统治地位确立: 德川家康通过一系列战役,如关原之战,彻底击败了反对势力,巩固了其作为日本最高统治者的地位。他将全国划分为幕府直辖领地和各地大名领地,但幕府拥有最终的解释权和监管权。武士阶层作为统治阶级,其地位被法律和习俗所强化,负责维护秩序和国家管理。
参勤交代制度的推行: 这是德川幕府维持中央集权的关键制度之一。要求各地大名每隔一年或两年必须前往江户(今东京)觐见将军,并在江户居住一段时间,同时允许家眷留在江户作为人质。这一制度极大地消耗了地方大名的财力和精力,限制了他们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促进了江户(幕府首都)与各地之间的交通和经济联系。
幕藩体制的构建: 幕府将全国划分为约260个藩(领地),由幕府任命或认可的大名进行统治。幕府通过《武家诸法度》等法令,对大名的权力进行严格限制,包括建筑城堡、制造武器、联姻、选拔继承人等,都必须得到幕府的批准。这种“上下级”的藩属关系,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再次抬头。
身份等级制度的严密划分: 德川幕府建立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将社会成员划分为武士、农民、工匠、商人等阶层,并严格规定了各阶层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防止阶层流动引发社会动荡。武士阶层垄断了政治和军事权力,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工匠和商人则处于社会底层,但其经济活动却在幕府统治下悄然发展。

二、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与影响

在对外关系上,德川幕府实施了长达两百多年的“锁国”(Sakoku)政策,这一政策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外贸易的严格限制: 除了与中国、朝鲜、琉球以及荷兰的有限贸易外,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被禁止与日本进行贸易往来,日本人也不得擅自出境。主要贸易窗口设在长崎的出岛。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西方思想和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在日本传播,从而威胁到幕府的统治。
国内秩序的维护: 闭关锁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日本卷入西方列强的殖民争夺,也使其能够专注于内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在相对隔绝的环境下,日本社会得以保持内部的稳定,文化也呈现出独特的融合与发展。
科技发展的局限性: 然而,闭关锁国也导致日本在科学技术、军事装备等方面与世界潮流脱节,为后来西方国家强大武力打开日本国门埋下了伏笔。

三、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繁荣

尽管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德川幕府治下的日本社会经济仍在稳步发展,并孕育了独特的文化。

农业生产的进步: 随着和平的到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土地开垦、灌溉技术的改进以及新的作物品种的引进,都提高了粮食产量,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基础。农民作为国家最主要的生产者,其贡献不容忽视。
商业的兴盛与城镇化: 尽管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但随着农业产量的提高和国内市场的形成,商业活动逐渐兴盛。江户、大阪、京都等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出现了许多专门的商业街区,商人阶层虽然地位不高,但其经济实力却日益增强。
文化艺术的繁荣: 在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日本的文化艺术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歌舞伎、浮世绘、俳句等艺术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江户时代的文学、戏剧、绘画等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如井原西鹤、松尾芭蕉等文化巨匠。
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幕府鼓励教育,各地出现了寺子屋(平民教育机构),教授识字、算术等基础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为后来的现代化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四、 内部治理与法律制度的建设

德川幕府在内部治理和法律制度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公事方御定书》等法律的制定: 幕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了社会秩序和人们的行为。这些法律虽然带有封建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司法程序的规范和社会的稳定。
城市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 幕府在江户等主要城市进行了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道路、消防体系、水利设施等,提高了城市的宜居性和管理效率。

总而言之,在黑船事件发生之前,德川幕府凭借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精密的制度设计,成功地结束了战乱,确立了长期的和平与稳定,塑造了一个独特的日本社会形态。尽管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与世界隔绝的局限性,但其在国内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政绩,为后来的日本向近代化转型打下了基础,也塑造了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轨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问题问的好像德川幕府啥也没干一样,我来给德川幕府叫一波冤。

寺子屋代表的庶民教育或者庶民文化的高速发展当然也是江户幕府辉煌的一篇,但是这些大多是安定的社会下自然发展出来的,很难说得上是幕府的政绩。以我看来,江户幕府对日本最大的贡献也可以说最大的政绩就是从德川家康时代开始的全国性的大规模治水事业,这治水事业极大增加了日本的可利用土地面积,直接影响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的高速发展。

我们先从一张表看起。

上表是日本农业土木历史研究会所制的日本耕地与人口数量迁移表,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历史进入江户时代以后,日本的人口与耕地迅猛增长,这种增长趋势维持了近两百年。德川幕府治水扩大了耕地面积,而新增长的耕地养育了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又开垦了更多的耕地,直到可开垦耕地达到日本所能承受的极限。这是当时日本人口极速增长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日本是个被山脉横贯的国家,那条绵长的脊梁山脉上冲刷下无数河流。由于海拔落差高,这些河流水势湍急且变化无常,因此自古以来日本就水灾严重。在江户时代之前,中央政府乏力(尤其是室町幕府,腆着个脸也叫自己幕府,对地方控制力都不如江户幕府一个脚趾头),实际控制各地区的诸侯又实力弱小无力治水,因此河流泛滥的现象无法被控制,日本空有大量肥沃的冲积平原却因为河川泛滥而无法被有效利用。记得之前知乎有人提问说为什么骏河国广阔非常却在太阁检地时只检出了十五万石的石高,我认为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骏河境内以安倍川为代表的河流常年泛滥导致骏河国内耕地不足。在这种背景下,江户时代以前善于治水的领主都在后世有着非常好的评价。比如说武田信玄除了我们熟知的军事家的头衔在日本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治水家的头衔,他对釜无川等河流的改造非常成功,山梨县民至今仍对他的留下的信玄堤心怀感激。

江户开幕并一统天下后,家康所领导的江户幕府成为了日本有史以来最强力的政权,江户幕府拥有的财力与控制力让之前任何一个政权都难以望其项背。以此为背景,建幕初期德川家康就开始所谓“天下普请”,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治水。幕府主导的治水工程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有名的有利根川东迁事业、大和川南迁事业、宝历治水等工程,具体过程不多赘述。从以上重要治水工程的名字可以看出幕府深知堵不如疏的道理,在整备河流的工程中除了建立堤坝外常常使用“瀬替え”法,也就是挖掘新的河道使旧有河道改向改道的手段。河流在合适的改道之后大多变得平缓,易于控制与利用,从过去杀人河变成了可以灌溉农田的养人河。

治水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影响了之后日本近代的发展。工业化离不开平坦广阔的土地与人口,因此明治维新后急速发展的城市或者工厂大都集中于地势低缓人口众多的冲积平原。这种趋势至今未变,如今日本百分之五十的人口,百分之七十的财产仍然存在于这些冲积平原。而冲积平原也同时是各条河流的泛滥区。我们甚至可以说,日本的近代文明就是在这脆弱的泛滥区上形成的。如果没有江户幕府大力治水控制河流泛滥,我们可以想象明治维新后的富国强兵之路只会更加曲折。从这一点来看,现在的每个日本人都要感谢德川幕府的治水工程。

德川幕府凭良心说确实是日本封建社会政府的天花板,无律令制政府的腐败和地域歧视,无之前历任武家政府的内斗和无能。将军会治水,大名能剿匪。外可进击北海道与沙俄争一口地盘,内可偃武修文使得日本两百余年无内战。幕府税收也比之前宽松的多,治安更是比人口买卖成为大名主要收入的战国时代好到不知道哪去了,甚至连全国主要街道都被幕府整备一新。拜此所赐不用再担心路不好走或者山贼抢劫的各地老百姓攒几年钱也可以去伊势拜拜天照大神了,江户时代各种诸如“西国三十三番所”“洛阳三十三所观音灵场”的圣地巡礼热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幕府甚至连各城市的上水道都给你修好了,妈妈从此再也不担心你喝不上纯净水。我要是个经历过战国乱世的日本人有这种政府我睡觉都能笑出声,别老骂江户幕府无能,作屁民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来答应我,保护德川老狸子,从我做起不乱黑德川幕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德川幕府,这个自1603年由德川家康建立的封建军事政权,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以其独特的统治模式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历史进程。在1853年“黑船事件”——也就是美国海军佩里舰队抵达日本之前,德川幕府已经积累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绩,塑造了一个相对稳定、自给自足且独具特色的日本社会。一、 确立与巩固中央集权.............
  • 回答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这可是一件大事,他能够成功,离不开那些生死相随、出生入死的家臣,也就是咱们说的“谱代”。可您瞧着,幕府稳定下来后,这谱代大名们的封地,怎么好像不太对劲?数量和规模上,似乎比不上那些后来归顺的“外样”大名。这其中,门道可不少,绝不是简单的“功劳不够大”就能解释的。咱们得从头说起。德川.............
  • 回答
    德川家纲死后,由德川纲吉继任将军,这并非偶然,而是德川幕府权力继承体系中一系列复杂考量和现实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御三家的情况以及幕府内部的政治格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德川幕府的继承原则。理论上,将军之位并非世袭,而是由德川宗家(即本家)在德川一门中选择继承人。然而,实践.............
  • 回答
    德川幕府时代的参勤交代,可不单单是大名们进京“打个卡”那么简单。这趟长途跋涉,他们可是在江户忙得团团转,做的事情可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而且每一项都关系到幕府统治的稳固和大名的自身利益。首先,“拜见将军,表忠心” 是最核心的任务。大名们进江户的首要目的,就是向征夷大将军表达他们对德川家的绝对忠诚。这可.............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容易被数字上的巨大差异所迷惑,从而对中世纪欧洲和德川日本的军事结构产生误解。其实,这里面涉及到几个关键的认知差异:1. “采邑骑士”的概念和实际战力首先,我们得把“采邑骑士”这个概念掰开了说。在中世纪,尤其是在早期和中期,骑士不仅仅是披着铠甲的个体战士,更是拥有土地(采邑.............
  • 回答
    关于德川江户幕府的参勤交代制度是否使其成为分封制框架下中央权力最稳固的政权,这是一个极具探讨价值的问题,也是理解日本古代政治运作的关键。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参勤交代制度的运作机制、它对幕藩体制的影响,以及其稳固性的来源和潜在的局限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分封制框架”在此语境下的含义。德川.............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仔细琢磨琢磨。德川家康之所以能建立幕府,并且牢牢掌握大权,背后牵扯到太多复杂的关系和利益博弈。丰臣秀赖和淀殿,如果真能那么“识时务”,立刻上门纳贡称臣,交出大阪,自己退居一隅,丰臣家有没有可能保住?首先,咱们得明白,德川家康建立幕府,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安.............
  • 回答
    德川幕府之所以在后期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种复杂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最终将一度辉煌的幕府推向了危机边缘。一、 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农业的瓶颈江户时代虽然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但其经济基础却高度依赖于农业。幕府的核心税收来源是农民缴纳的“年贡”,也就是稻米。然而.............
  • 回答
    德川幕府给予天皇和京都朝廷的“五万石”俸禄,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背后牵扯着一段复杂而微妙的政治平衡和历史演变。要理解这笔钱的去向和退位天皇的待遇,咱们得把时间拨回江户时代,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关于这“五万石”的归属,可以明确地说,这笔俸禄并非仅仅供给天皇一个人享用。更准确地说,这笔钱是给了天皇和整.............
  • 回答
    德川幕府的倒台,标志着日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统治日本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德川家族,在时代巨轮滚滚向前的浪潮中,也经历了从权力的巅峰跌落到隐退民间,再到融入新时代的过程。他们的结局,既有历史的必然,也有个人的选择,值得细细道来。从幕后到台前:德川家族的巨变德川幕府的灭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政治、经济、社.............
  • 回答
    德川幕府时期的经济结构,可以说是在封建主义框架下,以农业为基础,逐步发展出商业和手工业,并在此过程中孕育出一些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复杂体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其分解为几个关键层面。一、 农业:经济的基石,等级制度的体现毋庸置疑,农业是德川幕府经济的命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承担着养活整个社会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接触及到了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源赖朝建立的镰仓幕府和德川幕府同为“幕府”,但它们之间的体制差异,尤其是关于中央集权与分封制的问题,确实是理解日本封建制度演变的关键。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源赖朝的镰仓幕府,以及后来的足利氏(室町幕府)和德川氏(江户幕府),虽然都冠以“.............
  • 回答
    要说德川幕府如何能在日本稳坐天下两百多年,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背后是一系列精心策划、步步为营的制度和策略,让它彻底根除不安定因素,建立起一套别人很难撼动的统治体系。这其中,有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首先,“天下”这块招牌,是靠“战国”血与火打出来的。 德川家康能最终统一日本,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他几.............
  • 回答
    要回答“初期德川幕府能否打得过吕宋西班牙人”,我们得先把时间点对准。初期德川幕府,指的是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胜利(1600年)后,逐步建立起幕府统治,直到江户幕府前期,大概也就是17世纪上半叶。而吕宋西班牙人,指的是当时统治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首先,我们得审视一下双方的“硬件”。.............
  • 回答
    德川幕府末年,面对西南两个强大的藩——萨摩藩和长州藩,幕府为何节节败退,直至灭亡?这绝非偶然,而是历史洪流中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方面面,也印证了“非战之罪,罪在时势”这句古语。一、 藩的力量在增长,幕府的权威在衰落:根本的矛盾首先,我们要明白,德川幕府建立的基石是“.............
  • 回答
    您好!关于江户时代德川幕府是否中央集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历史研究中一个常常被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细致地梳理一下德川幕府的统治体制和实际运作。简单来说,德川幕府可以被视为一种“准中央集权”或者“有限中央集权”的体制。它并非像后世一些纯粹的中央集权国家那样,中央政府拥有.............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稍稍偏转,那些蒸汽时代的钢铁巨兽,那些带着坚船利炮的西方探险家,从未出现在德川幕府的视野里。那么,这个统治日本两百多年的幕府,又会走向何方?它究竟能在这片土地上再站多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德川幕府当时面临的内在与外在的挑战。内在的暗流涌动:幕府的根基是否稳固?德.............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假设,值得深入探讨。如果说有什么能够“阻止”倒幕战争、大政奉还以及天皇重新获得权力,那必然是要在德川幕府内部或者外部产生一股足够强大的、能够革新和适应时代变化的势力,并且这股势力能够被广泛接受,足以压制或整合那些想要推翻现有秩序的力量。德川幕府的困境:为何人心尽失?在探讨替代方.............
  • 回答
    明末时期,郑成功和永历皇帝分别向日本德川幕府和罗马教廷求援,这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极具戏剧性与复杂性的政治军事外交事件,它们都反映了在国家危亡之际,统治者为求一线生机而采取的非常规手段。先说郑成功向日本德川幕府借兵一事。郑成功,这位南明政权的军事领袖,在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过程中,确实有过与日本方.............
  • 回答
    历史的回响:李氏朝鲜、德川幕府与阮朝,为何在各自国民心中占据特殊地位?探究韩国人对李氏朝鲜、日本人对德川幕府、以及越南人对阮朝之所以普遍持有正面或至少是相对宽容的态度,并非简单的情感偏好,而是深植于复杂的历史演变、民族认同构建以及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解读之中。这背后,是国家如何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塑造当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