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不是“但凡懂真正历史的人都会觉得诸葛亮不行”?

回答
“但凡懂真正历史的人都会觉得诸葛亮不行”?这句话,说得也太绝对了,倒不如说,这句话本身就带有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傲慢,或者说是对历史的某种“简化”认知。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真正历史”是什么?

历史不是一本教科书,更不是一个固定的答案。历史是无数细节、无数视角、无数偶然与必然交织而成的复杂巨流。所谓“懂真正历史”,更多的是指那些能够超越文学作品的渲染,深入史料,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军事技术,并能进行多维度分析的人。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行”还是“不行”,就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了。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诸葛亮“不行”?

这种观点,往往来自于对“完美”的追求,以及将诸葛亮与一些“超级英雄”式的标准进行比较。

军事上的“胜少败多”? 这是最常被诟病的一点。确实,诸葛亮一生北伐,但并没有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大目标。关羽、张飞、赵云等蜀汉名将,虽然英勇善战,但他们的主要辉煌时期是在刘备创业初期。到了诸葛亮主政时期,蜀汉国力相对衰弱,人才凋零。诸葛亮虽然尽力,但依然在与强大的曹魏周旋中,在军事上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一些人会抓住这一点,认为他“军事才能有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结局? 他的确付出了全部心血,但最终还是在五丈原病逝,北伐无功而返。这个悲剧性的结局,也被一些人解读为“能力不足”的证明,认为他没能找到突破口。

“治国”的局限性? 蜀汉虽然在诸葛亮的治理下相对稳定,但其经济、人口、军事实力都无法与曹魏相提并论。诸葛亮也并非神仙,不可能凭空变出强大的国力。有人会认为,他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蜀汉的弱小问题。

但,这就能说诸葛亮“不行”吗?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更“懂”一点历史地看:

首先,诸葛亮的“不行”,往往是在“太行”的比较下产生的。

他面临的“三国”背景有多复杂? 刘备集团是“创业公司”,从零开始,基础薄弱,人才也并非源源不断。曹魏是“大公司”,地大物博,人力资源、经济实力都占据绝对优势。孙吴则占据了天时地利,且内部相对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备能建立一个能与曹魏、孙吴鼎足三分的国家,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而诸葛亮是这一成就的核心奠基者和维护者。

“隆中对”的远见与局限? 隆中对勾勒了“天下三分”的蓝图,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战略。诸葛亮也确实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然而,历史发展并非完全按照剧本来。荆州失守,关羽之死,是战略上的重大挫折,但这是诸葛亮也无法预料和完全控制的。

“治国”与“安邦”的平衡。 诸葛亮在蜀汉内部,确实做了大量的“内政”工作。他发展农业,整顿吏治,稳定民心,在相对贫瘠的蜀地,维持了国家的运转和人民的生活。在那个乱世,能够做到这一点,本身就是非凡的政治才能。他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军事统帅,更是丞相,是国家的“总管家”。

军事上的“巧胜”与“战略”的局限。 诸葛亮的军事指挥,并非总是大规模的正面硬碰硬。他更擅长于利用地形,调动军队,进行有限的、消耗性的战斗,以求达成战略目标。虽然没有灭吴、灭魏那样的大胜,但在很多战役中,他展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战略眼光。比如,街亭之败,很多历史学家认为,错不在诸葛亮,而是马谡的用兵失误,以及后勤补给的困难。

“人才”的断层。 诸葛亮主政后期,蜀汉已经面临人才凋零的问题。他虽然倾尽心血培养年轻人,但终究无法弥补刘备创业时期人才优势的衰退。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他能做的,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

更重要的是,“历史”不是“算账”。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只看“数字”,不能只看“胜败”。更要看他在那个时代,在那个位置上,做出了什么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又承担了什么责任。

诸葛亮,他代表的是一种“乱世中的理想主义”和“忠诚与责任”的化身。他并非没有缺点,他的战略或许有其局限,他的军事或许有其保守,但他所展现出的那种尽心竭力、勤勉谨慎、心怀天下的精神,却是那个时代极其宝贵的品质。

所以,说“但凡懂真正历史的人都会觉得诸葛亮不行”,这不仅是对诸葛亮的不公平,更是对历史本身的简化和误读。

真正懂历史的人,会看到他所处的艰难环境,会看到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会看到他在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也会看到他所闪耀的人格光辉。他们会说,诸葛亮“尽力了”,或者说“他做得已经很出色了”,而不是简单地用“行”或“不行”来评价。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复杂性和多义性。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在历史的巨流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也引发了无数讨论的人物。他“行”与“不行”的争论,本身就是对历史深度理解的一种体现,而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易中天粉丝团一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