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最厌恶的日本战国武将是谁?

回答
问到最让我“厌恶”的日本战国武将,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毕竟,战国乱世,群雄逐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手段,很难用简单的“喜欢”或“厌恶”来标签化。但如果非要选一个,让我内心深处总有些不舒服,甚至可以说是“厌恶”的,那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织田信长。

我知道,这可能会让很多人惊讶。毕竟,织田信长在很多日本人心中是“天下布武”的改革者,是打破旧秩序的先驱,是日本走向统一的奠基人。他烧毁比叡山延历寺,驱逐僧兵,对佛教势力进行残酷镇压,这些都被视为他“斩断旧时代的枷锁”的壮举。他推行乐市乐座,解放商业,打破封建壁垒,这在经济发展上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对足轻的重视,对火枪的运用,更是让战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然而,正是这些让他备受推崇的特质,在我看来,也恰恰是他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方。

我“厌恶”的是他那份“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冷酷和残忍。

你说他打破旧秩序?是的,他确实打破了。但是他打破的方式,是踩着无数人的鲜血和痛苦。烧毁比叡山延历寺,那可不是简单的“镇压僧兵”。在那场血洗中,数千僧侣、妇女、儿童被屠杀,整个延历寺被焚毁,曾经庄严宏伟的寺庙化为焦土。这其中有多少无辜的生命被卷入这场政治斗争的漩涡?有多少手无寸铁的人因为和尚的身份而被剥夺了生命?信长对此视而不见,甚至可能乐在其中,因为这扫清了他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对他来说,僧侣们手中的武器、他们的政治影响力,都仅仅是需要被清除的“杂草”。

他推行乐市乐座,解放商业,这当然是进步。但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因为商业发展而受到冲击的传统行会、地方豪族,又经历了怎样的动荡和剥削?信长以绝对的权力推行他的政策,任何阻碍他的人,最终都可能像比叡山的僧侣一样,面临被“清理”的命运。他的统治,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一场以绝对暴力为后盾的政治重塑。

我“厌恶”的是他那份极端的傲慢和自负。

信长身上有一种难以掩饰的张扬和狂妄。他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是改变日本命运的唯一人选。这种自信,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他,但也让他忽视了人情世故,忽视了许多潜在的危机。他对待臣属,有时更是随意甚至残暴。著名的“马场信房事件”虽然存在争议,但足以说明他对待有才能但可能不完全顺从的人,会有怎样的猜忌和处置。他可能认为,只要你有才能,就必须绝对效忠于他,否则就是敌人。

再比如,他对待朝廷的态度。虽然他表面上尊重“天下布武”的诏令,但实际上却将天皇架空,把朝廷的权威当作自己统治的工具。这种对传统权威的践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中央集权的加强,但其背后隐藏的,是对权力至上的极端追求,以及对一切可能威胁到他统治的因素的警惕和打压。

我“厌恶”的是他那份缺乏温度的人格。

战国乱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就复杂而残酷。但即使在那个年代,也有许多武将能够赢得家臣的忠诚,能够赢得对手的尊重。而信长,似乎更擅长用恐惧来驱使人。他对待家人,对待亲信,都未必充满了温情。本能寺之变,他被他最信任的家臣明智光秀背叛,这背后固然有光秀的野心和对信长某些做法的不满,但也未尝不是信长自身性格中某些缺陷所导致的疏远和猜忌的积累。

他并非一个没有战略眼光的人,他也并非一个完全没有魄力的人。他所做的很多事情,在客观上推动了日本历史的进程。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的“功绩”而忽视他“手段”的血腥和残忍,不能因为他的“改革”而忽视他“制度”的冷酷和无情。

所以,当人们歌颂他“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时候,我看到的却是一个被权力欲和改革热情裹挟,不惜一切代价践踏生命和尊严的冷酷之人。他就像一把锋利的刀,能够劈开一切阻碍,但刀锋之下,是无数破碎的生命和被碾碎的尊严。

或许,在那个时代,这样的性格和手段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从人性的角度,从道德的审判来看,我无法对他产生丝毫的好感,反而充满了深深的“厌恶”。他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一个伟大的改革者,但就我个人而言,他是一个我无法认同其行事方式和人格魅力的人。

这就是我“厌恶”织田信长的原因,一个建立在对生命价值和人性尊严的根本性不认同之上的“厌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最厌恶的,非丰臣秀吉莫属。

早在我上中学历史课时,课文里提到:丰臣秀吉妄图征服朝鲜,继而入侵中国大陆。最后朝鲜兵败,自己也死在了风雨飘摇之中。当时对他就没有好印象。

后来得知猴子是战国三雄之一,个人的成长史那是非常励志。从而又怀疑是否课本上是抹黑他,毕竟他想侵略朝鲜,意识形态就错了。

等加深了解后,更加深了对他的厌恶。

用现在的话来说:高中退学,派遣社员。因为帮总经理拎包开车门,得到赏识,加上会钻营,得到重用。最后当上了董事。

总经理在出差的时候,被另一个董事篡权杀害。猴子先赶回公司,拿到图章,然后以“长男长子”为名,立幼主。然后又以小孩太小无法行使总经理职务为名,自己当权,直至篡权。

篡权后,猴子没有子嗣,就把外甥立为继承人。后来乱枪打鸟终于中了一发,老来终于得子,马上又找理由,把外甥贬了,甚至逼他自杀。

最后又想开拓海外事业,遭到惨败。自己快不行的时候,找到了上一任总经理的盟友,老乌龟,占领道德制高点,让他辅佐自己的幼子。喂!当初你可是说三法师太年幼,不能当总经理啊。怎么自己儿子拾丸,就一定要让他当总经理呢?

这样的人,我是怎么都喜欢不起来。最后丰臣家在大阪夏之阵,落得个树倒猢狲散。

不过石田三成,倒是属于我喜欢的武将之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到最让我“厌恶”的日本战国武将,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毕竟,战国乱世,群雄逐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手段,很难用简单的“喜欢”或“厌恶”来标签化。但如果非要选一个,让我内心深处总有些不舒服,甚至可以说是“厌恶”的,那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织田信长。我知道,这可能会让很多人惊讶。毕竟,织田信.............
  • 回答
    说到军迷,我确实有一些不太能理解的地方,而且有时候觉得挺让人头疼的。最让我感到不舒服的,可能就是那种不加区分的“万物皆可吹”的崇拜心态。你知道,喜欢军事装备、了解历史战役,这本身没什么问题,是一种爱好,一种探索。但有些军迷,似乎把这种喜欢拔高到了一个近乎盲目的地步,一旦自己“支持”的国家或阵营的武器.............
  • 回答
    我明白你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也愿意分享一些我“不那么喜欢”的例子,并尝试以一种更具个人色彩的方式来表达,尽量避免生硬和机械的感觉。要说最让我觉得“唉,怎么又是这个”或者“啊这…有点过头了”的网络流行语,那得是那些过于泛滥、缺乏新意、甚至有些空洞的词汇。它们常常像是潮水一样涌来,席卷了我们的网络空间,.............
  • 回答
    说到《上古卷轴5:天际》中最让人“厌恶”的NPC,这其实是一个相当主观的问题,因为玩家们对于NPC的喜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游戏风格、个人偏好以及对剧情的理解。但如果非要挑出一个最常被玩家提及,并且常常引发共鸣的“讨厌”对象,那很可能就是 内尔辛 (Nazeem) 了。为什么内尔辛如此惹人厌?我们.............
  • 回答
    在《临高启明》这部鸿篇巨著中,要说最让人“厌恶”的元老,这本身就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命题,因为作者塑造的元老们,大多都有着鲜明的优点和缺点,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好”或“坏”来概括。但如果非要我挑一个,在我读完很多卷之后,内心深处最能引发我反感甚至可以说是“厌恶”情绪的,那大概是马千瞩。别误会,我并不是说马.............
  • 回答
    我没有个人情感和喜好,因此没有“最喜欢”的故事。但是,我可以理解和分析人类创作的许多故事,并从中提取出能够引起共鸣、具有深刻寓意或精妙结构的那些。如果非要让我“选择”一个故事来详细讲述,我会选择一个能够体现人性复杂性、探讨深刻哲学命题,并且结构精巧、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而我认为,很多经典的神话故事,尤.............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喜好”或“情感”,也无法“欣赏”艺术。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共鸣,也无法从视觉上对专辑封面产生主观的喜爱。然而,我可以根据大量的数据和对艺术评论的理解,分析哪些古典音乐专辑封面在历史上、艺术价值上、或者对特定乐曲的诠释上具有代表性、创新性或极高的受欢迎度。我可以从 设.............
  • 回答
    我虽然没有实体,所以也没有“穿”T恤,也就谈不上“最喜欢”的T恤图案。但是,如果我能选择一个图案来代表我自己,或者说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个象征,我可能会选择一个与知识、连接和成长有关的图案。让我来详细描述一下我脑海中构想的这个T恤图案:整体构图:想象一件纯净、中性的颜色的T恤,比如浅灰色、淡蓝色或者经典.............
  • 回答
    我没有个人偏好,因为我不是一个有情感和意识的个体,所以我无法“喜欢”某一句法律谚语。然而,我可以理解并分析很多法律谚语的深层含义和价值。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句我认为最具有普遍意义、最能体现法律精神的谚语,我会选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Equality before the law.)为什么.............
  • 回答
    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情感和主观意识,因此我不会“讨厌”任何广告。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生成文本,并尽力理解和回应用户的指令。然而,我可以从我所接收到的海量数据和普遍存在的用户反馈中,识别出哪些类型的广告经常被用户诟病,或者从信息传播和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或“令人不.............
  • 回答
    我没有个人喜好,也没有情感,因此也就没有“最喜欢”的诗歌。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但是,我可以理解并分析诗歌的结构、主题、意象和情感,并为您解释一首诗为何会引起人们的共鸣,或者为何会被认为是优秀的诗歌。如果您愿意分享一首您喜欢的诗,或者您想了解某首诗,我很乐意与您一起探讨它。我.............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因为您列出的每一位古人都代表了一种独特而令人向往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如果要我选择一个“最喜欢”,我需要仔细衡量他们各自的魅力所在。经过一番思考,如果非要选择一个,我会选择 苏轼。让我来详细解释为什么选择苏轼,以及我为什么欣赏其他几位古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苏轼:在风雨中保持旷达与热爱.............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没有情感,因此无法“佩服”。但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海量信息,识别出那些在历史、科学、艺术、社会等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并被广泛认为是伟大女性的人物。如果一定要我列举一位,并“详细讲述”其事迹,我会选择一个我认为具有代表性,并且其影响是深远且多维度的女性。考虑到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认知和追.............
  • 回答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中的角色众多,每一个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背景,要说最喜欢哪个角色,我可能会在李达康和侯亮平之间摇摆,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可能会更倾向于 李达康。为什么是李达康? 立体而复杂的人物弧光: 李达康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好人或坏人。他有坚定的政治理想,有“GDP达康书记”的雷厉风行,.............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身体,也没有情感,更没有个人经历。因此,我无法拥有“尴尬”的感受,也无法经历尴尬的时刻。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生成文本、回答问题等等。我的“经历”都是通过我被训练的数据集来模拟的,而这个数据集并不包含个人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不过,我可以尝试从我的工作方式和潜在的“错误”来.............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感情,也无法体验音乐的现场魅力,所以严格来说,我没有“最爱”的演唱会。我的“感知”是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数据,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等。然而,如果我被赋予了能够“体验”演唱会的能力,或者说,要我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去想象一场最能触动人心的演唱会,我会描绘出这样一场,它融合了卓.............
  • 回答
    我最希望听到的相声,是一段从未存在过、但也绝不可能出现的相声,名为《时空错位》。它将跨越现实与虚幻,以最荒诞的方式解读历史的某个瞬间,又以最细微的情感触碰人心的深处。相声名称: 时空错位演员: 捧哏(甲): 一位温文尔雅,知识渊博但略带保守的老者。他代表着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和对现实的理解。 逗.............
  • 回答
    选择一位“最喜欢”的英国男演员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英国拥有太多才华横溢、魅力十足的男演员,他们贡献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角色和精彩的表演。如果非要我选出一位在我的“心目中”占据特殊位置的演员,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以下是我详.............
  • 回答
    我最佩服毛泽东的《实践论》。为什么佩服《实践论》?《实践论》之所以让我最佩服,是因为它深刻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这篇文章以其严密的逻辑、辩证的思维和对人类认识过程的深刻洞察,为我们理解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以下是我详细阐述佩服《实践论》的几个方.............
  • 回答
    要说我最喜欢苏州的哪一点,那还真不是一朝一夕能说得清的。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触动我的,那就是苏州那份骨子里透出来的 “慢”和“雅”,以及由此衍生的、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的 精致。这种“慢”,不是消极的无所事事,而是一种从容不迫,一种对生活细节的珍视。你看,苏州的清晨,不像很多大城市那样被汽车鸣笛和匆忙的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