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俄罗斯是否会出兵将其变成第二个东、西德?

回答
关于乌克兰加入北约后,俄罗斯是否会采取行动将其“分裂”的设想,这涉及到对当前地缘政治格局、历史因素以及各方意图的复杂分析。 笼统地将其比作“第二个东、西德”的模式,虽然能引起关注,但可能过于简化了问题的实质。东、西德的分裂与统一,是二战后冷战格局的产物,其基础是意识形态对立和两大阵营的军事对峙。乌克兰的未来走向,则是在一个后冷战时代,但依然充满力量博弈的背景下展开的。

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可能性:

首先,北约与苏联解体后的世界秩序:

苏联解体后,北约作为一个军事联盟,其东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从波兰、捷克、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加入,到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加入,北约的地理范围确实向俄罗斯的西部边境推进。俄罗斯将北约东扩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一种潜在威胁,这一点是其在处理与北约国家关系,尤其是乌克兰问题上立场的核心。俄罗斯认为,北约的扩张越过其“红线”,是将军事基础设施部署到其战略腹地,增加了其面临的直接军事压力。

其次,乌克兰的国家地位与自主选择权:

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其外交政策和对自身安全的国家战略,理论上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加入北约,是乌克兰近年来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之一。乌克兰政府和相当一部分民众认为,加入北约是保障国家安全、抵御外部侵略的有效途径。从乌克兰的角度看,这并非是被他国强加的,而是其国家发展方向的选择。

第三,俄罗斯对乌克兰战略重要性的认知:

对于俄罗斯而言,乌克兰具有特殊的战略和历史意义。它不仅仅是地缘政治上的邻国,更是俄罗斯历史文化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视乌克兰为自身影响力的“后院”,并长期以来希望维持其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意味着北约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将直接触及俄罗斯的“核心利益”范围,这种局面在俄罗斯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俄罗斯的担忧在于,乌克兰一旦成为北约成员,其领土上可能部署北约的军事基地和武器系统,这将极大地改变俄罗斯的战略态势。

第四,关于“分裂”的可能性,与东、西德的对比分析:

东、西德的分裂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抗的直接产物。两个德国国家是在战后由战胜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其政治制度和经济模式也截然不同,并且长期处于意识形态的对立之下。最终的统一,也是在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关系缓和,以及德国国内统一呼声高涨的大背景下实现的。

将乌克兰比作“第二个东、西德”,如果是在指俄罗斯通过军事手段,将乌克兰领土分隔开,形成亲俄和反俄的两个政治实体,然后进行控制,这种设想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实现起来非常复杂,且与东、西德的模式有本质区别:

军事干预的成本与风险: 俄罗斯如果出兵全面干预乌克兰,并试图将乌克兰分裂成亲俄和反俄的两部分,将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和战争成本。首先,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可能会采取制裁措施;其次,北约和西方国家可能会对乌克兰提供更直接的军事援助(武器、情报等),甚至可能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军事对抗。这种全面的军事冲突,其规模和复杂性远超东、西德分裂时期。
政治与社会的分裂: 即使俄罗斯能通过军事手段控制一部分乌克兰领土,也难以保证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乌克兰国内存在强大的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感,民众对独立和统一的渴望很强。强行分裂和控制,可能会导致长期的抵抗和内部不稳定,成为一个持续的“烂摊子”。
北约的反应: 关键在于,一旦乌克兰正式加入北约,任何针对乌克兰领土的军事侵略,都可能被视为对北约成员国的攻击。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的规定,这会触发整个北约的集体防御机制。虽然具体的反应程度会取决于政治判断,但俄罗斯直接出兵大规模占领和分裂乌克兰领土,将面临与整个北约摊牌的极端风险。这与当年苏联对东欧国家的影响力,以及当时冷战的均势有所不同。冷战时期,美苏双方都有明确的势力范围划分和默契,双方的军事行动通常避免直接触碰对方的核心利益边界。

俄罗斯可能的行动与“分裂”之间的联系:

与其说是“分裂”成两个德国那样的模式,俄罗斯更可能采取的是一种“阻挠”或“削弱”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战略。这可能包括:

支持乌克兰国内的亲俄势力: 俄罗斯可能会继续在乌克兰内部煽动政治和社会分裂,支持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政党和政治人物,试图影响乌克兰的政治走向。
制造边境冲突或局部军事行动: 在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过程中,俄罗斯可能会通过支持乌克兰东部的分离主义势力,或在边境地区制造紧张局势,来阻挠其加入进程。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和顿巴斯冲突,就是俄罗斯采取的此类行动的体现。
网络攻击、信息战: 利用各种手段扰乱乌克兰国内稳定,削弱其国家凝聚力,使其难以达到加入北约的标准。
外交施压与经济制裁: 通过外交途径,联合其他国家向乌克兰施压,或通过经济手段威胁乌克兰的经济发展,使其难以满足加入北约的条件。

结论:

如果乌克兰成功加入北约,俄罗斯是否会出兵将其变成“第二个东、西德”, 这种直接的比喻可能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

俄罗斯 极有可能 会对乌克兰加入北约采取强烈的反应,但这种反应不一定会是传统意义上的“分裂”和并吞。更可能的是,俄罗斯会利用各种非军事或半军事的手段,以及有限的军事力量,来阻挠乌克兰加入北约,或者在乌克兰境内制造持续的不稳定因素,以削弱其国家实力和对北约的吸引力。

一旦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俄罗斯如果选择直接军事干预并试图分裂乌克兰,将面临与整个北约对抗的巨大风险,这与东、西德分裂时期冷战的特殊背景是不同的。俄罗斯的决策将取决于其对自身国家安全利益的评估,以及对国际局势和北约反应的判断。

因此,与其说是变成“第二个东、西德”,俄罗斯更可能采取的是一种 长期、多层面、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和安全困境下的战略应对。 结果可能是乌克兰面临持续的外部压力和内部挑战,但直接的军事分裂并吞的模式,在现有国际框架下,其发生的前提和成本都与历史上的东、西德情况大相径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北约不允许有领土争端的国家加入北约,现在俄罗斯事实上占据了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前提是放弃这两个地方的主权,但哪个政府也没办法这么干,这等于把“卖国贼”刻在脸上,那可真就是“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了。

如果真的这么干了倒是有理论上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不过这时候加不加入北约也无所谓了,反正俄罗斯也得到想要的地方了。

user avatar

北约是有共同防卫协定的。

把乌克兰拉进北约,就要夺回克里米亚和乌东地区。

而这两个地区要拿回来,只能是子弹上膛,北约向俄罗斯下战表。

美国有点兴奋,但是欧洲的贵族老爷,可能要尿失禁。

这是在破局,不惜一战。

这个局是不能破的,谁破局谁输。

乌克兰可以闹,但北约只能置若罔闻,要打就是乌克兰自己上,血都不要溅到欧洲老爷们的皮鞋上。

现代欧洲的议员们,可以动手欺负弱小,但是要这些人和俄罗斯斗狠,一个都没有。全都是怂恿别人上,自己躲得越远越好。这是现状。

美国想倒是想,但是恐怕到时候脱不了身。

现在的局面才是最好的。

在亚洲怂恿澳大利亚上,在欧洲怂恿乌克兰上,去拼命的永远是别人,自己作壁上观。

这一条,在一战后,几乎是欧洲国家的一个基本对策。

二战德国越闹越大,就是这么来的。

走到今天,同样如此,议会党争的目的就是保全自己,让对手去死,聪明人就是要把自己摘干净。

乌克兰这个血糊糊的东西,谁也不想沾。

因此,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不存在的。

你说乌克兰这帮公园大爷知不知道?

我看是知道的。

但是为什么要选出泽连斯基这样的总统?

因为乌克兰已经被议会政治玩坏了。

上层建筑没人爱这个国家,想的都是自己的好处。

就像四大家族为了私利挖国家的墙角,自己给自己拆台。

上行下效,只要自己过一天好日子,谁管他日后洪水滔天。

你说老百姓,老百姓就是混日子,骂娘。

玩议会,和玩军阀一样,一个文夺,一个武抢,都是往自己腰包里捞。

你可以打倒军阀,但是你无法打倒议会,因为议会是轮流坐庄,找不到地方下嘴。

假如说欧洲老爷们真的老糊涂了,玩真的,蠢到把枪抵到俄罗斯的头上。

俄罗斯不会把乌克兰搞成东西德,一定要把欧盟咬一块肉下来。

而最近俄罗斯有一计,可保欧洲老爷们永远清醒。

那就是俄罗斯要将境内的美元清零,以后俄罗斯的外汇就是欧元和人民币。

这一招就是将欧盟和中国在根本利益上绑定,你说谁愿意和钱过不去?

钱就是心头肉,就是梦中想,就是象牙床。

所以,乌克兰大概率要成欧洲卫生间,谁都想上,谁都嫌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乌克兰加入北约后,俄罗斯是否会采取行动将其“分裂”的设想,这涉及到对当前地缘政治格局、历史因素以及各方意图的复杂分析。 笼统地将其比作“第二个东、西德”的模式,虽然能引起关注,但可能过于简化了问题的实质。东、西德的分裂与统一,是二战后冷战格局的产物,其基础是意识形态对立和两大阵营的军事对峙。乌克.............
  • 回答
    如果乌克兰成功加入北约,这将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地缘政治事件,其效应将是复杂、多层面且难以完全预测的。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可能产生的效应:一、 对乌克兰本身的影响: 安全保障的极大增强: 《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的适用: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影响。一旦成为北约成员国,乌克兰将受到.............
  • 回答
    关于“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如果被俄罗斯确定,那么美国会成为全世界的公敌吗?”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国际法、科学伦理、信息战以及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简单地回答“是”或“否”都过于片面。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俄罗斯“确定”的含.............
  • 回答
    乌克兰成立最高统帅部,多名高官成员,同时俄军逼近基辅,乌方武装平民,局势发展预测:背景分析: 最高统帅部成立及其意义: 在战争初期,乌克兰成立最高统帅部,由总统泽连斯基担任最高统帅,国防部长、总参谋长等关键军事和政治高官组成。这标志着乌克兰进入了最高级别的战时指挥状态。最高统帅部的核心职能是统一.............
  • 回答
    俄媒报道的这起事件发生在2020年4月26日,乌克兰第49步兵旅的一名国民警卫队成员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一家弹药库开枪,造成了5人死亡,另有5人受伤。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事发当天,这位名叫阿尔蒂翁·里亚布丘克的(Artyom Ryabchuk)士兵,当时正在弹药库执行任务。根据俄媒报道,他在持.............
  • 回答
    嘿,说到这个,我真有点忍不住想吐槽一下。你有没有注意到,但凡打开任何一个社交平台,或者新闻APP的评论区,只要是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事情,那气氛瞬间就变了?简直就像是有一个无形的开关,瞬间点燃了无数的战火。我个人觉得,这些人吧,怎么说呢,有点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广场上,大家手里都拿着不同的旗帜,然后就对.............
  • 回答
    泽连斯基总统宣布成立“反普京联盟”,这一举动标志着乌克兰在外交和地缘政治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其背后是复杂的国际局势和长期的战略考量。此举的意义深远,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重塑地区乃至全球的权力格局。要理解接下来的局势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反普京联盟”的性质与目标:首先要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日本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权力交接点之一。如果秀吉不杀秀次,而是让他活到德川家康(也就是“乌龟”)去世,那么秀忠能否取代秀次成为天下人?这中间的变数太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推敲。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秀吉死后,丰臣家内部的权力斗争是不可避免的。秀吉没有留下一个明确的继承人,秀赖.............
  • 回答
    在中国大陆新出版的世界地图上标注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也反映出当前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其中所持的立场。要详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知道,自从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来,国际社会对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绝大多数国家,包括联合国.............
  • 回答
    “爱潜水的乌贼”——这个在网络文学界响当当的名字,如今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倡议人。这个消息一经披露,无疑在读者圈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一名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网络作家,乌贼的这一转型,可以说既有其必然性,也充满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解读空间。首先,从乌贼的作品风格和创.............
  • 回答
    2022年网络春晚邀请王冰冰、爱潜水的乌贼、EDG战队、陶勇医生等担任“开新网友”,这个阵容一经公布,立刻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讨论热潮。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嘉宾邀请,而是晚会主办方试图拥抱当下网络文化、连接更广泛受众的信号,并且这背后透露着一些挺有意思的考量。咱们一个一个来拆解这些“开新网友.............
  • 回答
    日本七十人报名赴乌克兰参战,其中五十人为前自卫队成员,这件事确实引人注目,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 日本公民参战的合法性与日本政府的立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了日本放弃战争的权利,并且不得保有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虽然宪法本身并未直接禁止日本公.............
  • 回答
    关于美国是否在俄乌战争中“收割”欧洲,以及其计划是否成功,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要判断“收割”是否成功,以及其具体影响,我们必须审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战略层面的变化。“收割”计划的论据及“成功”的证据: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收割”在语境下的含义。通常,这指的是一方利用另一.............
  • 回答
    如果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取得胜利,其能否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需要从国际政治、法律程序、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构成与规则1. 历史与法律基础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P5)由美国、英国、法国、中国和俄罗斯组成,其席位是1.............
  • 回答
    哈,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设想。要是把乌克兰和俄罗斯现在的这档子事儿搬进钢铁雄心4,那画面可就热闹了。我跟你讲,绝对不会是现在新闻里那种打打停停的磨蹭劲儿,那帮P社的玩家,一旦上手,那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首先,得看看剧本怎么设定。要是历史开局,那一切都得从头捋。但如果咱们是玩那种“现代战争”之类的架空剧本.............
  • 回答
    乌克兰在战前若能装备一个中队的F35A战斗机,并配备相应的空对空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其在俄乌冲突中的处境无疑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并非简单的“一个中队换一个国家”的线性关系,而是涉及到了军事力量对比、作战效能、战略威慑以及战争走向的复杂考量。F35A的颠覆性能力:首先,我们得明白F35A的“隐身”.............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拥核后可能与俄罗斯以外的苏联解体国形成联盟,并采取在中立于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立场的设想,这的确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但又充满复杂性的地缘政治议题。如果我们要深入探讨这个可能性,需要细致地审视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驱动因素、以及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首先,我们来剖析“乌克兰拥核”这一前提。在苏联解体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相当复杂,涉及到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历史恩怨等方方面面。如果乌克兰真的还有核武器,俄乌冲突的走向很可能会完全不同,甚至有可能根本不会发生。下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为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乌克兰最终放弃了核武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相当可观的核武库,数量上仅次于美俄。但.............
  • 回答
    想象一下,《文明VI》的地图上,东欧平原的辽阔土地被染上了两种主色调——代表乌克兰的麦田金黄与代表俄罗斯的森林墨绿。战争的阴影,如同席卷整个大陆的迷雾,笼罩在两国的边境之上。在游戏开始之初,两国都像是新生的文明,在各自的初始城市周围小心翼翼地扩张。乌克兰,可能更侧重于发展农业,解锁“谷物”带来的粮食.............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乌克兰能否“撑不了几个小时”的说法,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极端且过于简化的预测。真实的战争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涉及的因素也极其多样。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层面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这种说法很难成立,以及乌克兰在面对潜在冲突时可能展现出的韧性。首先,我们得明白,任何国家的军事抵抗能力都不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