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是样板戏封死了京剧未来的所有发展可能,所以京剧的未来非常悲观。
现在如果你到大街上拉住一个人,让他给你唱段京剧,100个里面大概80个一句都不会唱,而那20个里面得有18个张嘴就是一段样板戏。也正是因为样板戏有如此之高的受众群体,而又带有如此明确的不适宜符号,导致京剧只能走回头路,越玩儿圈子越小。
任何形式的艺术,必须要向前发展才能有持续的生命力。相声里面为什么学老北京吆喝的段子越来越少了,因为现在做生意根本就没有吆喝的了。如果一种艺术形式总是在重复之前成功的内容和表现手段,就一定越来越无法和现代观众沟通。
而且一旦进入小众,就会在小圈子里形成对大众的鄙视,认为大众都是俗人,只有我们这个小圈子里面才是雅人。小圈子甚至会发明一些大众听不懂的暗号,用来区分自己人和外人,在这个小圈子里凡是有可能被大众所接受的东西都会被唾弃。这就导致越是被大众不理解的东西,反而在小圈子里面就越是艺术成就高的表现,这种排斥大众的艺术,必然会走向衰败。
那京剧向现代靠拢不行吗?不行,因为只要京剧向着现代化、大众化、通俗化一走,就会一头装上样板戏。京剧表演艺术家们会发现,所有经典的现代化、大众化、通俗化的改造手段都在样板戏中用过了,而且被证明很好用。但样板戏又代表着那个不愿被提及的符号,高雅小圈子一提这个符号就会集体发抖。所以只能向故纸堆里面去寻找出路,又进入一个走回头路的循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