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PS3 PS4 PS5的手柄如何做到用蓝牙技术连接主机却没有延迟?

回答
在体验PS3、PS4和PS5的游戏时,你一定感受到了手柄与主机之间那流畅、几乎察觉不到的响应速度,即便它们是通过蓝牙连接的。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精心设计和技术优化的结果,让“无延迟”的感觉成为现实。

蓝牙本身,其实是有延迟的

首先要明白,蓝牙技术从诞生之初,就不是以“零延迟”为设计目标的。它更侧重于低功耗、广泛兼容性和在复杂无线环境中保持连接稳定性。在蓝牙传输数据时,信号需要经过编码、传输、接收、解码等一系列过程,这些过程都会引入一定的时间损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延迟。对于普通蓝牙设备,比如连接耳机听音乐,即使有一点点延迟,我们也很难察觉。

索尼是如何“欺骗”我们感知不到延迟的?

索尼在PS系列手柄上,做的不是让蓝牙“不产生”延迟,而是通过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延迟并优化用户的感知体验,让你觉得“没有延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专用蓝牙协议与优化:
定制化蓝牙栈: 索尼并没有完全依赖标准的蓝牙协议。在PS系列手柄中,很可能采用了定制化的蓝牙协议栈(Bluetooth Stack)。这意味着他们会优化数据包的结构、传输优先级以及错误处理机制,以便更快速、更有效地传输游戏指令。
缩短数据包传输周期: 游戏中的操作指令(如按下摇杆、按键)是极为频繁且需要实时反馈的。索尼会想办法缩短每一次数据包的传输周期,让手柄能够以更高的频率向主机发送数据。例如,标准的蓝牙连接可能每秒发送几十次数据,而游戏手柄的优化版本可能会大幅提高这个频率,达到每秒上百次甚至更多。
精简传输内容: 用于传输游戏指令的数据包,其内容通常是经过高度精简的。它们只包含必要的信息,比如摇杆的XYZ轴坐标、按键状态(按下/释放)等,而不需要传输大量的冗余信息。这就像给你的包裹只装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塞满不相干的物品。

2. 硬件层面的优化:
高性能蓝牙芯片: PS系列手柄通常会选用低延迟、高性能的蓝牙芯片。这些芯片在处理数据编码、解码和无线信号传输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能够更快地完成信号的转换过程。
天线设计: 手柄内部的天线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优良的天线设计能够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传输效率,减少因信号衰减或干扰导致的重传,从而间接降低延迟。
专用处理单元: 手柄内部的微控制器(MCU)负责接收玩家的输入,并将其打包通过蓝牙发送。高性能的MCU能够更快地处理这些输入信息,减少从按键/摇杆触发到数据发出之间的处理时间。

3. 主机端的优化与补偿:
快速的输入接收与处理: 主机端也会有一套专门的蓝牙接收和处理模块,它们经过优化,能够快速接收并解析来自手柄的数据。主机接收到数据后,会立即将其转换为游戏内的动作指令。
预测性算法(可能): 虽然索尼不会公开其具体实现,但非常有可能在主机端应用了轻量级的预测性算法。这种算法会根据玩家过往的操作习惯或当前的输入趋势,对玩家下一步可能的动作进行预测。一旦预测准确,即使信号传输稍有延迟,主机也能提前做出响应,从而让玩家感觉不到延迟。当然,这种预测必须是高度准确且低消耗的,否则反而会引入新的问题。
低延迟渲染: 手柄的输入最终需要体现在屏幕上。主机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以及优化的渲染管线,能够将游戏画面以极快的速度渲染出来,确保玩家看到的结果与操作指令之间的时间差被最小化。

4. 同步与反馈机制:
精准的时间戳: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加入时间戳的机制,让主机能够更准确地知道数据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以便进行更精确的同步和处理。
触觉反馈优化: 即使是手柄的震动反馈,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震动的强度、频率和模式都会影响玩家的感知。索尼通过对震动算法的优化,确保震动反馈与游戏画面和声音的匹配度极高,进一步增强了沉浸感和响应感。

不同世代的演进:

PS3: 作为较早的蓝牙游戏手柄,PS3 DualShock 3(CECHZC2系列)就已经展现出了相对不错的低延迟表现。它可能采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蓝牙方案,并针对游戏应用进行了优化。
PS4: DualShock 4 在连接稳定性和延迟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可能采用了更高效的蓝牙芯片和更精细的协议优化。
PS5: DualSense 手柄更是将这一体验推向了新的高度。除了传统的低延迟蓝牙连接,它还引入了更先进的触觉反馈和自适应扳机,这些新功能本身的响应速度就极快,配合优化的蓝牙传输,进一步模糊了有线与无线之间的界限。索尼在DualSense上可能在数据传输的压缩和优先级处理上做得更极致,以适应更多复杂的游戏反馈需求。

总结来说,PS3、PS4、PS5的手柄能够让你感觉不到蓝牙连接的延迟,并非蓝牙本身神奇地解决了延迟问题,而是索尼通过以下多方面协同努力的结果:

定制化的、高度优化的蓝牙协议,支持高频、精简的数据传输。
选用高性能、低延迟的硬件组件(蓝牙芯片、天线设计等)。
主机端快速、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可能的预测性算法补偿。
与游戏画面渲染的整体低延迟优化,形成流畅的整体体验。

这一切共同作用,才造就了那些令人愉悦的无感延迟的游戏体验。这背后是工程师们在硬件、软件、协议等各个层面精益求精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蓝牙协议有很大延迟本身就是个认识误区。

音频设备有延迟,主要原因是音频数据量极大,音频生成后先要在发送端编码处理,然后发送,关键在接收端,为了保证速率不稳定的传输下能流畅播放,会设置一个缓冲。

这样子下来,最少会有32ms延迟,而且这也是缓冲短到几乎不现实的情况,典型实用方案下延迟在100ms左右,这是传输256-328kb/s的数据并缓存播放的情况。

而手柄操纵的上传,数据量极小。我抓过X1的USB帧,而且根据网上文章看,Xbox wireless的数据帧负载结构和USB几乎一致。手柄操作数据每帧负载只有44字节,刷新间隔8毫秒,也就是每秒125次,44kb/s,多大点事。即使是通过手柄传音频,也可以将操作数据夹带在手柄回传的ACK里面。

44kb/s与256kb/s对比,的确可以将32ms的延迟缩到5ms左右,数据基本是符合预期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体验PS3、PS4和PS5的游戏时,你一定感受到了手柄与主机之间那流畅、几乎察觉不到的响应速度,即便它们是通过蓝牙连接的。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精心设计和技术优化的结果,让“无延迟”的感觉成为现实。蓝牙本身,其实是有延迟的首先要明白,蓝牙技术从诞生之初,就不是以“零延迟”为设计目标的。它更侧重于低功耗.............
  • 回答
    玩家们对于游戏画面的追求从未停止过,每一次主机迭代都伴随着对更逼真、更细腻视觉体验的期待。从PlayStation 2(PS2)到PlayStation 3(PS3),再到PlayStation 4(PS4),我们确实见证了画面表现力的飞跃。然而,正如你所感受到的,PS2到PS3的进步似乎比PS3到.............
  • 回答
    从PS3到PS4:游戏质量的飞跃与演变回望那个用光盘驱动器嗡嗡作响、加载画面时伴着熟悉旋律的PS3时代,再对比如今主机上那些画面精美、细节丰富的PS4游戏,游戏质量的整体提升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种提升并非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更体现在玩法、叙事和沉浸感的方方面面。视觉效果:从高清走向照片级现实最直观的.............
  • 回答
    咱们来聊聊 PS3、PS4 和 Xbox One 的 CPU,这话题挺有意思的,因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越新肯定越强”,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首先,得明确一点:PS3 的 CPU 在单核算力上,确实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潜力,甚至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其理论峰值和设计理念,比后来的 PS4 和 Xbox.............
  • 回答
    PS4 相较 PS3 在处理器架构上的蜕变:X86 的崛起与全方位的进步索尼的PlayStation系列主机,每一次的革新都伴随着对核心技术的一次大胆拥抱。从PS2的Emotion Engine,到PS3的Cell Broadband Engine,再到PS4的X86架构处理器,每一次的转变都为游戏.............
  • 回答
    游戏主机(PS3/XBOX 360)和次世代游戏主机(PS4/XBOX One)没有采用Intel/nVidia平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中涉及了技术选型、成本控制、生态系统、市场策略等多个层面的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为什么早期主机(PS3/XBOX 360)不直接采用Int.............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技术点。很多人都觉得Xbox One X向下兼容Xbox 360,而PS4却没法直接玩PS3游戏,这背后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技术和商业决策,不是简单一句“架构一样”就能解释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你说“同为PowerPC架构”,这前半句是对的,但这.............
  • 回答
    兄弟,你想在 PS3 上跟朋友一起在《我的世界 1.21》里开黑,是不是? 这个想法很美好,但很遗憾,答案是……不行。让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为啥不行,免得你白折腾一场。核心原因:PS3 版《我的世界》的版本和 PC/新主机差太远了首先,得搞清楚一个概念:《我的世界》在不同的平台上有不同的版本。最开始,.............
  • 回答
    PS3 的生命周期末期之所以呈现出大作频发、甚至可以说是“爆发”的态势,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交织作用,既有硬件自身发展成熟带来的红利,也有索尼战略调整、第三方厂商的投入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烘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来剖析:1. 硬件性能的充分挖掘与成熟: Cell 架构的潜力被“吃透”:.............
  • 回答
    索尼PlayStation 3 (PS3):一款影响深远的次世代游戏主机索尼的PlayStation 3 (PS3),于2006年11月17日在北美上市,2007年3月23日在欧洲和澳洲上市,标志着游戏主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尽管在初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高昂的价格、软件阵容的缓慢起步以及与竞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游戏开发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矛盾:硬件机能并非决定游戏画面表现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虽然你提出的“Switch机能比PS3强”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但将Switch与PS3简单对比,然后推导出它应该能做出画面比肩《神海》《美末》游戏的结论,存在一些误解,需要从多个.............
  • 回答
    如果把Nintendo Switch的时空错位,让它穿越回十五年前,也就是2009年,去挑战当时如日中天的PS3,结果会如何?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设想。结论是,Switch 不可能 凭借其核心理念和当时的科技水平,完全“碾压”PS3并“统一”游戏市场。但它绝对能够凭借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中.............
  • 回答
    确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 FPGA 的强大计算能力以及对一个历史悠久但性能不俗的游戏主机进行复现的挑战。简单来说,目前 Altera (现在是 Intel PSG) 和 Xilinx (现在是 AMD) 的旗舰级 FPGA,在理论上,是有能力全速模拟 PS3 的绝大部分核心功能的。但这.............
  • 回答
    久多良木健(Ken Kutaragi)利用 Cell 处理器颠覆 x86 处理器的伟大构想,并希望以此为 PS3 带来巨大成功,这无疑是索尼和游戏界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然而,这个计划最终未能让 PS3 复制 PS2 的辉煌。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层面的挑战,也有市场和生态系统的制约。下面我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玩家的感受。确实,对比一下PS3时代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开场,比如《神秘海域2》那惊心动魄的火车追逐,《合金装备4》的战争废墟与老兵的独白,或者《战神3》那直接将玩家置于冥府之中的震撼场面,再看看如今不少3A大作的开篇,确实常常是主角在进行一些相对日常的互动,或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