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我的回答被举报为“挂人”了。又看了眼@林默天3号带头挂人的回答,没事
呵呵。
————————分割线————————
作为临高早期创作边缘讨论人之一,我说一件可能临高读者大多已经知道的事
当初吹牛者启动创作临高启明的直接动因,至少是重要原因之一,是“临高三屠”之《迷失在一六二九》出现了疑似逆向种族歧视情节,导致SC跑团众集体抛弃了1629。
作为当时的现场观众,过去我一直没觉到,当年SC穿越版抵制1629有什么问题。不过我刚才突然意识到,如果此事发生在现在,又被曝光到知乎上,大概率会被 @林默天3号 以及点赞他回答的网友们批倒斗臭,并大声质问:
为什么接收一个“白人公主”就触到了你们读者的逆鳞,可却对跑到17世纪称王作祖,意图建立最反动的封建世袭资本主义社会(在临高启明早期讨论中模糊的主流意见)开心得鼻孔冒泡,花大堆时间找资料编理论,在这个无聊的反科学想法里意淫当人上人的快乐。
说真的,我不明白@林默天3号 为什么觉得自己有资格讽刺 @EVEN桑 。
听闻有宋史研究学者曾很认真的对人阐述,他认为衙前役应该怎么在现实的条件下修改——废除是不可能,但“有宋一代百姓负担以差役最重,宽得一分是一分。”——难道学者不知道,大宋已经亡了八百年了吗,所有宋人,不管是皇帝、官僚还是最底层的贫民,都已经化为尘土。
但我不觉得那学者可笑,因为那是同理心,是人类真正进入文明的标志。
@EVEN桑 说他讨厌黄烨,不是讨厌这个人物本身,而是他代表了穿越势力中的一种主流观念
所以北方的百万百姓是否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是否被掠为奴隶,吃猪狗食,干牛马活,他们是不管的
他们关心的,从来只有澳宋从死人中能获取多少利益
看看这个回答的题目:“《临高启明》中你最厌恶那个元老角色?(注:只针对文中角色,与本人在本时空内表现无关)”
厌恶黄烨那么一个代表了最冷酷价值观的角色,有什么奇怪,或者可以指责的吗?
但当@林默天3号发现了回答里还有“大明”“中国人”的词汇,立刻就能联想到皇汉、民族主义、反对GJ斗争、世界GM……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 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知乎革命家唯有警惕一小撮混入革命队伍的民族主义坏分子篡夺胜利果实时,才会如此反应迅速、有力、坚定无畏……
众所周知,《临高启明》里其实有很多同人转正,很多角色并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但主流剧情因为有挑选,还是有相对一致观念的。
同时,临高作者们特别喜欢自黑,从第四面墙角度,把元老们普遍又当又立的心态黑得飞起。但偶尔,元老也会以极为正面的形象出现。下面是第七部第九十八章《逃跑》的部分节选
“是。是,多谢老爷恩典。”女人泣不成声。跪在地上重重的给刘三磕了三个响头。刘三看到床上哇哇哭叫的孩子,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不由得心里一酸,几乎掉下泪来。
“老爷,稀粥来了。”
孙五嫂端来了一小砂锅热气腾腾稀粥。刘三看了看,见米色还算洁白,浓稠也正好。他拿过一个碗,细心的将粥汤舀出来。又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糖,剥掉纸掰下一小块放在米汤里,用勺子搅动直到融化,这才端起来慢慢吹凉。将米汤一勺一勺的喂给孩子吃。孩子又饥又渴,一口气便吃了大半碗。刘三却不再喂了。
“稍过一会再喂,”他嘱咐道,“他现在饿极了,不能尽着吃,容易撑着。”说着将孩子抱起竖在肩上轻轻拍打后背,直到他打出一个嗝来,才将他放下轻拍哄着安睡。
在场的众人无不动容,这位澳洲首长对一个和自己非亲非故的病孩子。亲自钻骨骸遍地的弃婴塔,不惧传疫的亲手抱回来,又诊病抓药,亲手喂米汤――便是亲爹都未必能做到这样!毛修禹不由自主的跪了下来:“老爷。你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下凡!”
他这一跪不要紧,屋里屋外看热闹的妇女们都跪了下来,忽然有人哭了起来。接着如同山洪爆发一般,一个接着一个。“节妇”们号啕大哭起来,哭声凄惨凌厉。满是人世的凄苦悲凉。
刘三站在屋里,闻听着耳畔哭号声,眼中也不禁垂下泪来――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世间的苦难又是如此的众多。自己也好,元老院也好,不过是这苦难时代的一叶扁舟而已。能渡得几个人?
如果看过这段前后章节,会发现“刘三”元老的善举和良心并不显得突兀,甚至非常顺理成章,虽然这位“刘三元老”也是书中第一个公开抛弃原配的渣男。
道理很简单,人的道德观念根本是由他(她)成长的社会塑造的。尽管已经脱离了现代社会,但书中的元老们始终没有完全摆脱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体系,这种现象也符合真实历史上的大量实际案例。
所以,回过头来看,黄烨所代表的,确实就是最可让人恐惧和厌恶的观念倾向——连原生现代社会里打造最多,认同最坚固的“民族国家”概念,出于人类社会最朴素的“同文同种”的亲近感,都挡不住“元老院”为了“给大陆攻略加一把火”(注意,对后金政策从来不可能影响到大陆攻略成败本身),就给已经惨绝人伦的灾难主动添柴加油。
在我看来,通过“元老院”的“异化”,映射出的人性之恶,远比有些人到处提醒“民族主义=法西斯“更高明,在现实,我们现在的现实中,也更有意义。
在网文类型、题材已经开拓到难以计数的庞杂,已经成为中国当下最有想象力的通俗作品创作形式的当下,《临高启明》这本已经拖了十年的老式穿越作品,剩下最可称道的优点就是真实感了。
拜托网络上的世界革命家放过它吧。
卢炫没有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