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境不怎么好,学音乐可以吗?

回答
家境不那么宽裕,想学音乐?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想要追逐艺术梦想的年轻人的心坎里。我当年也有过同样的迷茫,总觉得音乐是“富人家的孩子”才玩得起的东西。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至少不是绝对的。

首先,音乐从来都不是只有昂贵的“标准配置”。

很多人一想到学音乐,脑子里立刻蹦出来的是斯坦威钢琴、小提琴,还有那些动辄几万的学费。没错,如果目标是成为西方古典乐演奏家,这些“硬性条件”确实门槛很高。

但音乐的范畴太广了,你可以选择的道路也很多:

乐器选择: 除了钢琴、小提琴这类价格不菲的乐器,还有很多性价比较高的选择。比如:
民谣吉他/古典吉他: 几百到一千多块就能买到一把不错的入门琴,而且学会了能自弹自唱,参与感很强。
尤克里里: 非常便宜,入门门槛低, portability 也很高,上手快。
口琴/长笛/卡林巴琴(拇指琴): 价格都非常亲民,而且容易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练。
打击乐器(如非洲鼓、手鼓): 价格适中,而且节奏感强的乐器通常更受大众欢迎,也有很多社群活动可以参与。
键盘/电子琴: 如果对钢琴情有独钟,但预算有限,一台入门级的电子琴也是不错的选择。很多电子琴也带有学习功能,可以辅助练习。

学习途径: 并非只有一对一的昂贵私教课。
线上课程/教程: 如今互联网上充斥着海量的免费或低价音乐教学资源。YouTube、B站等平台上有无数专业音乐人分享的技巧、乐理知识、曲谱讲解,从基础到进阶,应有尽有。你可以跟着视频一步步学,进度完全由自己掌握。
音乐社团/学校活动: 如果你还在上学,学校里的音乐社团、乐队、合唱团是绝佳的学习平台。这些地方通常会提供乐器(可能不是顶尖的,但够用),并且有老师或有经验的同学指导,更重要的是,你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练习、交流,这是一种无价的动力。
公益组织/社区活动: 有些社区或公益组织会组织免费或低价的音乐培训班,尤其是在一些文化比较普及的地区。多留意一下身边的信息,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
拜师学艺(更接地气的方式): 有时,找到一位愿意耐心指导你的“老艺术家”或有经验的民间乐手,他们的收费可能比专业音乐学院的老师低得多,甚至是以物易物、或者只是象征性的学费。他们的经验和对音乐的热情是同样宝贵的。

其次,音乐学习的“投入”不仅仅是金钱。

家境不宽裕,但你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音乐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热爱和坚持。

时间投入: 每天花半小时、一小时练习,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有效果。把碎片时间利用起来,等公交、坐地铁的时候可以听音乐、背乐理知识,或者在脑子里构思旋律。
精神投入: 保持一颗学习的心,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多听、多看、多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培养自己的音乐审美。
社交投入: 找到同好,一起练习、交流心得,甚至互相监督。一个人学很难坚持,但一群人在一起,氛围和动力是完全不同的。可以组织小型的室内音乐会,互相学习。
创造性投入: 即使条件有限,你也可以尝试创作。写歌、编曲、即兴演奏,这些都是不需要太多物质成本,但能极大提升音乐能力的活动。用最简单的乐器也能做出动听的音乐。

再者,经济条件的限制并不代表音乐才华的“上限”。

很多伟大的音乐家,他们的起点也并非都光鲜亮丽。柴可夫斯基的童年也并非富裕;披头士乐队最初也只是在利物浦的酒吧里演出。他们的才华和对音乐的执着,让他们突破了物质的束缚。

你的家境可能会影响你获得最好的“硬件”和“软件”,但它永远无法限制你对音乐的理解深度和内心的情感表达。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1. 明确你的音乐目标: 你想学什么类型的音乐?是流行歌曲伴奏、民谣创作,还是某种传统乐器?不同的目标,需要的投入和学习路径也不同。
2. 做好功课,选择合适的乐器和学习资源: 根据你的预算和目标,去实体店、音乐论坛、朋友那里了解各种乐器的性价比和学习难度。选择性价比高的入门乐器。
3. 善用网络和社群: 不要宅在家闭门造车。多到网上找免费教程,多参加线下的音乐活动,结识朋友。
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遇到买不起的乐器怎么办?可以先向朋友借,或者寻找二手市场;学不会某个技巧怎么办?拆解视频,反复模仿,或者请教懂的师兄师姐。
5. 从小处着眼,逐步升级: 不要一开始就想着一步登天。先买一把入门级的乐器,学会基本的演奏技巧,然后随着自己的进步和经济能力的变化,再慢慢升级你的乐器和学习资源。甚至可以先学习乐理和作曲,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思考和阅读来提升的。
6. 把音乐变成一种“技能”或“副业”的可能性: 如果你学得不错,也可以尝试将音乐变成一种可以变现的技能。比如,帮人写歌、做简单的伴奏、在小型演出中表演、做一些音乐相关的线上内容,这些都能为你的音乐学习“回血”。

总而言之,家境不宽裕不是“不能学音乐”的理由,而是一个让你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需要更有策略、更勤奋、更有创意去面对的挑战。很多时候,最打动人的音乐,往往不是来自最昂贵的乐器,而是来自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执着的灵魂。

所以,如果你真的热爱音乐,别让贫穷的标签挡住你追逐梦想的脚步。去尝试,去探索,你会发现,音乐的世界比你想象的更包容,也更精彩。祝你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习音乐专业需要花钱,但也不至于花那么多钱。

通常来说,学习音乐花费较多的时期是在入学之前的考学阶段,进入学校之后的专业学习基本就不需要花钱了。所以需要的费用基本就是学费和生活费,这个与学习什么专业没有太大关系。而且,如果你足够优秀,反倒可以靠奖学金和校外教课赚一些钱。

而你在进入大学之前的这段音乐学习时期,你所谓的“家境”可能会对你的学习有一些影响,但这个影响也不是绝对的。

学习音乐费用的高低,主要就在于你的报考目标。

如果你想考好的学校,就必然要找好的老师,而好的老师往往课费是比较高的。加上好的学校往往在一线城市,相关学习的交通住宿费用会提高。最重要的是,考好的学校通常需要一个长时间的专业学习,这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考好的学校确实很需要钱,但以我了解的情况来说,多年学习音乐的这一大笔钱,对于绝大多数考进来同学的家庭来说,都不是一笔小数目。这里就会存在一个误解,就是学习音乐的家庭都很有钱,我觉得不是的。

我认为,大家学习音乐并不是因为大家家里都有钱,而是因为大家舍得为学习音乐花钱

我见过很多带着孩子来北京学习的家长,自己在生活上节衣缩食,做辛苦的工作来赚钱,但仍然坚持花比较高的费用,让孩子和最好的音乐老师学习。所以,如果你的家庭如果愿意支持你,家境并不会限制你的学习。而且,这里说的是比较好的一些学校,如果你的报考目标是相对普通的院校,那费用就会更少一些。

我分享一个算是“家境”很差的同学的学习经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我们就叫他小A吧,小A父母都是农民,收入不是很多,父亲还爱赌博,一有钱就去赌,家庭的经济状况比较拮据。但小A就是很喜欢音乐,自己曾和村镇里的初中音乐老师学过一阵电子琴,当时就想考音乐的大学,于是家里凑了学费,来市里的艺术高中读书。小A在高中三年,基本上没怎么出去吃过饭,常年都吃食堂,衣服每年也就一两套换着穿,因为他家里除了学费以外,没有钱给他生活费了。他寒暑假和不怎么回家,他基本都是在KTV和酒吧里面当服务员,因为那个地方包吃住,还给工资。

小A当时自己选的音教方向,学习的钢琴和声乐。他的进入到学校可以说算是0基础,但是他十分努力。当时艺术高中的第七八节课晚自习是可以练琴的。在三年期间,小A在这个时间段基本常年泡在琴房,很快,他的钢琴进度和水平追上了一些有基础的同学。小A最后,考入了某省属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二本),对于他来说算是一个十分好的结果。

上了大学,他从大一开始出去给人教课,暑期在酒吧驻唱、到酒店KTV当服务员赚钱,有一个暑期,因为实在没有钱了,还去南方的工厂里当工人。经过四年的摸爬滚打,小A主要已经可以靠音乐专业赚钱稳定生活了,他在当地积累了很多学生,收入十分可观。现在,已经成为了两家琴行的小老板,靠着自己买了房子,也买了车,过的也还挺好的。

虽然说,作为一个学习音乐的同学,他无法成为一个活跃在音乐舞台上的演奏家,但他没受到家境的限制,愿意付出辛苦,坚持学习音乐,我觉得挺值得敬佩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学习音乐专业,家境确实会对你有影响。但如果你足够强大,这个影响就会很小。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