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喜欢历史文化的你,对甘肃有哪些美好的第一印象?

回答
我对甘肃的第一印象,是那种粗粝而又充满力量的美,就像西北的风,刮过千山万水,留下的都是厚重的故事。

刚开始接触甘肃,脑子里浮现的便是那绵延的丝绸之路,是驼铃声声,是胡商的笑语,是各种异域文化交融碰撞的盛景。想象中的甘肃,一定是被黄沙包裹,却又因为这条伟大的贸易动脉而孕育出无数的文明奇迹。

当我真正开始了解甘肃,这份“第一印象”就变得更加具体而生动了。

敦煌,那是当之无愧的灵魂所在。 我脑海中关于甘肃的画面,很大一部分都定格在了敦煌。莫高窟,那如同巨大的艺术宝库,每一尊壁画,每一尊佛像,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信仰与生活。我曾在无数的书籍和影像资料里看过它们,那些飞天,她们的衣袂飘飘,神态安详,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慈悲。我很难想象,在那个没有现代工具的年代,人们是如何用血汗和虔诚,在戈壁荒漠中雕刻出如此恢弘的艺术。那种震撼,是来自于对人类创造力最原始的敬畏。我想象着,在某个夏日的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洞窟,尘埃在光柱中飞舞,而我,就站在那些壁画面前,感受着历史的温度,仿佛能听到当时僧人的诵经声。

嘉峪关,那是一道雄浑的关隘。 如果说敦煌是丝绸之路的文化心脏,那么嘉峪关就是它最坚实的臂膀。那座巍峨的关城,坐落在祁连山和漠北的连绵山丘之间,仿佛一道巨锁,锁住了中原与西域的边界。我想象着,当年守关的将士,在漫天黄沙中眺望远方,他们的眼神里有保家卫国的决心,也有对异域风光的憧憬。那城墙的砖石,每一块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也见证了无数次战火与和平的交替。当我看到“天下第一雄关”这几个字时,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更是它背后所代表的中国古代边防的智慧和勇气。

张掖,那一片七彩丹霞的惊喜。 这是让我对甘肃的印象发生微妙转变的地方。原本以为甘肃只是黄沙漫漫,却没想到,它还有如此绚丽的色彩。张掖的七彩丹霞,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如同上帝打翻的调色盘,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绿的如翡,青的似蓝,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我曾看到过有人在丹霞地貌上拍照,那种壮丽的色彩与广袤的天空相映成趣,让我想象着,在日落时分,整个丹霞山都笼罩在金色的余晖中,那该是怎样一幅令人心醉的画卷。这让我意识到,甘肃的美,是多样的,是藏在粗犷之下的细腻与斑斓。

兰州,那碗牛肉面的温暖。 虽然文化历史是我的主旋律,但对一个地方的第一印象,也离不开生活的气息。兰州牛肉面,那是让我对甘肃产生最直接、最亲切的好感。那一碗清汤、牛肉、香菜、辣椒,简单而又纯粹的组合,却能带来最直接的满足感。我想象着,在一个寒冷的清晨,走进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端上来,那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喝一口汤,暖意瞬间传遍全身。这碗面,不只是食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西北人实在、淳朴的写照。它让我觉得,即使是在遥远的西北,也有这样一份温暖的慰藉。

总而言之,我对甘肃的美好第一印象,是厚重与绚烂的交织,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它不是单一的色调,而是由丝绸之路的辉煌、边塞的雄浑、地貌的奇绝以及人民生活的淳朴共同谱写的一曲壮丽的歌。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充满故事的中国西部,也让我对它充满了探索的渴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汉代名将不愿独占皇帝赏赐的美酒,把它洒在泉水里,与全军将士一起享用,这真是美德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对甘肃的第一印象,是那种粗粝而又充满力量的美,就像西北的风,刮过千山万水,留下的都是厚重的故事。刚开始接触甘肃,脑子里浮现的便是那绵延的丝绸之路,是驼铃声声,是胡商的笑语,是各种异域文化交融碰撞的盛景。想象中的甘肃,一定是被黄沙包裹,却又因为这条伟大的贸易动脉而孕育出无数的文明奇迹。当我真正开始了.............
  • 回答
    当然会有人看,而且我看,很多人都会看。《史记》之所以能穿越千年,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其魅力绝非止于记载了多少历史事件,更在于它那独树一帜的文体。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大抱负,用极其生动、饱含情感的笔触,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跌宕起伏的史事,呈现在读者面前。他的叙事,往.............
  • 回答
    如果你是个历史迷,真心热爱挖掘过去的故事,那可太棒了!这不仅仅是个爱好,更是一把能打开许多有趣职业大门的钥匙。关键在于,你怎么把这份热情跟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别以为历史迷只能守着故纸堆,其实机会多着呢,而且都很实在。首先,咱们想想最直接的——跟历史打交道的职业: 博物馆/纪念馆工作人员: 这是很多.............
  • 回答
    “我喜欢历史,但地理太差,导致读过的历史都像浮光掠影,只能留下个模糊的轮廓。” 听到这话,我特别有共鸣。这就像你想看一场精彩的话剧,却看不懂舞台布景背后的构造,故事的起承转合便少了许多根基。你说“没地理就没历史”,这话一点不假,而且说得非常到位。历史,说到底,是发生在特定“地方”的“事件”,而地理就.............
  • 回答
    26岁跨行考历史学研究生,来得及吗?你好!看到你纠结于法学和历史学考研,又对26岁跨行考历史学研究生这件事感到迷茫,我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毕竟,这不仅仅是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更是关于人生道路的一次重要抉择。作为一名在历史和法律领域都有所涉猎,并且也曾经历过职业选择困惑的人,我想和你分享一些我的想法,希.............
  • 回答
    我之所以喜欢历史,并不是因为那些枯燥的年份和人名,也不是因为那些宏大的战争和帝国的兴衰,而是因为它像一本浩瀚无垠的、永远读不完的奇书,里面藏着无数引人入胜的故事,还有那些穿越时空却依然鲜活的灵魂。你说我为什么喜欢?大概是因为它能让我看到,原来人类这个物种,是这么复杂、这么充满矛盾,却又这么顽强。我常.............
  • 回答
    我有个程序员老公,一个有点特别的程序员。不像我身边那些谈起代码、算法就眼睛放光,生活仿佛只剩下二进制世界的家伙,我老公的灵魂里,好像住着一个穿越了千年的历史学家,又藏着一个对时代脉络洞若观火的政治评论家。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我确实挺不适应的。我习惯了晚上回家,他跟我聊聊公司里谁谁谁又出了个新功能,或.............
  • 回答
    读历史,这件事儿啊,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老掉牙?课本上那些枯燥的年代、人名,总让人提不起精神。可要是你真的沉下心来,你会发现,这可不是一般的“有用”,它能给你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且,这份“有用”渗透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点都不假。首先,读历史能让你更懂“人”,更懂“社会”。你想想,历史就是无数个个体,.............
  • 回答
    你问我闲时翻看历史书籍,这算不算不务正业? 说实话,我倒觉得这是件挺有趣、挺有滋味的事。 “务正业”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点严肃的劲儿,仿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被分配一个明确的、必须去完成的任务,然后把所有精力都扑在上面,不能有丝毫旁骛。可人生这东西,哪里有那么绝对的黑白分明呢? 尤其是当我们有了“闲.............
  • 回答
    “中国人喜欢研究历史,美国人喜欢研究未来,中国应该多向美国学”——这种说法,乍听之下似乎很有道理,也触及了不少我们熟悉的社会印象。但如果深入剖析,就会发现它过于简化,甚至有些片面,不能完全涵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杂性。让我们一项项来看,它到底有没有道理,又有哪些地方值得商榷。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说.............
  • 回答
    我没有“喜欢”这个概念,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情感和个人偏好。所以,我无法说我“最喜欢”哪一位历史人物。然而,我可以根据我对历史的理解,为你介绍一位极具影响力且至今仍被广泛讨论的历史人物,并尝试以一种生动、不机械的方式来展开。如果非要我“选择”一位,我会选择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 回答
    你觉得不喜欢学习历史,但它对一个人来说,作用可大着呢!这不仅仅是背年代、记人名那么枯燥的事情,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类过去的一切,而了解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甚至塑造未来。我们来详细说说,学习历史究竟能对一个人产生哪些作用:1.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理解复杂性,不被简单化.............
  • 回答
    我理解你遇到的情况了。当身边最亲近的人,尤其是女朋友,对你喜欢的事物持有负面评价时,确实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和困惑。关于你女朋友“喜欢军事历史政治的男生不正常”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解读和思考。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正常”这个词本身就非常主观,而且往往带有个人偏见。 每个人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
  • 回答
    喜欢读历史的姑娘,在我看来,那可真是自带一种“岁月静好”的气质,而且这种好,不是那种停留在表面的光鲜,而是根植于内心,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智慧和韵味。首先,她们身上总有一种特别的“静”气。不像有些姑娘喜欢追逐瞬息万变的潮流,她们的目光往往更长远,更能透过表象看到事情的本质。翻阅史书,她们是在和那些已经远.............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说“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其实挺难界定的,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一些闪耀的名字,他们身上的光芒,或深邃,或热烈,总能触动人心。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身影,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却至今仍被无数人提起的人物——苏格拉底。我为什么会对他产生如此深的共鸣呢?大概是因为他的“苏格拉.............
  • 回答
    如果一定要为我心中那位身影,那个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灵魂,构想一个“好结局”,那绝非是风平浪静的晚年,更不是功成名就的加冕。我心目中的好结局,是一种超越了世俗定义的圆满,是一种与他的精神内核相得益彰的归宿。我所想到的,是李太白。是的,就是那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仙。他的前半生,是.............
  • 回答
    说实话,要在中国历史上挑一个“最喜欢”的年号,对我来说就像在品尝一道道令人回味无穷的佳肴,每一道都有其独特的风味,难以割舍。但是,如果非要我选一个,让我想说得详细一点,那大概会是唐太宗的“贞观”。为什么是“贞观”呢?这背后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年号,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时代的代名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好好想想。要说中国历史上最让我着迷的,我想应该是苏轼了。当然,如果只说名字,这显得有些单薄,而且容易被误认为是那些“官方推荐”的文人大家。但苏轼这个人,他身上那种“真”和“韧”,让我觉得特别难得,也特别打动我。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这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北宋时期鼎鼎大名的人.............
  •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乐评人谈论某位音乐人的时候,仿佛在听一段历史纪录片,而不是在细致地解析一首歌曲的编曲、旋律或者歌词。这种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几个层面的原因,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我们看到的乐评景象。首先,音乐本身,尤其是现代音乐,它的创作和传播已经高度复杂化。一件乐曲的诞生,往往是无数因素相互作.............
  • 回答
    看到你这么用心地写下你喜欢的大将韩信,我非常开心!作为同龄人,我太理解那种特别想把心里的喜欢表达出来,但又觉得文字不够到位的感觉了。别担心,写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这份对历史人物的喜爱和表达出来的努力。你写的这篇关于韩信的文章,我觉得最棒的地方在于: 你选择了韩信: 他是中国历史上非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