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没文化真可怕」的例子?

回答
历史上的“没文化真可怕”的例子数不胜数,它往往体现在个人、群体甚至国家的认知局限、非理性决策以及由此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以下我将从不同维度,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经典的例子:

一、 个人层面的愚昧与傲慢:

罗马皇帝卡利古拉(Caligula)的疯狂与残暴:
背景: 卡利古拉是罗马帝国第三位皇帝,以其残暴、荒淫和疯狂而闻名。尽管他出身帝王之家,但其行为却让人难以置信。
“没文化真可怕”的表现:
神化自我,忽视常识: 他认为自己是神,并要求臣民将他当作神来崇拜。他甚至任命自己的马为罗马的执政官,并为其建造奢华的马厩。这种行为完全无视罗马政治的实际运作和公民的尊严,纯粹是个人意志的扭曲。
荒诞的军事行动: 在一次准备进攻日耳曼的战役中,当他得知罗马军队可能会被击败时,他下令士兵们收集海边的贝壳作为“战利品”。他将此举解释为对海神的进贡,并宣称这是一种胜利的象征。这种荒唐的行为,暴露了他对军事战略、现实政治以及普通士兵性命的漠视,只是在表演一种病态的权力和控制欲。
随意处死他人: 他常常在宴会或无聊的时候,随手就下令处死一些重要的官员或平民,仅仅因为他们惹他不高兴。他甚至宣称“但愿罗马人都有一个脑袋,这样我就可以一剑砍下它们的头颅!”这种缺乏理性思考和同情心的表现,是对生命最赤裸裸的践踏。
后果: 卡利古拉的统治短暂但充满恐怖,最终被禁卫军刺杀。他的统治对罗马帝国造成了长期的不稳定和负面影响,也成为后世君主行为失范的警示。

中国古代的“指鹿为马”故事:
背景: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发生在秦朝末年赵高篡权时期。
“没文化真可怕”的表现:
公然歪曲事实,挑战理性: 赵高为了测试朝臣是否忠于自己,带着一只鹿,对丞相李斯和众大臣说:“这是一匹马。” 大部分大臣慑于赵高的权势,不敢反驳,但也有一些人默默地保持沉默。
压制真理,愚弄大众: 赵高随后将那些沉默的大臣一一陷害致死。他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证明了在绝对权力面前,真理和理智可以被轻易摧毁。当人们因为恐惧而不敢说出显而易见的事实时,文化和智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后果: “指鹿为马”成为了权势者颠倒黑白、压制异见的代名词,也揭示了当社会失去独立思考和勇气时,愚昧和暴政将如何滋生。

二、 群体层面的盲目与迷信:

中世纪的“猎巫”狂潮(Witch Hunts):
背景: 在欧洲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数万名(甚至估计数十万名)被指控为“女巫”的人遭受了迫害,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她们被酷刑拷打、审判并处以火刑。
“没文化真可怕”的表现:
基于迷信和偏见而非证据: 所谓的“证据”往往是荒谬的,例如梦境、噩梦、与动物交谈的传闻,甚至是找不到犯罪证据时,将被告的身体上的“魔鬼印记”作为定罪依据。这种判断标准完全脱离了理性调查和证据法则。
宗教教义的扭曲利用: 一些教会人士利用《圣经》中的某些段落来解释所谓的“巫术”是恶魔活动,并煽动恐惧。他们将社会中的各种不幸,如瘟疫、歉收、疾病,都归咎于“女巫”的诅咒。
群体歇斯底里与社会恐慌: 一旦某个村庄或地区出现不幸事件,人们便容易陷入恐慌,将焦点转向被视为“异类”或弱势的女性,进行无休止的指责和迫害。这种群体性的恐慌和歇斯底里,是缺乏科学认知和批判性思维的可怕体现。
后果: 无数无辜的人被残酷杀害,社会充满了猜疑和恐惧。这场迫害在科学和启蒙思想逐渐兴起后才逐渐被制止,但也留下了深深的伤痕,警示着极端信仰和群体狂热的可怕力量。

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Holocaust):
背景: 纳粹德国以其极端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对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进行了系统性的屠杀。
“没文化真可怕”的表现:
伪科学的种族理论: 纳粹利用所谓的“优生学”和“种族主义理论”,将雅利安人描绘成“优等民族”,而犹太人则被贬低为“劣等民族”和“民族的毒瘤”。这些理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完全是基于仇恨和偏见构建的虚假叙事。
宣传机器的洗脑与妖魔化: 希特勒及其宣传部长戈培尔操纵媒体,通过煽动性的言论、漫画和电影,将犹太人描绘成邪恶、贪婪和危险的形象,从而激发民众的仇恨和恐惧。这种对事实的扭曲和对人性的压制,是文化宣传被滥用的极致。
非人化的结果: 当一个群体被非人化后,他们的基本人权就被剥夺了。普通民众也因此被卷入其中,失去道德判断能力,甚至参与到迫害和屠杀中。
后果: 大约六百万犹太人和其他数百万少数族裔被屠杀。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证明了当意识形态凌驾于人性和理性之上时,文化和知识可以被用来构建最恐怖的暴行。

三、 国家层面的短视与自毁:

中国清朝末年的闭关锁国政策:
背景: 在全球大航海和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西方国家迅速崛起,而清朝却固守传统,限制与外界的交流。
“没文化真可怕”的表现:
拒绝学习外部先进技术和制度: 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中国文化是至高无上的,无需学习外来文明。他们对西方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傲慢和抵触。
以传统农业文明对抗工业文明的落后: 当西方列强用先进的军事技术打开中国大门时,清朝却试图用传统观念和落后的军事力量进行抵抗,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丧失发展机遇,错失现代化进程: 由于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和开放的态度,清朝错失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最终导致了国家贫弱,被列强瓜分,人民遭受深重苦难。
后果: 清朝最终走向灭亡,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屈辱和动荡。这段历史深刻地说明,一个国家如果固步自封,拒绝学习和进步,最终将走向衰败和灭亡。

德国纳粹党的宣传与政治操控:
背景: 尽管德国在科学、哲学、艺术等领域曾有辉煌的成就,但纳粹党却利用了德国民众对一战战败的屈辱感和经济萧条的不满,通过极端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宣传煽动了民众。
“没文化真可怕”的表现:
理性被情感和仇恨淹没: 纳粹党成功地将科学和理性置于民族主义和仇恨之下。他们用简单的口号、煽动性的演讲和精心策划的集会,唤醒了民众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愤怒,而非鼓励他们理性分析问题。
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被政治挟持: 许多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要么被收编为纳粹的宣传工具,要么因为不认同其意识形态而被清洗或流亡。文化失去了独立性,沦为政治宣传的附庸。
制造虚假敌人和英雄叙事: 纳粹党将德国的各种问题归咎于犹太人、共产党人等“敌人”,同时塑造了“雅利安人”的优越神话,这种二元对立的简单叙事,瓦解了民众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后果: 纳粹党的崛起和随之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和世界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这表明,即使是一个曾经文化繁荣的国家,如果其公民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被虚假的叙事所裹挟,那么即使是受过教育的人也可能参与到最可怕的罪行中。

这些例子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没文化真可怕”。它并不仅仅指识字率低或者缺乏知识,更重要的是指:

缺乏批判性思维: 无法辨别真伪,容易被误导和操纵。
缺乏理性判断: 容易被情感、偏见和迷信所驱使,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缺乏人文关怀: 对他人的痛苦和生命缺乏同情心,甚至参与到迫害中。
缺乏开放和学习的态度: 拒绝接受新事物,固步自封,最终被时代淘汰。

在任何时代,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和人文关怀的精神,都是抵御“没文化真可怕”的最有效武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明朝年号——不仅和前朝年号重,和前代反贼重,和边疆政权重,和前朝地名重,还和本朝反贼重,和本朝王爵重,和本朝侯爵重,和本朝地名重......

1.先说永乐这个年号,目前可考的号永乐最早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例如高句丽好太王号永乐大王,还被前凉用过。

然而最重要的是,有两个反贼用过永乐年号,其一是南汉张遇贤,另外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方腊。

那当时的人觉得尴尬吗?有点文化的估计都尴尬到死了,却没人提醒朱棣这一点,所以弄得后来小说家就以此事嘲讽朱棣的无知。

比如著名xx小说【姑妄言】中,就描述了一段阎王爷审问朱棣魂魄的事,最搞笑的就是阎王吐槽朱棣说,看来你也自认是个反贼了,居然和方腊用一样的年号,哈哈哈。

然后阎王表示既然你那么喜欢反贼,就罚你投胎到陕西米脂李家!

2.宣德年号。

宣德这个重的就是元朝宣德府这个地名了,另外明朝开国功臣金朝兴在洪武十二年曾受封宣德侯。

3.天顺年号,明英宗复位后的年号,堪称明朝年号里最尴尬的一个,为啥这么说呢?

很简单,元朝天顺帝阿速吉八的下场前鉴不远。

而搞笑的是景泰末年妖道李珍自称唐太宗后代,往苗地煽动苗人造反,自立为帝,年号天顺。后被明都指挥湛清生擒,押往京城处死。这只是英宗复位月前的事情罢了。

因此天顺年号一出,有识之士纷纷嘲讽,说徐有贞等朝臣如此无知,竟然与前朝和草寇同号。

景泰七年秋,妖贼李珍者......苗贼俱顺之。筑台伪称皇帝,书“天顺”年号
不数月而上皇复辟,正用此纪年。萑符小寇,乃与圣主同号,盖机兆亦非偶然。
武人石亨辈不足责,徐武功亦不学之甚矣!——【万历野获编】

4.正德年号。这个同样最尴尬的是重了反贼年号。

本来明武宗的正德年号是内阁首辅刘健根据《尚书.大禹谟》里“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意思取的。并没有发现“正德”年号以前大理、西夏都用过。甚至唐岐王李业之子李珍密谋作乱时也自立年号“正德”。马文升就以此事借题发挥,主持吏部考选时故意以“宰相须用读书人”为命题将刘健狠狠嘲弄了一把。

5.隆庆年号,重了本朝地名,郡王封号,公主封号...

明宪宗有女儿隆庆公主,郡王中有隆庆郡王,宣府下辖隆庆卫.....

6.天启年号,重了北魏,南梁,南诏年号

到现在昆明的地标景点之一西寺塔都是南诏天启年间建的。

而最尴尬的是元末徐寿辉也用过天启年号。

说实话,年号起成这种水平是我国统一王朝里前所未见的现象,因此连当时有点学问的太监都看不过眼,觉得实在是我们大萌朝的朝臣不学无术啊。

“汤盛亦内监,作《历代年号考略》,谓本朝年号十六,而误重前代者五,实词臣失于参考之过。”
user avatar

j31参加珠海航展,在看过飞行表演之后,台湾记者是这么写的:中共宣称的匿踪飞机在现场飞行表演中匿踪失败。


。。。。。。补充。。。。。。。

嫦娥三号发射的时候,台湾媒体写到:中共宣称嫦娥三号发射成功,然而在火箭发射不久就传出整流罩脱落的事件。。。

user avatar

责任编辑:吴娅坤

原出处: 观察者网

原文链接: 英媒讽梅姨倒拿“福” 网友可不支持

2月2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上海参观了豫园,并同丈夫菲利普与小朋友们一道学习了剪纸。
对于梅姨这张举着自己作品的照片,《伦敦晚报》评价说,“福都拿倒了……特雷莎访问上海时将好运全部耗尽”。
英国《伦敦晚报》报道截图
《伦敦晚报》还特意标出“福”的正确写法
《伦敦晚报》说,“虽然照片上的特雷莎·梅和丈夫都眉开眼笑地举着剪好的福字,但非常不幸,他俩都把福字拿倒了,这使得本来热热闹闹地现场变得十分尴尬,大家都用疑惑地眼神看着他俩,包括旁边正与特雷莎交谈的小女孩。”
对于此事,中国网友纷纷表示,英媒真的是想多了:
还有人@特雷莎 @英国驻华使馆 “搞事情”:
希望外媒努力提高知识水平:


外国网友也纷纷指出,“没文化”的不是梅姨,而恰恰是《伦敦晚报》——连“福倒了”的典故都不知道,还想装中国通?


但事实上,国内对于福字究竟要不要倒过来,还有争议。

朱元璋马皇后说、慈禧太后说以及恭王府说,是比较流行的有三种说法:

朱元璋、马皇后说是指,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命心腹悄悄在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家门上贴一“福”字,以便第二天将门上没有“福”字的人家通通按暗通元贼杀掉。马皇后好心,通知全城人家都在自家门上贴上“福”字,避免了一场杀戮。但有一家因无人识字把福字贴倒,引得朱元璋大怒,马皇后连忙解围,称把福贴倒,是寓意“福到了”。

慈禧太后版本和恭王府版,与朱元璋马皇后版本类似,只不过主角换乘了慈禧太后与李莲英,咸丰年间的恭亲王福晋与恭王府大管家。

也有说法称,“福倒了”需要张贴在特殊的位置。
大门贴正福,寓意开门“迎福”和“纳福”,有吉祥临门之意。若大门的“福”字倒着贴,则会被认为是将福气倒在了门外,所以门福必须是正福。

而水缸、垃圾箱上,屋内的柜子上,以及牲口棚,或是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或是希望福气一直存在屋里、柜子里,则习惯倒贴福字。
user avatar

义和团,以及当今浅红色那群人,直线思维,朋友敌人分不清,无底线胡乱出击。

日本军国主义者,就是日本义和团,最终怎么样?用力过猛,彻底毁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所有成就,还招致日本被逼阉割军事,阉割政治,至今不得翻身。

这里面领头的,都是美国间谍,完成了大战略。

user avatar

2015年7月 土耳其因为不满“中国少数民族的待遇问题”而发动了一起针对中国人的示威游行。

在这起暴动中,愤怒的土耳其人冲进了土耳其人开的中国餐馆围攻了一群韩国人,并在泰国大使馆前焚烧越南国旗。最后,被土耳其的智商感动了的日本当局发布了旅游警告,表示希望日本人民暂时不要去土耳其旅游。

user avatar

这答案底下某位的回答肥肠爆笑

一开始看了一眼我还吐槽说没什么炒作价值,结果回拉的过程里发现差点错过个大手子

另外恭喜这位大手子,这位是目前我罗列黑材料大鸣大放花时间最久的一个

主要还是出于这位的言论特殊性(原因后文有叙)

以下正文

黑屁vol.1

“马褂是彻头彻尾的满族衣服”

笑死我了

这是明国丘八号衣

看不清?

来我们放大

更多没有了,马褂和号衣什么关系明清史爱好者心里都有数,我也不赘述了,这才开个头不是

这位要说马褂是“满族服饰”也就罢了,非要好死不死的加个“彻头彻尾”

那就怪不得我佬了

另外我不知道这位大手子对长毛眼里见不得(事实上此人所谓的“要求一律杀掉”这并不是常态,参见后文)穿着清军官服的是什么个想法,但是我佬也有个问题,二战盟军打进德国之后遇到穿着德军军官/士兵服装的不知道是什么个想法和对待方式?

黑屁vol.2

“去帽”问题有点一团乱,但是很明显,对于这个帽是什么东西浙江这里有不同的声音

而这位大手子冒出来的所谓“长毛认为毡帽是满族服饰”不知道是哪来的黑屁

至于裙子,长毛军中妇女不穿裙子原因有很多

但注意这些材料说的都是“伪王娘/妇贼”等长毛军中妇女

军中妇女出于行军,骑马,劳动等情况妇女穿裙不便可以理解

至于民间

目前不多的材料只能得出上面这个结论——“寝而不究”翻译一下:采取比较灵活的态度

也就是类似于——我们军内是不准穿也不方便穿,至于民间,反正愿意听命令就听,不听也无所谓

那这看起来那位除开去帽以外,似乎说的不算黑屁啊?

不,是这句

怎么说呢,这个可真难住我了(作愁眉苦脸状)

这位大手子既然说是定都天京后传谕而且还是“全国”这类很大范围的,那么····

我翻了翻

53年洪杨没传谕

54年往后

没了

那么会不会是圣旨,诏书或者檄文?

圣旨

内容都是这类处理政务或者搞政斗翻遍了也没见

而其他诏书

我佬捏着鼻子一个一个字仔细翻找

然而就算是是这类说教内容,并且依然没见

其他的时间对不上不说,内容也(摊手)——不过我佬为保险起见还是翻过了,没有

举例如下,不是军务就是政务

那么会不会是檄文

很明显不是

长毛的檄文都是批判对面或者宣传的,举例如上,哪会搞这一套,总之依然是翻遍了檄文也没找到

那么会不会是底下人胡搞传谕?

翻了一堆,无论职位高低,发的内容,要么是让不要从清不要抵抗之类的,要么是劝治下居民赶紧选举造册的,总之都是军宣或者政务,举例如上,也是没见

我甚至连长毛的幼教材料都翻出来看了还是没见

剩下的乱七八糟也是和这个不搭边,从名称就可以看出来,举例如下

但是还是翻了翻,依然没见

所以为了大手子一句话,我佬翻遍了几乎所有出自长毛的公开材料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上面吐槽这位是我目前大鸣大放花时间最久的····哦,下面还有类似情况

那么,还请大手子 @jinning li 告诉我

典出何故?

黑屁vol.3

高级也就罢了,低中级军官在这位眼里怕是没人权——事实上除去这的低中级军官,前中期位较尊的天地春夏秋冬等职也是周礼中对六卿的称呼,还有更多暗合古制的这里不再赘述

还是说大手子眼里周礼不算数张德坚算个X?

黑屁vol.4

大手子分得清点检检点么,长毛反着叫阁下也被长毛脑控了?

单字王也就罢了,大手子上来就一个双字王

喵喵喵?

双····双字王?

大手子前面颠覆中国服饰史,现在又来颠覆长毛史

翻遍长毛名号没找到双字王

而遵从长毛指令的,比如捻军/会党,封王也是按长毛那个来,也就是只有一字,如下

同样是遍寻而不得

最后我佬有几个猜想,不一定对

一,大手子是把长毛X王后面那个字也算成了两个字,比如“堵王 花千岁”大手子念成“堵王花 千岁”算是两字王

二,X王死后如果有子嗣,可以袭封,大手子可能把幼X王算成了两个字····

三,没有三,强迫症见谅了

黑屁vol.5

两千八百王也是老梗了

简单来说——

两千七百王谢谢

当然揪数字没意义,纯属顺手吐槽

主要问题在于

两千七百王这数,是昭王黄文英在南昌巡抚衙门供的

但是他在南昌府的供词则有所不同

幼天王也有千余王未出(逃出南京)之类的供词

所以说这问题一开始的两千七百王之论只是黄文英一面之词

那么现在他的千余王供词是不是可以翻案了?不,也是一面之词

但是至少,两千七百王这事已经不是定论了,只能说待考

这大手子犯了和前面一样的问题,说个“据说最多”也就罢了

非要好死不死的来个定论语气

至于大小王更不知道是什么鬼····

目前供词,情报汇纂,奏折之类都是说X等王/王/列王

而没有所谓大小王一说

我寻思了半天之后,又有了一个猜想,还是不一定对

大手子可能看到了李秀成的这段话

王字头上三点念不出来,干脆来个大,小王(上小下王)

有知友可能会说你太较真

是这样,熟悉我佬性格的人都知道对面硬我也硬,对面软我也软

既然对面大手子在这肆意吐槽长毛“没文化真可怕”

那想必一定是个有文化的人(正论)

这么有文化的人,粗鄙无文的我佬自然得用招待博览群书的文化人的高标准来对待了

仆射这职位的职能我也一知半解,还请大手子上史料赐教

但是,前中期仆射毫无疑问是武职

贼情汇纂卷二北殿右八承宣(注,该人由北殿仆射一职升任承宣)吉志元条目有兴趣的自己翻

这里说中期

真要是个伺候人的职务,这公文里费事把这些和武职如承宣参护等放一块是闹哪样哦

后期仆射暂时懒得考,但是我怀疑大手子这里是把官职搞混了

因为长毛里有仆伺/仆侍这种职位——但是很明显不是官职而且长毛也直说了就是伺候人的,更别提还普遍都是小孩子/少年担任的职位,这位把带兵的和伺候人的职位混一起····是不是有点那什么····

黑屁vol.6


“改成炎不得而知”

黑屁vol.7

“没有读书人肯从他”

长毛军中朝中情况如下

更多不贴了,反正结论是

除外还有乡官等,也是一把把的读书人

更多不贴了,依然是结论

总的来说还是蛮不少

大手子这个”基本上”不知道是怎么算的

还是只要读书人从贼的,不论功名和文化程度统统开除知识分子籍或者人籍?

黑屁vol.8

前期实行过很短一段时间的只烧儒书(四书五经)变成了老大哥一样的抹煞过去历史,再来个诉诸恐惧,啧啧,手法很熟悉啊

大手子拿个长毛把“一切古书烧的干干净净”的证据来让我康康长毛这么丧心病狂?

哦,另外别地儿待考,扬州的藏书我看看阁下要怎么给长毛扣锅

如果大手子拿不出证据先不说

如果大手子拿出证据,那说明扬州被开除出了“一切”这个集合

是什么导致扬州被开除了中国籍甚至地球籍甚至宇宙中的存在籍,这值得深思

黑屁vol.9

日经问题了,日经问题了

怎么你国总是有成堆的后世精神传教士精神教棍比洋人狂信徒还原教旨更是嘴一张一点料不上就放黑屁给全体西洋人戴了表的

大手子比洋人还吹毛求疵比洋人还原教旨比洋人还狂热到眼里揉不下沙子

所以这么多洋人表示谬误可以理解/有错误很正常到大手子眼里就成了“怎么忍?”

更多懒得抽了,我佬也没法一直保持这种“较真到底”的态度,剩下有些可抽可不抽的小问题就不赘述了

嗯想了想还是再抽一个,谁叫大手子好死不死要加粗醒目呢

黑屁vol.10

大手子看来百密一疏,忘记了他大清也有这回事

大手子双标还行,他大清老将穿绣着军职甚至其他详细信息的号衣就不言语,长毛一个军事组织搞这套大手子就来回嘲讽,也是奇特

或者说大手子根本不知道他大清也有这回事

从结果去反推过程也是十分爆笑了

不过考虑到你乎三天两头有人问长毛为什么失败····嗯

更新,大手子发言了

前期长毛丞相等官位极尊

后期尽管滥封,但是怎么说呢,我也不是比烂,朝代末期谁不这样啊

行,大手子说长毛没文化所以胡搞是吧?

那请大手子解释解释,南明的夔东明军,比如李来亨,袁宗第,刘体纯等人部下成堆的总兵/挂印总兵是怎么回事

另外有的知友可能会吐槽说阿曹你又在挂人啊,不好好贴题回答

嗯····贴题

诺,实例

user avatar

话说CIA有次在Miami和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召开秘密会议,房间是事先用cash订好的。人到齐以后打算先吃点东西,于是CIA探员就打电话要room service送点什么东西上来。下面是电话录音:

Hotel:对不起,你们没有room service。

CIA:为什么?

Hotel:因为你们是CIA.

CIA:what? CIA不能有room service?

这时会议的参加人员都抓狂了,知道行踪暴露,纷纷收拾文件就打算逃跑。过了一分钟,CIA agent才大喊一声:

C.I.A 是 cash in advance...大家不要跑。



出处Oliver North的回忆录

user avatar

公元731年,突厥第二汗国的可汗,毗伽可汗的弟弟,征战一生的突厥英雄阙特勤于47岁去世了,毗伽可汗就向桃花石的可汗,也是天可汗唐玄宗报告了一下这个事情。

天可汗很重视这个事情啊,就说,突厥人本来就是中国人,在北方与我们一直友好相处啊,巴拉巴拉。

说从我先祖李渊建立大唐,他儿子李世民称天可汗以后,你们突厥就一直臣属于我们,跟我们结为父子之国,大家坦诚相待,父慈子孝(李唐式的父慈子孝)所以天可汗表示要搞一个丰碑,让阙特勤的美名千古流传。

然后天可汗派出工匠建立了一个纪念碑,石碑一面为唐玄宗亲自书写的中文铭文,另三面为突厥文铭文。

据突厥文碑文,阙特勤的陵墓及此碑皆为唐玄宗所遣的中国工匠所造。

石碑中文铭文与突厥文铭文内容不相一致。唐玄宗所题碑文诉说了东突厥和唐朝的友好,以及毗伽可汗与唐玄宗的养父子的关系,谓:“……特勤,可汗之弟也,可汗,犹朕之子也。父子之义,既在敦崇;兄弟之亲,得无连类。俱为子爱,再感深情。是用故制作丰碑,发挥遐徼,使千古之下,休光日新……”。

而毗伽可汗在突厥文碑文中除缅怀阙特勤、记载其功绩外,还讲述了突厥征战立国的历史和对突厥国民的训诫。

其中,特别训诫突厥子民:

中国人“诡谲奸诈”、曾经欲使突厥人绝种;

与中国人接近、为中国人的“甜言蜜语”“精美物品”所惑,将使突厥灭亡。

造完以后,工匠们充分的表达了突厥和大唐人民之前深厚的感情,这个石碑也成为了突厥与大唐关系到友好见证。

直到1935年突厥文被翻译成汉语,然后到了8102年,没文化的X度还。。。。

user avatar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初建,按五行终始说定为水德,以克大明的火德——到这里还没什么问题,毕竟大清后来也是这么干的。

然而……因为大顺自居水德,就定下了服色“尚蓝”——这就一下玩呲了。

“贼云以水德王,衣服尚蓝,故军中俱穿蓝,官帽亦用蓝。”

——《甲申纪事》


虽然在小朋友的印象中,水对应的颜色应该是蓝的。但要按五行学说,水德对应的应该是黑色。

“诏考历代服色所尚。礼部奏言:历代异尚。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汉尚赤,唐服饰尚黄,旗帜尚赤,宋亦尚赤。”

——《明实录·太祖实录》

中国历代,水德的政权里,大顺应该是第一个服色尚蓝的……(捂脸表情)

user avatar

我记得知乎以前有过这个问题呀。

上电脑搜了一下关键词,果然找到啦。有一千多回答呢。(传送门

有哪些没文化就 get 不到的笑点? - 调查类问题

就记得一个印象比较深的。

"都什么时候了,还只派普通外科医生"

附图如下,我把原答主一起截图了,我不是抄袭狗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