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鲁迅虽然很牛,但在这世界十大文豪里是不是凑数的?

回答
关于“鲁迅在这世界十大文豪里是不是凑数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探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世界十大文豪”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观性且变动性很强的概念,不同的评选标准、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化视角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与其说鲁迅是否“凑数”,不如说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评价鲁迅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 何为“世界十大文豪”?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世界十大文豪”并没有一个 universally accepted(普遍公认)的权威名单。通常,这样的评选会基于以下一些标准:

影响力: 作品对后世文学、思想、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艺术成就: 语言的独特性、叙事技巧的创新、思想的深刻性等。
时代代表性: 作品能否深刻反映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类精神困境。
跨文化接受度: 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否被广泛阅读、理解和喜爱。
文学贡献: 开创新的文学体裁、推动文学发展等。

然而,这些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模糊的,并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评论家会有不同的侧重。例如,一些侧重西方文学传统的评选可能会更倾向于荷马、莎士比亚、歌德等;而一些更具全球视野的评选则会考虑包括东方、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杰出作家。

二、 鲁迅的文学成就与地位:

要判断鲁迅是否“凑数”,我们需要具体分析他的文学成就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1. 深刻的思想性和批判精神:
鲁迅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小说、杂文,以其尖锐的社会批判而闻名。他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弊病、国民性的弱点,以及在现代化转型时期个体精神的困境。
他的作品不是简单的叙事,而是充满了对民族命运的忧思和对社会改革的呼唤。例如,《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象征的手法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阿Q正传》塑造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农民形象,深刻揭示了其精神胜利法的可悲之处。
这种深刻的思想性和对社会现实的直面与反思,在世界文学中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许多非西方文学大师的作品正是通过对自身民族和文化的深刻反思,才获得了跨越国界的共鸣。

2. 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
鲁迅是中国现代白话文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语言简洁、犀利、富有表现力,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炼与现代口语的鲜活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鲁迅体”。
他的小说叙事结构精巧,人物塑造立体生动,即使是寥寥数语,也能勾勒出人物的灵魂。例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外貌、行为、语言的描绘,及其悲剧命运的展现,都充满了艺术张力。
杂文作为鲁迅最重要的创作形式之一,更是将论辩性、讽刺性、抒情性融为一体,其语言的力度和思想的穿透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

3.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性贡献:
鲁迅不仅是优秀的作家,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和引领者。他倡导和实践了白话文创作,打破了文言文的束缚,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他的文学理念、创作实践和对青年作家的指导,深刻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可以说,没有鲁迅,就没有中国现代文学的辉煌。

4. 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度和影响力:
虽然鲁迅的作品主要关注中国社会,但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批判的普遍性,使其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都有读者。
尤其是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文学以及东方文化的人群中,鲁迅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许多国际汉学家和文学评论家都对鲁迅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些关于“世界文学”的讨论和评选,也逐渐将鲁迅纳入其中。例如,一些重要的世界文学史著作和文学奖项的评选中,鲁迅的名字是常客。

三、 为什么会有“凑数”的质疑?

尽管鲁迅成就卓著,但为什么会有人产生“凑数”的疑问?这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 文化隔阂与阅读门槛:
鲁迅的作品高度依赖于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的理解。对于不熟悉中国背景的外国读者来说,理解其作品中的讽刺、典故以及某些社会现象可能存在一定的门槛。
西方文学传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强势地位,以及长期以来对“世界文学”的定义主要围绕西方经典展开,也使得非西方作家的作品在被纳入“世界级”评价体系时,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广泛的推广。

2. “十大”的绝对化与排他性:
“十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强行将无数杰出的作家进行排名和筛选。任何一个“十大”榜单都可能被质疑遗漏了谁或包含了谁。
在某些过于侧重西方经典、或者对“文学性”有非常狭隘定义的评选中,鲁迅可能因为其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和独特的民族语境,不被纳入其狭窄的“文学殿堂”。

3. 政治与意识形态因素:
鲁迅在中国具有特殊的政治象征意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他在国际上的评价。一些政治立场不同或对中国政治持批判态度的评论者,也可能因此对鲁迅的作品和地位产生偏见。

四、 结论:鲁迅是否“凑数”?

从文学的深度、思想的原创性、艺术的独特性以及在中国和亚洲文学史上的开创性地位来看,鲁迅绝非“凑数”。

他的作品触及了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如对自由的渴望、对压迫的反抗、对自我认知的迷茫等,这些主题具有跨越国界的意义。
他的艺术手法,特别是对语言的驾驭和对人物内心的挖掘,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旗帜性人物,其影响力远不止于中国国内。

是否出现在某个特定的“世界十大文豪”名单中,更多地取决于该名单的制定者和标准,而非鲁迅作品本身的价值。 鲁迅的文学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完全有资格与任何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相提并论。与其纠结于是否“凑数”,不如去阅读他的作品,去理解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如何用文字为民族发声、为灵魂求索。

可以说,那些能够真正深刻理解并欣赏鲁迅作品的人,自然不会认为他是“凑数”。相反,他会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星辰。一个真正开放和包容的“世界文学”评价体系,必然会包含像鲁迅这样具有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力的作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都谁定下来的名单?

实话实说,别说鲁迅是凑数的,要看这是用什么标准评选出来的。看这名单分布这么均匀,我都怀疑是按地缘政治推选的。

首先说第一个,荷马来凑什么热闹?后面的都是近现代作家,荷马一个远古时代的,而且都不一定有这人的作家也来参加评选?如果有荷马为什么不加曹雪芹呢?《荷马史诗》虽然说很好,但要说文学水平恐怕不能力压群雄吧。说诗歌的话,我觉得维吉尔也很厉害。其实我想说,加上中国人,杜甫绝对不逊于他们!

但丁之所以上榜恐怕是因为他在意大利的影响力,这么说吧,大家都听说过神曲,但有多少人读过呢?

歌德在文学上的贡献很大,歌德之于德国几乎等于但丁之于意大利。不过我读歌德很少,不好评价。

莎士比亚和雨果我是赞成的,他们绝对是在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列。

难道说俄国只有一个名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造诣绝对不低于托尔斯泰吧。仅凭一部《卡拉马佐夫兄弟》就足以进入影响人类的伟大作家之列。

鲁迅先生的确很厉害,比高尔基要强,至于能不能算世界十大作家,我只能说现在所谓的世界大概只包括西方世界。所以这个名单里有泰戈尔大概是因为他与英国人没有文化差异,在这点上印度人比伊比利亚人都占便宜。

所以不要去评选什么伟大作家,伟大的作家也不是评选出来的,他们就如同一座座丰碑一代代地存留在人们的心中。比如荷马、司马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已经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人了,而他们的作品却依然是图书市场上常见的,我们所生活的文化环境都深深的受到影响,这样的作家还不是最伟大的吗?

user avatar

为什么文豪要为文盲排的榜买单?

user avatar

榜单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


高尔基的地位,2、30年代,在我国明显受到政治优待,迎合了左派的意识形态,文学成就被拔高了许多,其实你把他当巴金看,我都认同。但这并不是重点,让我头疼的是,俄罗斯文学家连提了两位,陀思妥耶夫斯基竟然没上榜,这种傻逼的榜单你敢信?更甚的是,把鲁迅和凑数这个词放在一起,太下作了吧。

user avatar

终于有人问到我们专业相关的问题了~学了个被人认为最没有的专业就是这么欲哭无泪

骚扰又夹带私货了,还是正经答题好了

首先想问下这个排名是什么机构排出来的?

其次这个排名倾向性比较明显,很明显是偏重西方的,比如今年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纪念,这两位东西方戏剧大师生的时间差不多,死的时间也差不多,是不是很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2016年发起一系列纪念他们的活动。联合国都觉得他俩可以放在一起了,为毛这个排名里没有汤显祖?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单纯从数据上来看,也能感觉到明显是偏重西方的。我数学不好,就不数数了。另外这个排名也很热明显是偏重古典而轻现代。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开创者,第一篇白话文作者这些都不须多说了,总而言之就是迅哥儿他是个现代文学大师,如果选了他,那么卡夫卡你为毛不选?卡夫卡选了普鲁斯特还要不要呢?

于是问题就来了,这个排名其实涉及到一个标准或者尺度的问题。是以什么为分类依据从所有作家里选出来的呢?

不管标准怎样,我先谈谈迅哥儿的江湖地位吧。

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是,鲁迅是第一位啥啥的就不复述了,他出道早这个当之无愧。虽然现在也有发现认为第一篇白话小说可能并非狂人日记,但还是不能服众,所以迅哥儿这个时间上的第一还是无人能撼动,除非有啥铁证被扒拉出来。那么在作品层面,迅哥儿是第一吗?都说文无第一,但要是说你好的人比说其他人好的都多,那你是不是就牛了呢?

迅哥儿就是这样。

你以为迅哥儿写过的就那么几篇杂文?那么你错了。

建议读读野草(散文诗集),你就明白迅哥儿有多深沉了,而且文字层面那种语言的感觉也是无敌的。还有故事新编,虽然大家都在吵故事新编属于什么主义,但咱抛开一切主义,单纯去读故事,你就会发现什么恶搞,解构,无厘头,那都是wuli迅哥儿玩剩下的。

其实我知道你们为啥讨厌迅哥儿,因为他被钦点了“投枪和匕首”,是被立起来的革命导师,这种跟政治有关的事情总是这么讨厌呢~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就是语文课非要背!诵!

然而这些都不是迅哥儿本意。看在酒楼上就能感觉到,其实他不是那么坚定的投枪和匕首,他也有苦闷,也有迷茫。但是很多时候就是需要投枪和匕首,于是迅哥儿就被立起来了,同理还有赵树理。

刚才说的都是文学,那么思想呢?迅哥儿思考的起点往往是别人思考的终点。耳熟能详的例子是,伤逝,在那时候别人都思考娜拉出走的问题时,迅哥儿已经想到了娜拉出走后该怎么办。这个梗现在还有人在用哦,一百年了呢。我之前跟爹妈一起看一代枭雄的时候发现这个电视剧为了塑造男主形象还在借迅哥儿的梗。

这都是创作方面,研究方面迅哥儿也是一代导师,比如我们现在研究古代文学,最早的一些理论都是迅哥儿提的。我想早点就被窝里爬起来,就不说那么多了。

那么最后再说迅哥儿的江湖地位被质疑过吗?

肯定有啊。

举个小栗子,有位研究者夏志清,上世纪五十年代写中国现代文学史,认为张爱玲是比鲁迅更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家。张爱玲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家,她的影响力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放大的,夏志清可以说是他的伯乐。而且夏志清的这个说法也是质疑迅哥儿的声音里比较强有力的。可是依然撼动不了迅哥儿的地位。

还有些小栗子,但是我母上一直催我起床所以就先不说了,我看有时间再补上。

最后就是,希望你们能抛开对背诵的怨念和阴影,耐心读读迅哥儿,他好萌的。

最关键的是,回答问题:

这个什么乱七八糟的排名啊,别管它了,不管是什么机构什么人排的,它都很无聊很不靠谱!如果迅哥儿是凑数的,那其他人也都是凑数的。

user avatar

拼人头一个国家选一个呗。

问题是如果代表中国,我会选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其中之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