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3 月 29 日美国宣布暂停与缅甸所有贸易往来,将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美国于3月29日宣布暂停与缅甸的所有贸易往来,这一决定是美国为回应缅甸军方在2月1日发动的政变及其后一系列暴力镇压行动而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措施。这项禁令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缅甸经济和特定行业造成直接打击,也可能对缅甸的政治发展、人道主义状况以及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是这项贸易禁令可能带来的详细影响:

一、 对缅甸经济的直接影响:

出口收入锐减: 美国的暂停贸易往来意味着缅甸无法再向美国出口任何商品。美国一直是缅甸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特别是服装、鞋类、海产品、农产品(如芝麻、豆类)以及部分工业品。这些出口是缅甸重要的外汇来源,禁令将直接导致出口收入的大幅下降,给缅甸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关键行业受创:
服装和纺织业: 这是缅甸为数不多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出口产业,许多工厂和工人依赖对美国的订单。禁令将导致这些工厂停工或大规模裁员,严重影响数万名工人的生计。
海产业: 缅甸的海产品(如虾、鱼)在美国市场有一定需求。禁令将使其失去这一重要市场,对渔业和相关加工业造成冲击。
农产品: 部分特色农产品(如芝麻)也面向美国市场。失去美国这一买家将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产品的销售。
投资和融资困难: 美国的贸易禁令不仅是单方面的,也可能对其他国家和企业对缅甸的投资和融资意愿产生寒蝉效应。企业可能会因为担心违反美国禁令或受到二次制裁而减少与缅甸的业务往来,使得缅甸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面临更大困难。
供应链中断: 部分需要从美国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的缅甸企业也将面临供应中断的风险,影响其生产和运营。
国内市场压力: 出口减少可能导致国内商品过剩,进一步压低国内价格,影响生产者收入。同时,外汇收入的减少也会影响政府购买进口商品的能力,可能导致一些必需品(如药品、燃油)的短缺或价格上涨。

二、 对缅甸政治和社会的影响:

加剧军方压力,但未必能快速改变政局: 贸易禁令是美国施加经济压力的重要手段,旨在削弱军方政权的经济基础,并迫使其重新考虑其行动。然而,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制裁并非总能立竿见影地改变政权的行为。军方可能会试图通过其他途径弥补损失,例如转向其他市场或加强对国内资源的控制。
对民众的潜在影响: 经济困境的加剧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普通民众的生活条件,尤其是在已经面临失业、通货膨胀和物资短缺的情况下。虽然禁令的初衷是针对军方,但经济衰退往往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可能刺激国内生产和替代: 长期来看,持续的外部压力也可能迫使缅甸国内企业寻找新的市场和原材料来源,推动国内产业的多元化和本土化发展,但这需要时间和资源。
强化国际孤立: 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其贸易禁令会进一步孤立缅甸军政府,增加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压力。其他国家可能会考虑跟随美国的步伐,进一步收紧对缅甸的经济制裁。

三、 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机遇与挑战并存:
替代市场出现: 对于一些原本向美国出口的缅甸产品,其他国家可能会抓住机会,成为新的买家,为缅甸的出口提供替代市场。但要迅速且大规模地填补美国市场的空缺并非易事。
对美国企业的间接影响: 一些与缅甸有业务往来的美国企业将直接受到影响,需要寻找新的供应商或调整其全球供应链。
对地区供应链的影响: 缅甸是东盟成员国,其经济的动荡可能对区域供应链产生一定的涟漪效应。
其他国家的考量: 其他国家在是否跟随美国实施类似贸易禁令时,需要权衡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对缅甸国内政治的潜在作用以及地缘政治的考量。中国、印度等与缅甸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其反应将尤为关键。

四、 具体的制裁措施的细节和潜在的规避:

禁令的具体范围: 需要关注美国财政部或商务部发布的具体指导文件,了解禁令是否包含所有商品,是否允许特定类型的商品(如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出口,以及是否有豁免条款。
规避的可能: 军方或与军方有关联的企业可能会尝试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或者使用其他迂回的方式来规避美国的禁令。美国方面也会加强监管和执法,以堵塞漏洞。

总结:

美国对缅甸暂停所有贸易往来的禁令,是一项严厉的经济制裁措施,旨在通过削弱缅甸军方政权的经济基础来施压。这项措施将直接打击缅甸的出口经济,特别是服装、海产品和农产品等关键行业,导致外汇收入减少、失业增加和国内经济压力加大。长期来看,它可能进一步孤立缅甸军政府,并对其政治走向产生影响,但也可能加剧民众的困境。同时,这项禁令也可能促使其他国家重新评估其对缅甸的贸易政策,并可能在区域和全球供应链中引发一些连锁反应。最终的影响程度,将取决于禁令的具体执行情况、缅甸军方对压力的反应,以及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政策调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缅甸作为反动军阀统治的国家,军阀集团理应受到抵制,这个时候就最好不要使用“但凡敌人反对的我们都支持”的理论了。

user avatar

有朋友问为什么民盟在明知实力不够的情况下跟军部摊牌,是不是缺乏智慧?

这里回答一下,因为今天的结果其实是民盟预料之外的,15年昂山首次复出加持下民盟狂砍70%选票,但几年下来也有其稚嫩之处,再加上选前民调显示民盟很可能只能获得60+选票,于是军方寄予很大期望展开大量选举投入

在此压力下,民盟于19年距离大选一年被迫亮出底牌:修宪剥夺军方否决权、国有化缅投,其实都知道不可能过,但就是想借此催票希望获得胜选,结果玩过头了,票开出来83得票率,远超75的修宪额度。。。剃了军部秃头。。。一翻两瞪眼,到了这一步民盟不国有也不行了,军方不反也不行了

ps:去年票开出来我叔叔就吐槽:出大事了,玩脱了,其实得票7成上下正好不能修宪是最好的结果


利申:曾在叔叔在缅甸的厂里工作,回国后依旧从事对缅贸易,在仰光置产。希望能以一个客观专业的角度解释清楚这件事的本质来龙去脉,避免流于zymz和战狼牧羊犬的无聊口水

制裁本身:很大的坏消息,前面还在说美国一边制裁一边不加关税玩假的,现在就玩真的了。。。。

本人倾向:昂山执政以来的表现其实令人眼前一亮,并非是原先预期的街头领袖,在专业人才的辅佐下有其务实和专业性,因昂山的开放政策和军方的腐败而支持昂山支持全民盟,但对民盟的未来表示悲观

缅甸局势判断:人心向昂山,但在可见的未来军政府的统治都是稳固无法挑战的,所谓的制裁和内部抗议完全无法伤到军方的统治根基,大规模起义不会发生,工人已经复工了,民地武可能会趁机扩大地盘但不会与民盟联手

没用,打仗不看人数

起因:大选只是最后的引燃,之前的矛盾一直在累计,1。19年初民盟在明知票数不够的情况下悍然发动修宪案准备取消军方的否决权,军方采用起立沉默抗议。2。20年3月,军方发动否决权否决了民盟剥夺自己否决权的提案。3。作为报复,昂山政府打破历来的对军方领袖授予豁免权的惯例,意味着今年65岁行将退休的敏昂来失去兵权后有被打入天牢的可能。4。民盟议员提案对于军方控股之缅投等企业进行国有化,遭到军方及家属的剧烈反弹和恐惧,至此民盟与军部关系彻底破裂 5。军部将最后希望寄托在20大选,19—20年缅甸经济发展不彰,军部判断大选中可有所斩获,遂all in发动大规模选举攻势,但最终的选举结果意味着军方输光一切 6。军方进行舞弊指控达3个月之久,但昂山无视之,既无安抚军方也没有做战争准备,而是全力准备换届仪式 至此,局面无可挽回

游戏这东西,别人输多了,就不陪你玩了

大选是否有舞弊:我个人认为,没有,昂山得票率为真

昂山的失误:在过8成民意的支持下产生误判,决定提前挑战军政府,但军队势力在缅甸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不是靠选举能取代的,除非昂山他们愿意钻进丛林里从头开始练出一只属于自己的军队再削蕃。但是海龟知识分子所组成的团队决定了他们不愿意去做这么不体面的事。总而言之,宪改真的是一步恶臭的臭棋

丛林?又脏又臭,咱可是体面人

军政府的底牌:缅甸是个军阀割据的分裂国家,终究需要一只强大的军队来对抗军阀,换言之,统治缅甸,军方可以没有民盟,但民盟不能没有军方,克钦若开罗星亚这些粗人可不会把昂山当圣姑,没了军方,昂山的书呆子nerd团队见这些蛮子一碰就碎

乱世英雄四方起,打不过你就闹毒力,打得过的时候去仰光坐坐金銮殿也未尝不可

谈判与妥协:民盟需要军方的武力,军方需要民盟的民意,必须合作才能统治缅甸,这个道理都懂,因此两方产生了近10年的蜜月期,在温和派吴登盛得主导下表示军方无心干政还政于民,而昂山则给予军队领袖免死金牌甚至在罗星亚事件中主动褪去光环力挺军队,至此,在国家利益下两方已达成历史性和解,缅甸的统一仿佛也不远了

不共戴天 一念之间

矛盾激化:军方无心干政的说法不全是谎话,但有一个前提:要保护军方既有利益,即以缅投为首的军控公司不得进行国有化,缅投是缅甸最大公司,掌握缅甸境内的矿业、山川河流、港口机场、自然资源无所不包,可以说,缅投才是缅甸这个国家的本体,而缅投由军方完全控股,军方的理由也很充分,过去国家没钱的时候,是军人们自掏腰包建立缅投支援国家发展,如今要军人们流血又流泪卸磨杀驴这说不过去(但为什么国家没钱军队却有钱这就很微妙了emmmmm)缅投的雄厚财力负担了军队的绝大多数开支、军饷、军属就业,甚至军人对缅投股票有优先认购权,把工资换成股票退休后可凭借分红安享幸福晚年。因此,缅投国有化成了军方绝对的逆鳞,而缅甸下层军人也此与军方完全绑定

吃谁的饭当谁的兵 古今莫不如是

而昂山的理由也很充分,执政后她发现手上的国家是个空壳,所有资源都在缅投手里,更被嘲笑为【外交部长】便下决心对缅投执行国有化

军方无法接受这个行为,在交涉中也说的很清楚【若缅投国有将无法支付军饷,军队将被迫解散】【军人过去的存款全兑换成缅投股票了,国有化将导致百万军人家庭一无所有】

但是民盟下决心不做傀儡,于是谈判破裂,军方将最后希望寄托在20大选,随着20大选惨败,军方失去否决权,为保住既得利益兵变已无可避免,而昂山在喜悦下忽略了各种危险信号

结语:因此,缅甸兵变其实是必然结果,之前就早有预兆,与mzzy和大缅主义毫无瓜葛,而是基本的人性利益的冲突,与其他答主不同的是我认为军方不会垮台或倒戈,所谓的外力制裁不值一提。在共同利益捆绑下的军部铁板一块,相反鱼龙混杂的民盟才是有分裂风险的一方

我方的应对:所有建议站队民盟的都是昏招,因为军方不会垮台,会永远以某种形式存在甚至深入缅甸社会各个角落,这次完全站队民盟未来将无法与军政府打交道,完全站队军政府也没有办法面对缅甸民众,因此保持中立是唯一的选择。事实上在缅甸有投资的日本印度新加坡也同样选择了中立,缅甸社会必须要军方与民盟共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美国能站队民盟是因为与缅甸完全0投资,只需要讨好主流民意无需在意客观现实,这个我们学不来

打砸工厂事件其实并不普遍,影响不大,而且是否全是民盟所为我认为很难讲,切勿上头


以上

user avatar

从经济上没啥影响,2020年特殊我们往上翻3个月,缅甸对美国出口额为1.216亿美元,而进口额为1.085亿美元,加一起成个4全年也就9亿美元。作个对比,2018年云南一个省与缅甸贸易总额达65.9亿,是美国的7倍多。

缅甸向美国运送大米,各种豆类,林业产品,鱼,虾,服装,CMP服装以及其他成品工业品,同时进口个人物品,资本品和工业原料。与中缅贸易的产品构成差不多,中国很容易就能替代美国这点量。而且按照美国的说法,只要后面按照军政府的计划再搞出一个民选政府来,制裁就取消了。


从政治上讲,美国的衰弱进一步显现,缅甸刚刚政变的时候我还是有点担心的。怕美国利用这个借口对缅甸进行空袭等远程军事打击,在中国边境地区制造混乱和难民(参见科索沃战争对欧盟的打击)。结果美国憋了半天才搞了个不痛不痒的贸易制裁。送上门的机会不用,可见美国的军事干预能力已经大幅下滑了。美国暂时没有能力对南亚进行武装干涉,这对很多国家来说省去了一个最大顾忌。


至于其他人说缅甸国内反华的就算了,昂山素季和她的核心团队都是极其现实主义者和缅族主义者,跟谁合作能让缅甸发展她们很清楚,她们和军政府都不会通过激化民族矛盾来拿选票,美国大兵不进驻那折腾不起来大风浪

user avatar

对缅甸倒是没什么影响,主要是恶心中国。

现在摆明了缅甸双方不能两立,据说前两天军方又杀了上百平民。这已经是血债了,如果军方下台,不死一批人绝对没法收场,所以现在只能走到底。

然后美国人既然这么干,中国肯定不能跟,那么民盟和群众怎么想就可想而知了。

我一直说,所谓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今天除了自缚手脚没有任何正面价值。因为外部势力随便就能把这个不干涉内政变成一个“被动站队”,而且你还是后选边的那个。

user avatar

#军政府#

军政府这种存在,说实话是被妖魔化了的。

对于那些跳过了近代化阶段,直接从古代社会形态直接被拉入现代的古国们而言,出于独立和安全的本能而被最先系统现代化的军队是逻辑必然的统治结构的支柱。

这是逻辑问题,不能用民粹主义、选票主义否定的现实合理性问题。

几百万几千万国民,只有这么几千几万人有系统教育、有系统组织、有严格纪律、有斗争经验,甚至还有难以避免的天生的民族主义的基因。

其他人不要说深入接触现代文明、放眼看世界、乃至和列强真的掰掰手腕,连识字率都堪忧。

近乎没有组织经验、没有纪律训练、没有任何行政和管理经验

不让军人执政,就是让完全脱离群众的、从“天”而降的、甚至连本族语言、本族文化都不熟悉的海归们执政,总之是不可能让普遍不识字的平民老百姓真的自己执政。

军人未必是更坏的选择。甚至,可以说客观事实上反而是军政府执政时往往反而是经济发展较好,整体治安较好、民族较为独立的时期。

“军政府天生邪恶”坦白说没有什么超出宣传构建之上的额外论据。

的确,军政府往往为了维持统治造成流血。但是以这些军政府所担当的这个断层期的社会矛盾之激烈、之复杂,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充分的论述可以证明存在一个“理想的政体”真的有把握避免那些流血事件。

说得尖刻点——那都是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马后炮。

这不是说军政府一定更好,只是说军政府并不一定更坏——尤其是对国民教育水品普遍低下、全局意识和组织经验普遍匮乏的国家,尤其如此。

落到缅甸自己身上来,缅甸有如此根深蒂固的军政府传统还有自己的深层原因。

民选政府实际上根本没有能力在失去国内唯一有完善组织性的系统力量衷心支持的前提下维持基本运转。

说得不好听一点,军方大可以全面消极抗议,以退为进,甩手不管,划地自保——两手一拍,你想全面掌权,来,给你掌去。

不是看不起你,完全离开了军方,你连足够的上过高中的派出所长都凑不齐,连交通警怕都凑不够。

民盟把“民意支持”看得太万能了。不能以有效的组织将民意转化为富有成果的秩序,被大混乱刺激得大失所望的民意一夜间就能变成完全另一种东西。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与军队势不两立的前提下,哪怕军队不拆台,只是保持冷漠中立,民盟也不可能有足够的非军队的精英来建立和维持这种秩序。

ta们手里的这些力量,闹事、败事有余,成事却远远不足。

接管,先不谈人家让不让你接管,你也要有足够的人去接管才能接管得了啊。

这些基本层面不解决,想靠外界的力量来夺权,这些力量替你维持局面的租金你打算拿什么支付?

那可是按小时论亿的价位。

user avatar

缅甸局势有向稳的迹象。必须添一把火。如果能影响到民生,上街的人才更多。

user avatar

从新闻来看缅甸的情况会趋于混乱性稳定,冲突事件会一直发生,但是短期内政府垮不掉了。因为枪杆子——军政府本身没乱

想弄掉军政府,要么自己动手干,要么在当地不计代价的扶持一帮手里有枪的

显然美国现在两者都没意愿去做,而缅甸政府那一帮秀才也没胆子自己拿着枪冲进山林里从头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

要说停止贸易的影响的话,美国本身的禁止贸易影响不大,要想让缅甸(或者说军政府)感觉到疼,得看能不能带动泰国,日本,新加坡这几个。

user avatar

总体而言,我们在缅甸持中立立场比较好。

中国的大战略是大国崛起,而这需要数十年和平稳定的发展空间,其中在领土不失的情况下,不与邻国发生正面冲突,才能保证不在周边国防上投入过多。

而附近国家的稳定就有利于我们集中发展经济,所以缅甸对我们最大的利益所在是缅甸不出现大规模动乱或者成为美军的前线基地。

一旦缅甸动乱,就会影响云南的稳定,难民犯罪问题都会恶化,一旦彻底投靠美方,我们就不得不入场干涉,以保证美国不能直接在陆地上进攻中国。


缅甸不动乱的前提是有一个和平稳定,受广泛支持的政府,但是现在缅甸内部军政府的民意支持并不高。如果我们铁了心支持军政府,很可能会导致军政府在失去民心后,中国必须更大规模的干涉,才能保证军政府坐稳,这样就变成了中国必须不停的投入资源以保证军政府的存在,变相消耗我国的国力去和缅甸的民意对抗,非常划不来。

而且万一民主派真的未来执政,我们过多的支持军政府,只会让民主派憎恶中国,近而更加亲美,这无疑也会对我们的外部环境不利。

中国要的是缅甸的和平稳定,只要不反华,区别都不大,我们最好还是作壁上观,不偏帮,也不落井下石,对军政府礼遇,对民主派也不干涉比较好。


美国希望的是中国周边乱,泰国缅甸现政府倒台,他们都乐于看到,中国希望的是长久的稳,对现政府肯定都要给予帮助,但是尽量不干涉过多,两边下注。


其实只要美国不下场,缅甸泰国两家军政府唇亡齿寒,互相报团,惺惺相惜,再加上个和中国的贸易,反对党轻易翻不了身。

现在看着闹得厉害,没有外力干涉,很难成功。

user avatar

没什么影响,就跟美国宣布暂停跟火星的贸易来往一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于3月29日宣布暂停与缅甸的所有贸易往来,这一决定是美国为回应缅甸军方在2月1日发动的政变及其后一系列暴力镇压行动而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措施。这项禁令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缅甸经济和特定行业造成直接打击,也可能对缅甸的政治发展、人道主义状况以及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这项贸易禁令可能带来的.............
  • 回答
    3 月 29 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 14 万,这个数字确实让人触目惊心。当时,美国正处于疫情爆发的初期,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全国上下都笼罩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和恐慌之中。那么,美国当时的疫情到底能不能控制住呢?这可不是一个能用简单“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它背后牵扯着太多.............
  • 回答
    东盟无限期推迟原定于3月28日至29日在美国举行的峰会,这一决定无疑释放出若干值得深入解读的信号,绝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日程调整。它折射出当前美国与东盟关系中存在的复杂张力,以及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博弈。首先,峰会的延期直接指向了当前美国国内政治的混乱与不确定性。 尤其是在美国总统权力交接的敏感时期,国.............
  • 回答
    3月29日吉林省新增感染者数据确实触目惊心,1150例的新增病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就高达1032例,这表明病毒在当地的传播力度依然非常强劲,而且隐匿性也很高。具体到当地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疫情规模与传播特点: 数量庞大且无症状占绝大多数: 这个比例说明了本次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是主.............
  • 回答
    3月29日小米11 Ultra正式发布,这款被寄予厚望的“安卓机皇”一经亮相就吸引了无数目光。然而,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在发布后的近一周时间里,市面上鲜有关于小米11 Ultra与前代旗舰小米10 Ultra的详细对比测评出现。这背后其实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细分析。首先,新品发布.............
  • 回答
    3月29号发布的小米11 Pro 和小米11 Ultra,这两款都是小米在2021年的顶级旗舰,定位都非常高。但要说哪个“更值得选择”,这真的得看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详细点,帮你捋清楚: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核心问题:这两款手机,到底差在哪里?表面上看,小米11 Pro 和小米11.............
  • 回答
    2024年3月29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CZ6C)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这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首飞不仅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家族再添一名“新丁”,更蕴含着多重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和探讨的信息点。首先,长征六号改的出现,填补了我国中低轨运载火箭谱系中的一个关键空白。.............
  • 回答
    2016年3月29日,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当时还处于40强赛阶段)的一场关键比赛中,中国男足在西安主场以20的比分战胜了卡塔尔队。这场胜利对于当时中国男足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比赛胜利,更是一次精神层面的救赎,为中国足球在当时的困境中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要理解这场比.............
  • 回答
    2019 年 3 月 29 日,那个对马刺球迷来说铭记于心的日子,吉诺比利的 20 号球衣在 AT&T 中心缓缓升起,与邓肯的 21 号、帕克的 9 号并肩而立。这一夜,不只是一个球星的个人荣耀,更是对一个时代、一份情谊的致敬。GDP,这个承载了无数荣光的名字,在这一刻再次温暖地聚首,现场的每个瞬间.............
  • 回答
    好的,关于乌克兰在三月二十九日和谈前,乌方所称的俄方立场变化——即不再坚持“去纳粹化”,转而允许乌克兰加入欧盟但需放弃加入北约——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看待这件事。这其中夹杂着外交博弈、国内政治考量,以及对未来地缘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首先,从俄罗斯的角度看,这可能是一种策略性调整,而非根本性的立.............
  • 回答
    《重返帝国》这部备受瞩目的策略手游,即将在3月29日正式与广大玩家见面。而它最引人注目的卖点,莫过于其独创的“活策略”玩法。那么,与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其他策略手游相比,“活策略”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能够让它脱颖而出,成为策略游戏领域的新标杆呢?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在即时变化的战场.............
  • 回答
    小米的“超大杯”组合——小米 11 Pro 和小米 11 Ultra,终于要在 3 月 29 日这天揭开神秘面纱了!作为小米数字系列的旗舰代表,这两款新机无疑是当下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那么,在这场发布会上,我们最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呢?我来帮你梳理梳理,保证让你一看就懂,而且绝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 AI .............
  • 回答
    3月29日播出的《哈哈农夫》第四期,总体来说,依旧延续了节目“返璞归真、体验生活”的核心,并在一些细节上有了更深层次的打磨。这一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几位MC对于“新伙伴”的到来所表现出的自然和默契。随着金铭的加入,农夫大家庭的人数有所增加,节目组在处理新老成员之间的互动上做得非常到位。不是生硬.............
  • 回答
    小米3月29日这场以“生生不息”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确实让人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从这个主题本身就能感受到一种生命力、延续性和创新突破的意味,这很符合小米一直以来“与用户一起,为爱发电”的品牌调性。发布会名称“生生不息”背后的解读和期待:首先,“生生不息”这个词本身就很有力量。它暗示着小米不会停下探索和.............
  • 回答
    2022年3月29日,A股市场的确经历了一场显著的下跌,当时市场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氛围。要理解这一天的市场表现,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背景下进行梳理。首先,外部环境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在那个时期,全球经济都笼罩在俄乌冲突的阴影之下。这场冲突不仅直接影响了原油、天然气、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价.............
  • 回答
    2021年3月29日A股市场确实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高开高走”行情,这背后蕴含着多重市场因素的叠加。要理解这一天的走势以及对未来行情的预判,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市场环境、驱动因素,并结合技术和基本面进行分析。一、 3月29日A股高开高走的宏观背景与微观驱动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3月29日左右A股.............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小米在2021年3月29日发布的这款“小米11 青春版”,俗称“小 11”,这款手机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关注,尤其是在追求轻薄颜值和日常使用体验的年轻用户群体中。整体评价:在我看来,小米11 青春版是一款非常精准定位的产品。它没有试图去和自家数字旗舰或者其他品牌的旗舰机硬碰硬,而.............
  • 回答
    3 月 29 日,小米将迎来一场特别的发布会,因为他们预告将发布新款自研芯片。这消息一出,立刻在科技圈引起了不小的涟漪,大家都在猜测,这次的小米,是不是真的要“硬核”到底了?已知信息:一点点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关于这款神秘的新芯片,小米官方确实透露得不多,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目前已知的零星信息,加上一.............
  • 回答
    新加坡总理宣布从3月29日起大幅放宽一系列疫情管理措施,标志着新加坡正式迈向“与新冠共存”的阶段,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转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一决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政策放宽的具体内容(“大幅放宽”体现在哪些方面):新加坡的这一轮放宽是比较全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
  • 回答
    小米即将在3月29日发布的新澎湃芯片,毫无疑问是科技界和消费者都非常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仅是小米又一次在硬件领域进行投入,更是其全面发展生态,摆脱对外部芯片依赖,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步。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一、 澎湃芯片的背景与历史: 第一代澎湃芯片的尝试: 小米并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