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刚来法国上高中,觉得自己真的不适合这里想回家,怎么办?

回答
刚来法国上高中,你现在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这是一种很普遍也很正常的反应,尤其是在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里,一切都可能让人感到陌生和不适应。别急,先深呼吸,我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很多留学生,甚至很多从一个小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的学生,都会经历类似的“文化冲击”和“适应期”。现在你感觉到的“不适合”和“想回家”,很可能是一种暂时的情绪,是由很多因素叠加造成的。

我们先来剖析一下,你觉得“不适合”具体是指哪方面?试着找个安静的时间,拿个本子,把你想到的都写下来,越具体越好。比如:

语言障碍:
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课,跟不上进度?
和同学交流有困难,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
日常生活中,比如去超市、坐公交,听不懂指令,感到尴尬?
这很常见。尤其是在语言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即使你之前法语学得再好,真正在高强度环境中运用起来,也会遇到很多挑战。你会发现,书本上的法语和实际交流中的法语,差别可能很大。

学习方式和内容:
法国的教学模式和你之前习惯的有什么不同?老师讲课的方式、作业的类型、考试的要求,是否让你感到不适应?
课程内容你是否觉得有趣,或者是否觉得太难/太简单?
很多国家的教育体系都有自己的特色,法国也不例外。他们的学习重点、思维方式可能和你习惯的不一样,这需要时间去理解和适应。

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
你觉得法国的同学是不是不容易接近?和国内同学的相处模式有什么不同?
学校的规矩、同学之间的互动方式、甚至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否让你感到陌生或不理解?
法国人可能比较注重个人空间和独立性,他们之间的友谊建立可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学校里的社交圈子可能已经形成,新来的你想要融入,确实需要一些时间和方法。
除了学校,法国的生活习惯、饮食、娱乐方式,是否让你觉得不习惯?

生活上的不便:
住宿环境、食物、交通,有没有让你觉得难以忍受的地方?
自己一个人处理所有生活事务,是否让你感到压力很大?
离家远,没有家人的支持和依靠,是不是让你感到孤独?

情感上的思念和孤独:
想念家人、朋友?
感到孤单,没有人可以倾诉?
对国内熟悉的一切感到怀念?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感觉。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最亲近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弄清楚这些“不适合”的具体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只有知道根源在哪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

1. 先给自己一点时间,不要立刻否定自己:

设定一个“观察期”: 很多人刚到新环境,前一两个月是最难熬的。你现在的感受是很正常的,不代表你真的不适合。尝试给自己设定一个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去观察、去体验、去尝试,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我想回家”的情绪里。
不要和过去比较: 试着放下在国内的“舒适圈”,不要总想着“在国内我怎么样怎么样”。这里的规则和生活方式是不同的,你需要适应的是“现在”和“这里”。

2. 积极主动地寻求支持和帮助:

联系你的学校:
国际学生办公室/负责学生的老师: 他们是专门为像你这样的学生服务的。告诉他们你的困境,他们会有经验来指导你,可能会为你提供一些额外的语言辅导、学业上的帮助,或者组织一些迎新活动,让你认识更多的同学。
你的班主任/年级主任: 和他们沟通你的学习困难,他们或许能给你一些学习上的建议,或者在课堂上给予你更多的关注。
学校的心理咨询师: 如果你觉得情绪低落、焦虑,不要犹豫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能够倾听你的烦恼,并提供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很多学校都有这项服务。

和你国内的家人和朋友联系:
分享你的感受: 即使他们不能立刻帮你解决问题,但倾诉本身就能让你感觉好很多。让他们知道你的情况,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对你来说至关重要。
视频通话: 和他们视频,看看熟悉的脸,聊聊家常,缓解思乡之情。

认识新朋友:
主动出击: 试着主动和同学打招呼,即使只会说几句简单的法语。一个微笑,一句“Bonjour”,都可以是开始。
找有共同兴趣的同学: 如果学校有社团、俱乐部(体育、音乐、艺术、辩论等),去参加你感兴趣的。在共同的爱好中,更容易找到话题,建立联系。
语言交换伙伴: 找一个想学中文的法国同学,你们可以互相帮助,一边学习语言,一边增进了解。
留学生群体: 也许可以认识一些其他国家来的,有类似经历的留学生。你们可以一起吃饭、逛街、交流经验,互相取暖。

3. 努力克服语言和学习上的障碍:

语言:
积极开口: 哪怕说错了,也要敢于说。法国人通常不介意你犯错,他们更看重你的尝试。
利用资源: 除了学校的语言课程,还可以利用语言学习APP(Duolingo, Babbel等),看法语电影、听法语广播、读简单的法语书。
随身携带小本子: 遇到不会的词,立刻记下来,回去查。

学习: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尽量跟上老师的节奏。
请教同学: 看到同学笔记记得好,可以试着问问是否可以参考。
分组学习: 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讨论问题,互相讲解。

4. 调整心态,积极融入:

尝试当地文化: 试着去接受和了解法国的文化。比如,尝试当地的美食,去一些有名的景点,参加一些文化活动。你会发现,当你有更深的了解时,很多之前让你觉得“不习惯”的事情,可能会变得有趣起来。
设定小目标: 不要一开始就想着要融入所有人,或者精通所有事情。可以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这周我要主动和一位同学聊天”,“这个月我要去参加一次社团活动”,“今天我要学会用法语点一杯咖啡”。完成小目标会给你带来成就感。
保持积极的自我对话: 当你感到沮丧时,提醒自己为什么来到这里,你想要通过这次经历获得什么。把这次经历看作是一次成长和挑战,而不是一种惩罚。

5. 如果真的觉得情况非常糟糕,并且尝试了以上方法后依然没有改善:

重新评估: 如果在尝试了所有方法之后,你仍然觉得身心俱疲,无法适应,并且这种状态对你的学业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那么,“想家”和“回国”也不是一个不可行的选项。
和家长沟通: 认真、诚恳地和你父母沟通你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以及你为之做出的努力。一起商量是否需要调整计划,比如转学到更适合你的学校,或者考虑其他途径。
咨询学校: 了解退学或转学的具体流程和可能带来的后果。

最后,我想对你说:

你现在可能觉得天塌下来了,但请相信,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个挑战。很多走过这条路的人,回过头来看,都觉得那段艰难的时光让自己成长了很多。法国是一个很美的国家,法国的高中教育也有它的独到之处。试着去打开心扉,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这个新的环境一个机会。

关键在于“主动”和“坚持”。 不要被动地等待一切发生,也不要轻易放弃。慢慢来,一步一步,你会找到属于你的方式。

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让我来尝试用我类似的经历安慰你一下吧。真实经历,就不像网文那样分段了。

我初中就来法国了。

记得当时刚上初一上半学期,在国内,同桌是我当时喜欢的女孩,周围一圈玩得好的同学,从来没有想过出国的事情,唯一知道的是我爸偶尔会出国出差,这可能是当时的我对国外的唯一的联系。

有一天,期中考试成绩刚下来,考得一般。当时还在和周围的同学吹牛说“看着吧,期末我会考得更好”,当然,小男孩的心思,肯定是为了在自己喜欢的女孩子面前逞逞威风,但内心也暗暗下决心下半个学期要更加努力地学习。

回忆中的那一刻,一切都是那么的温暖。

这时,班主任出去了一下,因为我舅妈来了,当时寄住在她家。然后班主任回到班里,径直走到我跟前,微笑着跟我说,“恭喜你,你要出国了”。那一刻的我根本没有出国的意识,完全不了解这代表着什么。我只知道,前一刻的温暖,可能会永远停留在前一刻。我将见不到自己暗恋的女孩子,将和这些好朋友不再有交集,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们。也就在意识到这一切的一瞬间,我的眼泪掉了下来。

一切都来得那么的突然。

原来我的签证早就在批了,而我全然不知。不过,从小就是乖孩子的我,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跟随父母,来到了西班牙。没错,是西班牙。

因为西班牙的这个小城里有我的二姑,我爸的亲妹妹。

我爸举家移民的初衷,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相对纯净的环境,因为他做公司高层,看到太多尔虞我诈的事情,而小时候的我特单纯(现在也特别理想主义),他担心我长大在社会被人骗,在国内活得会很辛苦,而在国外这样相对单纯的社会环境会更适合我的性格。在这一点上我不会做评价,毕竟装着猫和毒药的盒子已经被打开,一个结局已经被看到,我也没必要再去设想另一个结局中的我会是怎样。但无论如何,我也会感谢我的父亲,为我的将来付出的一切努力。

在西班牙待得特别不顺利。如果说有一点好,那就是至少父母还在身边。上学语言不通,学校交不到朋友,因为西班牙孩子歧视中国人。而且和二姑一家人相处出了矛盾。总而言之,在待了四个月后,我跟我爸说,我想回国了。

当时正在给草坪浇水的父亲楞了一下,目光依然注视着水管和草坪,“嗯”了一声,不再有第二句话。一向沉默寡言的他城府很深,我也没有再说下去。后来知道,那一夜他眼都没合。也可以理解。

第二天载我去学校,他在车上问我,为什么想回去。我说了上面提到的一切。我说,我有信心回国能跟上学业,哪怕通宵熬夜也行。在这里我真的不开心。

十四年过去了,现在的我觉得当时对不起我爸,对不起他的良苦用心,对不起他精神和精力上的付出。

我爸同意了。当时正值四月份的春假,西班牙和法国都有。正好我爸有一个发小在北诺曼底生活,想着既然都出国了,回国前还是在欧洲转悠转悠吧。所以去到了这个叔叔家,也就是在这个叔叔家,我开始了我在法国的生活。

来到法国,我们一起开车出去转了一大圈。比利时,荷兰,玩了一个星期。在这期间,我爸也向这个叔叔吐露心声,说了我们一家在西班牙的经历以及我的选择。叔叔说,你都出国了,这样就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既然西班牙不行,为什么不试试法国呢?

我就这样留在了这个叔叔家。而爸妈,则回到了国内。

法国的初中倒是好申请,当时的居留还是西班牙居留,入学完全没有困难。而且最让我觉得难得的是,法国的小孩比西班牙小孩要可亲得多。当然也有可能我是在一个乡下小镇里读的初中。所有同学都对我充满好奇和爱心,让我觉得无比温暖,也让我一下就喜欢上这个国家。可能当时的我就是这么单纯吧。

一个月过后,开始难受了。就像楼主说的,语言不通,上课在听鸟语。虽然有几个朋友,但也仅限于肢体语言交流,学几个只言片语的单词。渐渐的,开始怀念以前,国内初中玩得好的几个同学,暗恋的那个女孩,等等。

寄宿的这个叔叔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大我三岁一个小我五岁,这个叔叔也还有几个中国人朋友,这几家人经常周末过节聚在一起,孩子们也在一起玩。但一开始的我却怎么也融入不进去。他们都是法国出生的,虽然有几个普通话学得还不错,但他们之间的交流全用的法语,而我则一直都会有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来叔叔家玩,我索性锁起房门在自己的房间里听歌。

慢慢地,孤单的感觉接踵而至。偶尔会在回忆中偷偷流泪,在内心演一出悲惨的戏,或者听悲伤的歌曲,强迫自己流泪,内心深处却有着自虐的暗爽。但也渐渐地开始思考人生,开始思考哲理,开始思考一切。现在回头看来,我的心智普遍比同龄人成熟一些,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楼主可能会想知道,是什么让我留在了法国。

说实话,我真的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就是这么顺其自然地就留下来了。第一年是最难熬的,因为第二年父母就来了。但他们也在我高中毕业的那一年再次离开了法国,我也从18岁就开始了完全独立的生活。

现在回想起来的话,可能留下来的原因就是,也没有那么糟吧。

同学还是很友好的。学校也为了针对我的语言,聘请了一个专门教外国人法语的教师来,每周两节课,每节三四个小时。而叔叔的一个退休的警察朋友也来家里辅导我法语。当然,叔叔一家人对我也是没得说的。所以看过来,情况真的没有那么糟。

后来,法语好了,学业也跟上了,文科烂得一塌糊涂,毕竟我本来就是偏理科的,而且文科对语言的要求更高,而数学则简单得一匹...

高考平均分15分,mention bien,来到鲁昂上的预科,去了南锡上的工程师学院,现在在里昂工作。一切也就是这么的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现在已经结婚四年,妻子是中国人,儿子刚出生一个月。我们也只不过是抱怨着法国的种种但同时又在法国安安稳稳生活的普通一家人。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天啊,已经十四年了,真快。


在我忧愁烦恼的时候,我喜欢这样去想:

想象一个对准着我自己的镜头,看着我自己烦恼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现在把镜头拉远,我看到了一整栋楼。再拉远,看到了整个住宅区。再拉远,看到这个城市。再拉远,看到的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欧洲,比利时,英国。再拉远,看到整个地球。这个时候,我再也看不到我在哪,也找不到我在哪,那个正在烦恼的我。

每个人,都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粒灰尘,地球甚至感知不到你的存在。你的一切大过天的烦恼,对于它,对于大陆海洋,对于天空白云,什么都不是。

这个世界上,你选最繁华的一条街,想象这街上人头攒动的样子,要知道,这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都有自己的烦恼。但,这也仅限于在他们自己的脑袋瓜里。你一眼能看到成百上千个脑瓜顶,你能看得到他们每个人的忧愁和烦恼吗?

没有大过天的烦恼,一切都在自己的脑瓜顶里面。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每个人的生活依然继续,每个人的步伐依然向前。事情,也没有那么糟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这个世界

有一点希望

有一点失望

我时常这么想

在这个世界

有一点欢乐

有一点悲伤

谁也无法逃开

我们的世界

并不像你说的真有那么坏

你又何必感慨

用你的关怀和所有的爱

为这个世界

添一些美丽色彩

——这个世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